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没能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因为什么?

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没能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43 更新时间:2024/1/7 7:53:37

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28员大将。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马援“少有大志”,长大后担任郡督邮。在一次押送重犯途中,马援“哀而纵之”,自己亡命北地郡。许多当地人敬佩马援私放死囚的义举,心甘情愿归附他,使马援成为数百户人家的主人。马援经常激励他们:“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马援耕田放牧都是把好手,“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成为富甲一方的殷实之家。面对丰硕的收成,马援却感慨万千:“从农牧商业中获取的财产,贵在能救济他人,否则钱再多也只是个守财奴而已!”他把这些财产悉数分给兄弟朋友,自己身穿羊裘皮裤,安心过着清贫日子。

(二)初侍隗嚣

王莽新朝灭亡后,马援避难凉州,被陇右军阀隗嚣“甚敬重之”,认为绥德将军,进入决策层。“是时,公孙述称帝于蜀。”马援因与公孙述是老乡且交情很深,被隗嚣派往蜀地探听虚实。公孙述摆足皇帝架子,将马援视为隗嚣的外交官隆重款待,并表示给老朋友封个大将军干干。马援拒绝任命,回复隗嚣:“(公孙)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他数次建议隗嚣认真考虑归顺已经称帝的刘秀,最终得以隗嚣特使身份谒见刘秀,深受刘秀敬佩。

马援回复隗嚣时,盛赞刘秀“才明勇略”堪比汉高祖,极力劝说隗嚣归汉。隗嚣终于下定决心归顺刘秀,并将长子隗恂送至洛阳为人质。马援携家属护送隗恂到洛阳数月后,隗嚣听信部将王元挑拨,企图占据陇西称霸一方。马援得知,多次写信劝阻。隗嚣认定马援吃里扒外,“遂发兵拒汉。”马援上疏“极陈灭嚣之术”,率五千精锐骑兵分化瓦解隗嚣集团干将,为消灭隗嚣集团奠定了基础。

(三)平定陇西

刘秀御驾亲征隗嚣途中,很多将领认为此行胜负难料,“不宜远入险阻。”马援奉诏从京师“夜至,帝大喜,引入。”得知众将疑虑后,他胸有成竹向刘秀陈述“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他用米堆成西川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标示各部进退之道,“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刘秀终于下定决心继续进军,取得“嚣众大溃,城邑皆降”战果。

自新朝末年起,塞外西羌族趁乱侵扰边境,甚至浑水摸鱼入居塞内,占据凉州金城很多属县。来歙上书“奏言陇西侵残,非马援莫能定。”马援被任命为陇西太守,临危受命,击破先零羌于临洮。其后,他大显神威,神出鬼没“凡斩首千余级。”激战中,身先士卒的马援不顾小腿被箭射穿,依然奋勇杀敌,“帝以玺书劳之。”

“金城破羌之西,涂(途)远多寇”,朝臣们建议刘秀放弃该地区。马援忧心如焚,上疏建言三条绝不可弃理由:“此地城堡完整牢固,便于固守;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如被羌族占据,将造成长久危害!”

刘秀深以为然,诏令把从金城迁来的三千多客民悉数放回原籍。马援再次奏为这些人安排官吏管理,修治城郭.开导水利,鼓励发展农牧业,使得“郡中乐业。”他还派羌族豪强说服塞外羌人与塞内羌族和亲,且善待背叛蜀地公孙述归附东汉的氐人。“武都参狼羌与塞外诸种为寇,杀长吏。”马援率四千多精兵平叛,叛军首领“帅数十万户亡出塞,诸种万余人悉降,于是陇右清静。”

一天,某县城附近乡民结伙械斗,百姓们误以为羌人造反,惊慌失措涌入城中。县长急忙赶到马援府中,“请闭城发兵。”马援正与宾客畅饮,闻讯大笑:“羌人何来贼胆进犯我?您赶紧回县衙值守,叫那些胆小怕死家伙躲到床下去!”虚惊一场后,“郡中服之。”

