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阿济格?他为什么最后没能善终?

如何评价阿济格?他为什么最后没能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3/12/13 5:50:18

阿济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他虽然没有以十三副铠甲建立后金的努尔哈赤、传奇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三代帝王的孝庄太后等人出名,但他也曾对这段历史影响很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提起阿济格,知道的人可能并不是太多。但是提起他的弟弟多尔衮和多铎,知道的朋友估计就有很多。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母亲是阿巴亥,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也是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女人。

因为宠爱阿巴亥的缘故,努尔哈赤也便爱屋及乌,喜欢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儿子。而作为努尔哈赤和阿巴亥的第一个儿子,阿济格更是格外受宠。阿济格和两个弟弟,十几岁时候,便各自作为旗主,进入朝堂中,参与议事。这份宠溺,可是努尔哈赤其他儿子都没有的。

公元1626年四月,阿济格先是跟随二哥代善,征战喀尔喀部和巴林部。阿济格先后俘获了两个部落的首领和多位贝勒,取得了较大的功劳,以此被努尔哈赤封为贝勒。

阿济格受宠到什么地步呢?举个例子,皇太极的第二任福晋乌拉那拉氏,曾经因为在见阿济格时,没有从轿子上下来见阿济格,被努尔哈赤知道后,努尔哈赤便向皇太极立马休了乌拉那拉氏。

就因为一个儿子的媳妇,没向另一个儿子行礼,努尔哈赤就直接让儿子休妻。这个脑回路,也真是没谁了。

公元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病逝,终年六十八岁。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承汗位。这对于阿济格来说,是个很大的冲击。因为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伙同其他几个贝勒,直接逼死了阿济格的母亲阿巴亥。皇太极登基之后,虽然没难为阿济格兄弟三人,但他们享受的待遇,也江河日下了。

不过好在,阿济格和多尔衮、多铎弟兄三人,极为争气,靠军功一样可以活的很好。公元1627年,阿济格跟随二贝勒阿敏出征朝鲜,阿济格其骁勇善战连破朝鲜的五座城池,使得主帅阿敏最终取得胜利。后来在皇太极伐明的大军中,协助五哥莽古尔泰击败在塔山的两万明军,又在宁远城附近,歼灭了这里的所有明军。

但是后来,屡立战功的阿济格,因未经允许主持亲弟弟多铎的婚礼,被皇太极削去贝勒的爵位。不过,皇太极此举似乎更像是一种警告,并不想真的处罚阿济格,所以没过多久便恢复了阿济格的爵位。公元1629年到1634年期间,阿济格参与后金的多场战役,屡次获得战功。

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开始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其中阿济格被封为多罗英亲郡王。接下来,在1636年到1643年各场的大战中,也都有着阿济格的身影,阿济格在这些战役中同样表现不俗。

公元1644年,皇太极病逝,皇太极死后,因皇太极突然去世,生前没有留下遗诏,皇位争夺战就此拉开序幕。两黄旗和一些官员主张拥立皇太极长子豪格继位,阿济格和多铎以及其他官员,想要拥立多尔衮继位。最终,两黄旗的坚决反对,加上时机不成熟,使得多尔衮放弃了帝位的争夺,改立九阿哥福临继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作为辅政大臣。

同样是这一年,随着李自成起义军的兵临北京城下,明朝的气数已尽。当时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因为种种原因,开门献降,多尔衮便和亲哥哥阿济格直接率军入关。在接下来的山海关大战当中,阿济格和多尔衮经过一场生死大战,最终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李自成失败之后,短暂退往北京,然后又带兵离开北京,撤往西安方向。就这样,清朝军队在多尔衮和阿济格的带领下,轻而易举进入了北京城。

清军在占领北京城后,多尔衮回到盛京,与宗室们商量迁都北京的事情。作为哥哥的阿济格首先反对多尔衮,阿济格主张应该趁着此时屠城,便能征服北京。然后派多位王爷来镇守北京,大军回到盛京或是在山海关处防守,对于此时的清朝便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多尔衮却不这么认为,多尔衮认为夺得北京后,应该马上把都城迁到北京,然后就可以慢慢的统一全国,此时是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不能放弃北京。在迁都这件事上,兄弟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二人终于开始因为此事不和。

