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秉:明朝中期名臣,因太刚正被撤职

李秉:明朝中期名臣,因太刚正被撤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43 更新时间:2024/1/21 22:47:1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明朝大臣李秉少年丧父,孤苦自立。为了出人头地,他立志学,在劳作之刻苦攻读。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李秉终于考中进士,随后被任命为福建延平推官,掌管刑狱。

李秉人如其名,一向秉公执法,在延平,有一个恶霸诬告良民,继而霸占其妻,李秉依法予以严惩。虽然他也被这恶霸诬陷下狱,但在副使侯軏的帮助下,李秉的冤屈得以昭雪,并因严惩土豪而知名。

接着李秉入都察院,任户部主事,赴宣府清核屯田,继续开展打土豪、治贪腐的政治斗争。在宣府,李秉不顾豪族反对,将军户霸占的民地全部清理还民。

明代宗时期,李秉又受命兼理宣府巡抚事务,开始直接接触军务。

他在宣府时,一方面秉公处事,弹劾罢黜了贪财且骄纵的将官杨、杨鉴、江福等人,甚至对镇守独石的宦官弓胜及宣府总兵官纪广开刀,李秉在朝中极力争辩,才使其被罢免。他在边塞,即抚治流民,鼓励生产,又对战事持慎重态度,反对贸然开衅。在他的努力下,宣府由一个残破的边镇成为西北雄关。

明英宗复位后不久,李秉被调往江南,改督江南粮储。

明宪宗即位后,李秉被调回中央,任左都御史,参与考察升免罢黜天下百官。按照惯例,每次大计天下官吏,贪、残、罢、软罢官者都有定数,大家的利益都谈好了的,然而李秉却不按常理出牌,生生将此数增加一倍,处分淘汰了一大批庸劣酷贪官员,因此遭人非议。

在反对派的排挤下,李秉被赶去辽东大同整饬兵备。在大同,李秉作风依旧,罢免了镇守太监李良、总兵郑宏,起用被关押的将领崔胜等人,还取得了凤皇山大捷,明宪宗亲降玺书嘉奖。

明宪宗在位时期,是李秉军事生涯上的巅峰期。成化三年(1467年),李秉与武靖伯赵辅共同出兵,征讨骜不驯的建州女真部。此次惩罚性的战斗,以明朝、朝鲜方大捷,女真部大败为结局,沉重打击渐有坐大之势的建州女真,使其嚣张气焰得以被遏制。

战后,李秉得到了明宪宗的赏赐,明宪宗赐其麒麟服,加衔太子太保,极其殊荣。

但也是在同一年,李秉的仕途也走到了终点。

重臣翱死后,吏部尚书出现空缺,明宪宗亲自提名李秉继任。

吏部尚书被称为“天官”,手握人事大权,被称作肥差,其中牵扯的利益可谓极为纷繁,朝中重臣没几个能够撇清干系的,所以当这个官要很注意,该放水的时候就要适当放一下,不然就是跟大家过不去。

然而,李秉从来就不是一个放水的人,他早就痛感天下变乱,实出于仕途不清,贪官横行。如今他出任这个极其重要的职务,自然是延续了从前裁汰庸劣的作风,丝毫不留情面。

锐意澄清吏治的李秉,实行快刀斩乱麻,原有八千余名监生等候选任,李秉分别进行了严格考核,一下子就罢黜庸劣不肖者数百人,激起了他们的反击。

如果只是这些监生也就罢了,都是些小角色,但是他们背后的可都是朝中政要,再加上吏部尚书这个位子可有不少人盯着,他们巴不得李秉早点回家,然后他们接任。在这帮人的联合打击下,李秉被描述成一个专擅不法、揽权结党的官员,总共有十二大罪状。

明宪宗迫于压力,削去了李秉的官职,倒李派还不肯罢休,非要让李秉下狱不可。当时,天下举人正于京师参加会试,他们听说李秉被奸人弹劾,都十分气愤。

举人们嚷着:"李公天下正人,谁人不知?如果朝廷逮捕李公,我们愿罢试以赎李公之罪!"几乎闹到要联名上书皇帝的地步。明宪宗在这种情况下,只是薄责了李秉。

就这样,六十岁的李秉早早结束了他的仕宦旅程,乘着一辆旧柴车回到了家乡,朝士相率往送,十余里不绝。

可惜的是,此后二十余年,不论多少人推荐李秉,明宪宗都没有将他起用,直到明孝宗即位,加李秉为光禄大夫,但此时,李秉已经八十一岁高龄了,当真是冯唐易老。

次年,李秉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朝廷闻讯后,追赠太子太保,按例赐祭葬,追谥"襄敏"。

