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襄王登基之后,将土地送一半给晋国是为什么?

周襄王登基之后,将土地送一半给晋国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12 更新时间:2023/12/28 19:55:43

周襄王,姬姓,名郑,周惠王之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周襄王作为东周第五位周天子,其即位时周王室所掌控的土地已经极小,再加上周天子对诸侯国的统治已经极为衰弱,此时的周王室可以说已经彻底沦为了三流小国。可即便如此,周襄王还是将洛邑王畿一半的土地送给了晋国,这又是为什么呢?

东周时周天子权威尽丧,只能以土地奖励有功诸侯

周天子作为周朝的最高统治者,其维护自身统治的权威,主要来自于武力震慑、宗法约束和天赋神权,然而到了东周时期,在武力丧失、礼乐崩坏、神权尽失的情况下,周天子已是权威尽丧。

1、武力丧失。周朝建立之初,明确规定“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中国二军,小国一军”(每军约1.25万人),且各诸侯国不得随意扩张军队。“三监之乱”后,周天子则在原本驻守镐京的“西六师”基础上,又于成周建立了“殷八师”,从而对各诸侯国建立起了绝对的武力优势。

然而,从西周中期开始,周王室的武力便开始急速衰退,周昭王先后三次南征楚国,结果“丧六师于汉(水)”。周穆王时又两伐犬戎、西征昆仑、东攻徐国,极大损耗了军队战力。结果到周厉王时,即便周天子出动“西六师”和“殷八师”,也没能击败反叛的鄂国。周宣王虽然号称中兴,但对外征战却是屡战屡败,以致“丧南国之师”。

周幽王时,更是因申侯与犬戎联手而身死国亡,周平王东迁后不仅彻底丧失了西六师,而且还丢掉了镐京王畿纵横八百里。而在周天子武力丧失的同时,各诸侯国却皆在扩张军事实力,以至于东周时的周天子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来拱卫王室。

2、礼崩乐坏。周朝时期,维系周王室与诸侯国关系最为重要的制度,便是基于“宗法制”的宗法礼仪制度(即礼乐制度)。“宗法制”下,大宗对孝宗拥有着绝对统治权,而小宗则必须对大宗履行义务。周武王初封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于是周天子对这些姬姓诸侯拥有着绝对权威,而如此多的姬姓诸侯则又成为了维系周天子统治的屏障。

然而,随着周孝王夺位,以及有“弑父”嫌疑的周平王即位,这两件事可以说重创了“宗法制”,而晋文侯袭杀周携王,帮助周平王夺取正统之位,更是成为了“礼崩乐坏”的开端。此后,以血统分配权力的“宗法制”逐渐走向没落,实力为尊的观念开始占据上风,“曲沃代翼”、“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便是典型,而这无疑严重打击了周天子统御诸侯的权威。

春秋霸主中,除了宋襄公尊重春秋大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哪个不是武力为尊?

3、神权尽丧。远古时期,由于人们无法理解很多自然现象,因而神鬼观念极强,因此从商朝时期开始,天赋神权的观念便已经开始出现,例如商王“受天命而立”,而这种观念到周朝时已经极为稳固,周武王灭商之后,便宣布“天命归周”。

这种观念中,周王便是天之元子,因而自称“天子”。周天子是“受命于天”,只是代太上天管理天下,为此周天子往往要通过祭天地、祖先、籍田礼等维持天赋神权的神秘感和高贵地位,进而衍生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普世价值观,进一步稳固了周天子的权威。

而随着诸子百家兴起,各派学说凭借其价值观对“天赋神权”形成了极大冲击,以至于“受命于天”的周天子权威被冲击的支离破碎。再加上“井田制”的崩溃,世卿世禄制也逐渐走向瓦解,导致周天子逐渐开始丧失天下土地所有权。

正是在此影响下,各诸侯国对于周天子不过是表面服从,例如郑庄公便曾公然与周王室对抗,并击败王室军队,甚至差点杀死周桓王,直接令周天子颜面扫地。

如上,由于武力丧失、国势衰弱,宗法制度和天赋神权约束丧失,周天子的权威从西周中期开始便一步步走向了衰亡,必须依靠强大诸侯拱卫王室的周天子,而周天子对于诸侯们却是无法赏赐(毕竟这时的诸侯更看重实际利益而非虚名),因此周天子所能提供的报酬,只能是已经为数不多的土地。

晋文公帮助平定子带之乱,周襄王割让土地作为报答

基于以上原因,在周襄王以前,周天子以土地赏赐诸侯王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例如周平王为酬谢郑武公辅佐王室,便将虎牢以东的大片王畿赏赐给了郑国;再如周惠王为了答谢郑国、虢国帮助自己平定“王子颓之乱”,又将酒泉赏赐给了虢国,又将郑国归还了的虎牢以东土地再次赏赐给郑国。而到了周襄王时,周王室却再次发生内乱。

