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秀:中国历史上最会做皇帝的帝皇

刘秀:中国历史上最会做皇帝的帝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22 更新时间:2023/12/8 15:10:58

导读:毛主席曾经称赞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明末王夫之也曾说,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那么光武帝刘秀到底有什么资本能够得到这么高的赞誉?

刘秀出生在公元前6年,父亲刘钦去世那年,刘秀才九岁。跟哥哥姐姐一起寄养在叔叔刘良家,本来,由于自己是宗室子弟,还可以按时领到皇粮。这是汉代的规定,宗室子弟可以按时享有一份财政拨款。可能并不太多,但是比较稳定。不过,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这份拨款也停了。这事就是王莽篡位。

网络配图

西汉灭亡了,天下改朝换代,汉代的宗室子弟一下成了遗老遗少,天下不姓刘,改姓王了,不能再给你们姓刘的发财拨了,你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吧。这时候,刘秀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虽然身上有着皇室血统,当然也是前皇室了。他能干什么呢?又没有父亲,只能老老实实种地,规规矩矩放牛。就这样,他就成了一名普通的庄稼汉。其实刘秀这个人与土地、庄稼很有缘分,据《东观汉记》记载,在他出生时,出现了一个奇异现象……

说实话,我们都看够了,中国的皇帝都说自个出生得蹊跷,一个比一个蹊跷。正史在这事上也纯属胡写。比如刘邦,《汉书》说他母亲是和一龙发生了关系,才怀上了他,更不可思议的是,那天雷电交加,刘邦的父亲目睹了这一幕,

都把绿帽子直接给他按头上了,他一点也不生气,还有心观看,并将龙子抚养成人,这是何等宽广的心胸?真要这么说,刘秀身上也有点龙的基因。他出生那年,出生地有一棵庄稼长出了九头穗,并且一个县都大丰收。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县界大丰熟。(《东观汉记》卷一)

刘秀名字里这个“秀”字,据说也因此而来。“秀”指的是庄稼、植物吐穗开花,这个名字很农业,难怪刘秀爱干农活。刘秀干农活也不是作秀,而是充满兴趣。《后汉书》说他“性勤于稼樯”,愿意干。如果说后来没有参与起义,中国历史上可能会少了一个好皇帝,但也会多出一个优秀的庄稼汉,好把式。

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皇帝总不会一辈子种地的。如果我们现在有一个镜头,可以定位在南阳郡舂陵,在寂静的田间,一个年轻人牵着一头牛,正在太阳下辛勤耕作,汗珠从他宽广的额头流下,一阵风吹来,庄稼像绿色的海浪连绵起伏。在他心中,起伏的是火热的梦想。这真是一幅美好的画卷,谁又能想到,画卷上的庄稼汉,这个孤单的年轻人,这个以土地为生的年轻人,他将来所得到的土地,别说耕,他自己一生,连走都走不完呢?

有个成语,叫命中注定。就是说很多事情都是上天安排好的,该你走运,买彩票中几个亿;不该你走运,买彩票中几个亿,也把彩票丢了。我觉得并非如此。和命中注定恰恰相反,命运是由各种不一定组成的,成功,就是把各种命运中的不一定,变成一定;成长,就是各种不一定变成一定的过程。那么,怎么能把命运的不一定,变成一定呢?以不克不。在刘秀身上,有很多很多的“不”,我们看看他青少年时期有哪些“不”的表现:

网络配图

一、不张扬

史书上说,刘秀“重慎畏事”,办什么事都小心谨慎,显得有些胆小怕事。在家里,都是听他大哥的。他大哥在刘秀生命中,很重要。大哥叫刘縯,性格非常豪爽,一直“好侠养士”,喜欢结交朋友,收留宾客,有点宋江、柴进的感觉。和刘縯相比,刘秀的爱好截然不同。所以,当时刘縯经常笑话刘秀,(縯)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

刘縯这话既笑话了刘秀,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欣赏。他的意思是,刘秀干农活这一点,像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邦的哥哥叫刘仲,胸无大志,和刘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刘縯话里的深意就是,自己是汉高祖刘邦那样的人物,大风起兮云飞扬,刘秀也就满足于农夫山泉有点“田”。

