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出山也难匹敌 三国第一谋士当属他!

诸葛亮出山也难匹敌 三国第一谋士当属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95 更新时间:2024/3/12 3:18:55

三国里大家谋士都知道诸葛亮司马懿、等在《三国演义》中,比较出名的人物。但大家也不能忘了,虽然戏份很少但能力十足的人才。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账下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都称赞他是自己的“奇佐”,可想而知郭嘉才能非凡。

网络配图

要说三国第一谋士估计都会首推诸葛亮。这很大程度上是收到《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影响(要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能全当正史看哦)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妖魔化了”。所以要评三国第一谋士,小编认为非郭嘉莫属了。

曹操与郭嘉共商国事,听完郭嘉的建议后,曹操长叹说:“能帮我成就霸业的,就是他了”。

网络配图

在三国历史上流传着一句老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在三国中最著名的谋士就是郭嘉,郭嘉死后,诸葛亮才出山。

郭嘉对曹操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曹操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计策。帮助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三国中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就是出自郭嘉之手。积极劝说曹操对战袁绍。他列举出十条理由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极大地鼓舞了曹军将士的斗志。

网络配图

郭嘉还曾帮助曹操禽杀吕布。当时曹操出兵攻打吕布,久攻不下,正准备放弃,这时郭嘉进言,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最后曹操依郭嘉之计,水淹吕布与下邳,吕布败亡。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长叹说:“若奉孝在此,绝不会使吾有此大败”

谁知天嫉英才郭嘉不足四十就与世长辞了,留下了后人对他的敬仰。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诸葛亮为什么非要用马谡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研究,还是从人力资源研究来说,都不免简单粗暴。一个经理人用人

  •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 竟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后随刘备打天下,终让蜀汉鼎足而立。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的故事,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无不显示他神人般的计谋。虽他呕心沥血,却难以逆天,统一中原大业尚未成,却郁郁而终。然而,他死前留有一计,迷惑世人2000年,至今无解。诸葛亮人生最后一个计谋

  • 韩信手握30万重兵拒绝称帝 最终死在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

    公元前196年,“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刘邦、吕后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于宫中,临死之时,韩信感慨:“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其实,早在几年前,韩信就已经被夺了兵权,从原先的齐王,被贬为淮阴侯,并且迁到长安,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当楚汉之争临近结束的时候,韩信还是手握几十万大军,控制

  • 康熙为什么不吃山珍海味,反而偏爱素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从1662年至1722年,共六十一年,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然而,在私生活上,康熙皇帝是一个佛教徒,更是一个素食主义者。那么,为什么身为皇帝的康熙,明明可以享有各种美食,可是他却只吃素呢?下面和中国历

  • 这个人一觉醒来就当上了皇帝,而且是唯一一个“郭”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郭”姓皇帝,郭威,而且是个好皇帝。公元904年,郭威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似乎家庭条件还可以,但好景不长,在他少时,当官的父亲被军阀所杀,母亲也随之去世,他是被亲戚养大的,从此家庭条件一落千丈,过上了孤寒的生活。但郭威性刚毅,成年后拜入当地军官部下为军卒,由此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的

  • 叔嫂之间的爱情:历史上曹植与甄宓是否如故事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植,甄宓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我们依然记得曹植那首《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千百年前的时代为了王位,这种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多少年来,曹氏兄弟之争,人们多要对

  • 千古一帝真的是暴君吗?究竟暴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这是个应该牢记的日子。这一年,秦始皇赵政统一中国,一个强大的秦帝国诞生在亚洲大陆。秦始皇似乎是在短短的几年间,就为这个新的庞大帝国建立起了各项新的制度和体系,以至于此后的几千年年,虽然历经磨难,几遭异族侵入,但却总能化险为夷,安泰千年。骂他暴君,可是寿宴上淳于越说他的江山不能长久安然

  • 古代中国有被砍头的皇帝吗?宋理宗头颅被和尚拿去盛酒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理宗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天子高于法律。九五之尊的皇帝,言论就是圣旨、法律。皇帝开金口,一言既出,就是令出如山。像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把保卫国家的朝廷重臣袁崇焕(1584-1630)逮捕下狱,不经审判,不让他抗辩自白,便处以磔刑(千刀万剐,惨无人道的凌迟极刑)。史学家把袁崇焕之枉死,视为旷世悲剧!这就是古代

  • 为什么孝庄死前遗言,坚决不与皇太极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孝庄

    孝庄对于大清朝而言,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女人,她历经三朝,辅佐了两代帝王,可以说,没有她也就没有后来的千古一帝康熙。而孝庄本人虽然辅佐了两代帝王,却没有像慈禧之流把控朝政,手段高明、才能出众,但却不恋栈权位,对少年康熙的谋策颇有指点,但从未越俎代庖;为清朝国力打下基础。她也因此受到康熙的敬重与爱戴。

  • 八阿哥之所以败给雍正,是因为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

    《雍正王朝》大家应该看过吧,我们在剧中看到的八阿哥和历史上的差不多,在历史资料里记载,康熙就很不喜欢这个儿子,经常的责骂他,因为他结党营私,而且假仁假义,就是所谓的“朕是以宽仁治国,而他确是以宽仁收买人心”,而老四,胤禛(雍正)呢?那就是极端的人物,为了办差,谁也能得罪,为了办差,谁也不怕,大家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