虽然阿济格反对,但是多尔衮最终还是说服了其他的宗室们,同意迁都北京。顺治皇帝在北京紫禁城的武英殿中登基,对各位有贡献的宗室以及大臣们进行封赏。阿济格被顺治皇帝封为和硕英亲王,这一年阿济格率军三万前往陕西,追击李自成和剩余的大部队。经过大半年的时间,阿济格最终在九宫山俘虏了李自成多位手下,斩杀李自成的两位叔父,李自成在此战中成功逃走。

李自成的死,在历史上一直是一桩悬而未决的公案。有人说李自成是在九宫山失败后,被附近村民当做盗匪误杀;有人说后来李自成出家做了和尚;还有的说李自成是在九宫山上战死了。

李自成的死法,对于阿济格来说,倒是有很大影响。因为当时阿济格上报的,是自己干掉了李世民。后来清朝虽然也不知李自成的下落,但却知道阿济格是谎报了。多尔衮一气之下将哥哥阿济格降为郡王,后来气消了以后,才再次恢复为亲王爵位。

公元1648年,之前归降多尔衮的大同总兵姜,起兵反清,多尔衮命阿济格率军前往大同讨伐姜瓖。期间姜瓖的部下杨振威背叛姜瓖,不光后来杀害了姜瓖,还杀害了姜瓖的一兄一弟,并最终归降了清军,阿济格的军队就此进入大同城中。进入大同城中的阿济格,以及他手下的清军,却成了大同城中百姓的活阎王,阿济格先是率领军队毁了大同的城墙,随后便在大同城中屠杀百姓和官吏,大同城中的百姓和官吏和百姓全被屠杀,死亡人数不详,而此次屠杀也被记录在史书当中,历史上称此次事件为大同之屠。

公元1650年,多尔衮因为行猎中,坠马摔伤导致旧疾复发,病情越来越严重。多尔衮知道自己的病情严重,很快就要不行了。因弟弟多铎早已经去世,哥哥阿济格尚在,于是多尔衮命人召来阿济格讨论自己的后事。多尔衮在交代完自己的后事之后,便与世长辞了,终年三十九岁。

而作为哥哥的阿济格,没有跟他人去讨论多尔衮的丧仪该如何办理,反而想趁机谋夺摄政王之位。阿济格暗中派人给儿子劳亲送去密信,命儿子劳亲率军前来,并且告诉劳亲不要把多尔衮的死讯告诉其他人。

阿济格怕自己与儿子劳亲势力单薄,无法彻底控制局面,所以对多尔衮之前所领导的两白旗,及其很多大臣们进行胁迫。两白旗的大臣,自然是看不上阿济格这种行为的,于是便拒绝了阿济格。

阿济格一看胁迫对于两白旗及其大臣们没有什么威慑力,便以其他的方式威胁,其中两白旗中的一些人跑到济尔哈朗面前告发阿济格,济尔哈朗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没有轻举妄动,决定见机行事,为了安全起见,身边还是带了三百精锐。

与此同时,之前与多尔衮行猎的大学士刚林,见多尔衮死后,阿济格的行为异常,恐怕生出什么不测,于是便快马加鞭,赶往京城,向顺治皇帝报告此事。顺治皇帝便下令关闭九门,在阿济格回到京城的必经之路,埋下重兵。没过多久,阿济格父子便和装有多尔衮的灵柩的马车出现了,要到达德胜门时,阿济格父子命属下大张灵幡,围绕灵柩车而行,很快阿济格父子便来到了顺治皇帝和济尔哈朗的面前,济尔哈朗环视阿济格父子,发现阿济格父子均有佩刀,证实了两白旗所言非虚,于是便这三百精锐严密监视阿济格父子。