不过,刘縯确确实实是以刘邦为榜样,个人目标就是向刘邦的方向发展。在刘家江山易主之时,我给他加一句潜台词,套用电影《英雄本色》中小马哥的话:“我之所以倾尽家产,去交朋友,不是为了证明我比谁强,而是要证明,我们刘家失去的江山,我一定要收回来。”刘縯能不能收回来,是一个问题。后面还会说到。现在,我们看看刘秀真是刘縯所认为的那种人吗?《东观汉记》卷一记载:(刘秀)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庄稼汉只是他的职业,借以谋生,并不是他的追求,他在业余时间,喜欢“游侠”,性格也很豪爽,只是没有他大哥刘縯那样,放得那么开,表现得那么张扬,而是内敛、低调。并且,还非常关心民生。哪个地方有个坏人,哪个地方的官当得好,他都很了解,当时也不能上网,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下了不少工夫,这一点也为他以后治国平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不言弃

公元14年,也就是刘秀二十岁的那一年,他主动要到长安上学进修,上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按说,刘秀一个庄稼汉,干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天天向下的活,他为什么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这说明了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在追求。《东观汉记》卷一载(与)同舍生韩子合钱买驴,令从者僦,以给诸公费。

由于家庭条件的窘迫,刘秀去长安上学的路上,没有盘缠,就跟同学合伙买了一头驴,拉着驴车,一边去长安,一边在路上用驴车搞经营,在路上还卖票,搞点运输,挣点生活费,这也表现了他很好的经营头脑。

人的经营头脑是哪来的?有后天的锻炼,也有一部分源于天赋。经营并不是简单的赚钱,人生也是需要经营的。经营,并不是机关算尽,而是一种规划,每个人都有过规划,更重要的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不言弃的精神,才能让自己的规划成为经营,否则,规划永远是规划,甚至成为瞎比划。

网络配图

在长安,刘秀上了三年左右的太学。这三年的时光中,他主要的学习课程是《尚书》,成绩算不上优异,可能是由于基础薄弱的原因,顶多算是良好,从《后汉书》“略通大义”的学习评价上来看,这也为刘秀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底子。别小看这点文化底子,对于刘秀的未来,影响巨大。

不过,对刘秀来说,这三年最重要的收获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开阔了眼界,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种田的日子很无奈。并且,这期间刘秀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批对他人生有巨大意义的同学。后文会多次说到刘秀的同学,他们和刘秀之间的故事,比“同桌的你”要精彩。

三、不着急

刘秀去长安上学,是不错,可是这个学没上多久,就毕业了,然后,就失业了,接着回去种田。按说,当时大学生应该比现在更好找工作,就是不包分配,怎么着还不得当个小官啥的?他竟然不着急?刘秀的姿态很低,继续种田,继续放牛,继续努力。那时候的刘秀经常干的事,可能就像周星驰在电影《喜剧之王》里对着大海喊的那句话:“努力,奋斗!”当然,他对着的是大海一样的庄稼地。

努力奋斗,做什么呢?刘秀看起来一点也不着急,就像我们说的,他自己也知道,命运中所存在的不一定,他在等待机会。机会啥时候来?啥时候会眷顾这名才华横溢的庄稼汉?刘秀这支开放在寂静的山谷中的野百合,什么时候才会有春天?直到他二十八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王莽政权在绿林赤眉大军的打击下摇摇欲坠。刘氏兄弟趁机揭竿而起,加入了刘玄部下。大哥刘縯更是出类拔萃,隐隐成为一代帅才。

事情就如历史所预言的那般,刘秀依靠着低调和不放弃,在乱世中躲过了一次次的陷害最终修成正果。而锋芒毕露的大哥刘縯却早早的死于更始政权的内乱之中,实属造化弄人。

标签: 刘秀

更多文章

  • 历朝钟爱兔死狗烹 功臣叹伴君如伴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猎狗就要烹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为何古代名将难善终?为何古代君王非要做冷血动物呢?网络配图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几乎每一个朝代接替、政权更换时期的中国历史上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更有甚之,帮助朱元璋夺江山

  • “反清复明”的成因:反清复明为何会面临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反清复明”的成因

