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绪原本只是一位王子 慈禧为什么会安排光绪继承同治的位置

光绪原本只是一位王子 慈禧为什么会安排光绪继承同治的位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56 更新时间:2023/12/10 6:05:07

慈禧为什么安排慈禧继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光绪原本只是一位王子,父亲是道光的第七个儿子醇亲王奕譞。他生于1871年,由堂兄同治皇帝赐名载湉。“湉”字的本意是水波平静,但谁也没想到,在载湉四岁时,他平静的生活惊起波澜,命运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黄瓦红墙、守卫森严的宫廷出现一场噩耗,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具体死因,官方说天花,民间说因寻花问柳而染上不治之症。

清朝的皇位继承,遵循的都是父死子继。由于同治皇帝既无子孙,也无兄弟,这就就给皇室留下一个难题。皇位由谁继承,权利如何运作,都成了必须立刻解决的问题。于是,慈禧太后召集王公大臣,至养心殿西暖阁开会。接到通知的人都清楚,这是一场关乎大清国运的会议。

在同治去世,皇位空缺的情况下,按照传统惯例,应该是为同治皇帝立嗣,然后由嗣子继承皇位。古代宗法原则是:

“立嗣之事,其法择胞兄弟之子以为嗣,次则择从兄弟之子。”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没儿子,要立嗣,首选就是亲兄弟的儿子,其次是叔伯兄弟的儿子,总之,尽量选择血统相近的人。

同治无亲兄弟,若为他选择嗣子,只能在“从兄弟”里面选。同治是“载”字辈,他的下一代就是“溥”字辈。当时“溥”字辈只有两个人——溥伦和溥侃,为道光皇帝长子奕纬之孙。

然而,奕纬去世时,年仅二十四岁,没有留下子嗣。咸丰上位后,不忍兄长无后,就从宗室中选择载治,过继给奕纬。因此,载治的血统并不是近支皇族,其子溥伦和溥侃也只是名义上的道光后人。

如果立溥伦或溥侃为皇帝,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这些道光诸子绝对不会接受,两宫太后也不会同意,因为她们是道光的儿媳妇,有责任维护道光的帝王世系。

西暖阁择立新君的会议开始后,立“溥”字辈分决议,很快就被否决。因此,就只能从同治的平辈中选人,也就是回归“兄终弟及”。按照这个思路,可选范围就扩大了,比如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都有儿子可供选择。其中,恭亲王的儿子载澂已成年,爵位是贝勒,比较有竞争力;醇亲王的儿子载湉四岁。

根据《翁同龢日记》的记载,当时军机大臣与慈禧在此问题上发生过争执。

“(慈禧说)此后垂帘如何?枢臣中有言,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

太后垂帘听政的前提是皇帝幼小,慈禧的言外之意就是要立小皇帝。枢臣,即军机大臣说立贤,言外之意是就是要找个年长的,因为小孩子无法用“贤”与“不贤”来评价。但考虑到慈禧的地位以及权力欲,军机大臣也适当退让,依旧说垂帘。

当时的军机处,以恭亲王为首,军机大臣都是他的亲信,所谓立贤,其实是为恭亲王之子争取机会。但慈禧与恭亲王是对手,肯定不愿意他儿子继位;何况,恭亲王之子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难堪大任。因此,慈禧又说:

“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既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翁同龢日记》”

慈禧将“择君”改为“择嗣”,而且是为咸丰择嗣,这就是将国事变为家事。此言一出,军机大臣哑口无言,因为咸丰的家务事,外人难以干涉。接着,慈禧宣布,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承继咸丰为子,入承大统。一场拥立新君的大事,被慈禧轻易解决。联想到历史上皇位争夺的残酷性,慈禧的决断,可谓漂亮。慈禧为何要选择载湉?

