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轻徭薄赋的君王一定好吗?这个王朝因此覆灭!

轻徭薄赋的君王一定好吗?这个王朝因此覆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4/1/2 3:22:5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嘉靖帝的章,欢迎阅读哦~

1548年,大明朝的嘉靖皇帝登基已有二十七年,但此时的嘉靖皇帝并没有富有四海的满足感,反倒因为财政紧张而郁郁寡欢。

东南沿海倭寇日渐猖獗,虽然双屿港一战明朝大获全胜,一举歼灭海盗数百人,但倭寇问题并未就此解决,反而激起了长达十几年血腥的倭寇战争。除了剿倭作战开销巨大,大量江南百姓卷入了规模庞大的走私贸易,一时之间走私成风,明朝境内海货、香料泛滥,严重冲击了朝廷的贸易税收体系,导致明朝财政愈发紧张,皇帝内廷开销也不得不削减。

就在嘉靖皇帝为财政困难焦虑之时,一支日本朝贡船队来到了中国。这只仅有5艘的船队漂洋过海,一路历经风雨,终于来到了宁波。在市舶司申报并缴税之后,随船商人顺利在宁波出售了带来的商品,本来只需要再到北京呈献贡品,带上明朝的赏赐,回国转手一卖就是一大笔暴利,但没想到接下来的行程居然如此不顺。

朝贡船队驶离宁波之后,沿运河北上,一路行经绍兴、杭州、苏州、镇江等地,但就在穿过长江,想要从扬州进入运河之时,却遭遇了超出预期的麻烦。由于前方的河道淤积,船闸失修,有些河段已经无法通行,需要卸货走一段陆路后再装船重新出发,河道通行效率已大不如前,大量船只拥堵在扬州,需要排队等待很久才能进入运河。在等了几天之后,朝贡使臣一行人已经心烦气躁,无法上岸休息,只能在船上大眼瞪小眼。又过了几天,5艘船上的人们早已烦躁到极点,怨声载道。直到十六天后,已经被折磨得心如死灰的朝贡船队才得以进入运河,缓缓朝大明王朝的首都驶去……但此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磨难还没有到头……

大运河是中华帝国从南方富庶省份北方地区输送物资的生命线,是联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历朝历代都是朝廷最为重视的水利工程,几百年间不断投入财力维护运河的畅通。但到了大明嘉靖年间,大运河年久失修,通行效率大幅下降,往返一次需要一年的时间。

大明王朝偌大一个帝国,为连维护一条运河的费用都拿不出来?

黄仁宇在他的代表作《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中,鞭辟入里地阐明了个中缘由。

明朝财政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节省行政成本。各地方政府需要就地解决自己的各种财政支出问题,尽可能地避免大规模的横向转运。黄仁宇称其为“指令集中,管理分散”,财政体系之下的数百个政府主体都要自己解决记账、库存、调动等问题,带来了数不清的巨大麻烦。

要理解这种财政体系有多么低效,我们可以把国家想象成一部手机,财政制度就是手机的操作系统,各级政府部门就相当于执行具体功能的APP。正情况下,操作系统负责统筹全局,所有APP都通过操作系统来获得硬件的计算、内存等资源。而明朝的财政模式,相当于没有一套总览全局的操作系统,所有的APP都要直接写汇编代码去调用硬件资源,结果当然是大混乱。

这种非常简陋的制度设计,导致明朝整个财政体系的效率极其低下,该收的税收不上来,朝廷没有办法集中全国财力,仅仅维护一条运河的资金都难以保证,政府公共服务始终停留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朝廷拿不出钱维护运河,只能让地方自己想办法筹款,工程质量必然没有保证。江苏淮安当时是漕运造船业的中心,拥有数以百计的造船厂,但是由于朝廷长期拨款不足,这些国营船厂陆续陷入亏损,最后纷纷倒闭。维护大运河的士兵长期被拖欠工资,为了生活大肆走私,上级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使得明朝公共管理的严密性遭到巨大破坏。

此外由于朝廷无力兴修水利工程,导致很多地区旱灾水灾日益频繁,豪门大户乘人之危压低价格吞并土地,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老百姓民不聊生,使得整个王朝逐渐走向衰亡和瓦解。

更为严重的是,低效的财政制度使得国家收入上限被锁死,但开支却越来越大,朝廷只能用其它手段来间接增加收入。比如默许制度性的腐败,把成本转移给盐商之类的专卖商,再由这些人转嫁给老百姓。老百姓负担太重之后逃亡,税收就要分摊到未逃亡的百姓头上,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到了明朝中后期,财政困难积重难返,严重的财政危机演变为政治危机。明朝财政制度的简陋和低效,使得朝廷在面对倭寇战争与后金进犯时,有限的财力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军屯制度名存实亡,士兵长期领不到兵饷,武器装备落后,军队大幅缺员,士气普遍低落,战斗力严重下降,遭遇敌军时一触即溃,甚至倒戈相向,否则凭明朝两百万军队,怎么会打不过区区十几万清军?让崇祯皇帝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明朝的覆灭,很大程度上与国家财政制度设计不合理有关,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那么我们能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

想要“民富、国足、军强”,就需要政府充分调动国家的资源,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古往今来,人类的行为无非是两种:创造财富、分配财富。市场的无形之手寻求更高效的财富创造,政府的有形之手制定分配财富的规则。

