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知是去送死刘邦为什么还是决定赴鸿门宴?

明知是去送死刘邦为什么还是决定赴鸿门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64 更新时间:2024/3/12 16:22:59

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在历史学家的研究中有很多说法,但是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秦国时期刘邦项羽分别独立攻破城池想要称王的历史背景原因;二是刘邦了解项羽容易冲动的性格以及相信自己能够圆滑处理,随机应变的能力。

首先,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是当时正值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各自有其大军不断攻破各个关口,占领领地。所以也成为了当时的两大领袖。刘邦大军的兵力在当时实力弱于项羽,当刘邦率先攻入关中后,刘邦的手下说他准备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大发雷霆,因此项羽的谋士范增为项羽提出了鸿门宴计策,意在除掉刘邦。刘邦在项羽的亲信项伯那里听到此消息后,非常震惊,随后,在张良的帮助下,考虑到目前的兵力将力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和对项羽性格的了解,为避免兵戎相见的危险,只能顶着压力前去赴宴,并在宴席中尝试放低姿态,先行认错来化解项羽的愤怒。这就是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

其次,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也是他了解项羽的脾气,并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张良的计策。刘邦的个人情绪力控制是非常强的,他懂得如何拿捏轻重,可以在不同事态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知道如何应情况变化。而项羽为人过于坦率,有勇无谋。所以刘邦前去赴宴。刘邦赴鸿门宴的原因主要是以上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推动了事件的发展。

鸿门宴中刘邦的形象

若是要论起刘邦的性格等人物形象,他在鸿门宴中可谓是将各种特点都表现地淋漓尽致了。

首先刘邦能够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当他占领关中,面对满屋的金银珠宝,各色美女,可以不为所动。并且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尽得民心。当他得知项伯前来报信之时,可以拼命讨好项伯,甚至约定为儿女亲家,以达到取信于他的目的。在与项羽发生冲突之时,没有采取强硬的手段,拼个你死我活,而是分析敌我形势,忍辱负重,以一副谦逊之姿面对项羽。甚至卑躬屈膝地奉承项羽。最终凭着自己的沉着冷静及项伯等人的帮助,取信于项羽,进而转危为安。

其次刘邦坚决果断地肃清内奸。此次刘邦会有此一劫,是刘邦军中有人向项羽告密所致。刘邦在项羽面前套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讯息后,一回到军中就立即将此人斩杀,没有丝毫的犹豫。

最后刘邦能够知人善用,注意纳谏。刘邦在见到项伯之时,就知道项伯此人于他必有大用。所以他用儿女亲家来把彼此的关系拉近,从而将敌方的人为己所用。另外,刘邦能够清楚地知道身边谋士的才能。他对张良有着充分的信任,对于他说的话,他也能够虚心地采纳。在即将赴宴鸿门之时,他听取了张良保存实力,取信于项羽的意见。

刘邦在鸿门宴之中,表现出了他审时度势、有奸必肃、知人善用等性格特点,也使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的清晰。

鸿门宴结局

鸿门宴结局,在中国历史上是以范增的遗憾而告终,项羽在范增的精心策划下为刘邦设下鸿门宴,意在除去其对手刘邦,但最终还是在经过三起三落的事态发展后放刘邦离开,鸿门宴结局为项羽后来乌江自刎,刘邦称霸建立汉朝埋下伏笔。据历史记载,项羽是左右鸿门宴结局的最高领导,其次项伯和曹无伤起到了推动作用,外加刘邦个人的圆滑,导致鸿门宴结局成为定局。

项羽的性格脾气暴躁,为人坦率,有勇无谋,刚愎自用,性格中的特点成就了他的辉煌,也是他失败的原因所在。此外鸿门宴上项伯出卖项羽解救了刘邦也是项羽此次设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项伯作为项羽的叔父,告诉张良项羽设宴的背后原因是项伯知道项羽脾气,刘邦刚刚攻下咸阳,如果此时项羽因为曹无伤的一番谗言开始攻击刘邦,双方旗鼓相当,出于自身安危的考虑项伯也不希望项羽和刘邦在战场厮杀,项伯也了解刘邦暂时不会轻举妄动,伤害项羽,因此项伯暗示张良让刘邦提前做出准备,因此才有了刘邦示弱的举动和项羽最终放走了刘邦的结局。

鸿门宴结局预示着项羽战败,刘邦赢得最终胜利。鸿门宴故事发生于二千多年以前,对今天的读者、学者,却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和认识意义。两位英雄的结局不同,每个人心中有对鸿门宴结局都有着各自的看法与评价。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梁山上的吴用和三国里的贾诩很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用

