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宣宗能看清是非不计前嫌 可谓仁君

明宣宗能看清是非不计前嫌 可谓仁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37 更新时间:2024/1/6 9:33:11

洪熙元年(1425),仁宗在位十月暴毙。长子朱瞻基继位,即明宣宗,年号宣德,在位十年。

宣宗和仁宗性格相似, 在位期间实施仁政,重视农业,体恤百姓,赈济灾民,除恶扬善。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可媲美中国历史第一个盛世“景之治”,后世喜欢把仁宗和宣宗并列为一个时期,称之为“仁宣之治”。

朱瞻基斗蟋蟀

有一次宣宗收到礼部的奏章,说锦衣卫总旗的女儿为了救患病的母亲,把自己的肝脏煮给她吃,结果母亲病好了(割胆煮液饮之,遂愈),于是礼部请宣宗嘉奖。宣宗说身体发肤是父母给的,不能毁伤,剖腹割肝这哪里是孝顺,如果嘉奖了便会使愚昧之人效法,所以没有同意礼部的奏请。

仁宗死前曾收到时勉的奏章,劝他不要纵欲,李时勉因此下狱。到宣德时期的某一天,又有人提起此事,宣宗大怒,说一定要亲自审问并杀了他。后来又下令直接在西市处决,不见他。但是刚好在押解的路上,宣宗在远处看到了李时勉,骂道:“你这个小臣,敢触犯先帝,你还有什么话说,过来!”李时勉叩头说:“臣说居丧期间不该接近嫔妃,皇太子不应远离左右。”宣宗听到他的话,气色稍微好一点。

等李时勉陈述完奏章中六件事后停止了。宣宗让他说完为止,李时勉回答说因为害怕忘记了。宣宗又问他写的草稿在哪,李时勉说已经烧了。宣宗叹息,称赞他是忠臣,于是官复原职。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宣宗开始并不知道李时勉对先帝陈奏了什么,有了这番对话他知道李时勉对先帝陈奏的情况并不是过分之举,而是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便也没有再追究。由此可以看出,宣宗能看清是非,不计前嫌,可谓仁君。

就明代所有皇帝的素质而言,朱瞻基算是比较贤德的了。不仅骑射精通,并且在绘画和诗词方面颇有造诣,可谓文武双全。当然,朱瞻基的品行也不是一点没有问题,任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比如,他喜欢斗蛐蛐。因为他这个爱好,致劳民伤才,百姓家破人亡(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朱瞻基还有一个不良嗜好就是好房中性事,还太医索要关于这方面的书,太医没有还把他给关了起来。

网络配图

但是这些不良的爱好并不能否定宣德年间的成果,这得益于他自己的励精图治和三,蹇义、夏原吉等贤臣的辅佐。几位重臣彼此虽然偶尔有矛盾,但是在国家大事方面能以大局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相互包容,不计较个人恩怨,宣宗对这几位重臣十分信任,对于他们提出的建议总是虚心接纳,君臣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当是时,帝励精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还有洪武、永乐两朝的打下的根基还能发挥作用,宣宗执政期间还能受到他爷爷成祖勤政为民,果敢坚毅的影响。

标签: 朱瞻基明宣宗

更多文章

  • 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光

    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网络配图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

  • 揭秘乾隆和香妃不得不说的故事 他的妃子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香妃

    乾隆皇帝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关于他的史料有很多,其中有一些关于他的妃子。虽然乾隆皇帝的妃子的数量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多的,但是乾隆皇帝的妃子的数量也不少,有41个,传说其中有一个妃子叫香妃。那么乾隆的妃子有哪些,乾隆与香妃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乾隆的妃子有哪些据记载,乾隆皇帝有三位皇后,包括原配富察

  • 三国里吕布和太史慈谁才是第一神射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布,太史慈

    吕布是汉末群雄之一,曾任奋威将军、左将军,进封温侯。《三国志·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曰:“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意指吕布骑射技艺娴熟,体力超过常人。古时被誉为“飞将”的还有西汉一代名将李广,同样以射术闻名于世。《英雄记》也称吕布“有武勇,善骑射”。刘备屯驻小沛时,袁术曾遣大将纪灵率三万步

  • 清朝迷雾:咸丰皇帝在位时为何不重用曾国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咸丰皇帝

    太平军起义事件后,咸丰皇帝算是遭够了罪,白天黑夜地翻过来忙,都觉得时间不够。更让他觉得晦气的是,花了那么多力气,成效却越来越低。既然这样为何不肯重用曾国潘呢?咸丰以夜继日的忙,结果前线送过来的奏折,不是说这里让人给捅了一刀,就是说那里挨了一棍,久而久之,皇帝的自信心大受打击,都不怎么敢相信自己也能赢

  • 学学追星皇帝唐宣宗是如何理智追星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怡(后改名李忱),是唐宪宗之子,唐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李怡年轻时为了免受政治迫害,韬光养晦,故意装傻,大家都认为他窝囊得很,唐文宗、唐武宗更是经常很无礼地取笑这个叔叔。唐武宗病危时,宦官们为了找个好控制的人当皇帝,选择了李怡。网络配图没想到,李怡改名李忱,登上皇位后,立即现出了他精明能干

  • 揭秘:三国时让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奇才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奇才,用现代语言那就是神人,有神机妙算的本领。可是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唱衰诸葛亮的人,甚至有些文章提到诸葛亮在三国谋士中前十都排不上名字,事实真是这样的吗?不过,对于这些声音,我们可以自动屏蔽掉,一笑置之。不过确实,在三国事情,真有这么一个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人,这神秘人又是谁

  • 与乾隆皇帝争“古稀老人”称号而丢命的糊涂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尹嘉铨

    都说老虎屁股摸不得,效仿皇帝,与皇帝争风雅,比摸老虎的屁股还危险。乾隆年间就有这样一位,拿人家乾隆占了的称号戴在自己的头上,结果把自己的小命玩完了。网络配图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月,乾隆西巡五台山,返回京城时驻跸保定。早已退休解职的原大理寺卿尹嘉铨得到了这一消息,虚荣心作祟,想参加接驾盛典。可

  • 三国第一军事奇才郭嘉 26岁遇见曹操38岁错过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嘉,曹操,孔明

    核心提示:三国谋士中谁的人气最高?——毫无疑问是郭嘉。跟对曹操,是他人生的福气;错过诸葛亮,是读者的遗憾。如果用一句话形容郭嘉,我想是这样的:他人生最大的“缺点”就是料事如神!网络配图一郭嘉 ,字奉孝 ,三国时的一位奇才 ,曹操的重要谋士 。郭嘉曾在袁绍手下做过谋士 ,他认定袁绍,好谋无决,难成大业

  • 揭秘楚威王的王后楚威后为什么不称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楚威后

    楚威后在《芈月传》里楚威王的王后,后来他的儿子继位成王,因此她的称呼就成了“后”。虽然她大王母亲的身份等同太后,但其实她并不称太后,因为“太后”这一称呼在当时还没有出现。太后是中国封建朝代时期,对帝王的母亲的尊称。一般都是原来是皇后,皇帝死后升为太后,也有一些原来只是妃嫔但因为儿子继位,母凭子贵而成

  • 明朝真实的“孙悟空” 被皇帝活埋七日而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谔

    核心提示:孙悟空是神仙,被压五百年而不死,但陈谔乃一凡人。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不吃不喝最多也就坚持几天的时间,而陈谔不光是不吃不喝,还被埋于坑内,“口能言,身不能动”,这种情况下能活几天?——陈谔坚持了一个星期:“七日不死”。网络配图《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各路神仙降他不得,玉帝遂请如来佛祖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