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恢泪杀马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诸葛亮恢泪杀马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40 更新时间:2023/12/16 4:39:03

建兴六年春天(公元228),诸葛亮北伐中原,亲自率军攻打祁山。由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归降诸葛亮,引起了关中巨大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坐镇西安,手下大将张郃马谡在街亭交战。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行动失当,被张郃打败,街亭也丢失了。诸葛亮的大军退回到汉中以后,诸葛亮处死了马谡。为此事,诸葛亮还自贬三级,由丞相降为右将军。在处斩马谡时,三军垂泪,诸葛亮也是垂泪而为,这就是有名的典故“挥泪斩马谡”。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在有些史书记载当中,说马谡临刑时,十万人为他流泪。马谡下狱时,有人替马谡求情,诸葛亮没有答应。后来接替诸葛亮执政的蒋琬来到汉中,对诸葛亮说:“春秋时楚国杀了大将得臣,然后文公才高兴,这是很清楚的事情。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这个时候杀了一个有智慧有计谋的人,难道不是太可惜了吗?”诸葛亮哭着说:“兵圣孙武所以能够制胜天下,就在于他用法明确。”

楚国杀大将得臣是发生在楚成王时期的事情。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城濮发生了一场大战。战前,楚成王本来打算撤兵回国,但大将得臣不同意,要求和晋国作战,楚成王给了他很少一部分兵力,自己回国去了。战争期间,晋国军队实行了“退避三舍”办法,既是兑现晋文公当初在楚国时的诺言,又是一种麻痹敌军的战术,果然将楚军打败。得臣带着残兵逃走。不过,楚国这一次的失败并没有大伤元气,楚国的令尹成得臣又是一位治军有方,屡立战功的大将,所以,晋国大臣都很高兴,独独晋文公秋眉不展。不用说,他非常担心,一旦有一天再和楚国军队相遇,得臣必然会用打胜仗来一雪前耻。但是,回到国内以后,楚成王责备得臣,得臣无以自辩,自杀身亡。消息传到晋军,晋文公说:“我在外部打击楚国,楚国在内部诛杀大将,这就叫内外呼应!”这才面露喜色,然后北渡黄河回到晋国,论功行赏。

按照这个“历史教训”,马谡可以不杀吗?

很明显,蒋琬的意思是说,马谡可以不杀。

一个将领由于自己的失误,使将士的性命白白丢在战场上,活着的人皆曰可杀,这样的将领应该杀。而马谡临死,有十万将士为他落泪,可见,不杀马谡,蜀国军心不会受到影响。

诸葛亮流泪杀了马谡,也可见他有痛惜之情。

马谡死后,诸葛亮给刘禅上了一道奏疏,说“街亭违背军令的错误”,责任在于他“用人不当”。还说“按照《春秋》军事失利责罚主帅的原则”,他自己承担全部责任,请求“自贬三级”。

这当中有两个问题:用人不当和承担全责。用人不当是说,刘备临终前曾经叮嘱过诸葛亮,说:“马谡这人言过其实,不可委以重任。”按照蒋琬的说法,这个人是个很好的谋士。诸葛亮让他带兵独当一面,这就是用人不当。承担全责这个事情说起来有点儿复杂。春秋时期,秦穆公要攻打郑国,大臣劝阻他,说“劳师袭远”不可能不走漏消息,这样很难取得胜利。且奔袭千里,要越过其他国家,没有后援,一旦出事,就是灭顶之灾。秦穆公不听,还是决定偷袭郑国。结果秦军失败,带兵将领做了晋国(途经之国)的俘虏,后来在文赢(晋襄公母,秦国女子)的干预下得以释放回国。按照军法,秦国的这些将领最低的处罚就是要处死本人,但秦穆公承担了全责,说一切责任都由自己来负,赦免了这些带兵将领。而这些将领也不负秦穆公,日后果然奋勇杀敌,打败了强敌晋国。这可以说是一种担全责吧!还有的担全责就是,主帅负领导责任,具体方面的将领负主要责任,就好像是一种倒逼机制。

如果按照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做法,马谡也可以不杀。

马谡还有一种可能可以不杀,那就是将马谡押回成都,让刘禅来处理。这样,只要有人出面讲情,诸葛亮可以借皇帝之口,赦免马谡。

但是,诸葛亮却是“先斩后奏”,杀了马谡。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杀了马谡呢?当然,我们不是要说马谡该杀不该杀,马谡既有败军之罪,又有逃军之罪,杀他有法可依,而是说为什么要杀。

关键在于,马谡之死,在于他违背了诸葛亮的“调动指挥”(违亮节度),这才是诸葛亮绝对不能容忍的。“节度”一词很有意思,是部署还是指挥调度?本来,刘备曾经告诫过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不能重用,但诸葛亮还是用了,为什么?他就是想用新人,树权威。当时蜀国没有人了吗?有。赵云、邓芝这些人只能作为偏师疑兵,魏延、吴壹只能是随军而行,而马谡却得到了这样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说赵云老了,那魏延呢?他可是时刻想着能够担当的!“诸葛平生唯谨慎”,按照诸葛亮的性格,他也不可能在这样一场大战中用生不用熟啊!关键在于,以上所说的人都是刘备的“老人”,是在刘备时期就已经成名的人。还有那个李严,他是刘备托孤的重臣之一,刘备让他“统内外军事”。但刘备死后,像北伐这样的对外军事,他能够“统领”吗?诸葛亮本来是想让这个刘备不让用的“老人”一个机会,让他成为“新人”,可惜马谡不但不争气,还不听话,败了又怎能不死?仅仅从军事上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失利需要以马谡以命来担责吗?果真如此,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到底也没有看见过长安,胜利又在哪里?师出无功,责任又该谁来担?何况,这次出师,蜀汉攻克了原来属于魏国的三个郡,街亭失利后,还带走了一千家百姓回汉中,这也不能算是完败吧!

