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正确评价宋仁宗?他是否过于平庸?

如何正确评价宋仁宗?他是否过于平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037 更新时间:2024/1/21 4:48:13

宋仁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对于同样的一个人的评价,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人有不同的感受的,因此会造成评价不一。而对于历史上以仁出名的宋仁宗赵祯,虽然说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仁君,但也有很多人觉得,宋仁宗的一生其实是相当平庸的,因为他在位期间其实并没有做出能够让社会更加进步的事情,换句话说,他在位和他不在位,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会有人觉得他是一个很平庸的皇帝。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评价宋仁宗呢?

1.宋仁宗究竟是平庸还是仁君

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享国42年。他在位期间虽也有与西夏的征战,与辽国增币求和等纷争,但总体属于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有盛世景象,史称仁宗盛治。

对于宋仁宗,历代的评价褒贬不一。褒奖他的人说:“宋之英主,无出仁宗。”并将它与汉文景两位皇帝相比;而贬低他的人说:“仁宗之弊,患在废弛。”说他的“仁”是妇人之仁,非明君之仁。而乾隆皇帝则将它与李世民、康熙皇帝并列,成为其最敬重的三位帝王之一。

那么宋仁宗到底是明君中明君,还是平庸甚至昏悖的皇帝呢?有事儿说事儿,不扣帽子。先上四句顺口溜:狸猫太子何曾换,庆历新政不终全;克己纳谏尚勤俭,仁宗仁名天下传。这四句概括了宋仁宗一生的几个重点。

狸猫太子何曾换: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脍炙人口。说宋真宗晚年两位妃子同时怀孕,刘氏自己的孩子夭折,为了争夺后位,她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把李氏的儿子换了过来。于是刘氏成皇后,李氏入冷宫。后来这个孩子被立为太子,又在包拯的帮助下得知真相,与李氏母子相认。

这个故事应该是出自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也亏的想象力丰富,能想出剥了皮的狸猫这么个道具。不过事实也有相同,李氏原是刘氏侍女,后被宠幸也封为嫔妃。生了儿子后刘氏要抚养,她也不敢不给。仁宗继位后才知生母是李氏,那时候李氏已亡故。仁宗听说李氏被迫害致死,于是开棺验尸,结果发现是盛装入殓,这才依旧孝敬“养母”。

庆历新政不终全:仁宗时候,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官员、军队冗员极多,与名目繁多的冗费合成“三冗”。宋仁宗用范仲淹等为相,负责变法,史称庆历新政。只不过这个新政忙了一年多就失败了,而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也先后被排挤离朝。只是庆历新政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基础。

克己纳谏尚勤俭:宋仁宗克己纳谏的故事非常多。比如吃饭吃到沙子,却不肯说,害怕下面人因此获罪;比如看到随从没准备水壶,就忍着口渴不说,害怕他们为此获罪。纳谏的故事也多,比如朝臣建议裁减宫人,身边的太监不屑,他直接就把这些太监裁撤了;又比如有人为他进献美女,朝臣建议他远离女色,他害怕日久生情,立即就将这些美女送走;最出名的是他原本想为宠妃的娘家人升官,包拯力谏不允,唾沫星子都飞到他脸上了,他擦擦脸,无可奈何作罢。

仁宗仁名天下传:乾隆将他与康熙皇帝、唐太宗并列,史书称其为帝王中第一“仁君”。据说他死时,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即便是乞丐和儿童都到皇宫前烧纸大哭;洛阳市民整日烧纸钱,烟尘飘满洛阳上空遮天蔽日;就是山里的妇孺都戴孝痛哭。消息传到辽邦,辽主大悲:42年不见刀兵。并为仁宗在辽国建立衣冠冢。

