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季札

季札——淡泊名利,避让王位

季札

季札的资料

中文名:季札

别 名:公子札、延陵季子、季子

国 籍:东周(春秋时期吴国)

民 族:华夏族(汉族前称)

出生日期:前576年

逝世日期:前484年

职 业:政治家、外交家

信 仰:儒学

主要成就:淡泊名利,避让王位

季札的介绍

概述

吴王寿梦少子,孔子的老师,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同时也是孔子最仰慕的圣人。称为“南季北孔”,历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学大师,也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先秦时代最伟大的预言家、美学家、艺术评论家,中华文明史上礼仪和诚信的代表人物。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后又封州来,称延州来季子。父寿梦欲立之,辞让。兄诸樊欲让之,又辞。诸樊死,其兄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将授之国而避不受。夷昧之子僚立。公子光使专诸刺杀僚而自立,即阖闾。札虽服之,而哭僚之墓,贤明博学,屡次聘用中原诸侯各国,会见晏婴、子产、叔向等。聘鲁,观周乐。过徐,徐君好其佩剑,以出使各国,未即献。及还,徐君已死,乃挂剑于徐君墓树而去。

家世

季札是周朝吴国人,因受封于延陵一带,又称“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经被孔子赞美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继承人,但父亲太王,有意传位给幼子季历以及孙子昌。于是泰伯就主动把王位让了出来,自己则以采药为名,逃到荒芜的荆蛮之地,建立了吴国。

寿梦

数代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王位。他的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

立德

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绝。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

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使鲁

有一次,吴国派遣季札出使鲁国。到了鲁国,季札听到了蔚为大观的周乐。季札以深密的感受力和卓绝的见识,透析了礼乐之教的深远蕴涵,以及周朝的盛衰之势,语惊四座,使众人为之侧目。听到《唐》,他听出了思接千载的陶唐氏遗风,听到《大雅》,他在乐曲深广的气魄里,听到了文王之德。当《魏》歌四起,那“大而宽,俭而易”的盟主之志,辉映着以德辅行的文德之教。一直到《招箾》舞起的时候,季札惊叹道:这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至德乐章,就如同苍天无不覆盖,大地无不承载。就算是盛德之至,也是无以复加了。

使郑

季札出使郑国之时,见到了子产。他们一见如故,就好像是多年的知心之交。季札对时局有着异常明晰的洞察力,临别前,他语重心长地对子产说:“郑国的国君无德,在位不会很久,将来国主的王位,一定会传到你的手中。你统理郑国的时候,务必要谨慎,务必以礼来持国。否则郑国很难避免败亡的命运。”言之谆谆。当子产目送季札远去时,仍然觉得音犹在耳,心里不禁万分怅惘。

吴王诸樊一直到过世之前,都还念念不忘弟弟季札。他留下遗训,让后人将王位依次传给几位弟弟,这样最终就能传到幼弟季札的手里,以满先王寿梦生前的遗愿。继位的吴王夷昧临终前,要把王位传给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绝了。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决心,他再度归隐而去。

使卫

季札又来到卫国。通过与新老朋友的交往,季札发现卫国有许多贤明之士,卫君也很开明。于是他对人说:“卫国有很多贤士良臣辅佐卫君,卫国是一个政治十分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卫多君子,其国无患。”果然卫国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一直是平安无事。

孔子之言

孔子曾经说过:“泰伯(季札的祖先吴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赞美季札是一位“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之人。贤者的谦恭礼让、非凡气宇和远见卓知,一直在中国历史的长空中,闪耀不绝。

在这个“季札让国”历史故事的背后,还有一个溯源主题余韵不尽。中原地区与句吴一带的人们,都是同祖共宗的兄弟。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千百年来,人们本就同根同源,同体相依!

