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崇华为什么能夸下五年平辽这样的海口?原来是这样

袁崇华为什么能夸下五年平辽这样的海口?原来是这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49 更新时间:2024/1/18 5:38:21

1627年,17岁的朱由检即位,是为崇祯帝。崇祯帝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

一是逮捕了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大太监魏忠贤,铲除了魏忠贤余党。

二是重新起用曾经被魏忠贤打压的名将袁崇焕,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一次,袁崇焕回京上疏陈述兵事。崇祯帝亲自召见他,询问平复辽东之策。袁崇焕回答:“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崇祯帝很高兴,说:“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

这就是著名的明史公案“五年平辽袁崇焕”。

众所周知,从萨尔浒之战后,崛起于辽东白山黑水之间的后金就开始欺负大明王朝了。到崇祯帝即位之际,大明王朝已经丢掉了山海关外绝大部分城池,只剩下锦州、宁远、松山等几个孤零零的据点。

袁崇焕竟然夸口“五年平辽”?凭什么?大臣们当场不好反驳袁崇焕,背后里就不免犯嘀咕。会间休息时,给事中许誉卿找到袁崇焕,询问“五年平辽”的详细方略。

没想到袁崇焕回答,是用这种话来安慰皇上,“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许誉卿大惊:“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袁崇焕也自觉不妥。但是,话说出去了,是不可能收回来的。怎么办呢?

等崇祯帝回来,袁崇焕补充汇报,大意是,五年平辽不容易,不过既然陛下交给我,一定不敢推辞。以后请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在军饷、器械、用人、调兵方面多多配合。

只要能五年平辽,什么事情都好说。崇祯帝一律照准。

当然,崇祯帝在袁崇焕身上也舍得下血本。

权力不够大?赐予尚方宝剑,允许对所节制的文武官员先斩后奏(对,就是后来斩了毛文龙那把尚方宝剑)。

身份不够显耀?赏赐蟒袍玉带、银币。

爵位不够高?加封为太子太保。

缺乏后勤保障?朝廷所有能调动的资源,优先供应给袁崇焕的关宁军。

面对“万千宠爱于一身”,袁崇焕自感重压在身,多多少少也应该表示一下了。于是,他借助提拔祖大寿、何可刚、赵率教三人之际,向崇祯帝表态:“臣自期五年,专藉此三人,当与臣相终始。届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身归死于司败。”

这就是如果“五年平辽”不成,将以死谢罪的意思了。

很多人认为袁崇焕“五年平辽”是在夸海口,纯属忽悠年轻的皇帝。其实,袁崇焕曾经有多经营辽东的经验,还在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中两次击败后金军队,知道只要战术得当,后金军队并非不可战胜。

同时,后金并非大家想象中那么强大。就在1627年前后,后金发生了严重的天灾,据《满文老档》介绍,“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时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什么意思呢?是说后金因为天灾发生饥荒,导致粮食奇贵,以至于发生了食人肉的惨状。

饥荒还引发了盗贼遍起。大臣向皇太极报告,称:“国中盗贼倘若不严加惩处,则不能止息矣。”皇太极无奈地说:“今岁国中粮食失收,民将饿死,是以行盗也。”

后金八旗军队虽然强悍,但其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注定不能长期与明朝抗衡。明朝甚至不需要大动干戈,只要牢牢控制住宁锦防线,对后金实行封锁,在天灾的配合下,就足以让他们的经济陷于崩溃。

事实上,根据《明清史料》记载,由于天灾不断,不少后金八旗将领纷纷向明朝投降,以祈求讨口饭吃。

遗憾的是,袁崇焕面对的皇太极,不是一般人,而是不亚于“唐宗宋祖”的一代雄主。眼看后金就要陷于崩溃,皇太极走了一着极为高明的棋子:千里奔袭关内,通过劫掠明朝城池来获得财富,让后金度过难关。

事后来看,这是一次相当冒险的军事行动。在这之前,后金军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长途奔袭战,孤军深入关内更是前所未有。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漏,这支千里奔袭的后金军队必将全军覆灭。

幸运的是,1629年,皇太极率部避开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在蒙古人的引路下,从防守薄弱的喜峰口攻入关内,并顺利攻克遵化,突入内地。这就是著名的“己巳之变”。虽然在攻打北京时失利,被迫退兵,可皇太极已经实现了全部军事目的。

一是从内地掠夺了大量财富和人口,足以让后金度过难关。

二是极大地鼓舞了后金军队的士气。以后,后金将士听到入关都兴高采烈,像过年一样。

三是皇太极通过这次胜利巩固了统治地位,提高了威信。

另外,这次军事行动还取得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成绩:通过崇祯帝之手,杀掉了后金的心腹大患袁崇焕。