这些也许有夸张成分,但史书从不为其他帝王做这样的描绘,由此看仁宗之“仁”必是出类拔萃的。

宋仁宗没有开疆破土决战于两军阵前的勇略,也没用厉兵秣马收复燕云的雄心。而且也可能有些柔弱,不够决断。但作为守成之主,他能够克己、勤俭、纳谏,所用之人也以中上水平居多,作为一个致力于百姓安居乐业的皇帝,仁宗称“仁”,当之无愧。

如果不求全责备,宋仁宗在历史中的印象是有文化、有修养、有道德;略优柔、略恭谦、不果敢;总体来说,他是一位好人。

2.如何评价宋仁宗

宋仁宗是一代明君,是宋代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在位41年。他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乾隆皇帝,也说:“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值得称道的君主。

首先是经济发展,北宋时期实行的是“藏富于州县,培护本根”的政策。宋仁宗统治过于宽仁,造成许多地方上供朝廷的钱财、粮食等物亏欠太多,这是当时的弊病。所以后来进行改革,按照原则考核地方官员,宋仁宗时期庞大的国家财富来自于商税,而仁宗庆历时,商税增加竟猛增到两千二百多万贯。可见仁宗统治期间商业的巨大发展与繁荣程度。正是在仁宗以后,宋朝已经摆脱农业社会进入商业社会。所以美国学者们费正清、赖肖尔、克瑞格在《东亚:传统与变迁》中感慨:“事实上从宋朝开始,农业的经济价值已日益变得无足轻重。”

其次是接受官员谏言。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还有一次,谏官王素劝谏仁宗不要亲近女色,怕陛下为女色所惑,宋仁宗命令太监,给这些被送进宫的女子每人三百贯,然后马上送她们离宫。

第三个文化上,宋仁宗是一位明理的人,他大肆的主张学习读书,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此,宋朝也是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文学题材宋词,宋词的出现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苏轼、苏辙考中进士以后,宋仁宗看了他们的文章后,赞叹不已,称为子孙物色到了两个宰相之才。而北宋时期,诗坛、词坛、文坛最辉煌灿烂的时刻,基本都是在他在位时期。这一切,肯定与仁宗皇帝的仁慈、宽厚密切相关。

在位期间,百姓们不仅安居乐业,还得到了很好的待遇。他做了皇帝,真的是天下百姓的福气。但是是人总会去世,总有分离的难么一天。他去世的时候,全国的百姓,对此感到非常伤心,自发祭拜。《东坡诗话》这样形容仁宗盛治:“宋朝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这一代君王,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真个是:圣明有道唐世,日月无私天地春。”这代表了几百年来“仁宗盛治”在民间世人眼中的地位。

3.宋仁宗有多宽容

赵祯对下人很仁慈。有一次用餐,他正吃着,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对待下人的过失,赵祯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不适与难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带来的罪责,可见他的确很仁慈。

赵祯对读书人也比较宽容。嘉祐年间,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赵祯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与功名。”

赵祯尚德缓刑,遇到疑难案件,尽量从轻发落,即使对“煸动造反”的,也能区别对待,分清是真要造反,还是发牢骚。当时,四川有个读书人,献诗给成都太守,主张“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把他缚送京城。按照历朝历代的律条,此人应予以严惩,赵祯却说:“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写一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就授其为司户参军。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容苏辙的事,或许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没几人能做到。

据说,诗人柳永因词作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句得罪了赵祯,在科举中被划掉,于是反唇相讥,说自己是“奉旨填词”。但实际上,柳永是宋真宗一代的人,到赵祯登基时,他已经三度落榜。景祐元年(1034年),赵祯亲政,出于对老年考生的同情,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才得以入仕。也因此,柳永非常爱戴赵祯,作“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来歌颂他。

标签: 宋仁宗北宋

更多文章

  • 潼关之战时,如何唐玄宗不干涉,唐军能挡住安禄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潼关之战,唐朝

    潼关之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如果说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那么潼关之战则可以称为安史之乱的转折点。在这次大败之前,唐王朝虽然在叛军的围攻下左支右绌,但是由于盛唐积累的丰厚底蕴,安禄山未必真能谋反成功。但可惜的是,这种均衡而清晰的局势,却因为潼关之战的惨败

