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什么是阳谋?看孙膑如何将阳谋手段演绎到极致的

什么是阳谋?看孙膑如何将阳谋手段演绎到极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28 更新时间:2024/1/17 19:40:46

对战国时期最狠的阳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有的时候更像是一部炎黄子孙开拓前进的智慧史。这几千年来,太多的智慧放到现在来说依旧解释不了。这些智慧有的是以物质形式展现出来;有的却是以非物质的形式流传至今。

今天来介绍一下一个非物质的智慧:谋略。谋略在许多场合都用得到,但用得最精彩的,还是在行军打仗上面。《孙子兵法》中有言:兵者,诡道也,这“诡道”即谋略。说到“谋”这个字,我们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阴谋。确实,我们对阴谋这个词很熟悉,但与阴相对的是阳,有阴谋自然也有阳谋。

阴谋的特点就在于“阴”,这是一种为达目的实施的恶毒手段,但缺点是,阴谋一旦被人发现,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被对手反将一军。但阳谋就不一样了,阳谋往往是光明正大地使用计谋,即便对手能一眼就能看穿真正的目的和想出这个计谋的人,但终究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却没有办法去应对。总而言之,高级的阳谋比阴谋更狠,不仅不给对手生机,甚至连破解的方法都没有。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个非常有名的阳谋,正是因为这个计谋,庞涓身首异处

说起孙膑,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兵家鼻祖孙子的后人,《孙膑兵法》的作者,也是鬼谷子的高徒。

当然,他还有一个同门师兄——庞涓,这是一个让他拥有“孙膑”这个名字的人,也是一个让他将阳谋手段演绎到极致的人。

少年时的孙膑与庞涓皆在鬼谷子处求学,孙膑为人谦虚厚道,但他的师兄庞涓却非常骄傲且自私阴险,很是嫉妒孙膑的一切。待到两人都学成下山之后,庞涓想要出将入相、干成一番足以闻名天下的大事,便去往了当时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魏国,投入了魏惠王的麾下。而孙膑却回到母国齐国。

本以为两人再次相见是在战场上相互媲美行军打仗的能力,可事实并非如此。回到母国的孙膑收到了师兄庞涓的一封书信,信中说道,庞涓知晓师弟的军事才能,于是打算向魏惠王推荐他,特此邀请他前往魏国。

收到师兄书信的孙膑很是感动,他以为兄弟二人离开了老师就会不停斗争下去,可现在师兄却推荐他去魏国共图大业,实在是情深意重。于是孙膑满心欢喜奔赴魏国。

到了魏国之后,魏惠王亲自接见了孙膑,还与孙膑探讨军事、向孙膑请教了许多问题。面对魏惠王的提问,孙膑都对答如流,魏惠王也非常高兴,觉得孙膑非常有才华,想要留下他,让他为国效力,甚至还有了让他做上将军的想法。听到魏惠王与师弟高谈阔论,自己仿佛是个局外人,甚至魏惠王还有让师弟取代自己的想法,庞涓终于坐不住了。

此时在庞涓心里,他再见到师弟的喜悦早已被嫉妒所蒙蔽。他赶紧起身对魏惠王说,师弟还没有任何军功傍身,若是贸然担任要职,恐怕会引起朝堂上下的不满。既然师弟这么有才,让他走了也是可惜,不如让他做一个军师(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以后立了军功再做上将军也不迟。对于这个建议,孙膑和魏惠王都认为妥当。

这以后,孙膑便住在庞涓府上,终日与庞涓对弈论战,好不悠闲。可惜庞涓嫉妒心这么强的人,在魏惠王说出想要孙膑担任上将军时,庞涓就起了杀心。他设计诬告孙膑通敌叛国,想借魏惠王之手除掉孙膑,可又想得到孙膑先祖孙子的兵书。于是他向魏惠王求情,请他赦免孙膑死罪。最终魏惠王将孙膑处以膑刑,从此,孙膑只好依靠庞涓生存,但成为废人的他身无长物,无法报答人家的恩情,只好将《孙子兵法》默写一份送给庞涓。同时他也希望庞涓在得到《孙子兵法》之后能送自己回到母国。可那时的孙膑毕竟天真了,一旁的书童看见这个将死之人还在寄希望于想要杀他的人身上,便告诉了他这一切都是庞涓设计的陷阱,《孙子兵法》写完之日,就是孙膑的死期。

孙膑终于清醒了,可是他的清醒来得太晚。为了脱身,他只能装成一个疯子。可是庞涓怎么可能相信他是真的疯了,他命人将孙膑扔到猪圈里,在肮脏恶臭的环境下看看他是否在装。可是孙膑的意志力十分惊人,每天披头散发痴言痴语,甚至白天在市井之间乞讨为生,晚上又回到猪圈睡觉,渐渐地庞涓也放松了警惕。不知过了多久,孙膑终于等到了时机,一次齐国使臣来见魏惠王,孙膑趁机逃了出去并成功见到了齐国使臣,在一番说辞之下,齐国使臣终于答应带他回到齐国。

回到齐国的孙膑开始崭露头角,他先是给田忌出主意,让他在与齐王的赛马中取胜。后来田忌将他推荐给了齐王,在与齐王一番高谈阔论之后,孙膑成为了齐国的军师。当时恰逢魏国攻打赵国,赵国不敌,便向齐国求救。

