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增为什么离开项羽:仅仅因为被挑拨离间吗?

范增为什么离开项羽:仅仅因为被挑拨离间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95 更新时间:2024/1/21 5:31:34

亚父范增

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很多都将他理解为干爹的意思,但在古代亚父和干爹是不同的,现在的干爹和那时的仲父意思差不多,“亚父”在当时的意思和叔父的差不多。

范增像

范增和项羽的叔父项梁是至交好友,所以才会在自己七十岁高龄的时候,还到处奔波帮助项梁反抗暴秦。范增和项梁的关系与兄弟之间的关系没有多大的差别,后来项梁去世,侄子项羽继承了他的位置。范增被项梁托孤,成为辅佐项羽的重要臣子。

范增为了友谊,尽心尽力的辅佐项羽,项羽也在范增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后来,项羽为了表达对范增的尊敬,就称他为“亚父”,意思是仅次于自己的父亲的意思,和叔父的意思差不多。

但是,后世之人对于亚父的由来,又有了一种新的说法。他们认为这不是项羽对范增的敬称,这只是范增的一个外号。

“鸿门宴”的时候,按照座位次序来说,项羽和项伯做的位置最为尊敬,而范增的座位则比较的低,如果项羽将范增当成自己的叔父,那为什么会给范增安排一个地位较低的座位?所以说,项羽对范增没有传说中那样的尊敬。

古代“父在”这个字不仅仅只是代表“父亲”,他还有“人”的意思,也可表示“XX人”的意思。而“亚”这个字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丑,背部有影”,具体的意思就是背上长包的人。而恰好,范增的背部也长有脓包,他也就是死于脓包的。还有就是,不止是项羽叫范增“亚父”,刘邦和他的手下也叫范增“亚父”。

在笔者看来,范增的“亚父”是尊称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因为以范增的年龄和他为起义军初期付出的贡献来说,刘邦和他的手下尊他一声“亚父”,是不过分的。

范增为什么离开项羽

范增曾被项羽称为“亚父”,他也的确配得上这样的称呼。范增受好友项梁死前相托,在项梁被杀之后,冲过重重阻碍,找到了项羽,并且尽心尽力的辅佐他。项羽也正是因为有了范增的辅佐,才在前期把刘邦打得像条丧家之犬般到处逃窜。

范增剧照像

但是,后来项羽中了刘邦手下谋士陈平的离间计,开始怀疑范增的忠心,范增无奈只得离开项羽。这只是范增离开项羽的一个原因,范增离开项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范增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不能忍受军营之中的艰苦生活了。

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刘邦准备向项羽提出求和,本来项羽是准备同意的,但是在范增的建议下,后来又拒绝了刘邦的求和。项羽和范增开始猛攻荥阳城,刘邦手下的谋士,陈平向刘邦进献了一条反间计。果然,粗枝大叶的项羽中了陈平的离间计,他开始你怀疑范增已经投靠了刘邦,开始削弱范增的兵权。最后,范增为了稳定军心,只得请辞。

其实,范增早就有离开项羽的想法,因为范增出山反秦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七十岁的高龄老人了。再加上几年的四处奔波打仗,对范增体力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另外,范增的背部生有毒疮,一到炎热的季节,背部的毒疮就会发作。军营之中的条件又比较恶劣,毒疮发作是非常的痛苦的,范增年事已高,是很难忍受这样的痛苦的。

最后,深受病痛和心灵双重折磨的范增,死在了回彭城的途中。

范增给项羽的锦囊

项羽中了刘邦的离间计之后,开始猜忌范增,范增也看出了项羽对他的不满。于是他就主动向项羽请辞,在辞别项羽之前,范增交给了项羽一个锦囊,让他在危急的时候打开这个锦囊,可以保住项羽的一条命。

范增给项羽锦囊

范增曾对项羽说过,有一种谋略叫两败俱伤,这种谋略不得万不得已,是不可使用的。他给项羽的锦囊之中,隐藏的就是这样的一条谋略。但是最后,项羽的结局是自刎乌江了。项羽至死都没有打开过范增给自己的保命锦囊,最后这个锦囊被刘邦得到,刘邦看完这个锦囊就命人毁掉了。

那么,范增再锦囊之中到底给项羽留下了什么呢?其实,这就是一条两败俱伤的反间计。范增早就猜到项羽不会打开锦囊的,他对这个曾尊他为“亚父”的青年非常的了解,这是一个宁死也不会苟活的人,所以给他保命锦囊他也不会用的。这个锦囊其实是为刘邦准备的,范增早就猜到刘邦肯定会得到这个锦囊的。

之所以说这是一条两败俱伤的计策,是因为只有项羽死了,刘邦才会得到锦囊,锦囊内的计策才能实现。那么,范增到底在锦囊内说了什么呢?据传,锦囊内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我已经和张良韩信商量好了,在您危急的时候,他们就会带兵过来救您,到时候杀掉刘邦,我们和他们共分天下”。

其实,这是一条离间刘邦和他的手下的计策,范增不希望它能能很快的成功,只要将猜忌的种子埋在刘邦的心中,总有一天他会发芽的。果不其然,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就将屠刀挥向了自己的功臣。

范增怎么死的

范增是西楚霸王项羽手下最出色的谋士,也是项羽最信任的人,他被项羽称为“亚父”。现在很多人会说,项羽的失败是咎由自取的,他连自己的“亚父”都不相信,还能够相信谁呢?最后,项羽也只能落了个众叛亲离,自刎乌江的结果。

