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伯温为何算不到自己会不得善终惊惧而死?

刘伯温为何算不到自己会不得善终惊惧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01 更新时间:2023/12/20 23:21:36

大凡一个王朝的开国功臣,或韬光养晦,安享晚年,或骄横恣肆,最终被戮。然而,像刘基这样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却还是少见。朱元璋曾将刘基比作张良,于是就有人也将刘基与张良比较。明人廖道南就说,汉代大封功臣,张良仅要求封为“留侯”就满足了,然后专心于道术,明哲保身,传说中还变成了神仙;而刘基却没有急流勇退,反而犹豫在朝,最终就像野鸡投于网罗、野象因其象牙而遭杀身之祸。

网络配图

其实,在洪武元年(1368年)刘基被授予御史中丞职务的时候,他还是很有点意气风发的。中书省都事李彬犯下贪纵之罪。李彬是丞相李善长的亲戚。李善长请刘基缓治李彬之狱。刘基坚决主张查办,并派人专程向远在汴梁的朱元璋汇报。李善长却在朱元璋面前抢先告了一状,说刘基“专恣”。对于专制君主来说,臣下的专恣自是不可容忍。朱元璋对刘基的宠信开始打折扣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刘基的方术似乎也不灵验了。天大旱,刘基进言道:“阵亡士兵的妻室共有数万之众,居于别营,阴气郁结:工匠死后,尸骸未收;张士诚的降卒们都编入了军户。这三点有干天和,所以发生旱灾。”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妥加处理。谁料十天过后,依旧大旱。至此,刘基只得卷铺盖回老家。

但刘基毕竟是开国元勋,朱元璋没有一下子做绝。仅仅三个月之后,刘基又被召回了京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被封为诚意伯。微妙的是,此时的朱元璋对刘基不再是言听计从了。例如,朱元璋对李善长不满,想换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为相,咨询刘基的意见。刘基据实情指出了各人的缺点,认为三人都不宜为相。然而,朱元璋后来却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先后起用为相。刘基所说的一番话,传到三入耳朵里,明摆着是得罪人。可见,刘基在明朝建国之后的生活,过得非常压抑。

网络配图

刘基年轻时所写的诗,抑扬顿挫,豪气非常,使人读了热血沸腾。但功成名就后,他反而屡屡哀叹穷病衰老,昔日的豪气荡然无存。设身处地一想,也很容易了解他的难言之隐。想当年他同朱元璋一块起义,老谋深算,运筹帷幄,大策方略多是他一人策划。那时如果分道扬镳,收纳一班豪杰,自己干去,当日的宇中,真不知是谁的天下?可恨费尽了心血,都为他人做了嫁衣。好容易造反成功了,大明帝国成立了,自己得到的是什么?不过是一个诚意伯的虚头衔,一些金玉粟帛的零星赏赐罢了。比之朱元璋的富有四海、南面而王、生杀予夺集于一身,何尝不是天壤之别。加之,朱元璋猜忌好杀,屡兴大狱,少者牵连几千人,多者累万。眼看着身边的故朋旧友杀的杀,族的族,流的流,说不定哪一日就会杀到自己的头上来!自己又是功高震主的人,走了不好,不走也不好。此中难言之痛,想来很少人能知道吧!

碰上朱元璋这样的猜忌之主,归乡隐居,安享晚年,对刘基来说也成了奢望。刘基意识到自己直言敢谏得罪了许多人,因此想从官场及早抽身,回乡过安逸清闲的生活,免遭不测之祸,多次上书请求告老回乡。洪武四年,刘基回到故里。在乡间,他谢绝一切官府往来,每日只是饮酒弈棋、读书吟诗,从不谈论过去功绩。但他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厄运。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出任丞相。他对刘基不荐举自己为相怀恨在心,于是在皇上面前诬陷刘基,说他在家乡谋占了一块王气之地作自己的墓地,图谋不轨。朱元璋最忌讳的就是有人篡位,于是革掉了刘基的俸禄,准备严加查办。

网络配图

老迈的刘基吓得从家乡星夜兼程来到南京,再不敢回家乡,抑郁惊恐成疾。胡惟庸派医生诊治。服过药后,他却觉腹中郁结,估计也是遭了胡惟庸的毒手。一直到他病得实在不行,朱元璋才一纸赐文,送刘基回乡。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十六日,刘基卒于家中。据说,他死前遗命锉骨扬灰,恐是无稽之谈。实际上他是被葬于其乡夏山上。

