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只用八个字就保住了江山,如果崇祯用了,大明可能不会完

李世民只用八个字就保住了江山,如果崇祯用了,大明可能不会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89 更新时间:2024/3/5 16:19:18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之君。他之所以被后人视为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是因为这四个字:德才兼备。在个人私德方面,李世民没有声色犬马之流的不良嗜好,胸襟博大,善于纳谏从善如流,善待臣下不妄杀戮。在个人才能方面,李世民更可称是天纵奇才。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治国理政,无论是处理敌国之间还是君臣关系,几乎都是尽善尽美,恰到好处。

隋末唐初之时,天下大势错综复杂。李渊李世民所面对的,主要有两大敌手。一是纵横中原、割据一方的起义军和军阀,即所谓的十八路反王。第二个对手更为强悍,是来自塞外的突厥部落,首领是始毕可汗颉利可汗,其实力和战斗力极为雄厚,远超中原各派势力。当隋末天下大乱时,颉利可汗也虎视眈眈,觊觎中原天下,颇有分一杯羹之意。

面对这样的形势,李世民采取了先内后外的正确决策,集中力量剿灭内地的义军和军阀,而对难以匹敌的始毕可汗、颉利可汗,则采取了曲意逢迎、拉拢交好的对策。早在起兵之初,李渊李世民就对此达成共识,派遣大臣刘文静出使塞外,主动对始毕可汗称臣纳贡,如《旧唐书》记载,“厚赠金帛,前后无算”,送给对方大量金银财货,以获取其支持,避免与之为敌,解除后顾之忧。

李世民登基后,颉利可汗自恃实力强大,屡次兴兵南下进犯中原。李世民考虑国内久经战乱,士马疲惫国力虚弱,仍然采取了退避忍让的对策。甚至武德九年,颉利可汗大军直逼唐都长安,把大唐逼到生死存亡边缘。李世民依旧不急不恼,亲自出面与颉利可汗谈判,《隋唐嘉话》记载,唐朝“倾府库赂以求和”,几乎把国家府库出空,换来颉利可汗退兵。《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此时对大臣们说了八个字:“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八个字最早出自《老子》一书,却成了李世民的安国妙计。

八个字就是李世民面对强敌的基本策略,他正是靠这八个字,躲过了颉利可汗的致命打击。贞观三年,唐朝经过数年养精蓄锐,钱粮充裕,士马精强,李世民一声令下,唐军远征塞外,大破颉利可汗,威风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被活捉。李世民的高明之处在于,实力不济时,不惜代价交好强敌,暗中积蓄力量,时机成熟再对敌手发起致命一击。

明朝末年的形势,与隋唐之际有很多相似之处。崇祯皇帝面临的局势,与李世民当年如出一辙。辽东关外有实力强大、凶悍勇猛的清朝,关内中原有李自成等义军力量,可称是内忧外患交织。可惜崇祯皇帝不会用李世民这一招,他死板而执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机械方针,对外与皇太极在辽东激战不休,对内与李自成等义军苦斗不已,选择了同时与两大强敌开战。

以当时明朝国力、明军战斗力,单独对抗李自成还能略占上风,单独对抗皇太极毫无胜算,处处挨打。同时与两大强敌开打,结果顾此失彼,耗尽国力,一个也搞不定。如果崇祯会用“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方针,在实力不济时,先对强悍难敌的清朝采取和谈交好之策,不妨效法李世民,厚赠金帛,换来与皇太极的几年休战时间,然后集中火力剿灭关内义军,待局面稳定,休养生息几年后,再集中力量对抗清朝,即使不能消灭之,保住大明毫无问题。

清朝立国之初,被限制在辽东一隅,粮食、食盐、铁器、布匹、金银都极为匮乏,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清朝屡次南下的直接目的,就是掳掠人口财货。早在袁崇焕主持辽东期间,皇太极就表达过和谈意愿,让明朝每年付出一批金银布匹,双方即可立即停战。后来清朝与杨嗣昌、陈新甲等明朝大臣,都多次表述类似和谈诉求,但最终都被崇祯皇帝拒绝,丧失了保住明朝的最后机会。

崇祯皇帝不可谓不勤政,不可谓不努力,但就是欠缺一点变通策略,如果他能像李世民一样灵活而现实,明朝局面会好得多。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慈禧到底做了什么?让光绪皇帝苦不堪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

