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点冤枉朱棣了,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江山也是坐不长的

有点冤枉朱棣了,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江山也是坐不长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81 更新时间:2024/3/30 6:48:33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命运让人慨叹。概叹之余,不免有人会想,当初朱棣不造反,没有把朱允炆拉下来,明朝的江山会不会更好,会不会比朱棣的江山更好呢?

(强势的朱棣)

不过,这种假设只能想象一下,其实,我个人感觉,朱棣就算不造反,大约朱允炆的江山也是坐不长的。为什么呢?

咱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直接绕过儿子把皇位传到孙子手里,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先看两个事例。

一是晋武帝司马炎。当时晋武帝的皇位继承人是白痴儿子司马衷,晋武帝之所以最终没有换人,还一直让这个白痴继续当太子,是因为这个白痴儿子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孙子司马遹,晋武帝的想法是,就算儿子是个白痴,但是传位到孙子辈就好的。可是结果并没有如晋武帝所愿,在他白痴儿子继位的时候,全国就爆发了主要由他的另外一些儿子参与的“八王之乱”,最终不但他聪明的孙子司马遹被杀,而且国家也乱了,最后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侵,灭了西晋。

(八王之乱)

另一个事例是,蒙古大汗窝阔台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是二儿子阔出。后来阔出在发动对南宋的战争的时候,在战场上被打死了,窝阔台于是把皇位继承人给了阔出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失烈门。但是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六皇后脱列哥纳的强力干预下,窝阔台的大儿子贵由夺得了皇帝之位。而贵由夺位,又引发了窝阔台的侄子们的不满,最后皇位传到了他的侄子蒙哥那里。

从这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如果一个皇帝想绕过他剩余的儿子们,直接把皇位传到孙子那里,最终都是悲剧的结局。为什么都是悲剧的结局?因为儿子们不服啊!如果是传给其中任何一个儿子,可能其它儿子心里有意见,但都不会有那么大的意见。传孙子就不一样了,儿子们还年富力强呢,为什么就要传到孙子的头上呢?难道儿子中就没有一个行的吗?这边儿子们不服气,孙子为了坐稳天下之位,必然要削藩。不削藩,天下就会分裂。但是一削藩,儿子们就更加不服,因此,这必然让矛盾越来越升级,最终新的战争形成。

(汗位之争)

因此,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元璋的其它儿子最终也会造反,战争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如果不是强势的朱棣造反,而是朱元璋一些不太厉害的儿子们造反,朱允炆能不能摆平他们呢?这个很难说,我个人认为也不容易。一是朱允炆本人的性格比较文弱,优柔寡断。二是由于朱元璋杀功臣,朱允炆身边缺少厉害的武将。这两条就决定了朱允炆很难赢得一场战争。

(悲催的朱允炆)

再退一步,就算朱允炆把所有的叔叔们都干掉,他是不是就能坐稳江山呢?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有一点,他定都在南京,在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在中国古代南北对抗是一对尖锐矛盾的时代,没有一个定都在南方的朝代,能够抵挡得住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力侵略。所有那些定都南方的,都是在北方的大片土地被北方少数民族占去以后的无奈行为。

而明朝面临的国际形势更严峻。一是北元被撵出去了,正不服气,二是四大汗国中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帖木儿帝国强势崛起。朱允炆的国家遭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大入侵,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定都在南京的朱允炆,他基本上是很难应付这种局面的。很可能就被占去大片江山,更严重的还有可能灭国。

所以,朱允炆继续干皇帝的话,明朝大约是非常难受的。

标签: 朱棣朱允炆

更多文章

  • 秦王政如何处置李信——李信率20万秦军伐楚,遭遇秦国少有的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王

    秦王政二十年,燕国太子姬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未遂。险些遇害的秦王,目眩良久,心空阴翳。虽然荆轲已在宫殿内被乱剑杀死,但秦王仍觉得胸有块垒,气闷于心,不仅对荆轲的尸体施以车裂,而且命令大将王翦统领秦军进攻燕国,追杀幕后指使者姬丹。在这次军事行动中,青年将军李信率领数千轻骑兵,冲锋陷阵,穷追猛打姬丹军队,

  • 大北窑清豫通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墓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爱新觉罗·多铎

    豫通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墓位于朝阳区国贸桥西北,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的位置。朝阳区人民政府网站《第三十编文物》(发布于2009年,大约是朝阳志的一部分)记载:位于大北窑的豫王坟有两座,墓主分别为豫通亲王多铎和第二辈豫王多尼。1985年拆除多铎墓兴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多尼墓遗址建有光华路第一小学。看

  • 乾隆妃子:豫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豫妃,清朝

    豫妃,(1730年2月12日-1774年1月31日)博尔济吉特氏,寨桑根敦女,乾隆二十一年六月二十日入宫,封为多贵人,时年二十七岁。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晋封为豫嫔。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十日,晋封为豫妃。乾隆二十九年七月初四行册封礼。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年四十五岁。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葬纯

  • 清显祖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第三子——清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1564年―1611年),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早年随同兄长努尔哈赤出外谋生,后来又投奔到明朝总兵李成梁的手下当差。坚毅顽强、勇猛善战的品格。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舒尔哈齐晋封贝勒,地位仅次于他的兄长,成为第二号人物。后来,谋

  • 皇帝派此人出使外国,几个月后回国禀报:我把这个国家灭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

    中国历来讲究以和为贵,于是就有了外交使臣,背负着使命出使外国,加强两国友好往来。不过,在唐朝,唐太宗派此一个使臣出使外国,得来的结果却迥然不同。因为几个月后,使臣回国禀报:我把这个国家给灭了!为何一场出使会变成征战,此人是谁,可以灭掉一个国家?这个人,名叫王玄策。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在643年到66

  • 钮祜禄·遏必隆第七子 清朝大臣阿灵阿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遏必隆

    阿灵阿(1670—1716)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遏必隆第七子,清朝大臣。初任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五年,袭一等公,授散秩大臣,擢镶黄旗满洲都统,寻擢升銮仪卫掌仪内大臣。康熙四十年升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旋又兼理藩院尚书,总理火器营。四十七年,举胤禩为皇太子。五十五年,卒。简介孝恭仁皇后

  • 高长恭为什么要在战场上戴面具?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长恭,南北朝

    还不知道透视面具背后的悲情:历史上的美男子兰陵王上战场为何戴着面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美男子同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一样,众说纷纭,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有好几种,最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

  • 陈圆圆几度易手,为什么都说不上是红颜祸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圆圆,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圆圆几度易手,被六个男人占有过,但无论如何谈不上是红颜祸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红颜祸水”自古以来都不是个好词,很多美女都被冠以这个称号,历史上因爱美女不爱江山出现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不过要是将陈圆圆归为此类的话似乎有失公允。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一介弱女子是无论如

  • 长孙无忌已经猖狂到什么样了?让天下都知道皇帝第二他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史上最狂之人 ,晚年专政独权让天下都知道皇帝第二他第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长孙无忌字辅机。性通达敏悟,博涉书史。在先,高祖兵渡黄河,无忌进见高祖于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从秦王征讨有功,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皇太子建成毒害秦王,王病,整个王府危殆震骇。房玄龄

  • 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是什么人?怎么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孙无忌,唐朝

    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其实长孙无忌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了,他是李世民十分倚重的大臣,也是百官之首,同时也是皇后的哥哥,是外戚。所以在这样的身份下,关于长孙无忌的定论还是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长孙无忌是一个忠臣,也有人说他是一个独断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