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子产是什么人 ?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子产是什么人 ?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76 更新时间:2024/1/27 14:17:20

子产,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记得《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直都自比“管乐”,“管”就是春秋时的齐相管仲,“乐”就是战国时的燕国大将军乐毅。可从人生经历上对比,诸葛亮与管乐并无太多类似之处,而春秋战国时代却另有一人,在个人品行和人生履历上与诸葛亮非常相似,同样是忠心事主,同样是仁爱远播,同样是长久执政,鞠躬尽瘁,深得人心,更难得的是他守护的是一个像蜀汉夷陵之战后衰败的贫弱小国,最后却将这个国家在他有生之年推上了辉煌的历史舞台,一度炫目多姿,他本人在天下诸侯眼中也无不敬畏有加,他就是郑国一代名相子产。

话说春秋时郑国这个诸侯,本是周宣王的小儿子,被封在洛阳附近做郑伯,郑伯又担任了周朝卿士的职位,卿士以前是历代周公担任,位列三公之一,又兼九卿之首,十分显赫。郑伯之位传到郑庄公的时候,庄公深知郑伯爵位虽高,但国小兵少,又处在四战之地,必须额外小心治国,处理好与周边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才能长治久安,延绵国祚。

于是,庄公特别结交东方老牌大国齐国作为外援,对周边卫、宋等实力相当的小国表现得不卑不亢,对周天子表面恭敬,却时时提防,因为当年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的惨痛教训告诫了他,树大招风,谗言难挡,宋、卫、陈等小兄弟要是像当年纪国一样冷不丁在周天子面前说一两句谗言,恐怕他郑国也要像齐国一样受到无妄之灾,更何况齐国还是数一数二的大国,齐国太公还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却都落得如此下场,他哪能不防着一手呢?

后来没多久周桓王果然在宋国的挑唆下,以郑兵盗取王田粮草为由,纠集各路诸侯向郑国问罪,郑庄公并没有慌乱,而是先将那些跑来跟风打酱油看热闹的诸侯,以各种威逼利诱迫使他们退兵,后来又在局部战场上佯装败给宋国,以示和谈之意,给足了宋国下台阶的面子,最后又命精锐之士射伤周天子,大大威慑了天下诸侯,就这样郑国一举称霸,名震天下。

能在春秋时代首先称霸的郑国,在郑庄公去世之后,就维持不了史称“小霸”的局面了,特别是齐国向郑国提亲的时候,郑昭公居然以小国不攀大国,迂腐地拒绝了这样一个强大外援的联姻之谊,后来晋国公子重耳逃难到郑国,郑文公瞎了眼一般对重耳极其无礼,而后又被迫和野心庞大的楚国结盟,反而吃尽苦头,重耳回到晋国即位为晋文公,称霸中原,郑国又傻了眼,两次没有选准团队,还引狼入室,倍受欺凌。

到郑简公即位的时候,任命宗亲姬子产为上卿,管理国政。这个子产相当了不起,吴国延陵季子,就是三次避让王位的季札,在当时天下的名气相当之大,可这个季子出使郑国,竟与子产一见如故,并对子产说:“郑国的权贵们大多数爱好奢侈,这样下去郑国恐怕会大难临头,现在政事交到你手中,你记住老哥我的一句话,一定要恪守周礼,不然的话,郑国还是会败落下去的。”

子产深以为然,并隆重地接待了这个远方堂哥,吴国宗室也是姬姓一族,算来二人也是一家。郑简公的儿子们争夺王位,并想杀死碍手碍脚的子产,可当中还有一两个有点良知的人,说:“子产是个刚正仁厚的君子,杀不得的!有他在,郑国才能长存于诸侯之间,不能杀啊!”大伙儿冷静下来一想,是这么回事,就打消了杀子产的念头。

郑简公二十五年,子产出使晋国,探望晋平公的病情,晋国王室也同为姬姓,郑晋其实也是亲戚。晋平公告诉子产他在病中老是多梦,折腾得他病情越来越重,子产便将他的梦境一一做出解释,使得晋平公心情舒畅了不少,对大臣们说:“他是得到老叔公周公旦解梦的真传了吗?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君子!”于是极其隆重地礼遇子产,郑晋两国关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郑简公二十七年夏天,简公决定与晋国结盟,亲往晋国访问,可没想到老盟友楚灵王很不高兴,对郑国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郑简公又吓得同年冬天,亲自率领庞大的使团和厚重的礼物前往楚国做出解释,并让子产紧随左右,楚王也非常敬重子产,因此没有对郑简公做出任何不利之举。

第二年,楚灵王又约郑国等诸侯共同对付齐国,郑简公不想去,子产代为出席,楚灵王还是很高兴,后来诸侯联军杀死了齐国权臣庆封,郑国作为战胜国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与尊重。郑简公三十六年,定公继位。子产为了平衡晋楚两大国对郑的压力,鼓动定公立马出访晋国。楚平王得知之后,非常忌惮子产,为了笼络新君郑定公,使郑国不至全面倒向晋国,居然将灵王时所侵夺的郑土尽数归还郑国。

郑定公对子产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晋国的六卿架空国君,王室衰弱,子产出使晋国,对晋国大臣韩宣子说道:“你要以德服人,不要忘本啊!”韩宣子战战兢兢不敢违背。

郑定公六年,国都大火,定公想祈求鬼神以熄火灾,子产说:“火必人为,主公不如修德以服人。”定公八年,楚太子建被父所逼,逃到郑国,不想太子建又和晋国图谋侵夺郑国,幸亏子产平时治军治国严谨,太子建的阴谋很快被发觉,郑定公执意杀掉太子建,太子建之子白公胜又投奔吴国去了。

