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手下的谋士,哪一个更厉害呢?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刘备手下的谋士,哪一个更厉害呢?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55 更新时间:2024/1/23 17:17:16

刘备从白手起家,早年苦于奔波,没有基业,更是没有个像样的参谋,直到逃到新野才算是发迹的起点,算起来真正帮助他的有三个军师,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了,分别是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人虽然都追随了刘备但结局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先来说说诸葛亮,大家都太熟悉了,和刘备的故事就不说了。单说诸葛亮的人,诸葛亮可以说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他的思想和策略始终是长远和明智的,但是在实现其宏伟复汉事业中,在军事上成就并不是很大,在演义中把诸葛亮写成了优秀的军事家,实际上,刘备在进四川的时候带的是庞统,一方面看来他要镇守荆州,实际后来多年不也都是关羽自己守吗,可见庞统的军事才能是要高于诸葛亮的。

诸葛亮在后期讨伐曹魏有人分析是一种以攻带守的策略,(六出祁山均败)这个很有道理,当然统一中原恢复汉室的想法在他心中是始终存在的,可惜所有人都知道,在三国后期,三个国家的人口、地域和诸多原因三国的平衡是很难被打破的,而后劲不足、地偏人少的蜀汉想要彻底击败魏国是何其难也。即使诸葛亮能占领长安又如何,以其军力能推倒魏国全国吗?吴国也不会让他们这么做的。但是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把蜀汉的军事和国家发展到不落下峰,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说诸葛亮是优秀的政治家,普通的军事家。

再来说说庞统。庞统是真心想为刘备出力,以至于刘备感动的把心爱的的卢马都送他骑,可见多其能力的肯定,但是庞统优秀的军事才能被他张狂的性格和个人的欲望打败,他急于在刘备势力当中建立威望,甚至想迅速超过诸葛亮的地位,如果成都在他的指挥下打下来,我想其地位绝不在孔明之下。可惜没到成都就被乱箭射死了。

再说政治能力,其治事能力也很强,关于他被刘备起初安排去当县令的故事就说明了一切。庞统综合能力与孔明不想上下,可是他的度量不如诸葛亮。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法正。法正字孝直,关中人氏。说来有意思的是,法正效力的主人是刘备刘玄德,而法正的祖父法真号玄德先生。

因为法正立功太大,刘备定蜀后,法正超过诸葛亮,一跃成为蜀汉头号宠臣,是刘备绝对可以贴心的心腹。诸葛亮都没和刘备走的这么近,诸葛亮和刘备是创业合作的关系,一个当董事长,一个当总经理,私交未必有多好。

当然,法正有缺点,比如记仇,更因此而擅杀仇人。有人向诸葛亮投诉法正骄横,诸葛亮很时识务,他说主公在荆州不得志,是法孝直帮助主公一飞刘备对法正的爱,那真是情比金坚。只可惜,天不假英雄年,法正死的太早,刘备刚当上汉中王的第二年,公元220年,法正病逝,只有45岁。法正的死,极大的刺激了刘备,刘备痛哭多日。

蜀汉一流谋士本就不多,诸葛亮还是搞政治的,可以说法正是刘备争雄天下的最主要的智力保证。如果法正还活着,诸葛亮就在夷陵之战后说,如果法孝直在,一直能劝住主公伐吴。就算主公一意伐吴,而有法孝正在主公身边,断不至于因布阵失误让东吴得手。

换言之,陆逊的一战成名,是建立在法正早死的情况下。否则,以法正精准的谋略术,陆逊那一套对法正来太幼稚了。何况刘备对法正言听计从,只要法正,刘备必听,也许历史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刘备夸法正,自家人夸自家人没有说服力。曹操是这么评价法正的:“我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耶!”

