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那么厉害又欣赏刘备 徐庶为什么不愿意归顺刘备

徐庶那么厉害又欣赏刘备 徐庶为什么不愿意归顺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80 更新时间:2024/1/19 18:24:4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庶和刘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中,徐庶作为第一个投奔刘备且深通军事谋略之人,备受器重。在他离开时,刘备依依送别,十分不舍,甚至做出砍伐树林的举动,只是因为树林遮挡了他看望徐庶的视线,这经典一幕看得让人心酸。

那么我们不禁要好奇,徐庶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使得刘备对他的离去如此动容,他又为何不愿再归顺刘备呢?

演义中,徐庶大显身手之处不多,一次是刚跟随刘备后,帮助刘备大败曹仁,一次则是在赤壁之战。

大败曹仁

曹操对荆州常有谋取之意,但是又不太了解荆州实力到底有多强,于是派曹仁领军前去一探虚实。曹仁命吕旷、吕翔领军五千,去新野攻击刘备。刘备得到消息后,立马与徐庶商议,在徐庶的建议下,关羽、张飞、赵云各领一军出马,顺利击败了二吕。

曹仁得知二吕失败,亲率大军前来,摆出了八门金锁阵。刘备军中无人识得此阵,更不要说破阵了。幸亏徐庶见多识广,命令赵云从东南方向杀入,正西方向杀出,大破曹军。曹军败退后,当晚又来劫寨,哪知徐庶提前布好了口袋,就等着曹军钻进来。最终,曹军损伤大半,曹仁逃回许昌,而樊城也被刘备给夺了。徐庶此战震惊了曹操,在程昱的建议下,曹操利用徐庶的母亲,将他诱骗至了曹营。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徐庶也随曹操到达前线。此战中,周瑜大显神威,先是利用蒋干盗书,实施反间计,除去了曹操手下的水军统领。而后和黄盖上演苦肉计,诈降曹操。最后又派遣庞统献上连环计,火烧赤壁。而聪明一世的曹操,竟然也真的被周瑜给骗过去了,整个曹营,也就只有徐庶一人把这些计谋看得一清二楚。

演义原文:统拜别,至江边,正欲下船,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吓得庞统魂飞魄散。却说庞统闻言,吃了一惊,急回视其人,原来却是徐庶。

不过徐庶虽然识破了东吴的计谋,却早已发誓不为曹操出一谋一策,所以也没有将东吴的计谋告知曹操,而是找了个机会离开了赤壁。

那么徐庶既然如此厉害,且又是欣赏刘备为人,他为何又不愿再归顺刘备呢?

徐庶归曹

徐庶其实是特别欣赏刘备,想帮助刘备成就大事的。然而由于他为人孝顺,曹操利用他这一弱点,仿冒他母亲的笔记,让他到许昌尽孝。徐庶迫于无奈,只能舍弃刘备,前往许昌,而刘备知晓徐庶前去是为了尽孝,也不好阻拦,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徐庶的母亲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最开始曹操让他劝降徐庶时,她就直接拒绝了,她认为刘备是天子皇叔,有情有义,而曹操名为汉相,实为奸臣,不愿意让徐庶辅佐他。徐庶到达许昌和母亲见面后,一切都明白了,都是曹操的阴谋!而徐母为人刚烈,因为自己害得徐庶被骗,丢失大义的名声,成为不忠之人,最终选择了自尽。徐庶看到母亲去世,十分伤心,发誓不为曹操献出一谋一策。

再见刘备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再次将曹军打的大败。曹操震怒,但是为了争取民心,在刘晔的建议下,让徐庶前去劝降刘备。徐庶见到刘备后,告知他曹操其实是假意收买民心,暗中早已兵分八路前来进攻了,所以让刘备做好战斗和撤退准备。刘备见徐庶如此坦诚,又想起了当初的情义,想将徐庶留下,然而徐庶却并不愿意。

演义原文:玄德欲留徐庶。庶谢曰:“某若不还,恐惹人笑。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业不成。庶请辞。”玄德不敢强留。

徐庶的这一段话,其实也说出了他为何不愿再归顺刘备了的原因。

一、徐庶之前已经背弃了刘备,虽然是因为母亲的缘故,情有可原,然而事实已成定局,其他不明真相的人都会认为徐庶是一个不忠之人。如果此时徐庶背弃曹操再次归顺刘备,那么就更加坐实了他不忠的名声,他将彻底成为一个两面三刀之人,惹人笑话。

二、徐庶是一个孝顺之人,当初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离开刘备。此时虽然母亲已死,但毕竟是安葬在许昌,徐庶在曹营,还能时常祭拜。若是归顺了刘备,则很难再有祭拜母亲的机会了。