  • 安彦威:石敬瑭手下的重臣,位高权重却十分低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彦威,五代十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安彦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01后晋高祖石敬瑭有一名非常得力的节度使,名叫安彦威。石敬瑭对他非常信任,不仅让他担任北京留守,还给他加了宰相的头衔,当然只是头衔,真正的宰相是桑维翰。对于石敬瑭来说,处理国家大事还不是他的第一要务,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 历史上对太子之位的争夺都是屡见不鲜 朱标的太子之位为何那么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朱标

    很多人都不了解XXX,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前言:在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太子这个位置从来就不是一个安稳的位置,可以说处在风口浪尖的最前端,无论做什么事上有皇帝看着,下有满朝文武监督,另外还有别的皇子虎视眈眈,因此自古以来,废立太子一事屡见不鲜。但明朝的懿文太子朱标是个例外,在他当太子

  • 慈禧太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太后之死,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作为执掌晚晴政权半个多世纪的慈禧太后,她在光绪帝死后的第二天相继去世,让这位女性的死因备受关注。有人说是正常老死病死的,有的说是被毒死的,还有的说法是被老虎吓死的,到底哪一种更符合历史的真相呢?慈禧天后临终前的安排1908年11月14

  • 李成器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享尽一生荣华,死后追封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成器,唐朝

    大家好,说起李成器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皇位之争都极其残酷,不少皇子们为了继承天下霸主的地位不惜弑父母杀兄弟。而在唐朝,李世民主导的”玄武门之变“使得李家后代在近百年中都因此瑟瑟发抖,不敢随便造次,使得当时的皇位可以相对平稳的交接。其中最平和的父子、兄弟就是唐睿宗李旦和他

  • 为何说石达开是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曾让曾国藩兵败投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石达开,少年英雄

    清道光十一年(1831),石达开出生在贵县北山里一个比较富裕农民的家庭里。他的始祖原居广东省和平县,到了他的高曾祖石永旺(石永旺有胞兄石永兴、石永发,为石家十二世)便落籍桂平县白沙。后来石永旺的儿子石风椭(石达开曾祖父,有三个胞兄,为石家十三世)又从桂平迁居贵县北山里。凤佑生三子,曰润才、润贵、润禄

  • 胡以晃在太平天国的财富位列第一,为何他还会选择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以晃,太平天国

    胡以晃,清朝末年人氏,约1816年出生,1856年去世,为太平天国将领,早年跟随洪秀全和冯云山起义,此后为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胡以晃在广西平南罗文村出生没护甲早期大多数都是江西临府人,家族渊源不错,大多数都是些官宦富绅出生。

  • 揭秘:历史上的汉武帝刘彻对奶妈有多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刘彻的生母是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王娡,但是他出生之后,却由乳母抚养,像诸多皇室子弟一样,喝不到亲生母亲的乳汁。汉武帝和自己的乳母关系密切,两人情同母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长大后,虽然不需要乳母哺育了,但他依旧很尊重乳母,不直呼其名,称她为“大乳母”。“大乳母”

  • “木匠皇帝”朱由校在木工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由校,明朝

    在古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只要坐上这宝座, 也就意味着自己可以拥有全天下最大的权力了。有些皇帝为天下着想,在位期间尽自己全力去为百姓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使国家更加富强。但是有些皇帝在却只顾自己享受奢靡的生活,从来不知道民间百姓疾苦,甚至还出了个问百姓吃不饱饭为什么不吃肉的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

  •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权臣,高俨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俨,北齐

    权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很常见的身份。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堪称权臣代表人物。很多时候,权臣是可以取代原来的皇帝、建立一个新王朝的,像宋武帝刘裕、隋文帝杨坚、梁太祖朱温等人,都属于这种情况。只不过,以上列举的权臣,按照现代计算方法来看,他们都属于成年权臣。13岁的权臣,应该很少听说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