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洪皓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宋朝做出过哪些贡献?

洪皓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宋朝做出过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16 更新时间:2023/12/17 6:44:02

洪皓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洪皓是北宋著名爱国重臣,他的一生基本是在宋朝最为艰难的时期度过的。洪皓仪表堂堂、文采出众,27岁便中进士开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从北宋过度到南宋,洪皓出使金国,却被扣押了15年,但依然不失气节,最后平安归来,后人将他称为宋朝的苏武。当时国内内忧外患严重,洪皓也曾遭到奸臣迫害,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洪皓的事迹以及他的为人,想了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愿以一身换十万人命

洪皓的父亲洪彦先仅是个六品官员,没啥权势。他依靠自己的努力,二十七岁时考中了进士。由于他年少负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之志,在新科进士中颇负盛名,宋徽宗亲信“六贼”中的王黼朱勔都想召他当女婿,他极力推辞。因此他官运不通,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只担任过主簿、司录等芝麻官儿。

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使担当很大风险,也在所不惜。洪皓考中进士后出任海宁县主簿,摄(代行)县令事。当时县里税捐繁多,农民负担沉重,他一上任就把按人头纳税改为按财力纳税,每一百贯纳绢一匹。这一举措的实行,使富户纳绢增加,贫困户纳绢相对减少。他同时豁免了全县4800户贫穷人家的捐税,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宣和六年(1124年),洪皓任秀州司录,是年秋季秀州闹洪灾,十分之九的田地被淹,灾民断粮。他腾出自己的居所让灾民避难,把官仓粟米减价售给灾民。仓米很快发售一空。当时秀州是进贡皇家粮食的转运地,浙东贡米此时正好经过此地。洪皓向知州提议不转运,截留下来赈济灾民。知州吓得直摇头拒绝,因为截留皇粮按宋朝法律当斩。洪皓大义凛然地说:要杀就杀我,我愿用自己一身来换十万条人命。深受感动的知州同意了洪皓的建议。老百姓感恩戴德,尊称洪皓为“洪佛子”。

朝廷大臣王孝竭奉旨勘察灾情。秀州属重灾区,王孝竭却见当地社会秩序井然,百业正常开展,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混乱不堪,经打听得知是洪皓舍命所为,立即肃然起敬,不仅没追究其截留纲米之罪责,反而向朝廷举荐他升任徽猷阁侍制。

洪灾发生后不久,秀州的军队发生兵变,四处抢掠民众。但兵变士兵经过洪皓家门时,都相互提醒,这是“洪佛子”的家,不能去干对不起他的事。

(二)出使金国被拘15年

1129年洪皓被朝廷任命为使臣出使金国和谈。洪皓出使前专门回了趟家,与三个年幼的儿子告别。虽然他深知此次出行的命运难卜,但仍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当时处于强势地位的金国,根本没有把弱势对手南宋放在眼里,金主不仅拒绝和谈,还把当使者的洪皓扣留,要他为金国扶持的伪齐国服务。洪皓严加拒绝,金主大怒喝令推出去斩首。洪皓朗声说到:就是下油锅也不怕!后来深受感动的一个金国贵族为他求情,金主才放过了他。

金主早就打听清楚了洪皓的学识和才能,接着给洪皓封官许愿,要他为金国做事。洪皓再次严加拒绝。于是金主不许他回国,不许他与家人通信,也不许他和滞留在当地的汉人联系,把他送到一个叫冷山的偏辟地方软禁起来,最为严重的是,金主不给他提供生活费用,使其生活陷入了困境。

洪皓在冷山穿着粗布烂衣裳,常用野菜充饥,还要自己动手上山砍柴。隆冬时节,大雪封山无法去砍柴,只好四处拾取牛粪和马粪来取暖做饭。他与当地的普通女真人一样,过着含辛茹苦的生活,金国朝廷大臣完颜希尹要他教自己的儿子学习。他就趁教授完颜希尹儿子读书的机会,主动教授普通群众的子弟读书。洪皓没有钱买纸,就学习女真人利用桦树皮的丰富经验,同当地人一起上山,剥下不少洁白柔软的桦树皮,然后晒干当纸用。他靠着自己的记忆,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抄写在桦树皮上。他风趣地称这些手抄树皮书为“桦叶四书”。