三、徐庶在离开之前,已经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此时诸葛亮也已经在刘备身边辅助了。就算没有徐庶相助,刘备也能成就大事。所以徐庶才会说,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业不成。

总结

综合上述分析,徐庶的能力非常强,从赤壁之战的表现来看,他比曹营中的刘晔、荀攸、程昱等人都更加的聪明。而他不愿再归顺刘备的原因则是怕彻底背上不忠之名,令世人贻笑,同时也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机会祭拜母亲,以尽孝道。说到底,徐庶是一个有情有义,又忠又孝的能人,而这些品德最终也成为了他的枷锁。

标签: 徐庶刘备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大宴群臣时,刘伯温是怎么看出杀机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大概是史上最繁忙的皇帝了,不但要忙着处理政事、宠幸后宫,还得抽空以各种方式找功臣们的麻烦,胡惟庸案、蓝玉案倒也罢了,那是正史中有记载的。但像什么烹杀常遇春之妻做妒妇汤、给徐达赐烧鹅引他病发、给刘伯温下毒、给朱棣剥

  • 为什么说新城之战是决定司马懿命运的关键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懿,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如果要提到三国用兵厉害的有哪些人?撇开曹操刘备这些不算,估计大家想到最多的是诸葛亮,而提到诸葛亮,又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他的最大对手司马懿。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司马懿谋士出身,擅长的应该是谋略策划,行军打战相对来说应该不

  • 钩弋夫人的一生是幸还是不幸?该怎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钩弋夫人,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钩弋夫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武帝刘彻是位少年登基的皇帝,在位54年,活了70岁,不管是在位时间还是寿命都是很惊人的。而且他还是历史上很有才能的皇帝,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政策,巩固了皇权,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经济上采纳桑弘羊的主张,由政府直接经营运输和贸

  • 黄祖:迎战不能取胜,但总是能让敌军损失一名优秀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祖,三国

    对黄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的历史上,刘备曹操之所以能够从众人当中脱颖而出,并且屡屡击败强敌,开创基业,自然和他们本身优秀的能力离不开关系,但是同样,也是因为有着诸葛亮,张飞关羽、荀彧郭嘉等一大帮优秀的人才相助,这才能够达成之后的成就,相比之下,袁术袁

  • 历史上唯一的民选皇帝,王莽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莽,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王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创立了皇帝制度,称始皇帝。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帝制时代。不过,想要当皇帝也没那么容易,自古做皇帝无非三种途径:继位、夺权、自立。但无论哪一种途径,都是不需要经过老百姓投票同意的,尤其是后两者,凭

  • 孝和睿皇后在后宫是什么地位?统摄后宫大权54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孝和睿皇后,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孝和睿皇后的故事。古代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一般很少会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过在大户人家就不一样了,他们会让自己的子女接受系统的封建教育,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人家。同理,身为天潢贵胄的公主更有接受教育的条件与

  • 乾隆为什么那么宠信傅恒?皇后的亲弟弟,死后配享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傅恒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此人是皇后的亲弟弟,一生获姐夫乾隆帝宠信,死后配享太庙傅恒靠什么赢得了乾隆的宠信?只因为他把握住了这一点乾隆十三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是乾隆统治风格的转折点,也是乾隆性格的转折点,其他人有的丢官罢爵,有的因此丢了性命,唯独他

  • 十三太保之一的韩进通,征战四方最后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韩进通,五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韩进通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十三太保这个名号,但是大家知道十三太保分别指的是谁吗?其实十三太保是五代十国割据一方的军阀李翼圣(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这是三个儿子大部分都是养子,没有几个是李翼圣亲生的,今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十三太保的第二位,韩进通

  • 萧何是如何成为汉朝第一位宰相的?他去世后萧家又继承爵位14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何,西汉

    大家好,说起萧何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朝的第一位丞相萧何,辅佐刘邦,举荐韩信,作《九章律》作为汉朝实行法典,与张良、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刘邦死后,萧何继续辅佐汉惠帝,次年死于丞相任上,是少有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虽然汉朝已经是刘氏的天下,但是在他去世后整个汉朝宗室因为权力的

  • 刘备登基后对雍茂下了杀手 间接了导致蜀汉的衰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雍茂

    还不知道:刘备杀雍茂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言自古以来,王朝之间的斗争都是在血泊之中进行的,每位君主手上都沾满了鲜血,尤其是开国皇帝,他们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王位大肆杀戮,但有一位君主却十分特殊,他就是刘备。01高举仁义旗帜刘备德才兼备,爱护百姓,天下人皆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