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屡战屡败的刘备时英雄,是为何?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屡战屡败的刘备时英雄,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98 更新时间:2024/4/7 1:07:2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煮酒论英雄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依据正史来看,虽然没有“煮酒论英雄”的桥段,但曹操确实对刘备极为看重(依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起先刘备被吕布鸠占鹊巢后,曹操立即对他进行安置:“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

待到灭吕布之后,刘备的待遇再次升级:曹操不仅将他升为左将军,更是“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这跟后来刘备拉拢诸葛亮的方式简直一模一样;

没过多久,曹操更是猛不丁的感叹:“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着实把刘备吓得够呛。

刘备能享受这样的待遇,绝非因为他是汉室宗亲:仔细读史你会发现,这个身份压根没啥用。持续近四百年的汉王朝,在天下散播了数不清的后代,在汉武帝的推恩令下,这些人早就“泯然众人矣”,刘秀当初不也是个种地的;再说了,当时与汉献帝关系更近、而且早就成为一方诸侯的刘表、刘焉,可曾被曹操放在眼里?性格宽厚、深得人心、担任幽州牧的宗室刘虞被公孙瓒杀害,又何曾在朝野泛起过一丝涟漪?

身处“礼崩乐坏”的乱世,生存艰难,大家都挺忙的,没空扯那些虚头巴脑,有实力才是真理。而曹操为何看重刘备,可以从他与程昱的对话中找到原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吕布袭刘备,取下邳。备来奔。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有能力、深得人心,确实称得上一时英雄,这才是赢得曹操青睐的原因。那时的刘备,看似屡战屡败、如同丧家之犬般四处流窜,却已经展现出了让一众诸侯难以企及的过人之处。

刘备屡败、一无是处?相对于一穷二白的起点而言,他已是成功人士

在当时打出些名堂的诸侯中,刘备的起点最低,没有之一。

袁绍、袁术,四世三公,在汉代的察举制度下,这种持续显赫的世家,意味着有钱、有人、有舆论,面对皇室也不虚;

曹操虽被人嘲讽为宦官之后,但人家的父亲曹嵩却是实打实的朝廷太尉,更何况还有夏侯氏的鼎力支持。而他本人也并非纨绔子弟,曾历任首都洛阳北部尉、议郎、骑都尉、典军校尉等要职;

至于其他的诸侯,我们看看在公元190年他们共同讨伐董卓时的职务:

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后将军袁术。要搞清楚他们的实际实力,得先理理这些职务是什么名堂。

东汉建国后,将京师洛阳之外的地区划分为十二个州,每州设立州牧一名;刘秀在位的建武十八年(即公元42年),将州长官改为刺史;刺史由中央委派,对地方仅行使监察权,没有行政权、军权。

到了公元188年,宗室刘焉等人有感于汉朝廷已岌岌可危,打起了“狡兔三窟”的主意,他以“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为由,建议“改置牧伯,选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即提高州长官的权限,并选用朝廷中的列卿、尚书担任州牧,以此匡扶朝廷。汉灵帝听取了这一建议,安排刘焉担任益州牧、刘虞为幽州牧,后来另一位宗室刘表担任了荆州牧。从此之后,州牧/刺史的权力大大提高:“州任之重,自此而始”,集行政、军事和财政大权于一身,性质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而管辖区域却比节度使大得多。

而在董卓乱国后,各地行政长官纷纷自立山头,有的占据一州,有的占据一郡,甚至还有的占据一县,原有的行政区划支离破碎,官职已名不副实,自称刺史、州牧、太守的都有。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些人拥有对一地军、政、财的绝对权力。因此,刘焉等人当初的提议,实际上是加速东汉分裂的罪魁之一。(袁术的“后将军”,则是中央的军职)

由此可见,这些人管辖的地盘起码相当于如今的省、市,再不济的也相当于一个县长。我们看看刘备。

起初,他只是个平头百姓,甚至从事的工作还不怎么光鲜:“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后来趁着黄巾起义建功立业,某得了个县尉的官职(可以视为公安局长),但不久后被迫弃官而逃;其后又担任过县丞(县长秘书),最终升为县令,算是成为了低级别的一把手。但由于败给了起义军,他不得不投奔老同学公孙瓒,最终捞得平原令一职。

后来,刘备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由于仗义帮助徐州牧陶谦,对方临终前把遗产全部托付给了他。也许是经验不足、根基不够,没多久徐州被吕布夺走;但遭受这一重挫的刘备,并没像其他落魄诸侯那样丢掉命,甚至还保留了麾下的骨干队伍。

用我们现在的情况来打个譬喻:

曾经的刘备,就像一位曾经在夜市摆摊、时常被城管追得鸡飞狗跳的小摊贩;然而,人家在过去的十年中白手起家、顽强生长;’虽然生意屡有起落,但业务骨干仍死心塌地的跟随,他本人也凭借这段时间的经历步入上流社会,与杰克马等人的公子谈笑风生、商谈业务。反观一些原本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富二代,却早已把家族产业挥霍殆尽、流落街头。相比之下,刘备的能力,怎不让人肃然起敬?