郑定公十一年,定公出访晋国,这时候洛阳周天子发生了大事,周景王的几个儿子争位,景王传位给太子悼王,景王庶长子王子朝居然杀死悼王,悼王弟周敬王即位讨逆,晋、郑两国同时出兵,斩杀了王子朝,将周敬王入主成周。郑国为朝廷立下大功,其威名再一次在子产辅佐简公、定公两代君主的努力下,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郑定公死后,子产又辅佐了两代郑伯,到郑声公五年,担任相国的子产去世,郑国全国上下嚎啕大哭,如丧考妣,子产是郑成公的小儿子,为人十分仁爱,对国家和君主非常忠诚,孔子曾经游历列国至郑国,与子产交往十分融洽,志趣相投,亲密如兄弟一般,当他得知子产死讯,竟然大哭道:“古之遗爱去矣!”

子产执政使郑国中兴之后,晋国的六卿越来越强势,等到赵、魏、韩三家分晋的时候,郑国又受到新兴诸侯韩国的猛烈冲击,最后直接被韩国所灭。

从郑国的兴亡来看,郑庄公当年凭借个人的高超智慧和魄力,好结强援,力压周边各个小诸侯,又利用朝廷卿士之位,对周天子软硬兼施,使郑国成为中原大地上任何一国不敢小觑的霸主(像极了当今的以色列)。到子产为相的时候,子产并没有走庄公极尽谋略的老路,他的做法注重德法兼修,显得更为大气,他本人精通儒、法两派之术,对外展现出天子宗亲仁义的风范,以周礼制约国内权贵维护了国君的地位,凝聚了郑国的人心。

又以严明法度将郑国国政军政打理得井井有条,使周边大小诸侯都不敢轻易对郑国用兵,即使有来犯者,也绝无可趁之机(这和后世的蜀汉丞相诸葛亮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与天下各大强国建立了不同方式的外交关系,使同宗晋国成为郑国强援,楚国虽然时时对郑国都有觊觎之心,却也对郑国盟友晋、齐两国颇为忌惮,子产又广交天下诸子义士,宣扬周礼中的仁德,使郑国积极参与各大诸侯间的重大外交活动,从而才有了郑国在他执政三十二年间,实现了再度中兴之盛!

标签: 子产春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五次挥师北伐 最终为什么都是以失败告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北伐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何数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在三国中,诸葛亮可以说是智慧的化身。刘备当年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三分天下之计,赤壁之战中,刘备协助孙权大败曹军,一举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刘备称帝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为刘备掌管

  • 高润:北齐神武帝高欢第十四子,容貌俊秀,为官清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润,北齐

    高润(543年—575年9月12日),字子泽,北齐宗室,神武帝高欢第十四子,母为冯翊太妃郑大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俊美温和,清廉严正。天保初年,封为冯翊郡王,拜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出任东北道行台、定州刺史、都督定瀛幽南北营安平东燕八州诸军事。入为尚书左仆射、

  • 高洽:北齐神武帝高欢第十五子,被封为汉阳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洽,北齐

    高洽(542年-554年),字敬延,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追尊齐神武帝高欢第十五子,封汉阳王。高洽无子,以长广王高湛庶长子高绰继嗣袭爵,后改以任城王高湝第二子高建德为后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天保薨逝天保元年六月癸未(550年7月4日),

  • 历史上李卫担任的是什么官职?俸禄是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卫,清朝

    李卫,字又玠,清代名臣。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卫的身世经历,跟当时正处于风云变幻的雍正时期一样,经历了极大的转折。从个人身世而言,李卫以一个买官出身,虽有家资,却并非权贵的家底一路直上,官居总督这样级别的封疆大吏,跟雍正年间的用人政策有很大关系。从

  • 在历史上,李卫在朝时都担任过哪些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卫,清朝

    雍正皇帝宠臣李卫,在清朝是个很厉害的人物,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卫,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一代名臣,和雍正朝名臣鄂尔泰、田文镜并称为“雍正帝三大宠臣”,但凡有反映雍正朝时期的影视作品或者小说传记,李卫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物。作为雍正皇帝的“改革先锋

  • 历史上董卓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董卓,汉朝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重要人物,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三国时期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英雄,他利用汉末时候发生战乱和朝廷那时候处于弱势趁机占据了京城,并且废除了

  • 历史上顺懿密妃王氏是什么出身?她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懿密妃,清朝

    清朝的选秀制度基本都是从八旗选秀选出来的。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这个女人嫁给皇帝,连生三子,按理说应该是母以子贵的幸福女人,但历史不是这样的,她所生的最小的儿子八岁病死,死后葬入帝陵,葬在了她的身边,这个女人就是康熙的顺懿密妃王氏。顺懿密妃王氏,汉军旗人,知

  • 李冲:越王李贞长子,曾起兵反抗武则天执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冲,唐朝

    李冲(?~688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孙子,越王李贞长子。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敏而好学,勇而有才。初以皇孙,册封琅琊郡王,先后治理密州、济州、博州。垂拱四年(688年),联合父亲越王李贞等宗室元老,起兵反抗武则

  • 李慎: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擅长文史和观察星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慎,唐朝

    李慎(628年-689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母为韦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五年(631年),初封申王,出任秦州都督。贞观十年(636年),改封纪王,出任襄州刺史。贞观二十三年,食邑加满一千户。唐高宗即位(6

  • 商鞅一共主导了两次变法 两者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鞅,秦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商鞅变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商鞅2次变法,内容有何不同?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和思想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当时,通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了一个很富裕的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高了国家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幸福。历史上,商鞅一共主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