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初年大臣杨宪简介:因李善长劾其“放肆为奸事”而被杀

明朝初年大臣杨宪简介:因李善长劾其“放肆为奸事”而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39 更新时间:2023/12/6 22:47:11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杨宪(1321-1370),本名杨毕,字希武,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明朝初年大臣。

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建康(今南京市),他投奔居幕府,掌文书。常出使张士诚方国珍,因办事干练,为朱元璋亲信。洪武元年(1368年)任中书参知政事,二年迁左丞。他任中书省执政时,专决省事,罢去旧吏,更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右丞汪广洋。后李善长劾其“放肆为奸事”,被朱元璋所杀。

生平经历

明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克建康(今南京市),他投奔居幕府,掌文书。常出使张士诚、方国珍,因办事干练,为朱元璋亲信。

杨宪是检校组织成员,而且还是其中的领导人员。作为文官中的一员,杨宪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并不低,并且他很有能力。刘基认为杨宪是有丞相的才能的,只是他没有丞相的器量。杨宪是检校一员的事情对于国初功臣们来说也不是秘密,要做一个好的情报人员,必然有很强的观察力,锱铢必究,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但似乎不必须要有器量,宁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个似乎才是情报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而杨宪也的确具备这样的素质。1367年,朱元璋打败大敌张士诚,随即就将其地盘改称浙东行省,派外甥李文忠担任行省右丞,总管军务,杨宪名义上作为属官随行辅佐。临出发前,朱元璋告诫杨宪说:“李文忠是我外甥,他年纪还小,没有什么历练,浙江方面的事务都由你做主。如果出了问题,我只拿你问罪。

杨宪不光是李文忠的属官,他更是朱元璋不放心外甥掌管军务

而派出的检校。果然,杨宪并没有因为李文忠是朱元璋所宠爱的外甥而有所顾忌,不多久就向朱元璋报告说李文忠不听他的话,任用儒士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干预公事。那时浙江作为前敌占区,许多读书人都在张士诚手下做过事,如今虽然归到了朱元璋的地盘,但对这些人,朱元璋却始终不大放心。一听到杨宪的报告,他立刻派人把这五个人押解进京,结果屠性、孙履被杀,其余三个人则充军发配。”李文忠呆在浙东时间并不长,杨宪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李文忠手下官员的动向,并一一向朱元璋汇报,他可称得上是个合格的情报人员。因此,在明朝建国后杨宪被任命为检校组织的负责人也是很有可能的,若是搁在明朝中后期,说不定他也是个飞扬跋扈的锦衣卫大员了。

或许在朱元璋眼里,有丰富情报工作经验的杨宪,正可以成为他安插在中书省的一枚有用的好钉子。然而杨宪太让朱元璋失望了——他一进入中书省,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以前杨宪做检校工作,向朱元璋报告某人某事还都有凭有据,但可能是兄弟杨希圣被罢黜的事情对他的打击太大,他面对李善长表面上不得不恭恭敬敬,私下里却一直想扳倒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杨宪多次向朱元璋进言说:“李善长无大才,不堪为相。”李善长是何等人物?在朱元璋心里,十个百个杨宪也抵不上一个李善长,杨宪这样冒进,终于辜负了朱元璋对他的期待。

死亡原因

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朱元璋提拔杨宪担任中书左丞,成了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杨宪刚有了实权就忘乎所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仇人李善长,在中书省,杨宪整日与李善长,胡惟庸明争暗斗,他的躁进为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就在成为中书左丞的当月,他就犯了案子被朱元璋给杀了。

史书上对杨宪之死含糊其辞,只说是犯事被诛,没人知其犯何罪。他迅速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他消失得很蹊跷,其中内幕几百年后仍然不为人所知。

标签: 明朝杨宪

更多文章

  • 明朝宦官谷大用简介:势倾中外,为武宗朝内侍“八虎”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谷大用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朱元璋不知道分封制度的弊端吗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分封诸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分封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分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藩王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个年份,因为就在这年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始皇终于消灭了山东六国中坚持到最后的齐国,古老的华夏大地迎来了崭新的大一统帝国时代。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转而在全国推广郡县制。秦

  • 曹操重视人才,华佗医术高超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华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华佗

    还不了解:曹操和华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一向重视人才,华佗医术高超,为什么曹操偏偏容不下他?“这大概是我的最后时刻了。”黑漆漆的牢房中,恶臭扑鼻,一位浑身是伤的老人抬头看向窗口的一缕阳光,艰难地从怀中取出一卷书,缓慢地挪到牢房门口。他看到正在外面巡视

  • 东汉末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简介:年轻时曾被蔡邕称为“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东汉,阮瑀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阮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阮瑀(约1

  • 历史上鱼俱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鱼俱罗,隋朝

    鱼俱罗,隋朝开国名将,曾跟着隋炀帝南征北战,为隋朝的建立立下功劳。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隋唐交界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英雄人物,当然最为经典的还是李世民阵营中的人。不过,这并不代表隋朝便没有优秀之人的出现,比如鱼俱罗便是其中之一。而隋朝之所以灭亡,

  • 东汉后期的皇帝为何喜欢用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东汉

    东汉后期的皇帝为何喜欢用宦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实力最强大的王朝,拥有400年的国祚。我们都知道汉朝以王莽篡汉为分界线,分为西汉和东汉。若论两个汉朝的综合实力,东汉的实力还是稍逊于西汉的,西汉在文景之治之后还有汉武盛世、昭宣之治,而东汉自从光武中兴和明

  •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蒋钦简介: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钦,东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蒋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末东吴名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

  • 东汉末年江东名将程普简介: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程普,东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程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普,字德谋,生卒年不详,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今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

  • 历史上两个为他人做嫁衣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宋朝

    历史上两个为他人做嫁衣的皇帝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除了东西周外,历史上还有三个国号为周的朝代。一个在晋朝之后五胡乱华南北朝末期的北周,一个在唐朝之后五代十国末期的后周。还有一个是武则天的武周。后面,卖盐的张士诚也建了个大周,但没支撑几年,就被朱元璋干自杀了。

  • 东汉中兴名将李忠简介:任五官中郎将,封为中水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忠,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忠(?-43年),字仲都,东莱黄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二十五位。公元24年(更始二年),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