那么问题来了,政府与市场要如何互动,形成一种怎样的关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西方经济理论总是把政府与市场对立起来,似乎只有减少政府对市场的控制,经济才能发展得更好。

这种观点太过狭隘,政府作为市场的组织者,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市场与社会健康发展的职能。

政府要有所作为,必然要使用一定程度的社会资源,因此征税能力是国家提供更高水平公共服务、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市场商业效率、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税收并非越低越好,轻徭薄赋可能是仁政,也可能是失败国家的标志。

现实中治理良好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高税收国家。比如北欧各国,不仅所得税高,还要交消费税、房产税、环保税等等,一多半的收入都交税了,但也换回了全球最高的居民幸福感。

经合组织国家2018年所得税和社保缴费占工资收入的百分比,图片来源:OECD

反观低税收国家,治理水平普遍十分低下,连基本的社会治安都难以保障,低税收的原因也不是他们主动选择的,而是政府能力有限根本收不上来。比如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事务办公室今年1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阿富汗的海洛因和鸦片走私猖獗,每年仅销往欧洲的就高达28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该国的GDP(194亿美元,2018年)。显然阿富汗政府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税收,自然也就难以对抗富可敌国兵强马壮的贩毒集团。

税收绝不是“与民争利”,只有能力强大的政府才能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担,要想让中国重新挺直腰板站起来,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为建设更强大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标签: 明朝嘉靖

更多文章

  • 明世宗为什么要提升内阁权利?不怕控制不住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明世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内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纵观有明一代,对于如何预防“内阁”势大的问题,明朝绝大多数统治者往往都会以“限制”为主,就好比“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诞生,其目的就是为了从“内阁”手中拿回“决策权”。但是在明世宗“朱厚熜”执政时期,却俨然是另外一番景象,非但没有限制

  • 历史上统一最快的开国皇帝是谁?后人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渊本是个出名的神射手,“雀屏中选”的典故,就是源自他一箭射中屏风上孔雀绘图的眼睛,才赢得了窦氏亲睐,与她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三娘这几个出类拔萃的儿女。他曾率十余骑从人和数千盗匪不期而遇,李渊临危不惧,连射七十余箭竟箭无虚发,

  • 康熙为什么对贪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康熙对贪腐进行了哪些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康熙,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是怎么对待贪官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康熙皇帝历来被人认为是“吏治典范”,然而,康熙皇帝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并非那么简单,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吏治问题。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他如何与汉精英搞好关系。一方面为了天下统治;一方面用他们抑制满权贵。所以,他更多的是对

  • 曹节真是曹操最宠爱的女儿?为何还让她嫁给汉献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节,三国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曹节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她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详细道来。曹操总共有六个女儿。其中曹宪是曹操的大女儿,曹节是曹操的二女儿,而曹华是曹操的六女儿。曹操一口气把自己三个最疼爱的女儿嫁给了刘协,在当时来看主要是为了控制好

  • 慈禧17岁入宫,22岁当贵妃,她是怎么办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清朝

    慈禧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慈禧入宫的时间是咸丰二年(1852年),那年她17岁,以满洲镶蓝旗秀女的身份赐号兰贵人。这就是慈禧长达56年紫禁城生活的起点。在清王朝的后宫,一个普通秀女想晋升至母仪天下的皇后宝座,理论上要经历“答应、常在、贵人、嫔、妃、贵妃、皇

  • 刘备在荆州寄人篱下,是怎么反客为主“借”到荆州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刘备

    刘备是怎么借荆州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荆州历来都是群雄逐鹿之地,尤其在东汉末年,它的归属直接决定着各方力量的消长。荆州在刘表统辖的十八年中,没有卷入中原纷争,因此,荆州人口繁盛、人才济济、物产丰饶。三国荆州的地图对曹操而言,荆州是其南下的“桥头堡”,如果占据它,向东可

  • 王昭君有多美?揭秘王昭君的真实长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王昭君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揭秘王昭君的真实长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王昭君,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她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如今有很多人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了王昭君的形象,但是那都是演员演的,对于她真实的长相却有着极大的兴趣。那么历史当中的王昭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真的就像传说当

  • 东汉名将窦宪是个怎么样的人?窦宪做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窦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东汉名将窦宪的故事,欢迎阅读评论。其实,历史上的人,想要完全只用一个词来形容,都是很不可靠的,因为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人做出来的事情也有可能正负参半,比如东汉时期的大臣窦宪,可以说他是名将,因为他能够击败匈奴,但是也可以说他是奸臣,遗臭万年。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评

  • 光绪原本只是一位王子 慈禧为什么会安排光绪继承同治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光绪,慈禧

    慈禧为什么安排慈禧继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光绪原本只是一位王子,父亲是道光的第七个儿子醇亲王奕譞。他生于1871年,由堂兄同治皇帝赐名载湉。“湉”字的本意是水波平静,但谁也没想到,在载湉四岁时,他平静的生活惊起波澜,命运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

  • 诸葛亮点灯暗藏着两大计谋 这两大阴谋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点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果问到三国时期谁最具有智慧,想必几乎百分之一百的人都会说是诸葛亮。诸葛亮年轻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接着一把火烧了曹操的军队,使得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破灭;然后乘着胜利的余威,让刘备空手就拿下了荆州,进而攻占益州,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