很快,阿济格父子就被这三百精锐抓住证据,济尔哈朗将证据交到了顺治皇帝面前,顺治皇帝命参与议政的王爷们,商议定阿济格父子的罪名,这些议政王爷们,主张夺去阿济格父子的爵位,将其二人囚禁。

如果到了这里,阿济格能老实一点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善终。但是阿济格在被囚禁的期间,屡出狂言,甚至声称要放火烧掉囚禁他的地方。参与议政的王爷们见阿济格囚禁期间,不仅没有悔改之意,反而还口出狂言,再留他下去,恐怕生出祸患。于是一致决定,立即处死阿济格,顺治皇帝没有处斩阿济格,在后来只是命阿济格自尽,阿济格的儿子劳亲也被一同赐死,并且都被削去了宗籍。

阿济格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对于清朝的统一,确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过,在清军入关的过程中,阿济格确实是杀戮过重,尤其是对平民的杀戮,为后世所不齿。而且在多尔衮死后,为了自己能够当上摄政王,更是完全不顾弟弟的丧事,准备作乱。在谋乱的事情败露后,也不知道收敛。这样一个人,实在是很难评价他的一生了。

标签: 阿济格清朝

更多文章

  • 阿桂:乾隆宠臣,地位比和珅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阿桂,清朝

    他是乾隆宠臣,地位比和珅还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弘历当了几十年皇帝,各种嫡系人马轮番上阵,前期有小舅子傅恒,中后期有和珅、福康安、阿桂。这些人中间,阿桂是最接地气的,也是比较贤明的,一生充满坎坷,好在能够安享晚年。一、出生名门,在战场上打怪升级,艰辛地坐上军机大臣康熙五

  • 柴荣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 赵匡胤是怎么建立宋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匡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匡胤能够一统建立宋代,赵匡胤是怎么做到的?赵匡胤有什么优势存在?许多人活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可谓“牵一发而动百年”,让后人做出“假如”“倘若”的喟叹。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就是这样的人物,许多现代人都觉得,倘若柴荣能够多活几年,恐怕

  • 将秦国推向了深渊,胡亥登基之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胡亥,秦朝

    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病逝,胡亥继承帝位,是为秦二世。此时的秦国其实并算不上一手好牌,秦国的内部矛盾仍然极为严重,统治其

  • 西汉窦太后的弟弟,窦广国如何走上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窦广国,汉朝

    汉朝有个叫窦广国的人,一天睡觉时,山上发生泥石流,上百人被压死,他却安然无恙。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个相士算了一卦,惊讶地说:“你小子命不错啊,过几天就会成为皇亲国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窦广国当时不太信,但又抱着期望,万一走狗屎运呢。窦广国在四五岁的时候就被人拐卖,从小

  • 刘备对诸葛亮不信任吗 刘备临死前托孤为什么选择两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诸葛亮,托孤

    还不了解:刘备托孤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临终托孤为什么选了两个托孤重臣?刘备是对诸葛亮不信任吗?真相是什么样的?在《三国演义》中,因为诸葛亮早就在鱼腹浦留下了一个八卦阵,挡住了陆逊的追击,刘备才能平安退守白帝城,在那里从容不迫地安排了他的后事,同时也把

  • 吕雉成为太后掌权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刘邦的后代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雉,汉朝

    "外戚干政",这个中国封建社会几乎从未断绝的局面,始于吕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老话常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般事业有成的男性,家中都会有一个默默为其分担生活压力,推动他不断奋进的贤内助。如今,随着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南朝宋后废帝刘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朝,宋后废帝刘昱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南朝宋明帝刘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朝,宋明帝刘彧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孙膑最后到底是什么结局?为何会毫无踪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膑,战国

    孙膑,山东鄄城人,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秦国、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齐国。其中,就魏国来说,无疑是战国七雄中率先崛起的诸侯国。早在魏文侯在位时,通过李悝变

  • 巴寡妇清是什么人?秦始皇对她行上宾之礼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巴寡妇清,秦朝

    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是我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也是第一次完成大一统的人物,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秦朝。其功过是非自有定论,这里也不多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