后人有谒刘基墓诗,“卧龙名大终黄土”。再英武的谋略之士,终究逃不脱黄土一抔的命运;空留下旷世奇功、诗文美名和数不尽的神话传说,供后人品味。

标签: 刘伯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宰相 背着幼帝投海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秀夫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宰相,有助君王成千秋功业的,比如:周公辅成王,吐哺归心,出王师东征,平内忧外患,终成成康之治;管仲辅助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孙叔敖辅佐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百里奚辅佐秦穆公,使秦国筚路蓝缕,结秦晋之好,称霸西方;李斯助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萧何月下

  • 揭秘西门庆是怎样让自己的情妇一家人家破人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门庆

    西门庆曾经和自己的仆妇宋惠莲勾搭成奸,丈夫来旺儿回到房中,心中大怒,吃酒醉倒房中,口内胡说,怒起宋蕙莲来,要杀西门庆。一日,西门庆在前厅坐下,着人叫来旺儿近前,桌上放下六包银两,说道:“孩儿!你一向杭州来家辛苦。教你往东京去,恐怕你蔡府中不十分熟,所以教来保去了。今日这六包银子三百两,你拿去搭上个主

  • 大唐侠客有多牛:李治出门怕被抢求助于道上大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

    大唐以豪侠起家,李渊太原起兵时,儿子女儿纷纷出去网络豪杰之士,李建成以侠义显,相当于宋朝的宋江。李世民以推诚显,相当于战国时期的平原君和信陵君。李元吉以武勇显,因此只能当小弟。女儿平阳公主更是直接嫁给了豪侠之士柴绍。至于大家最为熟悉的隋唐英雄们,几乎个个都是豪侠之士。大家津津乐道的也都是他们的豪侠事

  • 汉武帝“金乌藏娇”的皇后 最后竟落得凄惨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阿娇

    在大汉朝时期,最有作为的汉武帝刘彻,同时也是一个风流皇帝,汉武帝刘彻这一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废立皇后,而且汉武帝的皇位还是通过女人的帮助而得到了。网络配图 现在人提到汉武帝刘彻,(本文章由www.ttays.cn整理发布),都会想到一句话“金乌藏娇”,那这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最后金乌藏娇藏的这位美人又

  • 卫子夫如何上位?只因汉武帝迷恋她的绝活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卫子夫

    后人看汉武帝的生育能力肯定是没毛病了,毕竟一辈子有11个孩子。但这个事实,汉武帝本人到卫子夫怀上卫长公主之后,放才事实确证,先看一段记载。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府的歌女,在衣车中被皇帝宠幸入宫。一年多没见着皇帝,正巧宫里要放一批宫女回家。网络配图汉武帝亲自出马挑选,发现了卫子夫。卫子夫哭求汉武

  • 咸丰之死疑点重重 是否与慈禧有一丝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咸丰

    咸丰帝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被后人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咸丰优柔寡断,迷于酒色,荒废朝政,误国殃民,留下千古遗憾。慈禧是咸丰的皇后,生前,,咸丰帝十分宠爱慈禧太后,在政治方面,咸丰帝还不如自己的老婆慈禧呢。那么这位无能的皇帝咸丰帝是怎么死的呢?当年咸丰带

  • 司马懿的妻子刺死他的婢女 让司马懿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出生于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宦之家,他的高祖父司马钧是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家祖上世世代代都是汉朝的忠臣。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司马懿少年时期就有很高的胸怀谋略。网络配图当时正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期,司马懿

  • 倾国之貌虞姬:刘邦竟然沉迷其美色而不思战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

    众所周知虞姬有倾国之貌,倾城之才,舞姿超群素有虞美人之美名,而刘邦又是多情好色之人,虞姬作为项羽的爱妃,常年陪在楚霸王身边四处征战,那么刘邦有没有见过她,又是否为之动情呢?历史上对虞姬的记载并不多,只知其貌美非凡,任何男人见之都会心乱神迷,更何况是刘邦这样的情种呢,其实从多个细节处可以发现虞姬的貌美

  • 孙策年幼麾下兵马折损殆尽无奈之下投靠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策

    父亲孙坚死时,孙策年幼,麾下兵马又折损殆尽,孙策无奈之下投靠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的袁术,袁术是个无能的小人,袁术对孙家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第一是:恩将仇报。孙坚北上讨伐董卓的时候,攻下了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主动把南阳让给袁术,袁术自己在南阳过奢华的生活,坐吃山空。然后又被曹操打败,才逃到了寿春。但

  • 朝鲜文定王后和君王李峘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朝鲜文定王后

    文定王后简介:文定王后尹氏,是朝鲜国著名的王后,她一生历经三朝而不倒,是当时朝鲜政界的风云人物。文定王后的父亲是坡山府院君尹之任,母亲是全城府夫人全义李氏。她有两个哥哥在朝鲜非常有名,是后来小尹派的首领,尹元老和尹元衡。她还有一个远房的叔叔,是后来大尹派的首领尹任。从此可以看出,后来朝鲜著名的大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