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罗艺在战场上屡建功勋,为什么最终会身败名裂?

罗艺在战场上屡建功勋,为什么最终会身败名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08 更新时间:2024/1/3 17:59:43

罗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看过隋唐英雄传的人应该都知道罗艺,罗艺是当时的一位猛将。不过,小编觉得罗艺是罪有应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前罗艺非常的霸道也非常的残暴,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也是不择手段,当时天下大乱的时候,罗艺奉命出征,但是,他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路线去行走,反而是自以为是的开始,这样最后的下场肯定是不好的,最后罗艺死时也是臭名昭著的,非常的悲惨,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在小说《隋唐演义》当中,隋末割据幽州一带的大军阀罗艺,被塑造成俏罗成的父亲,能使一杆滚银枪,守护边疆数十年屡建功勋,官拜北平王,最终却被苏定方的暗箭射死,结局十分悲壮。其实历史上确有罗艺其人,不过形象却并不怎么伟岸,最终的结局也很不堪。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真实的罗艺。

罗艺字子延,本是襄阳人氏,寓居于京兆府云阳县,其父罗荣曾担任隋朝的监门将军。据史书记载,罗艺生性残暴狡诈、刚愎固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做人行事方面丝毫没有底线。但同时,罗艺却是天生将种、武艺高强,尤其擅长用槊,因勇猛善射在疆场上屡建功勋,渐渐凭战功官至虎贲中郎将。

罗艺,字子延,本襄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能弄槊。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见《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罗艺传》。

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期间,罗艺奉命镇守北平郡,接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的领导,但两人间的关系却势若水火。不久天下大乱,北平因物阜民丰、粮仓充盈,屡次遭到盗贼的侵袭,而留守的官员赵十住等人难以抵抗,只有罗艺常常能战胜他们。随着罗艺胜利的次数越来越多,其在士民心目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渐渐地让罗艺滋生割据之心。

赵十住等人非常忌恨罗艺,便联合起来想要铲除他,结果让罗艺提前得到风声,并率先发难。不久,罗艺利用讨贼凯旋、官员迎接的机会,当场将赵十住等人擒获,随即接管城中事务,并开仓放粮以收拢民心。不久,罗艺又自称为幽州总管,统辖幽、营二州,成为割据北方的强大势力。

当时海内分崩、群雄纷起,强者着跨州连郡,弱者宰割县邑,相互间征伐攻讨,称王称帝者比比皆是。罗艺虽然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此人却是一位非常务实、精于算计的诸侯,明白仅凭借着自己手底下这点儿兵马,根本就没有问鼎天下的实力,唯一的出路便是投靠大国,让自己永享荣华富贵。所以罗艺并没有贸然称帝称王,而是在仔细观察数年后,决定投靠李渊的阵营。

罗艺降唐后,被高祖李渊封为燕王

武德三年(620年),罗艺向唐朝输诚纳款,表示归顺,令唐高祖喜出望外。李渊为安抚罗艺,下诏封他为燕王,并赐国姓为李,所以罗艺在史书中又被称为李艺。罗艺归唐后,独自或联合唐军与窦建德刘黑闼作战,对唐朝平定河北立下大功。刘黑闼被李建成击杀后,罗艺向李渊请求入朝为官,被后者任命为左翊卫大将军,而幽州则由朝廷任命的官员治理。

在合击刘黑闼期间,罗艺与太子李建成相识相知,成为后者的心腹党羽。此时,李建成与李世民因争权夺利已势若水火,而罗艺在其中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曾无故凌辱、殴打李世民的亲信,行为极其嚣张。唐高祖对罗艺的行径很是震怒,久久不能释怀,但最终还是决定放他一马。此时突厥屡次骚扰边境,高祖为防止罗艺在京城再次惹事,便让他带兵镇守泾州。

罗艺是李建成的私党,跟李世民关系很差

艺自以功高位重,无所降下,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引文同上。

不久“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并夺得太子之位,不久又逼迫父亲让位,随即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后,不仅没有追究罗艺当年的过错,反而进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意在安抚笼络。可罗艺明白李世民“欲杀先褒”的心理,自知没有以后不会有果子吃,所以在犹豫再三后,还是决定举兵造反。

罗艺反叛唐太宗失败,被部下杀死

贞观元年(627年)正月十七日,罗艺假称奉密敕麾兵入朝,途中占据豳州,准备聚集兵马后再度攻城略地。太宗闻变后,命令长孙无忌、尉迟恭火速出兵平叛,结果还没等他们到达豳州,城中的将领杨岌便已经开始攻击罗艺。罗艺大败亏输后率领百余名骑兵逃窜,准备到突厥境内避难,结果在行经乌氏驿站时,被随从斩杀,首级随后被传递到长安。