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得到了一个人——姜维。诸葛亮给留守丞相府的人写信说:“姜伯约……所具有的才能,永南、季常那些人都比不上他。”还说:“姜维在军事方面非常机智能干,他既有胆量和义气,又深深地懂得兵法。”永南就是李邵,和哥哥弟弟一同被称为“李氏三龙”;季常就是马谡的哥哥马良,年少有才名,刘备入蜀,马良留守荆州,被任命为左将军掾。出使东吴,为孙权所敬重。就是这样的两个人都比不上姜维,可见诸葛亮对姜维是多么器重。得到了姜维,诸葛亮封他为义将军,还封他为当阳亭侯。此后更是一路高升,六年后诸葛亮去世,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并“统帅各路军马,加封平襄侯”。

姜维归蜀时,年龄二十七岁。正是有了这个新生代的懂军事的姜维,一个不听话的马谡兵败后想活都难。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自取其辱的东吴大臣,此人究竟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蜀汉

    吴蜀两国结盟,使者相互往来,作为使者,本应该只谈友谊,申明利害,求同存异,避免矛盾,但蜀汉国有一个使者却节外生枝,结果反而自取欺辱。这个蜀国的使者是谁?让他自取其辱的东吴国大臣又是谁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薛综是沛郡竹邑人。小时候跟随族人到交州避难,跟从刘熙学习。士燮

  • 孝贤纯皇后与康熙的感情有多好?康熙为她打破了哪些祖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孝贤纯皇后,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孝贤纯皇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的政治婚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大家的认知中政治婚姻都不太好。历史上最出名的就属孝贤纯皇后(富察皇后)她与乾隆相敬如宾,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皇后去世后,弘历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

  • 和珅在狱中写下三首诗,嘉庆读后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清朝

    和珅是清朝的一代显宦,他在乾隆一朝受宠之深、权位之重,自嘉庆而至清末,无一人能出其右。基于乾隆对他的无条件信任,和珅可以肆无忌惮地敛财和揽权,一度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但这也给他的未来埋下了隐患。正如嘉庆后来所说:“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实出于万不得已。”和珅权力过大,已经

  • 蜀汉都已经灭了 姜维什么还要匡扶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姜维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姜维,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63年,已成亡国之君的刘禅忽然收到姜维写来了一封密函,上书:“愿陛下忍耐数日,臣欲使社稷转危为安,日月幽而复明。”刘禅读罢,含泪叹息说:“干戈再起,可怜蜀中百姓难免生灵涂炭了。”明明蜀国已经亡了,为何姜维还不死心,想着匡复蜀汉呢?这

  • 正史上的张士贵,又是如何成为唐朝时期的一员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士贵,唐朝

    一说到张士贵就会联想到电视剧“薛仁贵征东”,在电视剧中张士贵被民间小说丑化了,本来是一个勇猛的大英雄,却被写成了只会拍马屁夺取他人功劳的小人,并且还多次设计陷害薛仁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可是正史上的张士贵却是唐朝时期的一员猛将,张士贵世代为官,他的祖父还是隋

  • 为何说姚广孝是一位妖僧,与他怂恿朱棣造反一事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姚广孝,朱棣

    关于姚广孝早期的事迹,《明史·姚广孝传》里载:“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通过这段记载,一个离经叛道的僧人形象其实已经出来了。姚广孝本来出身医学世家,后出家为僧,但他的老师,

  • 都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那廖化究竟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廖化,蜀中

    对于《三国演义》,我们了解的都是一些传奇人物的事迹,例如曹操、关羽、诸葛亮等人。当然这只是三国前期的厉害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耀眼的存在逐步退去,只留下了那些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来撑起这个舞台。因此在三国后期就流传出了一句话,即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大概意思就是蜀汉没有什么能打的武将了,而作

  • 朱瞻基为何会拒绝梁铭讨要高阳侯宅子的赏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瞻基,明朝

    朱瞻基为何会拒绝梁铭讨要高阳侯宅子的赏赐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自古以来,大臣若立下大功,皇帝都会赏赐金银财帛,或是良田美宅。例如,刘邦建立汉朝后,封萧何为酂侯,食邑万户。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为报答玄武门之功,将整个齐王府都赏赐给了尉迟恭。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开国

  • 李隆基继位之后,他与太平公主的关系有何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隆基,唐朝

    大家好,说起李隆基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矛盾激化其实是必然,从武则天被逼退的“神龙政变”到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争权的“先天政变”,可以说是唐朝中前期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而在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复位前后,由于武氏集团和韦氏集团的先后崛起,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作为李唐宗室,自然形成了同盟关

  • 历史上的吕后是什么样的 吕后真的有那么狠毒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后,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吕后,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都说最毒妇人心,刘邦死后,吕后不仅对刘邦的儿子下手,甚是还戚姬剁去双手双脚,做成人彘。俗话说人初本善,吕后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狠毒?后人对吕雉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吕雉出身并不低,准确地说,当时的吕雉,是年过半百一事无成地小小亭长地刘邦不能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