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和诸葛亮真的有可比性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和诸葛亮真的有可比性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28 更新时间:2024/2/10 8:10:5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郭嘉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前言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聚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冲锋陷阵的猛将,他们在战场上敢于冲在第一线,敢于用生命换取战争的胜利。不过,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如果想要获得战略上的胜利,只有猛将依然是不够的,正如刘备,虽然最初一直有关羽张飞这些猛将辅佐,但一路走来也是颠簸流离,直到遇到了诸葛亮,在这位军师智谋辅佐之下,才真正帮助刘备站稳脚跟,让他可以和曹操一比高下。

诸葛亮犹如神话一般的存在,他的大智慧让人们时常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谋士。但事实上,当时还有一个人胜过了他,此人正是郭嘉。郭嘉到底有哪些能耐呢?为什么说它超过了诸葛亮?为何说他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呢?据说,当时诸葛亮之所以久久不肯出山,是因为他十分惧怕郭嘉,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之后,知道自己出山的时机已到,于是选择在公元207年开始追随刘备,开了开挂的一生。由此也充分说明了郭嘉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诸葛亮剧照

过人的识人能力

在十几岁的时候,郭嘉就有非常深远的眼界,当时在汉末天下即将出现大乱的时候,他便开始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并且开始四处结交英雄豪杰。他所交的朋友中,都是一些精英人才,那些世俗之人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郭嘉身上的才能,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看出他身上其实还有奇才。因为专门结交英才豪杰,所以他有非常优秀的情报基础,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日后能够十分精准地进行预测。事实上在年少的时候,他便为自己进行了精准的定位,那就是成为一名谋士。

▲郭嘉剧照

在最初的时候,郭嘉是跟随袁绍军团的,通过对袁绍的观察和了解后,他觉得对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人,能够审时度势,而且一直都非常愿意效仿周公的礼贤下士,但是对于用人才的方法却并不太了解。在郭嘉的眼中,袁绍就是一个思虑过多,但是缺少要领的人,虽然袁绍非常喜欢谋划,但却缺少决断的能力。

通过这些分析,让郭嘉也十分清晰地了解到,如果想要和袁绍打拼天下建立霸业是非常困难的。事实正是如此,他的分析非常到位。因为深知在袁绍军团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所以他便离开了。

▲郭嘉剧照

投奔曹操,谋划未来

离开袁绍之后,郭嘉通过他人的举荐,结识了曹操。当时的曹操才刚刚失去了戏志才,此人是一个善于谋划之人,也颇得曹操的重视。而曹操身为一代枭雄,原本就是一个比较善于谋划之人,能够得到曹操信任的人很少。戏志才这是其中一个,只可惜此人死了之后,曹操特别想要找一个人来取代他,于是,有人便推荐了郭嘉。

曹操和郭嘉两个人相见恨晚,郭嘉当即明白,只有曹操才能让他的所长发挥出来,而曹操也深知,只有此人才能够配得上自己的信任。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郭嘉进入了三国的历史舞台。

▲曹操剧照

27岁便已跟随曹操打拼天下的郭嘉,不仅帮助曹操平定北方,还夺下了天下十三州,甚至帮助他在荆州战乱之地站稳了脚跟。这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刘备的身影。如果说诸葛亮一心都是在为刘备谋划的,而郭嘉与他完全不同,此人在跟随曹操打天下的时候,一直都是按照曹操内心的想法,帮助曹操一统天下。比如曹操想要统一北方,他便帮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这一点比诸葛亮要高明很多,因为诸葛亮根本就没能帮刘备完成被罚。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发现,郭嘉在实力方面要胜过诸葛亮很多,因为他不仅仅善于出谋划策,而且还可以果断地做出各种抉择,最关键的是他知道怎么做才能成功。最能显示国家实力的地方就是官渡之战,在大战之前,他十分精准地预测了孙策之死。

▲曹操剧照

超强的预测能力

孙策是曹操非常惧怕的一个人,因为对方的实力太过强大,所以在官渡之战之前,郭嘉却主动站出来,非常大胆地预测,孙策会在这场战争中被自杀。事实上他的预测是非常精准的,这种级别的预测能力是神乎其神的。

对于郭嘉的预测,诸葛亮深信不疑,所以他当时并没有管太多,而是直接北上打袁绍去了。郭嘉之所以有这样的能力,或许跟他年轻时结交的关系网有直接关系,在天下大乱时,他结交豪杰,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所以知道孙策杀死了许贡,之后会被人报复的。