标签: 李秉明朝

更多文章

  • 他是明朝第一任专权太监,王振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振,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城,自己效法成祖朱棣亲率50万大军(实际只有二十多万)北征瓦剌,随行的官员有各部尚书、驸马、世袭功臣等一百多人。而这一重大军事行动的始作俑者就是大太监王振,英宗称之为“王先

  • 和硕和惠公主:雍正帝的养女,可惜下嫁两年就病逝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和硕和惠公主,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和硕和惠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帝即位后,开始封赏曾经帮助自己继承皇位的有功之臣,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与雍正帝最为亲密,功劳最大,以此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并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铁

  • 诸葛亮继承人的姜维,为何说他是蜀国最后的守护神?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维,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姜维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20年,关羽北伐失败,遭吴国武将击杀。刘备在蜀国震怒异常,决心对吴国发动进攻。刘备的反应这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关羽的兄弟情,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吴国威胁太大。蜀国这会几乎是赤裸裸的摆在吴国面前,一旦吴魏联

  • 吕雉原本是心地善良的夫人 究竟是什么让吕后变得心狠手辣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后,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雉心狠手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吕后,大家首先可能会想到“心狠手辣”一词,不管是她对待刘氏宗亲,还是对付戚夫人的手段,都让人不寒而栗。因此在很多人心中,吕后是高高在上的,与常人不同。可大家忽略的是,她曾经也为人妻、为人母,她原本也是善良的人,如果不是被现实

  • 汉献帝和曹节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节是真的爱着汉献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节,汉献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节和汉献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曹节,魏武帝曹操的女儿。说到曹节,不得不先提一下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本名曹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曹魏政权的奠基人。说曹节,为什么要先说曹操呢?据史书记载:因为东汉末年

  • 三国时期跳槽最多的一个人 三姓家奴的吕布都比不上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早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三国中跳槽跟多主的人可能第一会想到的是吕布,在当时也有“三姓家奴”这个不好的称号,但是你了解早期的刘备嘛?刘备刘备,字玄德,汉昭烈帝,又称先主,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后裔,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 孙策用传国玉玺和袁术换了三千兵马 孙策究竟是赚了还是亏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策,玉玺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策用玉玺换兵马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古代历史上,有件著名的宝物,相传是用和氏璧所雕琢的传国玉玺,起自秦始皇,此后代代流传,历来被皇帝们视为国之重器。如此著名的传国玉玺,在汉末天下大乱时一度被扔到井里,后来被进入洛阳的孙坚发现并私藏,陈寿在《三国志》里也有记录。

  • 学生给蔡京送不倒翁,他收到后为何勃然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蔡京,北宋

    你真的了解蔡京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蔡京跟历史的奸臣一样,有着很多相似点,权倾朝野、凶狠狡诈、阿谀奉承、舞弄权术、排斥异己、残害忠良、贪赃枉法等等,但蔡京又具有自己的个性。他颇具文采,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这一点跟后来的严嵩有的一拼。除此之外,蔡京是个生活非常奢侈的人

  • 建文帝上位后做了很愚蠢的事,到底是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明朝

    你们知道朱棣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年仅21岁的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也就是说朱元璋去世后,绕开了自己的儿子,直接让孙子来接班。这样的权力继承让大明帝国前途一时间变得不是很明朗,因为朱元璋的儿子们还在,尤其是

  • 刘邦生前留有后路给戚夫人 戚夫人最后为什么还是难逃吕后毒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戚夫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邦和戚夫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都说身处帝王家的女子总是活在勾心斗角之中,这句话说的一点儿也没错。虽说在真正的历史上,后宫所发生的事情并不像影视作品中写的那样充满了戏剧性,但暗潮涌动等形容词还是很恰当的。尤其是当与帝家的政治和情感牵扯到一起的时候,就算是后宫也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