马援镇守陇右六年后,因政绩卓著被征召入朝,担任虎贲中郎将(相当于今中央警备团团长)。

(四)两平岭南

马援率“诸郡兵,合万余人”,平息自称“南岳大师”的李广,“斩之”,初平岭南。

交阯国女子征侧、征贰姐妹举兵造反,“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征侧占领岭外六十余城后,公开与东汉决裂,“自立为王。”马援被刘秀任命为伏波将军,“南击交址。”汉军“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马援乘胜追击,“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次年春,马援“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再次平定岭南。马援也由此被封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马援平定“二征起义”后,“立铜柱,为汉之极界”,并于铜柱上刻铭文:“铜柱折,交趾灭”。他率部凯旋回京后,刘秀“赐援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马援在旧友们的接风宴上,谦逊地表示自己“功薄赏厚”,并留下著名的马革裹尸成语:“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五)身死蒙冤

公元49年春,马援率部南下平叛。大军进至下隽县时,遭到蛮兵主动进攻,“援迎击,破之,斩获二千余人”,取得初胜。此时,有经壶头山或经充县进军直捣贼巢的两条路可选。马援坚持直捣路近但山高水险的壶头山,扼敌喉咽,使充县蛮兵不攻自破;副手耿舒则坚持走路远但平坦且不便运粮的充县。因意见不同,马耿二人分别上表陈述意见请刘秀定夺,“帝从援策。”

马援进驻壶头山,遭到蛮兵据高凭险的负隅顽抗。从水路进军,又因“水疾,船不得上。”此时的南方已进入盛夏,溽热难耐,暑疫盛行,马援不幸染上重病,汉军“士卒多疫死”,全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马援令士兵们在河岸山边凿窟室以避酷暑,每听到敌军在高山上鼓噪示威的挑衅声,他都强撑病体出洞观察敌情。将士们被他拼死效国精神深深打动,“莫不为之流涕。”

部队陷入绝境,将领本该同心同德。副帅耿舒却给哥哥耿弇(“云台二十八将”第四名)写信状告马援好大喜功且指挥无方。耿弇立即奏刘秀,刘秀当即指派驸马兼虎贲中郎将梁松到前线接替马援指挥。

梁松是马援命中的克星。他曾在马援患病时探视施大礼拜见,马援因他是晚辈,没有相应回礼,梁松小肚鸡肠,认为马援藐视皇亲,“由是恨之。”

马援南征交趾期间,听说侄儿们在京城口无遮拦讥讽他人,且与轻狂不羁之徒往来密切,便写信告诫他们要向“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的龙伯高学习做人之道,切不可向反面典型杜季良学习。正巧,杜季良被政敌弹劾为“为行浮薄,乱群惑众”的伪君子,所以才使“伏波将军(马援)万里还书以诫兄子”,同时揭发“梁松、窦固(大司空窦融之侄)以之交结”,必将煽动轻佻虚伪,败乱中华。刘秀大怒,“召责松、固,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松、固叩头流血,而得不罪。”梁松认为自己是躺枪,更将马援恨得要死。

(刘秀)

梁松风尘仆仆赶到前线时,马援已经不幸病亡,终年64岁。人死本该仇消,梁松却丧心病狂诬陷马援目无君上,饱中私囊。

原来,南方盛产可治疗筋骨风湿、避除邪风瘴气的薏苡,而此物以交趾所产最硕大。马援南征回京时,“载之一车”运回京师做种。文武百官一致猜度车上所载必定是“明珠文犀”等“南土珍怪”,诱得“权贵皆望之”,都想捞一份。马援因此物实在送不出手,索性装聋卖哑。当时,马援正受宠幸,没有人敢告诉刘秀此事。马援刚死,梁松便上书构陷马援将一大车金银珠宝占为己有,马武等人亦证明马援当年确实拉回一大车神秘东西,使“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

马援家人不知皇帝因何龙颜震怒,更不知马援身犯何罪,运回马援尸体后,不敢埋旧坟地,提心吊胆在城西买了几亩地,将其草草安葬。马援的宾朋故旧们,也无人敢去吊唁。马援的侄子与全家处理完后事,一起到朝廷请罪。刘秀“乃出松书以示之”,马援夫人终于得知内情,“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刘秀思前想后,诏令安葬马援。

马援死后十余年,其小女被汉明帝立为明德皇后。马援夫人病逝后,朝廷才为马援聚土为坟,植树为记,建筑祠堂。马援病逝29年后,才被汉章帝追谥援为“忠成侯”,总算彻底得以平反昭雪。