那么,为什么有人愿意死心塌地跟随他?这是他的第二项优势。

乱世中的清流:没钱没势,却让人死心塌地追随

汉末乱世,各路人才豁出性命寻找一个好主公,无非是为了名和利,所以曹操、袁绍、刘表这类高起点的诸侯手下从来不缺人。但奇怪的是,小摊贩起家、无权无势的刘备,竟然也如同开了挂一般,处处遇贵人:

起初,有感于让儿子跟着自己卖鞋没前途,刘备母亲托关系送他去求学;在那时,读书对一般人而言可是件奢侈的事情,但刘备根本没有任何压力:他得到了同宗刘德然之父的大力赞助,由此结识了公孙瓒,还有老师——大名鼎鼎的卢植;而他得到赞助的原因,并非由于同宗,而是因为对方认为他“看起来不是一般人”;

而在个人交际能力方面,刘备也许是继承了祖宗刘邦的基因:“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除了学习,啥都爱干;虽然手头上没什么钱,但对朋友从不吝啬,到处结交豪杰,以至于“年少争附之”;商人张世平、苏双与他素昧平生,聊了几句后就愉快的把家产悉数掏出。这洗脑水平,比如今的顶级营销大师可要厉害得多;

后来刘备在担任平原相时,有个名叫刘平的人嫉妒他的位子,愤然买凶杀人;但让金主刘平吐血的是,这位刺客见到刘备后压根下不去手,直接把实情全盘相告,其后飘然而去;

说到桃园结义。在正史中,并没有提到刘备与关羽、张飞有结拜之交,只是说当初刘备在乡下招募人手时,“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就是替他看场子、收拾不老实的刺儿头;同时关、张两人关系特别好:“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张飞把关羽当哥哥一样看待。后来刘备担任平原相后,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这两位陈寿眼中的万人敌,从始至终陪着刘备,不避艰险;后来关羽被曹操拉拢时,感叹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注意措词:刘将军。

当然了,还有后来的赵云、黄忠、魏延,这几位都可谓一代名将,但却毫无二心的跟随实力并不突出的刘备。从起家之处获得的赞助,到如今的名将相随,这种对人才的吸引、驾驭能力,并不是一般人通过训练能获取的。程昱说他“甚得众心”,非常贴切;而曹操如此看重刘备,也许正是因为在他身上发现了与刘邦一样的特质——据史书记载,刘邦有一项特殊才能:“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普通的士兵,都能与他一见如故。

屡屡受挫,却能愈挫愈勇,弱势的刘备,却有着强者心态

纵观史书中那些青史留名的政治人物,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才华横溢、能力卓越的枭雄比比皆是;但笑到最后的,往往并不是那些起初最杰出的。

出身名将世家、“暗噁叱咤,千人皆废”霸王项羽,敌不过吊儿郎当、嬉皮笑脸、出身小官吏的刘邦;后者曾屡战屡败,被打到抛妻弃父,甚至面临过56万大军被项羽3万人彻底击败的羞辱;但他却倔强的卷土重来、屡败屡战,生生把楚霸王一步步磨死;

东汉开国者刘秀,虽然贵为皇室后裔,但起初仅仅是一介庄稼汉,长期跟着霸气兄长刘縯的身后;在宛城起兵后,为了扩大实力,他们不得不与绿林军刘玄等人合作;后来虽然获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刘縯却在政治斗争中被杀害;刘秀为了自保,不得不装作若无其事、私下却以泪洗面。最终,骗取了刘玄等人的信任后,他孤身北上,从此开了统一天下、再造汉室的伟业;

曹操同时期的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几乎是含着金钥匙出身;曾被各路诸侯共同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可谓占据了“行业制高点”;其后他屡败强敌,先占冀州,后夺青、并二州,并击败了割据幽州的贵族名将公孙瓒,一统河北,成了天下最强大的诸侯;然而经过官渡一败后,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却彻底丧失了心气,沦为了曹操的背景板。

我们可以发现,对那些历史上政治人物而言,最终决定他们事业成败的,并不是如何开创顺境,而是如何应对逆境;大部分人习惯于顺风顺水,却禁不起一次大败;而有些人起初毫不起眼,甚至屡屡受挫,但却丝毫不受逆境的影响,持续保持着积极、昂扬的斗志,若让他们抓住一次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往往能创造令人目瞪口呆的伟业。

