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后是什么人?周宣王中兴的重要功臣

姜后是什么人?周宣王中兴的重要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95 更新时间:2024/2/10 17:55:29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周宣中兴的重要功臣——姜后,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姜后幼年之际,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齐侯特意给女儿聘请了擅长讲德义的良师,因此姜后不但生得花容月貌,而且深明大义,贤惠体贴,不说不合礼数的话,更不做不合礼数的事。

周宣王姬静刚登上王位时,在召公等大臣的辅佐下,还算勤于政务。但是天长日久,他便懒散了,逐渐沉湎于玩乐,甘于现状,不再关心民瘼。宣王每天早睡晚起,还经常滞留后宫恣意享乐,推迟上朝的时间,可谓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汉代刘向的《列女传·周宣姜后》记载说,姜后见宣王沉湎于女色,以文贻误了国事,便深为忧虑。

她想:“宣王身为一国之君,负有泽被苍生的重担,如今却腐化堕落不再问百姓疾苦,这样下去,不要说力挽周室衰退的狂澜,弄不好还会步入周厉王的后路,甚而导致儿百年的周朝倾覆,自己呢,也会成为千古罪人。

想当年,夏宠爱妹喜而葬送了江山。商封也由于选恋姐已而国破家亡,最终在鹿台自焚身亡,前人的教训还不够吗?”

姜后想到这里,更加寝食难安,坐卧不宁。但是如何能使周宣王迷途知返、重新振作呢?当时的人们很重视君权夫权,女人不能直接评论政事,若是传到别人耳中,甚至还会误以为是后宫干政但是,美后聪明绝顶,她很快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劝谏方式一罪已。

于是,姜后除下了头上的所有首饰,包括簪子和耳环等象征皇后身份的装饰品,还脱下华服,穿上平民女子的服装然后,她嘱咐管理君主和后妃日常生活的傅母,代表自己向宣王禀报说是臣妾平庸无能,产生了寻欢作乐的想法,也连累到了君主您,使您屡次推迟听政时间,让其他人误认为这是君王迷恋女色,以致德行有损。一国之君如果沉酒于女色,就必定会奢侈腐化,不理朝政,导致诸侯离心离德,黎民怨声盈路,社会动荡不安。如今江山并不稳定,各处都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追根溯源,臣妾就是元凶啊,因此,臣妾今天特意请求君王治臣妾的罪姜后这番话,堪称是苦口婆心了。

周宣王还不是昏聩至极,他听傅母说了这一番话,便幡然悔悟,非常内疚,慌忙问傅母:“王后如今在哪里呢傅母说道:”现在王后正在长巷中长跪不起,等待君王前去发落周宣王听后连忙来到长巷中,他看到姜后为惩罚自己,已经脱下了皇后的衣服和头冠,降为平民百姓,等候着君王治罪。宣王被姜后这种婉言劝谏、引咎罚己的妇德深深感动了,他又是后悔,又是感激,便对姜后说这一切都是我的过错,王后不必这样自责,我怎么会责怪王后呢?我自己没做到勤于政事,没尽力固守先祖打下的江山,更没有修身养性,未雨绸缪。现在幸亏王后您让我迷途知返,否则我将来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也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周宣王说毕,就命令随从请姜后返回后宫从此之后,宣王夙兴夜寐,勤谨谦逊,天天忙于国家大事,处理朝政。他修做值身养性,防微杜渐,一举一动都符合天子的礼仪《诗经·小雅·庭燎》曾说道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晰晰。君子至止,宽声哕哕。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大意就是:夜里几时?天还未亮,火炬熊熊燃。诸侯业已到,马鸾声声响。夜里几时?夜还尚早,火炬闪亮亮。

诸侯业已到,鸾声响叮当。夜里几时?天已近明,火炬光辉照。诸侯业已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据《毛诗序》说,就是“美宣王也。因以箴之”。

齐诗、鲁诗皆认为,宣王中年懈怠下来,不理朝政,姜后待罪脱簪而谏,终使宣王悔过自新,励精图治,这才有了这首诗。

秩秩德音,千古美名为了避免周宣王再度沉湎于女色,姜后亲自制定了后宫的起居规则,凡是侍寝的后妃,必须等黑夜降临后才能秉烛走进帝王的寝宫,进入卧室后马上熄灭烛火;一到鸡鸣时分,便立即穿衣起床,并且还要让身上的金玉等装饰品相撞,致使玉佩叮当,接着速速离去。宣王听到玉佩的叮当声,便会立即起床。

周宣王在姜后和众臣的精心辅佐下,树立了振兴周朝的目标,发扬光大周文王与武王遗留下来的礼乐教化。周宣王在位四十五年,不但有力地阻止了西周末年的江河日下,而且还使社会又重新恢复了周厉王之前的太平状况,各路诸侯也接连朝拜周天子。历史上将这段时期叫作“宣王中兴周宣王深以姜后为荣,他常常对别人说:”朕赖姜后主六宫之政,甚有资德。“而姜后也对宜王情深义重。宣王驾崩后,姜后由于伤心过度,没多久也去世了。