刘秀之子刘庄即位为汉明帝后,追思前朝辅助父皇的名臣列将,令人画“云台二十八将”以供追忆,使之名垂青史。马援论功劳与资历,足以位列二十八将前五名内。但是,汉明帝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未将岳父马援列入其中。汉明帝亲弟弟东平王刘苍大惑不解:“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汉明帝诡谲地“笑而未答。”

劳苦功高的马援因何未能名列云台二十八将内?史书只有一个解释:汉明帝因马援是岳父,担心群臣议论其以权谋私,为表示公心,特别将岳父剔除在云台二十八将之外。

可惜,如此解释难以服众,只能勉强算一个给汉明帝脸上贴金的理由。真正原因大概是:汉明帝因父皇未为马武恢复名誉,且因当初力证马武确有犯罪事实的开国元勋马武等人尚健在,无法推翻父皇“马武的确有罪”的结论,所以只能“笑而不答。”

而以马武而言,功高盖世本已经招致群僚嫉妒,拉回一车土特产被同僚误认为是珍宝也不予解释,光凭着满腔热血,自以为只要问心无愧,就无惧官场明枪暗箭。因此,马武死后遭诬陷,亦属理所当然——这个世界怎么可能人人是君子!

一个自认为品德无私懒得跟领导解释误会的下属,一个自命清高不愿与同僚礼尚往来的独行侠,别说想位列云台二十八将,就是独善其身也是痴心妄想!

后人,慎戒之!

标签: 马援汉朝

更多文章

  • 都说良禽择木而栖 沮授为什么不选择投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沮授

    还不知道:良禽择木而栖,沮授为何不投降曹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沮授可以说是袁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沮授曾对袁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但袁绍并

  • 吕后在刘邦死后为何没有称帝而且选择让刘盈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后,汉朝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吕后当年真正是称得上权倾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和她抗衡的。说吕后权倾天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一,吕后可以随便欺负刘邦的儿子们,没有任何人有反抗之力。刘邦的儿子中,除了

  • 孙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峻,东吴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孙权病危时,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

  • 有哪些与孙峻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峻,东吴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孙权病危时,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

  • 柳宗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柳宗元,唐朝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枊宗元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第二位,韩愈和他发起的古文革新运动,一时间在唐代掀起了散文创作的浪潮,形成了唐宋八大家散文风清骨竣、气势宏伟、笔力雄健的文风。宋代苏东坡对柳宗元的评价颇高,说他的

  • 历史上李建成死后为何还会被李世民砍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建成,唐朝

    玄武门之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玄武门政变发生时,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后来,又同意了他的大将尉迟敬德的建议,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明明李世民已经亲手射死了李建成,所谓“死者为大”,更何况是兄长,是太子,为什么李世民还要割下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的头呢?为

  • 袁绍到底是什么样的 袁绍和演义写的一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绍,三国

    对袁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真的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么不堪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在提及三国里的袁绍都必须说:“外宽内忌,性迟多疑,好谋无断,刚愎自用 ”但实际上袁绍真不是这样的人,袁绍极度被低估了。实际上,袁绍这人非常不安分,野心极大极有手腕,一个庶出的世家

  • 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俞通海,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俞通海,明朝

    想知道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俞通海,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他是大明开国名将,以忠勇和凶悍著称,曾经为救朱元璋,被大船所压,同行的人全死光了,但是他活了下来!大约在元至正十一年的时候,在汝、颍一带,盗贼肆虐,老百姓被折腾得苦不堪言。突然之间,出现了一个叫作金花小姐的人,她自称自己懂得很多神通广大的妖术,可以造福

  • 李世民都放过自己的侄女们了 李世民为什么不肯放过侄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唐朝

    对李世民本已经夺得天下,为什么饶了侄女们,却不肯放过十个侄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的六月初三,天象异常,太白金星出现在天空正南方,此为凶兆。当时有大臣傅弈上奏大唐皇帝李渊,提到天象显示,秦王李世民可能要拥有天下,需要提防。李渊也

  • 在教育思想、理学思想等方面,张轼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轼,南宋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南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