后来在蒙古崛起的大背景下,宋金两国关系有所缓和。那年他听说被掳的皇大后归国将路过此地,他决定不顾金人的禁令冒死去朝见皇太后。几天后他来到皇太后的住所。皇太后很快接见了他。

按当时宋朝的规矩,皇太后和后宫嫔妃与外臣交谈,中间必须隔道帘子,否则就是违反礼仪的行为。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皇太后叫人把帘子卷起来,与洪皓面对面谈话。能够享受这种礼遇的,整个宋朝只有洪皓一人。

洪皓回答了皇太后提出的各种问题,再三感谢皇太后的恩遇,但只字不提自己这些年来的艰辛。

皇太后回国后,在她的坚持下,朝廷想法通过外交渠道接回来了离国15年的洪皓。

(三)不与奸臣合污受迫害

洪皓是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人。他会见秦桧时,提出了当时在用人和建造房屋方面出现的问题。作为当朝宰相秦桧,对此当然有不小的责任。秦桧心中很不愉快,便通过洪皓的儿子洪适给其传话,要他以后说话的调子不能太高,高了令人刺耳,应该像编钟中的黄钟、大吕二钟一样,其音低沉,却很洪亮,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秦桧接着在洪皓的任职上做手脚,任命他担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前两项是只领俸禄无事可做的闲职,后一项稍有秘书顾问性质,但仅是暂时代理。

尽管如此,洪皓还是以国事为重,直言不讳,提出了许多与秦桧相左的意见。洪皓久处北方,知道不少秦桧原在北方的底细,例如秦桧曾随宗翰围攻楚州,起草过劝降的檄文。秦桧回朝后,一直隐瞒此事不让人知。洪皓曾听当时随军的室捻谈过,现在看了秦桧的种种表现,有一次便故意对秦桧说:“还记得室捻这个人吗?我回国时,他托我向你问好。”秦桧听后脸色一下变得通红,再也忍不住了。

秦桧在时任皇帝宋高宗面前竭力污蔑洪皓。宋高宗信以为真,就将回国不到一个月、任职没几天的洪皓贬黜,出知饶州。

洪皓出知饶州还不到一年,又发生了“白锷案”,白锷因斥责秦桧被罢官,曾被他赞扬过的洪皓也受到株连,很快被罢官回家,只领提举江州太平观的生活费。

洪皓的家在鄱阳,鄱阳是饶州的首县。新任的知州王洋十分仰慕洪皓,为其修舍,解决生活方面的某些困难,又被秦桧一伙抓住把柄,进一步遭到厄运,贬往英州安置,“责授”团练副使,英州位于岭南,远离中原,社会经济十分落后,常常作为犯人充军的蛮荒之地。洪皓这时已是近六十岁的老人,竟然不容于在朝中执政的当权派,屡遭迫害,强制离开家乡去接受惩罚。

洪皓在英州,仍然未能免遭迫害。负责监管的中官倪詧,是个惯于捏造事实、讨好上司的小人,派人暗中监视洪皓的行动,由于寻不到具体证据,有天找个机会把洪皓的家佣抓来逼供,编造假案。幸好倪詧得急病死去.此事没上报,方才不了了之。

直到绍兴二十五年六月,奸相秦桧病入膏肓,社会舆论才稍有开放,过去被秦桧处理的一些冤假错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洪皓这个被无辜流放蛮荒长达九年的有功之臣,终于得到朝廷宽恕,量予内迁。

洪皓接到内迁的诏令时,已是六十八岁的老翁,经受九年监管生活的折磨,身体极其虚弱,要走完这一千多里路,真是谈何容易?约走了一百五十里,勉强到达韶关;再走二百里,到达南雄后便实在走不动了。病困旅途,缺医少药,洪皓不久与世长辞。