    看过三国和水浒,很多人都认为吴用和诸葛亮很相似。私下认为不妥,一直认为吴用配不上诸葛亮,倒和曹魏大谋士贾诩很相似。网络配图其一,都想一鸣惊人。贾诩当年在西凉默默无闻,当王允设计杀死董卓之后,李傕郭汜想要活命,便给王允讨饶,王允不允许。此时文文弱弱的贾诩便出主意要造反,结果借着王允要洗劫西凉的名义,集

  • 历史潮人:中国历史上竟第一个染发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帝

    染发,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行为。年轻人把黑发染成了红发、黄发,是为了追求时髦、凸显个性;中老年人把白发染成黑发,则是为了增活力,显年轻。其实,染发现象并非当代所独有,而是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包括皇帝在内的古代上层社会有过此举的人不胜枚举,王莽便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染发的皇帝。网络配图对于普

  • 刘伯温为何算不到自己会不得善终惊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伯温

    大凡一个王朝的开国功臣,或韬光养晦,安享晚年,或骄横恣肆,最终被戮。然而,像刘基这样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却还是少见。朱元璋曾将刘基比作张良,于是就有人也将刘基与张良比较。明人廖道南就说,汉代大封功臣,张良仅要求封为“留侯”就满足了,然后专心于道术,明哲保身,传说中还变成了神仙;而刘基却没有急流勇退

  •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宰相 背着幼帝投海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秀夫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宰相,有助君王成千秋功业的,比如:周公辅成王,吐哺归心,出王师东征,平内忧外患,终成成康之治;管仲辅助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孙叔敖辅佐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百里奚辅佐秦穆公,使秦国筚路蓝缕,结秦晋之好,称霸西方;李斯助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萧何月下

  • 揭秘西门庆是怎样让自己的情妇一家人家破人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门庆

    西门庆曾经和自己的仆妇宋惠莲勾搭成奸,丈夫来旺儿回到房中,心中大怒,吃酒醉倒房中,口内胡说,怒起宋蕙莲来,要杀西门庆。一日,西门庆在前厅坐下,着人叫来旺儿近前,桌上放下六包银两,说道:“孩儿!你一向杭州来家辛苦。教你往东京去,恐怕你蔡府中不十分熟,所以教来保去了。今日这六包银子三百两,你拿去搭上个主

  • 大唐侠客有多牛:李治出门怕被抢求助于道上大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

    大唐以豪侠起家,李渊太原起兵时,儿子女儿纷纷出去网络豪杰之士,李建成以侠义显,相当于宋朝的宋江。李世民以推诚显,相当于战国时期的平原君和信陵君。李元吉以武勇显,因此只能当小弟。女儿平阳公主更是直接嫁给了豪侠之士柴绍。至于大家最为熟悉的隋唐英雄们,几乎个个都是豪侠之士。大家津津乐道的也都是他们的豪侠事

  • 汉武帝“金乌藏娇”的皇后 最后竟落得凄惨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阿娇

    在大汉朝时期,最有作为的汉武帝刘彻,同时也是一个风流皇帝,汉武帝刘彻这一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废立皇后,而且汉武帝的皇位还是通过女人的帮助而得到了。网络配图 现在人提到汉武帝刘彻,(本文章由www.ttays.cn整理发布),都会想到一句话“金乌藏娇”,那这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最后金乌藏娇藏的这位美人又

  • 卫子夫如何上位?只因汉武帝迷恋她的绝活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卫子夫

    后人看汉武帝的生育能力肯定是没毛病了,毕竟一辈子有11个孩子。但这个事实,汉武帝本人到卫子夫怀上卫长公主之后,放才事实确证,先看一段记载。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府的歌女,在衣车中被皇帝宠幸入宫。一年多没见着皇帝,正巧宫里要放一批宫女回家。网络配图汉武帝亲自出马挑选,发现了卫子夫。卫子夫哭求汉武

  • 咸丰之死疑点重重 是否与慈禧有一丝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咸丰

    咸丰帝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被后人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咸丰优柔寡断,迷于酒色,荒废朝政,误国殃民,留下千古遗憾。慈禧是咸丰的皇后,生前,,咸丰帝十分宠爱慈禧太后,在政治方面,咸丰帝还不如自己的老婆慈禧呢。那么这位无能的皇帝咸丰帝是怎么死的呢?当年咸丰带

  • 司马懿的妻子刺死他的婢女 让司马懿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出生于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宦之家,他的高祖父司马钧是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家祖上世世代代都是汉朝的忠臣。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司马懿少年时期就有很高的胸怀谋略。网络配图当时正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期,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