▲郭嘉剧照

总结:

在官渡这场战争中打败袁绍之后,随后曹操又接连打败袁尚袁谭等人,并乘胜追击,郭嘉在这个时候更是充分显示出超然的能力,他不仅劝说曹操停止继续进攻,而且还劝说曹操南下攻打刘表。后来事情的发展确实印证了她的想法,曹操也是一再地听从他的建议,所以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胜利。只可惜郭嘉只活到了38岁就英年早逝,让曹操失去了一个强大的谋士。

标签: 郭嘉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曹操手下谋士那么多 曹操最赏识的人为何是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郭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郭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被一代枭雄曹操欣赏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没有两把刷子的人也难入曹操的法眼。曹操手下的谋士不少,但最受他赏识的还是郭嘉。郭嘉是颖川人,以才华横溢闻名。郭嘉年轻时曾经拜访过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绍。经过深入了解,郭嘉发现

  • 历史上真实的董卓:从一个将领到恶人的养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卓,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董卓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常说,看待历史上的人物,不能以今论古,而是要从其所处的特出时代特征出发,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不能一竿子打死。这个道理没什么问题,但董卓是个例外,他的恶是全方位的,即使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估计也很难找出一个优点。最适合他的字

  • 岳飞之死真的是迎回二圣吗 秦桧为什么没有斩草除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岳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岳飞和岳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岳飞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英雄。而他最终却被害死也成为了南宋历史上的一大冤案,而在这中间颠倒黑白的就是丞相秦桧。他在中间参与了对岳飞的勾陷,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世人的唾弃,在岳飞庙仍然有他跪拜的雕像。后世

  • 高力士早年的经历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被称为贤宦?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力士,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力士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对于宦官的态度并不算友好,前有赵高指鹿为马,后有高俅、魏忠贤等人破坏朝纲。这些天子近臣们因为身体的残缺,心理大多阴暗,为了防止他们得到权利就祸乱朝纲,历代的君王们都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扼制他们的权利。但历史上有一个宦

  • 张良年轻时有过怎样的经历?他为什么能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良,西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良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张良,字子房,生于战国末期韩国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曾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巳逐渐衰落,亡失于秦。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

  • 晋废王朱济熿是什么人?妄图逆天改命的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济熿,明朝

    大家好,说起晋废王朱济熿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明朝,下天子一等的亲王,是除了皇子以外所有宗室的终极目标。按《皇明祖训》,只有亲王嫡长子(嫡子优先,既嫡且长更佳,若无嫡子则选庶长子)才可以袭封亲王,其他儿子则封郡王。亲王和郡王之间不但有阶级上的巨大鸿沟,在收入上也是天差地别。亲王岁禄一万石,而

  • 吕后对戚夫人都如此心狠手辣 吕后为何会对薄姬手下留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薄姬,戚夫人

    你真的了解戚夫人和薄姬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薄姬和戚夫人不一样,她和吕后之间没有仇恨,更对吕后没有威胁。众所周知,吕后在历史上一直以狠辣著称,汉朝的那些开国功臣大部分都直接或者间接死在了她手里。同时,其对于自己的那些情敌们,也是丝毫不留情。其中最惨的便是戚夫人,在刘邦死后,

  • 孙鲁班与刘公主的矛盾根源是什么?她们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鲁班,三国

    孙鲁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盘点东吴有哪些美女,大乔、小乔这对姐妹花首屈一指,是东吴数一数二的绝色美女,令曹操也不禁神往。世人不知道的是,东吴除了大乔和小乔两个绝色美女,还有大虎和小虎两个公主。她们两位都是孙权宠妃步练师的女儿,步练师是不次于大乔和小乔的绝色美

  • 什么是阳谋?看孙膑如何将阳谋手段演绎到极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膑,战国

    对战国时期最狠的阳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有的时候更像是一部炎黄子孙开拓前进的智慧史。这几千年来,太多的智慧放到现在来说依旧解释不了。这些智慧有的是以物质形式展现出来;有的却是以非物质的形式流传至今。今天来介绍一下一个非物质的智慧:谋略

  • 历史上真实的李淳风,比你想象中还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淳风,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淳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关于李淳风,民间知道更多的只是《推背图》。严格意义上来说,李淳风应归类于科学家,只是,他的道士身份让世人看他时,总是习惯于跟那些算命之类的相联系。经人推荐,李淳风成了李世民的记室参军。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李淳风任职太史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