《诗经》曾说:”威仪抑抑,德音秩秩。“大意是:仪表堂堂端又美,言语辞令条理清。还说:”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大意是:洼地桑树姿婀娜,桑树叶子黑亮亮。我今见到心上人,甜蜜情话挂嘴上。古人用如此隽永的句子来描装女子端庄完美而又清明无的德操:并且用生于凹地的桑树的秀姿和乌油油的桑叶,来比拟妻子对丈夫”美貌锐之美德固之“的情意姜后才貌过人,知书达理,且懂得顾大局,识大体,以江山为重,未雨绸缪,尽职尽责地做一个好妻子,用美德来感化辅助周宣正。修”小礼“终成大业,辅助周宣王励精图治,巩固周文王与式王打下的江山,使宣王成为一代中兴圣主。

可以说,宣王中兴的丰功伟绩也有姜后的一半。

标签: 姜后周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周厉王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周厉王,周朝

    真正历史上周王朝的周厉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周昭王草草离世后,大周又历经了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五代帝王。这几个人要么性格懦弱,要么昏庸无能,其中值得一谈的也只有周穆王。穆王可以说是很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大佬了,他对内颁布《臩命》、《吕刑》来完善法律体系,对外西征昆

  • 中国社会主义第一人!王莽究竟是奸雄还是一个改革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王莽

    中国社会主义第一人!王莽究竟是奸雄还是一个改革人?一起来看看吧!一提起王莽,相信不少的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奸雄,篡汉称帝的罪名一辈子都洗不清,更有人认为,汉朝也正是从王莽这里开始走向了下坡路的。然而,近现代的胡适先生对他的评价却是极高:王莽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者,他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

  • 姬延为什么会被叫成是最穷天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姬延,周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姬延为何被称作“最穷天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到天子,人们想到的往往都是一身龙袍,尊贵非凡,好像所有人都得听他的,而且还永远都有花不完的钱一样,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天子,他被称作是史上“最穷天子”,没有威风凛凛,只有欠债无数,还被人逼得四处躲债!

  • 周厉王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被国家赶出去的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厉王,周朝

    周厉王,成了第一个被国家赶出去的国王,为什么会这样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大家的认知当中,大多数的国王都是这个朝代当中最有权力的一个人,可是在历史当中却出来了这样的一个国王,虽然说他是易朝之主,可是最后却被平民百姓给赶出了这个国家。或许在大家眼里觉得这是非常不

  • 耶律休哥为辽国建立了哪些功勋?不是汉人才有传奇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为辽国建立了哪些功勋?不是汉人才有传奇人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我们华夏的历史中,不只是汉人的朝廷曾经出现过很多颇具传奇色彩的能人,和他们相对的少数民族王朝里同样存在如此代表,比如说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就是和宋朝对立的辽朝将领,他出身宗室,曾经率军征战宋朝很多年

  • 楚成王为什么死在自己儿子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楚成王,春秋战国

    楚成王:杀了自己亲哥哥最终惨死在儿子手中,临死前唯一想的是吃熊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672年楚成王在随国人的支持下,便联合随国人袭击、杀死楚堵敖,夺得国君之位,是为楚成王。楚成王刚一登位,就布施仁德恩惠,与诸侯修好结盟,派人向周天子进贡,周天子赐给他祭

  • 神探狄仁杰是被外国人捧红的?狄仁杰为什么能够这么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狄仁杰

    神探狄仁杰是被外国人捧红的?狄仁杰为什么能够这么传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看过这一部剧,叫做《神探狄仁杰》,后来又出现了很多个版本的剧,每一个版本都很瘆人,给小编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那么他到底是谁?他是不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呢?是,他是历史上真

  • 李世民身边为什么有那么多贤臣良将?一个优秀领导者的用人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身边为什么有那么多贤臣良将?一个优秀领导者的用人之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古往今来,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或是社会团体,对优秀人才的渴求都极为迫切。许多团队领导者尽管抱着求贤若渴的态度,但最终结果却能是只能感叹“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千里马”难觅,

  • 李自成当过皇帝为何没有被历史承认 为什么说他是民族罪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当过皇帝为何没有被历史承认,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历史上经历多次的改朝换代,很多历史都没有详细的记载,导致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慢慢消失,李自成是谁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明朝崇祯皇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李自成就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首领,

  • 李渊为什么要杀刘文静 主要的原因和李世民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刘文静

    还不知道:李渊为何杀刘文静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进入长安,第二年称帝,改元武德。到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发生后,立次子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内禅,李世民成了皇帝,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