假寐的范增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项羽切断了城内的所有供给,刘邦无奈只得向项羽求和。本来项羽是准备答应刘邦的请求的,但是这请求被范增否定了。范增劝说项羽,让他趁着这个机会,彻底的消灭掉刘邦。当时的范增已经看出刘邦身边聚集了很多的人才,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如果不趁机消灭掉刘邦,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项羽也听从了范增的建议,开始加大对荥阳的进攻力度。刘邦无奈,只得向周边的谋士请教,这就是刘邦优于项羽的地方,他能够很好的利用身边的人才,而项羽则显得有些刚愎自用,白白浪费了很多的人才。

刘邦的谋士陈平提出了反间计,就是挑起项羽和范增的矛盾,让项羽开始怀疑范增。刘邦一面通知项羽,让项羽派遣使者,一面吩咐手下做好准备。等到项羽的使者到来的时候,接待者马上搬来了好酒好菜来招待他,他又让接待者故意问项羽的使臣,他们是谁派来的,等到他们确定这些是项羽的使臣的时候,刘邦马上令人撤去酒席,换了一些粗茶淡饭来招待项羽的使臣。刘邦对项羽的使臣说,“我以为你们是范增的使臣呢”。

项羽的使臣将在荥阳的事情报告给了项羽,项羽就开始猜忌范增,两人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最后,范增以年龄太大为由,辞去了官职,请求回到彭城颐养天年。项羽同意了范增的请求,但是,范增在回彭城的路途之中,由于背部的毒疮发作,导致他不幸逝去。

标签: 范增

更多文章

  • 三国将领董承:真正的牡丹花下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董承

    三国董承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其中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属三国,群雄逐鹿,必有豪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除却英雄人物辈出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但是在推进历史发展中,却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国董承便是其中之一。三国董承是一个怎样的人,董承在三国的发展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又起着什么

  • 班婕妤:人生若只如初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班婕妤

    班婕妤是西汉成帝的妃子,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文学家之一。自古以来,后宫里被皇帝宠爱的女子多靠美艳留名,而饱读史书的班婕妤却独以美德留芳于后世。可惜她的才华在貌美心毒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面前失去了光彩。历史的偶然汉成帝是汉宣帝刘病已的孙子,汉元帝刘奭的儿子。自幼生活在卑贱环境中的宣帝登基后,先在错综

  • 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爱江山更爱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幽王和褒姒,褒姒怎么死的

    周幽王和褒姒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能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爱江山更爱美人。公元前七七九年,也正是周幽王三年,周幽王举兵征伐褒国 ,褒国人献出美人褒姒挽救国家之命。褒姒的美貌令周幽王折服,可以说是一见倾心。周幽王对她的宠爱集其一身,甚至废除原皇后和太子,令褒姒与其子伯服登上皇后和太子之位,娇宠万千。周幽王的昏

  • 妲己的故事: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妲己的故事,妲己评价

    《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她是苏姓女子,妲己。彼时她还是一位淡定从容的女子,生长在有苏部落,日子简单明净、了无声息。若不 是商纣王,妲己还只是部落里的一位娟丽女子,过着普通安和的生活,纵然美也美得真实。而一切并不如愿,她的美注定要受人关注,让人赏心悦目。最好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

  • 商纣王子辛的宠妃:“狐狸精”妲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商纣王子辛的宠妃,“狐狸精”妲己

    妲己,商纣王子辛的宠妃。纣王征服有苏氏,有苏氏献出美女妲己。本来妲己生活在社会底层,是天真纯朴的女孩,可是到了宫里就变坏了,发挥了巨 大的邪恶力量。真的如贾宝玉所困惑的:“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 珠了;再老了,更变得

  • 刘表汉末群雄之一他手下大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表,三国,黄祖,黄忠,蔡瑁,魏延

    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李傕

  • 李茂贞为何被称为 岐王 李茂贞的墓地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岐王李茂贞的简介,李茂贞

    李茂贞,何许人也,为何后世之人称他为岐王李茂贞?岐王是怎样的一种荣誉?他被何人封为岐王,为何事而封为岐王?且随小编一一进行了解。李茂贞,并非是原名,宋文通才是他的真实名字。也许大家会奇怪了,一个人改名还算是情理之中,那为何李茂贞改名不光是将名改了,甚至连姓氏都给变了呢?那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大历史

  • 史上花蕊夫人的简介 花蕊夫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花蕊夫人的简介,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现在留世的作品在《花蕊夫人宫词》中,据说花蕊夫人有惊人的姿色,才貌出众,深受皇帝喜爱。而花蕊夫人是一个称号,被称为花蕊夫人的贵妃在前蜀后蜀都有,她们是谁?还有身处乱世的佳人,她们的命运又是如何?花蕊夫人的简介花蕊夫人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几位女性,她们不仅有美丽的容颜,而且能歌善舞,诗词歌赋样样

  • 清朝顺治帝为何重用外籍大臣汤若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汤若望

    汤若望,字“道未”(出典于《孟子》的“望道而未见之”),生于1592年(壬辰年)5月1日——1666年8月15日逝世,德国人,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逝世后安葬于北京利马窦墓左侧,康熙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一级正品)。在科隆有

  • 雍正与年羹尧:最残酷的君臣爱恨实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黄旗人,生年不详(一说生于康熙十八年,即1679年)。其父年遐龄官至工部侍郎、湖北巡抚,其兄年希尧亦曾任工部侍郎。他的妹妹是胤禛的侧福晋,雍正即位后封为贵妃。年羹尧的妻子是宗室辅国公苏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谓是地位显贵的皇亲国戚、官宦之家。虽然年羹尧后来建功沙场,以武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