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膑被剔去膝盖骨受尽折磨,他后来是怎么报仇的?

孙膑被剔去膝盖骨受尽折磨,他后来是怎么报仇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20 更新时间:2024/1/1 23:23:21

嫉妒是一剂毒药,它会使人丧失理智,做错误的事,即使是“苟富贵,无相忘”的同门师兄弟,也可能因为嫉妒,反目成仇,做出伤害对方之事。孙膑庞涓这对同门师兄弟,就是因为嫉妒,做出了伤害对方之事。庞涓害怕孙膑取代自己,所以诬陷孙膑谋反,导致孙膑被处以膑刑和黥刑。

事后孙膑如何报复庞涓的?

一、庞涓陷害孙膑

孙膑和庞涓都鬼谷子的学生,他俩关系很好,还约定将来不论谁发达了,都要记得提携另一个。学有所成后,庞涓先孙膑一步下山,并到魏国受到了魏王的重用。孙膑的才能在庞涓之上,所以庞涓发达后,害怕孙膑到魏国威胁自身地位,不敢依照他们的约定,将孙膑推荐给魏王。

墨子发现了孙膑的才能,将其推荐给了魏王。在魏王的追问下,庞涓被迫请孙膑下山一起辅佐魏王。

孙膑到魏国后,魏王要封他官做,但庞涓担心孙膑会取代他,所以暗中使坏,没有让魏王给孙膑封官。之后庞涓又诬告孙膑谋反,导致孙膑被处以膑刑和黥刑,成了一个不能行走的废人。

将领不能行走、不能骑马,自然就不能为将了,庞涓见孙膑已成废人,威胁不了他了,所以没对他赶尽杀绝,这让孙膑有了复仇的希望。齐国使臣出使赵国时,发现了孙膑,并将其秘密带回了齐国。

孙膑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很快受到了齐王和齐国大将田忌的重用,孙膑还成了田忌的心腹谋士。

二、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孙膑对庞涓报复的开始。

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卫国,由于卫国是魏国的盟国,所以魏国出兵干预此事,魏王让庞涓率兵攻打赵国。魏国的魏武卒实力很强,再加上他们有庞涓这个才能出众的统帅,赵国很快被魏军击败。

赵国遭遇危险时,赵王向齐国求救,希望他们出兵帮助赵国对抗魏国。唇亡齿寒,赵国被魏王灭掉,齐国也会成为魏国的下一个目标,到时候齐国就危险了,所以齐王决定派田忌和孙膑率兵去帮助赵国。

田忌准备在赵国边境和魏军决战,但孙膑认为这是不明智的选择,魏国魏武卒战斗力很强,齐军和他们交战,不一定能打过他们,即使击败魏军了,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划算,所以孙膑建议田忌进攻魏国。

庞涓带着魏军主力攻打赵国,此时魏国国内空虚,他们趁机攻打魏国,庞涓也必会派兵救援魏国,这个时候,他们在半路设伏等待庞涓,不但可解赵国之围,还能以逸待劳击败魏军。田忌按照孙膑所说的做了,打了个慌忙前来支援的魏军措手不及,大败魏军,庞涓也输给了孙膑。

三、射杀庞涓

公元前342年,庞涓率兵攻打韩国,韩国实力不如魏国,所以他们也向齐国求救,希望齐国出兵帮助他们。

有了上次的成功经验,这次田忌和孙膑再次率兵攻打魏国。庞涓知道这是孙膑的阳谋,但魏国的安危比攻打韩国更重要,所以他不得不率兵救援魏国。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这次庞涓有了防备,但孙膑还是棋高一筹,他利用齐兵害怕魏兵的心理,让士兵通过减灶的方法,制造了齐军逃跑的假象。

庞涓到魏国境内后,让人清点齐军做饭的灶台数量,第一天有10万个,第二天有5万个,第三天只剩三万个了,灶台越少,说明吃饭的人越少,吃饭的人越少,说明齐军逃跑的士兵也多。

做饭灶台的大量减少,让庞涓误以为,齐军因为害怕魏武卒,已经大量逃跑,所以放松了警惕,让士兵全力追击被他们“吓破胆”的齐军,这恰恰中了孙膑的计。

庞涓追至马陵时,道路变得非常窄,两旁都是峻隘险阻,这为齐军藏匿提供了良好条件。道路中间横着一棵大树,挡住了魏军,树干上还被人刻了字,庞涓命人取来火把,准备查看白木上的字时,齐军看到火光后,瞬间万箭齐发。

魏军乱成一团,这个时候,庞涓明白大势已去,他输给了孙膑,所以说完:“遂成竖子之名!”拔剑自刎。齐军再次大胜魏军。庞涓若心胸宽阔些,能容忍下孙膑,以他们师兄弟的能力,定能辅佐魏王干出一番事业,可惜庞涓利令智昏,陷害师兄弟,最终害人害己,还连累了魏国。