    很多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都是以“反清复明”为题材。那么,当时为什么要“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又是如何失败的呢?网络配图“反清复明”究其主因还是民族关系问题。明朝是一个民族关系相对比较平等的王朝,清朝则是一个实行“大满族主义”、“满族至上”政策的王朝,全体满族八旗子弟,“不农不商不工,坐食汉人膏血”,

  • 清十二帝:顺治帝的洋人爷爷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顺治帝的洋人爷爷

    顺治帝信仰复杂,他信奉两种宗教。亲政开始的前七年,他信奉天主教,而后四年,他信奉佛教。这在清朝的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网络配图顺治帝宠信天主教,主要受他母亲孝庄的影响。还在顺治帝亲政之始,他的母后孝庄患病,是德国的一位名叫汤若望的传教士给治好了。不仅如此,汤若望还神奇地治好了顺治帝的未婚妻博尔济吉特氏

  • 乾隆成为历代帝王长寿冠军:狠心戒一不良嗜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成为历代帝王长寿冠军

    说到清代皇帝的养生经以及对医学的重视程度,不能不说到乾隆皇帝,这个中国历代帝王的长寿冠军,如果没有对中国医学的清醒认识,根本活不到89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乾隆早期是喜欢抽烟的,一个普通人戒起烟来都是一波三折,但人家乾隆吸了那么多年的烟,却说戒就戒了。清代皇帝比较重视医学,例如康熙就大力推广人痘接种

  • 乾隆帝的小儿子做何荒唐事?让嘉庆的皇后无语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

    爱新觉罗·永璘是清高宗乾隆第十七子,仁宗嘉庆一奶同胞的幼弟,初封贝勒,继而晋封惠郡王、庆郡王、亲王。在民间,问起老人最疼爱哪个孩子时,总是回答“老儿子、大孙子”。皇宫里亦是如此,乾隆帝特别疼爱老儿子永璘,嘉庆帝尤其喜欢永璘老弟。网络配图乾隆末年某日,高宗父子相聚一堂,皇子们谈及各自的远大抱负,惟独永

  • 世界最难破解“密电码”由中国人戚继光发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世界最难破解“密电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密码的国家。而最难破解的“密电码”也是中国人发明的。网络配图反切注音方法出现于东汉末年,是用两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切”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 “反切码”就是在这种反切拼音基础上发明的,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戚继光。戚继光还专门编了两首诗歌,作为“

  • 揭秘:张良计封雍齿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良计封雍齿

    在经历了四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之久的楚汉战争后,汉军终于在刘邦及其众位文武人才的带领下击败了原来强盛的楚军,成了当时中原唯一的霸主。刘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而他手下的开国功臣也需要一个个接受封赏。网络配图不过刘邦由底层的百姓冲到了皇帝宝座上,自然会被胜利冲

  • 左宗棠科举屡屡失意 因陶澍赏识而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左宗棠科举屡屡失意

    1832年,20岁的左宗棠参加本省乡试,与哥哥同榜中举,这是他在科举道路上获得的唯一功名。左宗棠年轻时自号“今亮”,即当代诸葛亮,自许“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23岁结婚时,左宗棠就在新房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气壮山河的宣言,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 揭秘慈禧太后爱美食 竟然最爱花瓣火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

    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慈禧太后深谙此道,当年她就是依靠自己的美貌获得了咸丰皇帝的喜爱,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当他大权在握的时候,就更加的注重保养了,于是收集各种方法使自己的容颜不老,青春永驻。网络配图对于慈禧来说,花乃是一神物,可以让人容颜依旧,不仅洗澡会用花瓣来泡,甚至吃火锅也要把花来涮,这是怎么一回

  • 李鸿章的辛酸故事:“背黑锅”冠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鸿章的辛酸故事

    以前在历史课本中,说李鸿章是卖国贼,毕竟那时候南京条约是由他来签订的。说什么,是他把国家的土地分割给别人这样也就算了,还要陪别人银子想想都觉得弱国的无奈实在是令人愤恨啊。然而,转念一想,历史真当如此,事实是什么?毕竟也有人在讨论说李鸿章是近代中国史背黑锅最多的人,为什么这么说,一起来看看。李鸿章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