至此“五年平辽”便成泡影。

标签: 明朝,袁崇焕

更多文章

  • 关羽居然单挑不过曹军先锋官,最后还差点丢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关羽

    作为武圣,关羽的战斗力在三国中是公认超一流的,他温酒斩华雄,在万众中刺颜良、文丑,三通鼓杀蔡阳,这些战绩在《三国演义》里几乎没有人能做得到。不过关羽也不是无敌的,除了超超一流的吕布关羽不敢跟他单挑之外,关羽也曾败给了另外一个人,如果不是关平相救,再加上敌人主将的嫉妒心,关羽估计还没有上演他人生中最精

  • 他是中国古代最狠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刘邦都比不上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代十国,后汉

    公元947年,刘知远称帝,国号为“汉”,史称“后汉”。辽国将领杜重威请求归降。这个杜重威本来是后晋石敬瑭的将领,后来率领十万兵马投降契丹。恰逢这个时候辽帝耶律德光病死,刘知远称帝,杜重威想要借机重归中原王朝。五代时期的乱世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节度使权力过大造成,像杜重威这样手握重兵的将领有翻手为云覆手

  • 若宇文邕多活5年,杨坚还能建立隋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坚

    宇文邕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从小聪慧过人,十二岁时被封为了辅城郡公。宇文护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这时宇文邕才17岁,但朝中大权仍在宇文护手中。宇文邕吸取两位兄长的教训,表面上与宇文护相安无事,任其专权,暗中却在慢慢积聚力量,寻找机会诛杀他。宇文邕隐忍十二年

  • 此人曾经是一个家奴,却成为了唐朝大将,受几代皇帝礼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渊

    在古代出身家奴后来被拜为将军的人以西汉时期的大将军卫青最为知名,然而在唐朝也有一人的出身和卫青相同,他在唐朝立国前后曾建立了不少战功,后来受到了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礼遇。这个人就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的家奴马三宝。《旧唐书 平阳公主传》记载:“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原来

  • 王世充出身西域胡人,他是如何一步一步称王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唐,王世充

    为了方便下文的理解,还是先将王世充做一番介绍。《卷五十四 列传第四》中是这样写王世充的:王世充,字行满,本姓支,西域胡人也。寓居新丰。祖支颓耨,早死。父收,随母嫁霸城王氏,因冒姓焉,仕至汴州长史。世充颇涉经史,尤好兵法及龟策、推步之术。开皇中,以军功拜仪同,累转兵部员外郎。善敷奏,明习法律,然舞弄文

  • 万历皇帝30多年不上朝,为什么明朝的朝政依然能够正常的运行下去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万历

    都说明朝亡于崇祯,而实则亡于万历,明朝是一个彰显皇帝个性的国度,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会出现皇帝怠政28年的事情。而奇怪的是,万历数十年不上朝,国家的运行却是如常,他仍然掌控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没有被架空,这不得不令人佩服他驾驭群臣的手段,当真是非同一般。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万历不上朝这句话有错误

  • 雍正对年羹尧那么信任,后来为什么一定要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雍正

    年羹尧(1679年-1726年)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21岁考中进士,不到30岁以火箭速度官至四川总督,然后升任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官场上一颗耀眼的新星,集高官显爵于一身!强劲的黑马势头,前途不可限量啊!特别亮瞎官员们的双眼的是--这小子不靠拼爹,不靠颜值。人家文武双全运筹

  • 宋金最大规模的一次海战,金朝全军覆没,死伤无数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宋高宗

    在很多人眼中,宋朝就是一个软弱可欺、任人欺负的懦弱王朝。其实,在宋朝的历史上,不仅涌现出了像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等在陆地上所向披靡的名将,而且还有像李宝这样在海战上取得过辉光战绩的水师统帅。其中,胶西海战,更是创下了焚毁金国水师战船多达数百艘的历史记录。李宝,河北人,从小就生活在海边。靖康之变后

  • 独孤信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最牛岳父?三个女儿都是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独孤信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夫为纲”的社会,换句话而言,在这样的社会下大环境之下,评判一个女子一生是否幸福的标准便是她的婚姻。那么,嫁给什么样的人才算嫁得好呢?在古代,皇后是女子可以获得的最高的社会地位(当然太后这种情况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许多女子一生的追求便是进入宫中,期盼有一天可以获得皇帝的芳心,

  • 中华五千年,哪位皇帝才是治国理政第一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真宗

    中国古代几千年几百个皇帝,历代王朝都要面临着国家治理问题,宋真宗是治理国家的第一高手。996年,北宋财政2224万,户口451万,到了1021年,北宋财政150885万,户口为867万7千。短短25年,真宗把北宋户口增加了416万户,财富增加了近6倍。户口发展超过了唐朝贞观23年的4倍。财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