这一次战役,孙膑并没有让大军直接去救援赵国都城邯郸,而是去攻打魏国国都,迫使魏军为了自救而不得不放弃攻打赵国,并且还在桂陵之战中生擒了庞涓,使得魏军大败。

如果说这桂陵之战让孙膑的军事才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其一战而名扬天下;那么后面的马陵之战差不多就是孙膑的封神之战,因为这场战争不仅根本没有留给庞涓任何生还的机会,还让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其实攻打赵国,魏国虽大败却没有伤到根基,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魏国很快恢复了过来,又准备攻打韩国。韩国在抵抗魏军时,君王与申不害皆死去,只能向齐国求援。这一次,仍旧是田忌和孙膑带兵,却上演了一场升级版的围魏救赵。孙膑仍旧是派兵攻打魏国都城,逼迫庞涓不得不回去。当然,这一次却没有那么简单了,孙膑设计让庞涓一步步进入他的埋伏圈。在庞涓途径马陵的时候,孙膑利用这个险要的地势进行埋伏,在这场战役中,魏军被全歼,上将军庞涓战死,魏国太子被俘虏。

马陵之战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这是人生之败和生命之败之间的一场抉择,无论如何都是败。如果庞涓不回去救国都,那么魏国没了,他这个上将军是谁的上将军?就算魏国国都最后还在,那么以魏惠王的性子,日后绝不会重用庞涓。这对于争强好胜、想要建立丰功伟绩的庞涓来说无异于是生不如死。庞涓认识到了这一点,他选择了回去支援国都,却中了圈套,身首异处。

当然,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从此退出了中原霸主的舞台。而与此同时,西方的秦国差不多完成了商鞅变法,渐渐强大了起来;赵国渐渐奋发图强,进行胡服骑射增强国力,战国七雄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标签: 孙膑战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李淳风,比你想象中还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淳风,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淳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关于李淳风,民间知道更多的只是《推背图》。严格意义上来说,李淳风应归类于科学家,只是,他的道士身份让世人看他时,总是习惯于跟那些算命之类的相联系。经人推荐,李淳风成了李世民的记室参军。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李淳风任职太史丞,工作

  • 西征花剌子模时,成吉思汗已是高龄,他为何还要带兵亲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蒙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成吉思汗58岁时亲自带兵西征,这是为何,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成吉思汗决定亲自带兵西征花剌子模时,刚好58岁,这在古代,已经是一个老人了。那么,成吉思汗为何还要不远万里,亲自带兵出征呢?其实,从成吉思汗当时的举动来看,他并非是自己好战,而是完全出于无奈,因为他被两个人

  •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何会提到武将向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出师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北上伐魏前夕,给后主刘禅上书,表达自己矢志伐魏,希望后主能够“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在这份《出师表》中,“相父”诸葛亮给刘禅举荐了不少忠臣,如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关于武将,诸葛亮没有提到赵云、魏延

  • 上天给了崇祯十七年的时间 崇祯为什么还是救不了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和明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上大多亡国之君都是昏君,好比秦二世胡亥、陈后主陈叔宝、宋徽宗赵佶等等。而崇祯帝却是个勤勉的皇帝,他一心要复兴大明,不分昼夜地处理公文,吃喝用度都相对节俭。勤政和节俭是明君的标配,但崇祯意外成了亡国之君,他无脸面对列祖列宗只

  • 宋孝宗,南宋最有作为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孝宗,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宋孝宗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朝代,有人认为当时经济发达、贸易繁荣,市井生活丰富多彩,令人神往。不过,也有人表示南宋对内官僚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对外屡战屡败、偏安一隅,完全称得上是积贫积弱。总之,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人们

  • 诸葛瞻七万人对战邓艾两千人为何会输 邓艾只有两千残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瞻,邓艾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瞻兵败邓艾,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七万人对阵两千人,稍微有点能力的主将闭着眼也能打赢啊!所以历史并不是这样的。这个数据来源于《三国演义》中,这样的说法明显不对,诸葛瞻虽然有点名过其实,但是他从小聪慧,带着七万人还能打不过两千人,再加上当时的张遵、黄崇、李球和儿子诸葛

  • 蜀汉灭亡前一年姜维为什么突然北伐 蜀汉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维,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姜维北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到姜维这个人物,很多人会想到他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北伐派。但是实际上在最后期,姜维已经放缓了北伐的频率,好几年都没有进行北伐。因为“段谷之战”的失败和诸葛瞻、黄皓等人的排挤。不过就在蜀汉灭亡前一年,姜维打破五年的沉寂,又一次发动

  • 诸葛亮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过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三国

    每当一提起诸葛亮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是三国“三绝中的“智绝”,在整个三国历史中是智力前几的角色,有些人说假如诸葛亮多活两

  • 主动让出皇位去做太上皇的五位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唐朝

    皇位是一个终身制的职位,即当上皇帝之后,理论上就可以做一辈子皇帝,我国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的确做了一生的皇帝,但是有些皇帝,由于昏庸无能,被别人夺了皇位,或者是傀儡,被权臣废黜,但是我国历史上这5位皇帝,他们身体健康,手握大权,为何要主动让位给太子?一、李渊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大唐的权力也控制在他

  • 曹操为何杀吕布?真是因为刘备说的那番话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是听了刘备的话才杀了吕布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99年,吕布在曹操的围攻下再也坚持不住,于是他出城投降了曹操,当时吕布虽然明白自己已经没机会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了,但他并不愿意就此去世,于是吕布希望能够辅佐曹操,他称只要曹操重用自己,将来由他率领骑兵,曹操率领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