标签: 孙膑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冠笄是指古时汉族的成年礼,古代《礼记·乐记》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冠笄,指古时汉族的成年礼。冠指冠礼,亦称结发,加冠,是男子达20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男子已经成人,可以结婚成家了。笄指笄礼,又称结发、加笄,是女子达15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女子已届婚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礼记·乐记》记载:“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

  • 松锦之战的失败,导致明军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松锦之战,明朝,战史风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松锦之战的故事。中国古代从两汉以来,就没有产生国运超过300年的大一统王朝。朱元璋于1368年创建的明朝,本来很有希望打破这一“魔咒”,但事与愿违,最终倒在1644年的春天。明朝灭于1644年,可在1640年

  • 北魏孝武帝西迁简介,标志着东西两魏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魏孝武帝西迁,历史解密

    北魏孝武帝西迁是指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迫于权臣高欢方面的压力,亲总京师宗室股肱播迁长安的事件。孝武帝西迁关中之后不仅没有达到亲揽朝政的目的,反而陷入宇文泰关陇集团的控制之中。高欢立北魏皇族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孝武帝元修不久被宇文泰毒杀。北魏孝武帝西迁标志着东西两魏的形成 。历史背景

  • 他是平阳公主的贴身男仆,凭一张嘴打下千里江山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平阳公主,唐朝,平阳公主,野史秘闻

    唐代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是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长大后,李渊做主,将她嫁给青年军官柴绍为妻。大业年间,天下大乱。公元 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志在匡定天下,而在远在江都的隋炀帝看来,自己表弟的行为就是背叛。当时柴绍与平阳公主生活于长安,听闻李渊起兵,柴绍便对妻子说:“岳父将要起兵扫平乱世

  • 奕詝跟奕訢是什么关系?他们是怎么明争暗斗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奕詝,清朝,风云人物

    在道光皇帝之后皇子角逐皇位的时候,从年龄上讲,有三个人是合适的,老四,老五,老六。老五过继给了道光皇帝的兄弟,于是当时只有老四和老六_即咸丰皇帝奕詝和恭亲王奕訢。他们没有像雍正皇帝那样在继承之前兄弟间就互相残杀,拉帮结派,而是明争暗斗。而且,这两个人在表现自己的同时,背后都有高人指点。背后的军师是谁

  •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的两年后,三征百越的状况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三征百越,文史百科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的两年后,开始了对百越的征伐,三征百越状况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征百越的惨胜公元前219年,就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的两年后,秦始皇下令调动五十万大军,在屠睢的率领下,正式对百越发动了第一次战争。“秦始皇二十八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

  • 项羽在巨鹿之战采用破釜沉舟,到底是不是一个最好的策略?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巨鹿之战是决定秦朝命运的关键一役,虽然在初期秦军占到了一些优势,但随着项羽带领各路联军带头进攻秦军,并且以非常冒险的战法完成了一次逆袭,秦军也只能接受失败的事实。不得不说在这场战事中,幸运的女神站在了项羽这边。此役后,秦朝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那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时项羽采用破釜沉舟之势,到底是不是一个

  • 咸丰为什么会是被低估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咸丰,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晚年的自满心态,让清朝从鼎盛开始走上下坡路,而嘉庆皇帝的宽纵,道光皇帝的懈怠,都加速了这一衰落的进程。不过由于基础牢固的原因,清朝中期的数十年间,许多社会问题还只是零星地暴露。等到隐患积累而集中爆发之时,大清的接力棒,刚好交到了咸丰皇帝手上。道光选择咸丰继统的过程,也颇有一番波折,我们后面会

  • 悲情皇后张嫣:11岁嫁给自己的舅舅,40岁就去世了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嫣,西汉,野史秘闻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由于愧对自己的发妻吕雉,加上吕雉自身的高超手腕,因而吕雉成为中国古代有名的专权皇后。当刘邦去世,吕雉成为太后以后,她更是近乎于垂帘听政,执掌朝政大权。吕家是吕后本家,因此在她专权以后,不断任用吕家的人,以培养自己的亲信。刘邦驾崩以后,吕后儿子刘盈登基,他性格敦厚,仁义善良,在位期间

  • 在古代,靠一张嘴能胜过千军万马的说客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子贡,春秋,风云人物

    从古至今都有靠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游走于各个国家中的人,古时称之为“说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说客,在古代是一个非常特殊职业,他们一般不是向帝王推销自己的学识才华,获得其他人不敢相信的荣华富贵,就是劝说位高权重者接受某种“损人利己”的主张。这种只靠两瓣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