季札,又称公子札,太伯十九世孙也,吴王寿梦之四子,封於延陵(今常州),称延陵季子,后又封州来(今安徽凤台),又称延州来季子。季札贤,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乃以长子诸樊摄政行国事。寿梦薨,诸樊让位於季札,季札谢曰:“昔曹君不义,诸侯与曹人欲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称‘能守节义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於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舍而耕,吴人乃立诸樊为王。及薨,有遗命授国予余祭,欲以次相传,必致国於季札而止,以嘉季札之义。吴王余祭四年(前五四四年),使季札聘於鲁,请观周乐,逐一品评剖析,说周与诸侯之盛衰。及见舞《招箭》,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矣。”去鲁,使齐,说晏婴,晏子听之,是以免於栾、高之难;至郑,见子产,如旧交;至卫,见卫多君子,以为无患;至晋,将宿於舍,闻钟声异,曰:“异哉!辨而不德,必加於戮。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於幕也。”遂去,季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又见赵、韩、魏三家强,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免於难。”及余祭薨,传余昧。四年,余昧薨,欲传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乃立僚为王。及公子光刺僚而立,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王,社稷有幸,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乃哭僚墓,复位。

昔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上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何再予之?”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而背吾心哉!”

季札庙在东洞庭之武山锦鸠峰。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像赞曰:“有吴君子,让国退耕;脱屣千乘,永垂令名。”

有关“季札”的历史故事

  • 季札为什么不愿继承吴国王位?他究竟有何顾忌?(季札的儿子)

    季札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他访问了许多国家,并成功地平息了楚国和陈之间的战争。季札是吴王最能干、最贤惠的儿子。虽然他只是第四个儿子,但吴王仍然想把王位传给他。而且,与我们以前看到的不同,季札的兄弟们也非常爱戴他,认为他有资格继承王位。但季札拒绝接受,甚至主动退隐山林。为什么?其实是因为季札太重视"

  • 《春秋战国门。季札》原文、译文及注释

    吹毛霜刃过千金,生许徐君死挂林。宝剑徒称无价宝,行心更贵不欺心。

  • 孔子最仰慕的季札是何人?季札为什么三次把天下让给别人?

    [摘要]:孔子最仰慕的季札是何人?季札为什么三次把天下让给别人?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季札才学广博又深得民心,为何却不愿意做吴国的皇帝?季札(公元前576年~前484年)让国的故事广为流传,一直以来后人都把它作为美谈。那么季札的让国到底是仁德的体现,还是懦弱者的逃避。对于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我...季

  • 季札的生平简介,为什么他的三位哥哥都想把王位让给他?

    [摘要]:季札的生平简介,为什么他的三位哥哥都想把王位让给他?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常州的人文始祖季札贤德和诚信的故事是?季札是周朝吴国人,因受封于延陵(今常州)一代,又称(延陵季子)。贤德:季扎之父寿梦继承吴国王位后,他的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季。公孙侨和季札的故事

  • 季札为什么不愿继承吴国王位?他究竟有何顾忌?

    季札是春秋时期著名外交家,他曾访问多国,成功平息楚、陈之间的一场战乱。季札是吴王寿梦能力最强、最有德行的儿子,虽然他只是第四子,但吴王还是想把王位传给他。而且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夺嫡场景不同,季札的哥哥们也都非常疼爱他,觉得他能胜任王位。但季札却不愿接受,甚至主动归隐山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

  • 历史故事:季札:春秋吴国先贤,“三让其国”,功与过谁人评说

    春秋吴国,有一位与孔子齐名的先贤,贤到孔子都仰慕他,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历史评价他品德高尚,有远见卓识。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他传奇的一生。[var1]历史故事三次让国:品德高尚还是推卸责任?季札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孔子说泰伯是“至德”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泰

  • 季札为什么不愿继承吴国王位?他究竟有何顾忌?