周襄王姬郑是周惠王之子,因其母去世较早,周惠王又册封陈妫为后(即惠后),惠后开始对姬郑还不错,但在生下姬带(即王子带)后,便渐渐的疏远了姬郑,而由于惠后的关系,周惠王对姬带也是十分喜爱,这令已经被立为太子的姬郑极为担心。

周惠王二十五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太子姬郑担心弟弟抢夺王位,只能秘不发丧,并向齐桓公求助,齐桓公于是召集宋、卫、许、鲁、曹、陈等国会盟于洮,扶立姬郑魏王,是为周襄王。

周襄王三年(前649年),不甘心的王子带劝说周边诸戎攻打周王畿,焚毁了王城东门,周襄王费尽全力才击败敌军,王子带兵败之后出逃齐国。

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年),在大夫富辰的劝说下,周襄王这才赦免了王子带的罪行,王子带这才返回成周,结果不久便与周襄王的王后

正在攻打郑国的狄人得知周襄王废后,一怒之下回军攻打周襄王。当时,跟随狄人攻打郑国的之大臣颓叔、桃子见状,为了活命转而尊奉王子带,并为狄人做向导。结果,周襄王最终兵败,被迫逃亡郑国汜地,并向鲁、晋、秦等诸侯求援,而王子带则自立为王。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晋文公出兵,将王子带包围于温地,并迎接周襄王返回周王畿。王子带则兵败被俘,最终被杀死于隰城。

事后,周襄王为晋文公举行庆功宴,晋文公直接向周襄王“请隧” (即死后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周襄王不愿周王室丧失最后的尊严,婉言予以拒绝,但却将樊、温、原和攒茅四邑赐给晋文公作为报答。结果,再次失地之后的周王室,变成了一个占地仅有方圆100多里的弹丸小国。

标签: 周襄王周朝

更多文章

  •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唐朝公主为什么那么难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公主

    对唐代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公主到底多难嫁?这个皇帝11个女儿,6个嫁不出去!唐文宗太和三年,顺宗的3个女儿披道袍入道观,此后陆陆续续竟有20多位公主入道修行,公主们为什么都热衷做道士呢?原来她们嫁不出去。据《新唐书》记载,不少唐代公主终身未嫁,乃至

  • 安乐公主作为唐朝最美的公主 她为什么堪称最荒唐恶毒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公主

    还不了解:唐代安乐公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最美的公主为何成为了唐代最荒唐最恶毒的公主。唐代出名的公主有很多,但要说最荒唐和最恶毒的公主,肯定非唐中宗时期的安乐公主莫属了,关键是她竟然还有大唐第一美女之称。为什么说 这样一个大唐最美的公主却是堪称最荒唐

  • 索额图做了33年的忠臣 索额图为什么突然就造反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索额图

    对索额图谋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索额图当了33年忠臣,为何突然谋反?康熙算得上是清代少数有较大作为的君主之一,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有着出色功勋,少年时代便挫败权臣鳌拜,九年肃正朝纲。成年后平定三藩之乱,澎湖海战收复台湾,力击沙俄侵略军签订《尼

  • 乾隆皇帝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乾隆

    还不了解:乾隆和儿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一生共有多少儿子?他们结局如何?谁才是乾隆最喜欢的儿子?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大统一王朝中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在位六十年,因此他所生育的子女数量也非常可观,乾隆一生共有27名子女,其中儿子有17个,女儿有10个

  • 顺治帝在历史上是真的出家了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帝,清朝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根据《清史稿》的记载,顺治的确是龙御归天了,然而野史和民间却一直流传着顺治帝出家的传说。顺治帝的宠妃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的确有剃度的举措,再加上其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去世之时不过二十四岁,这些都给了

  • 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太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后,清朝

    想知道清朝最短命的太后是谁?这个女人就是雍正的生母,那雍正生母德妃是怎么死的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3年),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康熙帝妃嫔,雍正帝生母。出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十

  • 孙膑在顺利复仇成功之后 孙膑为什么就销声匿迹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膑,庞涓

    还不了解:孙膑和庞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膑成功复仇后,为何立即选择销声匿迹?公元前341年,孙膑以“减灶法”一举击溃了庞涓的10万军队。庞涓眼见大势已去,最后望了一眼远处孙膑的车帐,黯然神伤,抚胸长叹,无可奈何之下挥剑自刎。孙膑赶到时,将士们正要砍下庞

  • 李文忠和沐英相比 朱元璋为何派沐英去镇守云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云南

    对朱元璋和云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有20多个义子,为什么派沐英镇守云南,而不是李文忠?洪武十四年(1381年),36岁的沐英在他义父皇帝朱元璋的安排下,与同为副将军的蓝玉一起,随征南将军傅友德率30万大军直扑云南。朱元璋的意思表述得很清楚:云南还有蒙

  • 王翦对秦国有怎样的功绩?为何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翦,战国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所选

  • 王政君: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经历两个朝代六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政君,西汉

    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她是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子地位低下,站在权力巅峰的绝大多数都是男子。可是也有少数女子,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举手投足间也能影响江山社稷,比如大汉皇后王政君。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