一、两人关系,亲上加亲。如果选“溥”字辈,慈禧就是太皇太后,一来关系疏远,二来“垂帘听政”的合法性就没了。因此,只能选择“载”字辈。载湉是慈禧妹妹醇亲王的福晋所生之子,相比其他“载”子辈的王子,载湉与慈禧关系更近,既是她的侄儿,也是她的外甥,可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二、年纪尚小,便于控制。载湉继位时,年仅四岁,等到他正式亲政,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因此,慈禧就能继续垂帘听政,掌控朝政。此外,小孩子便于教育,也更容易培养感情。

秋媚说:光绪能成为皇帝,完全是慈禧运作,而这一切的出发点,全部是她的权力欲所驱动。光绪虽是帝王,但他的个人意愿是无效的,从始至终,他都是老佛爷的“提线木偶”。

标签: 光绪慈禧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点灯暗藏着两大计谋 这两大阴谋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点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果问到三国时期谁最具有智慧,想必几乎百分之一百的人都会说是诸葛亮。诸葛亮年轻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接着一把火烧了曹操的军队,使得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破灭;然后乘着胜利的余威,让刘备空手就拿下了荆州,进而攻占益州,最

  • 秦昭襄王杀白起真的是秦国的损失吗 其实秦昭襄王得到的更多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秦昭襄王

    还不知道:秦昭襄王杀白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昭襄王40年,秦昭襄王想立自己儿子安国君为储君,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公子俚,是名正言顺的储君第二顺位继承人。此时魏冉是支持公子俚的,白起和魏冉是同穿一条裤子的,目的很明确。宣太后为了不让兄弟俩自相残杀而出面表

  • 姜维的军事才能到底有多厉害 姜维才能有没有超过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维,诸葛亮

    还不知道:姜维的军事能力如何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看过了,这部历史电视剧中的内容其实有很多是杜撰出来的,并不真实。要说三国时期比较真实的历史,还是要从《三国志》中看了。说起蜀国中最具有军事才能的人,相信很多人就会想到诸葛亮了,

  • 乾隆退位之后手中还大权在握 乾隆为什么还要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清朝

    还不知道:乾隆的太上皇生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在把皇位禅让给儿子嘉庆以后,却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朝政。他还把藩属国的所有使臣集中起来,对他们说:“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乾隆为什么给藩属国的使臣们说这个话呢?因为本国是不用说的,大家都看得出

  • 揭秘:清朝第一位出身辛者库的妃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良妃,清朝

    你真的了解良妃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朝康熙前中期被封为妃的女人有五个,分别是惠妃、宜妃、德妃、荣妃和良妃。其中,良妃便是清朝第一位出身辛者库而被晋封为妃的女人。良妃卫氏生年不详,父亲阿布鼐是内务府管领,内务府管领乃正五品文职,是内务府中的一名中级官员,主要为皇室提供后勤服

  • 乾隆心中的“长春花”!后宫佳丽三千乾隆只爱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乾隆,富察皇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心中的最爱!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自古以来,人们就相信一句话: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江山,为了自己的龙椅,就没有各位皇帝做不出来的事。特别是清朝时期的乾隆,那更是“花心大萝卜”一枚,一生沾花捻草的事实在太多了。可是,喜欢与爱不是一回事,这个道理在乾隆表现的尤为突出:

  • 投奔刘邦后韩信经历了什么?韩信究竟为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究竟为何被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在西汉的建立过程中可谓战功赫赫,因而一直以来关于他被杀总是令人不胜唏嘘,而杀韩信则同样成为了刘邦屠戮功臣的典型罪证。那么,韩信到底因何而死呢?其实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自有其必然性,我认为不

  •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 为何会如此偏爱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郭嘉

    还不知道:曹操偏爱郭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郭嘉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有人说他比诸葛亮是还要厉害的,还有就是他如果不死的话,那诸葛亮是不敢出山的,所以这个事情看来也还是很有话说的,其实从曹操这边来看的话,曹操这边也是谋士众多的,但是他也还是非常的偏爱郭嘉

  • 他是三国演义中被忽略掉的蜀汉将领 他在当时的地位不输于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陈到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将领陈到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陈到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账下的白毦兵统领。但奇怪的是,陈到并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过,陈到当时的地位不输赵云,以忠勇著称,立有诸多战功,为什么这样一位将领就直接被演义给忽略掉了呢?是在令人很难理解。陈到是在刘备担任豫州刺史

  • 张居正掌权10年,严嵩却掌权21年,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居正,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居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代有两位宰相格外的显眼,他们就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和严嵩,他们以法外之权统领大明王朝,但一个成为历史罪人,另一个成为流芳千古的名将。可能很多人觉得严嵩根本比不上张居正,但其实在权力游戏之中,严嵩似乎比张居正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