    慈禧太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度有争议话题的女性,她本名叶赫那拉氏,两度垂帘听政,是满清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在咸丰帝死后,慈禧联合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发动政变,诛杀了顾命大臣,成为清帝国的掌权人,开始了长达四十七年亲政。然而,在咸丰帝死后多年,常年禁欲的慈禧心里逐渐出现了些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元1875年

  • 清代小说家李渔是如何防盗版的呢?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顺治

    顺治八年(1651年),暂居于南京的李渔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传奇大集《怜香伴》。根据以往的经验,李渔断定这本书一旦付梓上市,立刻会引来无数非法书商的猖獗盗版,到时候,自己呕心沥血熬出来的成果,又只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虽说遭盗印后可以状告那些无良书商,但自己必然也要遭受损害,而且盗版商远不止一两家,要一

  • 唐朝最负盛名的大将之一,能让敌人听其名便未战先逃,他的实力到底有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薛仁贵,李世民,

    唐朝作为我国古代最繁华的朝代,这一切都建立在拥有强大无力的前提下。唐朝建立初期,国内拥有一大批的名将,他们的存在使得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敢随意的放肆。薛仁贵,便是当时拥有赫赫威名的战将,虽然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当时因为他的父亲逝世的较早,这就使得他的家庭非常的贫穷,一般都是以种田为业。薛仁贵在成年之后,对

  • 三国关羽千里走单骑碰见两人,一人成为忠义代表,另一被赵云所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赵云,周仓,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做为忠义的代表受到世人的称赞,在千里走单骑之前关羽深陷曹营,当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之后,立即向曹操辞行单枪匹马保护两位皇嫂去寻找刘备,期间关羽无奈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和刘备得以团聚,中间在关羽大战夏侯惇之后,关羽又在途中结识了两个人,一个对关羽忠心耿耿的周仓,另一位就是裴元绍。当时周仓和

  • 中国第一个外籍太监朴不花,为爱自阉,还把国家给玩丢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朴不花

    太监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型产物,是封建王朝极端残忍、极不人道的具体表现。所以太监一般都是贫苦农民出身的,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割掉生殖器,到皇宫去混口饭吃。但历史上,也出现过几位“幸运”的太监,像魏忠贤、李连英等人,他们都因为当了太监而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可是,大伙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外国籍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的向宠是谁?三国时期名将向宠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向宠,诸葛亮,出师表,刘禅,三国

    向宠(?—240年),向朗胞弟之子。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伐时,以向宠为中领军,封都亭侯。诸葛亮北行汉中前,特意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向宠。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南征汉嘉(今四川雅安北)蛮夷时,遇害,尸体被其部下夺回。人物生平向宠初为牙门将。章武元年(222年),

  • 汪大渊比郑和下西洋早75 年,600多年前就到了澳洲旅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汪大渊

    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汪大渊出生于南昌市青云谱施尧村汪家垄。年幼的汪大渊与其他孩子有着明显不同,不仅爱读书,而且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向往,立志要游遍天下名山大川。他特别对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赵汝适的《诸蕃志》格外痴迷,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漂洋过海、踏浪远行。

  • 约阿希姆·派普:二战中最帅的德国军官,却被称为“地狱来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约阿希姆·派普,二战,德国

    提起二战时的纳粹军官,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抛开立场的因素,德国军官的战术素养确实是名列前茅的。而且,德国军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帅”,即使跟今天的大明星相比也毫不逊色,比如今天要说的约阿希姆·派普。话不多说,先上图——不过,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选择靠实力。这句话用来形容派普,再合适不过了。派

  • 世界历史上最具魅力的十大“统帅”,中国有两人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丘吉尔,英国,彼得一世,秦始皇

    人生是短暂的生活中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于怀,为这些小事而浪费你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拯救了整个欧洲——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

  • 三国王观是什么人?王观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观

    王观年轻时孤单贫贱,但却能磨砺志向。曹操征召他为丞相文学掾,出任高唐、阳泉、酂县、任县诸县县令,所仕之处都得到治理。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帝后,王观入朝担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出任南阳、涿郡太守。涿郡北面与鲜卑势力范围接壤,屡次遭到鲜卑进攻抢掠。王观上任后,命令当地边境居民每十家以上就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