而刘备正是后者。他经过多年的积累,才通过镇压黄巾起义谋得县尉一职;然而官位还没坐稳,就因得罪督邮不得不亡命天涯;后来,他抓住朝廷募兵的机会,因功被封下密县丞,不久后再次丢官;通过努力当上高唐县令后,却因败给了义军,不得不投奔老同学公孙瓒;好不容易继承徐州,竟然被吕布从背后偷袭,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换作与他同时期的大部分诸侯,估计都得万念俱灰、安心退出圈子;但刘备好像丝毫不受影响一样,毫不留恋、保命为先,待休整之后再度卷土重来,愈挫愈勇、丝毫不知放弃为何物。这样的人,除非对他进行肉体毁灭,否则一定不会断绝其成功的可能。

有了刘邦起身于布衣的先例在前,其后的有识之士,从不敢小瞧每一位白手起家的人物。对于刘备的上述过人之处,曹操麾下的臣子们一清二楚。开篇曾提到,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郭嘉也提醒曹操:“刘备不可纵”;“三国第一毒士”贾诩后来也提醒曹丕:“刘备有雄才”。作为这些顶级人才的BOSS,曹操难道会不明白刘备的水平?这就是他称其为“英雄”的原因。

“刘备是个窝囊废、哭哭啼啼得到江山”的错觉,主要得怪罗贯中。但罗大师也是好意,他也许只是想通过塑造刘备的仁德,来凸显曹操的奸恶。但若依据正史,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曹操没有阴刘备,刘备却想着坑曹操;曹操善待汉献帝,自己终生不敢称帝,刘备却在汉献帝仍活着时,就敢自封为汉主。这不禁让人感叹:历史上的政治人物,他们姓啥、说啥并不重要,做了啥才是关键。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里被严重低估的人才,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三国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那段历史最为大家所熟知,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无疑能够排进前三,一方面是《三国演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是这个时代涌现出了太多的英雄豪杰,不过,在耀眼的星光下,也有一些本来不俗的人才被严重低估了,比如下面要提到的这三位便在此列,他们个个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

  • 对孙权来说,处死关羽孰好孰坏?有什么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孙权处死关羽,对他来说,是利大于弊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将士围攻襄樊两城,并在此后击败了曹操派来的七路大军,就此斩杀大将庞德,逼降于禁,就此威震华夏。当时曹操为了减轻前线的压力,他与孙权联手对抗关羽。而关羽在水淹七军后,

  • 刘嫖作为汉朝史上第一个“长公主” 刘嫖又是什么样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文帝,刘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文帝长女刘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经常在生活中会听到,男孩子不要太娇生惯养,女孩子要从小多见世面。大概意思说的就是,男孩子要穷养,让他从小就学会自强自立,多经历挫折使意志更加坚定,不铺张浪费;女孩子要富养,就是让她多见世面,这样以后长大了也不会被别人的小恩小惠

  • 揭秘:东汉募兵制的形成与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东汉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改革兵制,中央禁军多采取招募,地方郡县不设常备军,废除都试制度。遇到战事,临时招募士卒组成军队,将原来的西汉时期的征兵制改为募兵制。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募兵制是当有战事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土卒的一种兵役制度,最早形成于战国时代,比如魏国的“

  • 曹皇后也有垂帘听政过,为何却得群臣拥护和百姓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皇后,垂帘听政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1016年—1079年11月16日),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太师曹玘的女儿,民间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仙之一曹国舅的姐姐。明道二年(1033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1034年),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

  • 慧贤皇贵妃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与薛宝钗有何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慧贤皇贵妃,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慧贤皇贵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乾隆年间,一位奇人写了一部奇书,名曰《石头记》,这本书可谓包罗万象,其中人物之多、涉及社会万象之复杂、小说构造之精妙、人物塑造之成功,皆可以说是名著中之上品,是名著中的名著,因为作者曹公雪芹的身份,很多人难免将书中事和

  •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又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蒙古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蒙古女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朝代更替,都是踩着无数人的鲜血建立的。当一个王朝衰败到一定程度,必然灭亡,往往会被能人取而代之。而这一次次的更新换代,都印证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打败元军,拿下元大都

  • 13岁下嫁皇太极,孝庄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庄,清朝

    不管你喜不喜欢历史,总会听到孝庄太后这响亮的大名。孝庄对清王朝的稳固起到了连皇帝都无法比肩的作用,但是死后却38年没被埋葬。这其中由来,我们就不得不深挖一下孝庄的经历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孝庄13岁下嫁皇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妃子,当时正是明末东各部落混战时期,孝庄出身

  • 夷陵之战的失败导致蜀汉退出争霸天下的位置,刘备真的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刘备的故事。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当上皇帝,建立蜀汉政权。在此之后,刘备不顾诸位大臣的反对,他执意要出兵攻打东吴,孙权得知消息后,当即派使者前来求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修书一封,希望刘备能冷静考虑

  • 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孙吴政权还会被曹魏所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策,孙吴

    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孙吴能一统天下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策其人,先不谈政事,他相貌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