(四)补白

洪皓身后恢复了官职,享受到了应得的哀荣,谥号忠宣。他工于诗词,有《鄱阳集》、《松漠纪闻》传世,代表作有《点朱唇》、《木兰花慢》、《临江仙》和《江梅引》等。

据史载,洪皓的三个儿子洪适、洪遵和洪迈,都很会读书,有过目成诵的能力,均考中进士。宋高宗曾夸奖:“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在洪皓的众多后裔中,知名人物有:

洪承畴,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山战败当俘虏后降清。

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标签: 洪皓南宋

更多文章

  • 应余:《三国志》中的描写并不多,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忠义之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应余,三国

    应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这次准备跟大家介绍一位三国历史上比较冷门的人物,虽然《三国志》中对他的描述不多,但他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忠义之士,这个人就是应余。应余是南阳人,官职南阳郡功曹。东汉末年,天下被各个诸侯割据,当时宛城守将侯音发动叛乱,准备投靠蜀汉。期

  • 孟昶是个怎样的皇帝?他为什么会成为亡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孟昶,后蜀

    孟昶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孟昶是后蜀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一共31年,可能很多朋友对于孟昶的了解,主要都是通过他和花蕊夫人之间的故事。其实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好几位妃子都被称为花蕊夫人,而孟昶的这位花蕊夫人姓徐,当时非常受孟昶的宠爱。不过孟昶降宋以后,花蕊夫人成

  • “天机不可泄露”,历史上有哪些泄露天机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的才智近于神,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能呼风唤雨,能制造出巧夺天工的牛车木马,诸葛连弩。诸葛亮近乎神仙的本领让蜀汉在艰难中成长起来,他死后三十余年蜀汉政权才灭亡。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早就算出了刘备会在夷陵大败,因此他早早就在那里布下了八阵图,东吴大将陆逊领兵追击刘备,意图生擒刘备,结果误入八阵

  •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掏空国库?最终饿死在寺庙中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梁武帝萧衍,南北朝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掏空国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小李杜”杜牧的一首诗,不但描写了江南美景的若隐若现和绚丽多彩,还点出了南朝佛教的兴盛。佛教建筑在春风春雨中呈现出了一种朦胧之美,给人一种细腻别致

  • 刘备说过两句话,最后都成了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三国

    很多人都感到奇怪,像刘备这么无能的人,怎么配驾驭像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偏偏卧龙岗的孔明先生,还非常的看好他。其实刘备这个人看似普通,但他却有自己的一番本事,比如他特别能够识人善用,在这一点上连诸葛亮都佩服不已。为了收拢下面的弟兄,他也经常会给他们讲话,其中有两句话最为经典。堪称千古名言,一句上了课

  • 战胜庞涓后的孙膑到底去了哪里?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膑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诸子百家中,曾有一位传奇人物,至今令人传诵至今,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鬼谷子素有奇谋,乃是当时远近皆知的鬼才。然而,鬼谷子他的弟子们虽然成绩斐然,却鲜有善终者,曾经一同拜他为师的孙膑与庞涓,更是相爱相杀,上演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

  • 大唐名相狄仁杰是什么结局?他死前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狄仁杰,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大唐名相狄仁杰是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说起狄仁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破案高手。确实狄仁杰在担任大理寺寺丞时,一年内破了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上万人,且没一人上诉,由此可见狄仁杰之高明。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却是为相时“劝立李氏,延续大唐社稷”。狄仁杰

  • 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是如何笼络人心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秦穆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穆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君王,似乎都信奉一种“帝王之术”。他们刻意将自己的喜怒隐藏起来,让臣子去猜测,来让自己显得“天意难测”,这些臣子们稍有不慎,就会惹得龙颜大怒,引来杀身之祸。这样的君臣关系毫无平等可言,皇帝对待大臣就像对待自己的家奴,到了

  • 皇太极的汗位由诸贝勒推举产生?那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太极,汗位

    长期以来,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有的则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还有学者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金天命十一年(162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能取得胜利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唐朝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场玄武门之变,咱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兄弟相残,李世民和李建成两兄弟为了这皇位打的头破血流,最后世民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把老哥李建成和老弟李元吉都给收拾了,再威逼老爹退位,继位成为唐太宗。那么在这场初唐年间的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