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第一军事奇才郭嘉 26岁遇见曹操38岁错过孔明

三国第一军事奇才郭嘉 26岁遇见曹操38岁错过孔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83 更新时间:2024/2/10 23:22:49

核心提示:三国谋士中谁的人气最高?——毫无疑问是郭嘉。跟对曹操,是他人生的福气;错过诸葛亮,是读者的遗憾。如果用一句话形容郭嘉,我想是这样的:他人生最大的“缺点”就是料事如神!

网络配图

郭嘉 ,字奉孝 ,三国时的一位奇才 ,曹操的重要谋士 。郭嘉曾在袁绍手下做过谋士 ,他认定袁绍,好谋无决,难成大业 ,遂离他而去

。后经荀彧推荐任曹操的军师祭酒(首席军师,相当参谋)

郭嘉聪慧过人,思路敏捷,多谋善断 。《三国志 》作者陈寿评价他是:

精通谋略,应用实际。曹操常与他纵论天下大事,曹操为得此奇才而欣喜异常,感叹道:“使孤成大业者 ,必此人也 。” 郭嘉也庆幸白己得到明主,称曹操 “真吾主也

郭嘉没有辜负曹操的厚望 。每临大事,他善于出谋划策,几近神算,好在曹操也能虚怀若谷 ,多听从其言 ,依计行事 ,往往稳操胜券。在著名的官渡之战前

,郭嘉力排众议 ,建议曹操先平吕布 ,以防与袁绍决战时,吕布出兵援绍 ,造成两面夹击之势而陷于被动 。

网络配图

那时袁绍占领整个河北和河南郑州一带,地广兵多,许多人担心攻打吕布时,袁绍会出兵夹击,郭嘉认为,袁绍这个人见事迟,得计迟,不用怕。结果正如郭嘉所料,袁绍没有出兵。

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时,江东孙策企图北袭许都,引起惊恐。郭嘉则认为孙策新得江东,所诛杀的多是有影响的人物,孙策又轻慢而无防备,不久当被刺客暗害。这个判断很快就得到验证。

这样,曹操取得了平吕布、灭袁绍的胜利。这时有人建议乘胜追击袁绍之子袁潭、袁尚,郭嘉分析说,袁绍集团内部不和,不如以柔对刚,等对方有破绽,或者可有渔者之利。所以,先南征刘表以待其变。当曹操率兵南下,袁潭就被袁尚打败,向曹操乞降。

于是,曹操一举荡平冀州。这时郭嘉又劝说曹操多收青、冀、幽的名士借以笼络人心。经过这些征战和措施,奠定了曹操霸业的基础。后来,当曹操将征讨乌桓时,诸将顾虑刘表会袭击后方,郭嘉认为刘表喜欢夸夸其谈,又与刘备有矛盾,不足为虑并建议征讨乌桓要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曹操采纳,大获全胜。以上举例,生动说明郭嘉确是一位“良臣”、“奇佐”。

网络配图

郭嘉在征讨乌桓途中病逝,终年38岁。曹操为此痛哭并上表曰:每逢大事,群臣不能下决断,他说一下我就能采纳并成功,平定天下的功劳都靠他的谋略。等到曹操兵败赤壁后,他又一次痛哭感慨:要是奉孝在,我不会到这种地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表现了对失去肱股之才的悲痛和惋惜,也隐含了对众多谋士缺少应有才干的批评。

《三国志·郭嘉传》是毛嗲嗲最喜爱的一篇人物传记,他曾在谈话中多次引用《郭嘉传》中的“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希望大家学习郭嘉的”多谋善断。毛嗲嗲解释说,“多谋”就是要善于从各方面听取意见,发现问题;“善断”就是要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意见,通过比较,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方法。

标签: 郭嘉曹操孔明

更多文章

  • 揭秘楚威王的王后楚威后为什么不称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楚威后

    楚威后在《芈月传》里楚威王的王后,后来他的儿子继位成王,因此她的称呼就成了“后”。虽然她大王母亲的身份等同太后,但其实她并不称太后,因为“太后”这一称呼在当时还没有出现。太后是中国封建朝代时期,对帝王的母亲的尊称。一般都是原来是皇后,皇帝死后升为太后,也有一些原来只是妃嫔但因为儿子继位,母凭子贵而成

  • 明朝真实的“孙悟空” 被皇帝活埋七日而不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谔

    核心提示:孙悟空是神仙,被压五百年而不死,但陈谔乃一凡人。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不吃不喝最多也就坚持几天的时间,而陈谔不光是不吃不喝,还被埋于坑内,“口能言,身不能动”,这种情况下能活几天?——陈谔坚持了一个星期:“七日不死”。网络配图《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各路神仙降他不得,玉帝遂请如来佛祖将其

  • 万历皇帝:中国最短命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万历皇帝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明神宗朱翊钧病逝,这位万历皇帝,没留下什么丰功伟绩,却创造了明朝皇帝两项“另类记录”:一是不上班时间最长,28年不上朝。二是在位时间最长,在位48年。接下来,是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继位,是为明光宗。这位皇帝比他爹还“另类”,没干出什么像样政绩,却也创造了一项历史记录——中国最短命皇

  • 三国第一悲情英雄 与诸葛亮情同父子名声超赵子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赵子龙

    核心提示:蜀汉大将军姜维,不仅是蜀汉后期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更是整个三国 后 期 一 个 光彩照人的人物。《三国演义》后期的姜维,名声直追早期的赵云、马超、张飞。看《三国演义》,每至关键处,“天水姜维”总能力挽狂澜,让人眼前一亮。网络配图一姜维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闪亮登场,一开始就识破了诸葛亮

  • 揭秘中国历史上首名外国太监 一手使元朝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朴不花

    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网络配图 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群。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

  • 揭秘: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

    元朝之后,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然而,刘继兴在查阅史料时却惊奇地发现,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皇帝宝座的?网络配图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

  • 揭秘大贪官和珅在皇帝眼皮底下敛财的惊人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和珅

    除了乾隆皇帝大量的赏赐之外,和珅敛财的手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大发人情财;二是利用职权进行贪污;三是利用吏部勒索百官;四是进行投资经营。依照薛福成《庸庵笔记》中的记载,和珅家的财产全部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相当于清朝15年到20年的财政收入。实际上,和珅作为乾隆皇帝的第一宠臣,和珅财产的来源,很

  • 揭秘刘邦夫妇杀掉战神韩信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

    刘邦能够打败当时数倍于自己武装力量的项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得到了韩信这个人才的缘故。韩信本来是满腹韬略,可惜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项羽的帐下混了个“执戟郎”,说白了就是给项羽打杂的,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和下面的兄弟们只能是厮混度日!直到他机缘巧合,在萧何的大力引荐下,重新投到刘邦门下,才有了施展自己

  • 揭秘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靠哪一句话消灭20万明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努尔哈赤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方面的经典战例。网络配图在明朝万历后期,大明与后金已成明显敌对的双方,在辽东一带经常展开战争,互有胜

  • 宋太祖为何故预言宋王朝“不出百年”有亡国之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赵匡胤曾拟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但遭到群臣及晋王赵光义极力反对,迁都计划搁浅。自古统治者选择都城主要根据军事、经济、地理位置三方面条件来考虑。军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内,又利于御外;经济上要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