法正未必有诸葛亮厉害,但是刘备对法正却是极为相信的,所以法正的地位比诸葛亮高。法正去世时年仅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连哭泣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法正深受刘备信任,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由此也可见法正地位之高,甚至盖过了关羽、张飞、庞统等人。

标签: 三国,刘备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在三国将领中,赵云一直得不到重用呢?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刘备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是个很特别的朝代,虽然当时十八路诸侯都想占据天下,但是后来却分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而当时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将中国兵法和谋略发挥到了极致。而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三国时期的武将,吕布,赵云,关羽等,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而其中关羽是因为桃园结义而被称为仁义的化身,吕布是因为武力在三国

  • 此人为宋朝名将,曾多次打退辽国的进攻,被宋太宗下诏褒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宋太宗

    他曾经多次大败契丹人的进攻,就连宋太宗都对他颇为赞赏,两次下诏对他进行褒奖。宋太祖时期,袁继忠作为宋军的低级将领,跟随曹彬等名将多次出征,积攒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到了宋太宗时期,随着那些开国将领的衰老,终于到了袁继忠一展身手的时候了。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袁继忠率领自己麾下的部队,首先击败

  • 他文武双全,大臣也赞美颇多,因为母亲的身份,始终被皇帝所忌惮,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唐太宗

    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可是在选继承人这件事上始终很不顺利。先是选定了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太子兵变失败被废除,继而准备立李泰为太子,可是对于李泰为太子始终遭到大臣的反对。长孙皇后温柔贤淑,大气端庄,深受唐太宗的喜爱。她一共为唐太宗生了三个儿子,可是这两个儿子都心怀不轨,而被废太子之位。仅剩下小

  • 与唐太宗一同谋划了玄武门之变的几位功臣下场如何?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也就是秦王李世民为了得到太子之位而发动的兵变,李世民率领着天策府的人马在玄武门附近伏击了太子李建成的东宫集团。李建成因为准备不周所以就失败了,李世民也因此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太子之位。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一方面大力打击李建成的东宫集团,另一方面就提拔自己的天策府成员。当时李世民按功行赏,房玄

  • 此人身为宦官却能当上宰相,把控国家军政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李辅国在唐玄宗年间入宫做了宦官。后因尽心侍奉太子李亨而成为太子的心腹。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直逼京都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太子李亨则奉命在后安抚百姓,安土重迁的百姓们希望李亨留下抗击叛军。李辅国也以国家大义劝说李亨留下抗敌,太子遂与玄宗兵分两路,北上灵武。李辅国又劝

  • 中国史上唯一一个功绩能堪比秦始皇的皇帝,远超查理曼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查理曼大帝,杨坚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从乱世中统一的皇帝,无非两个,一个秦始皇嬴政,一个隋文帝杨坚。史上普遍是打江山的不会治江山,后来治江山的明君又不是打江山。但是杨坚就都占了。开皇之治把基础打得多么牢靠,直接带来后世唐朝的辉煌。统一全国公元581年3月4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

  • 此国占地不过千里,却能与唐朝抗衡多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

    大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策划实施了“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杀死了自己哥哥太子李建成并成功的胁迫唐高祖李渊让位。这样一来李世民就顺利的成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很多人认为等到李世民即位的时候大唐已经统一了天下,其实不然就在唐王朝都城长安的后方还存在着一个小政权,直到李世民即位的第二

  • 朱棣为什么明明不是长子,最后却坐上了皇帝,就因为这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正逢实力强大的陈友谅大举进攻朱元璋所在的应天府,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看都没看上一眼,就到前线去打仗了。大概七年后,朱元璋准备正式登基称帝了,这才想起来给这个在战乱中出生的四儿子以及其他儿子们起名字,祷告太庙后,已经7岁的朱棣总算有个名字了。跟所有非嫡长的

  • 盘点三国六位绝色美人,一个被做成肉羹,一个沦为玩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

    《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历史为背景而创作,而整部书的氛围,都如同那段历史一般恢弘大气,主要描写群雄争霸,谋士斗智,武将拼杀,很少提及儿女情长。可是如果细细品读作品,在作品中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可悲可叹的女性,境遇非常可怜——有人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有人却数度被自己的丈夫抛弃,有人死不瞑目,甚至有人成

  • 皇帝做了一个梦,觉得考生名字很吉利:你就是状元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靖

    古代帝王为了选拔人才,也是绞尽了脑汁,自从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后,此制度逐渐完善,被之后历朝历代所采用。唐高宗在位期间,亲自在大殿上选择成绩优异的考生,这就是殿试的雏形。从宋朝开始,殿试就成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第一名被称为状元。不管是哪个朝代,想要考取一定的功名都不容易,有人一辈子只是个秀才,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