一代枭雄罗艺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比之演义中为国捐躯的结局,实在是严重不及。

标签: 罗艺隋末

更多文章

  • 受皇帝“虐待”的妃子,最后还被活活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常妃,清朝

    在封建时代,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有无数后宫佳丽,在今人看来,皇帝的妃嫔们似乎很幸福,锦衣玉食,尽享荣华富贵,但实际上她们中大多数人的命运很悲惨。比如清朝历史上就有一位非常倒霉的妃嫔,她备受皇帝的“虐待”,到最后还被英法联军吓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 武艺仅次于高宠的陆文龙,力斩金国头号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陆文龙.宋朝

    你真的了解陆文龙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说岳全传》中,陆文龙是唯一一位以双枪为兵器的骁勇悍将。他生得魁梧挺拔,仪表堂堂,使用两杆六沉枪,技艺精湛,勇猛无敌。陆文龙在金兀术帐下效力期间,曾在朱仙镇一战挑杀两名岳家军猛将,在与岳云、张宪等五位猛将的轮番攻击下,陆文龙仍能立于不

  • 张廷玉为何能够配享太庙,看看他的为人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廷玉,清朝

    早在高中时期,我们就学过《出师表》,这是一篇必背文言文,记得其中有一句话令人颇为深刻,“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是在给少主刘禅说:这几位都是先帝给你留下的人才,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很忠诚纯洁,是坚贞不二的忠臣。我国封建社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所

  • 秦武王在洛阳举鼎被砸死,他为何这么蠢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武王,秦国

    如果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中原只是将楚国北上图霸的野心展露无遗的话,那么三百年后秦武王举鼎则是将秦国欲一统天下的野心昭告天下。只是楚庄王到底觉得时机不够成熟而退回楚国,不久之后成为一代霸主,而秦武王则没有给自己退路,直接举起了龙文赤鼎,然后绝膑而死。秦武王是夹在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之间第二个称王的

  • 中国名人故事之智比诸葛的刘基,刘基对明朝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刘基

    刘基(字伯温 )是明初的一代奇人,《明史》说他“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 则更是一个传奇,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八百载,后知五百春”之誉。预言之作《烧饼歌》相传就

  • 李自成称帝后只做了42天皇帝 李自成为何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明末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自成称帝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出现了非常多的朝代,经常到了一个时期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新的朝代取代旧的王朝,再重新开始一个轮回,在每一个朝代要没落的时候通常都是因为苛税严重,朝廷腐败不堪,所以就会导致各种农民起义使朝廷灭亡。我们知道明朝的

  • 明末清初时期顺字有什么魔力存在 李自成,张献忠和顺治为何都用顺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自成,顺治,张献忠

    还不知道:明末清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翻开明末清初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即:李自成的政权叫大顺,张献忠的年号叫大顺,满清第一个皇帝福临年号叫顺治,这就不免让人惊奇,为何大家都用“顺”字呢?难道“顺”字有什么神奇的魔力?第一,1643年,李自成改

  • 李隆基抢走自己的儿媳后 李瑁就没有反抗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隆基,杨玉环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玉环和李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关于唐玄宗抢了寿王李瑁媳妇杨玉环之后是否反抗过,并没有相关记载,但是历史上关于唐玄宗和寿王李瑁有这样的传闻。据说在安史之乱平定后不久,唐玄宗想要传圣旨给李亨商议关于皇权交接的问题当时送圣旨的恰好就是李瑁本人。至于唐玄宗到底

  • 曹操扫灭群雄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都是亲自指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东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亲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扫灭的群雄无数,几乎每场重大战事,他都亲自指挥。他是喜欢打仗,还是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呢?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第一,曹操麾下缺乏帅才我们读三国史会有个印象,曹操麾下能战善战的将领虽然多,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可称为帅才。我们说说几个重要

  • 明朝三朝元老的刘珝是什么人?他是怎么当上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珝,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三朝元老刘珝。众所周知,明清之前的封建王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帝王、统率群臣,拥有仅次于君主的权势,可谓显赫至极。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借着丞相胡惟庸案与前朝丞相权势过大的教训,趁机废除丞相一职以加强皇权,并立下祖训,要求后世子孙不得复立丞相。丞相职务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