    季札是春秋时期著名外交家,他曾访问多国,成功平息楚、陈之间的一场战乱。季札是吴王寿梦能力最强、最有德行的儿子,虽然他只是第四子,但吴王还是想把王位传给他。而且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夺嫡场景不同,季札的哥哥们也都非常疼爱他,觉得他能胜任王位。但季札却不愿接受,甚至主动归隐山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

  • 翩翩君子季札生平简介(相传孔子曾为季札立碑铭文)

    季札最为知书达理、仁爱贤明,故而深得父兄喜爱。寿梦临死前想将王位传予季札,季札坚辞不受,寿梦便吩咐几兄弟道:“老四不肯当王,你们这一代就将王位传承搞成兄终弟及,他不想当也得当。”有人说,季札是个圣人。也有人说,季札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还有人说,季札不仅是个圣人,而且还是孔子推崇备至的大圣人。可是

  • 季札挂剑代表的精神

    季札挂剑代表的精神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去出使晋国,佩戴着宝剑去拜访徐国国君,拜访的过程中徐国国君非常喜爱季子的宝剑,却没有明说出来,但是在脸上可以看出他很想要季子的宝剑。季子因为有出使得任务没有答应,并没有将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心中却想着,他定会在任务完成之后再赠给徐国国君。季札挂剑像未料最后季子在完成

  • 季札是怎么发音的

    季札是怎么发音的季札的读音为“jì zhá”。季札是一个人的名字,又称延陵季子,是一个春秋时期吴国的人,对于他还有一些小故事流传世间,如:季子挂剑。季札雕塑这则小故事讲述的是季子出使晋国,当时的君主徐君看上了这把剑,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从他的眼神里还是可以看出对这把剑的喜爱,季子由于出使任务而没有将剑

  • 季札观乐 吴季札认为诗经中哪种音乐最好

    吴季札到底是我国古代的那个吴季札,还是与1931年出生的台湾著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资深音乐教育家,甚至精通多门语言的名人吴季札。不过不论是哪个吴季札,都不是无名之辈。在这里我们就来说一下春秋时期的吴季札。季札,“吴”是他所属国家的名称,他是春秋时期的风云人物,是古代的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关于吴季

  • 春秋时期吴国宗室:季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东汉大才子蔡邕能从一个人的琴声中听出那人暗藏杀意,可是春秋战国时期却有这么一个人能从乐曲中听出一个国家的兴亡来,这才是了不得的“技能”啊!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孔子最为仰慕的季札,与孔子合称“南季北孔”的先秦最伟大的预言家。除了预言国家兴亡,季札还是一位艺

  • 浅析吴季札认为诗经中哪种音乐最好

    吴季札认为诗经中哪种音乐最好吴季札到底是我国古代的那个吴季札,还是与1931年出生的台湾著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资深音乐教育家,甚至精通多门语言的名人吴季札。不过不论是哪个吴季札,都不是无名之辈。在这里我们就来说一下春秋时期的吴季札。季札图季札,“吴”是他所属国家的名称,他是春秋时期的风云人物,是古

  • 季札挂剑是怎么回事 季札读音是什么

    季札挂剑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去出使晋国,佩戴着宝剑去拜访徐国国君,拜访的过程中徐国国君非常喜爱季子的宝剑,却没有明说出来,但是在脸上可以看出他很想要季子的宝剑。季子因为有出使得任务没有答应,并没有将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心中却想着,他定会在任务完成之后再赠给徐国国君。季札挂剑像未料最后季子在完成出使任务返

  • 季札挂剑:春秋战国剑术风靡,除了能战场杀敌,剑还有什么作用?

    在冷兵器时代,剑的地位崇高,在战场上兼有防身、格斗的作用。随着历史的演变,剑的历史地位逐渐降至热武器身后,不利于远程攻击。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剑术风靡,各种宝剑铸造至今仍令后世津津乐道。如“越王勾践剑”、“鱼肠”、“巨阙”等著名宝剑横空出世,诞生了如干将莫邪夫妇这样的铸剑名家。同时,剑术的盛行逐渐

  • 季札观乐吴季札认为诗经中哪种音乐最好

    吴季札到底是我国古代的那个吴季札,还是与1931年出生的台湾著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资深音乐教育家,甚至精通多门语言的名人吴季札。不过不论是哪个吴季札,都不是无名之辈。在这里我们就来说一下春秋时期的吴季札。季札,“吴”是他所属国家的名称,他是春秋时期的风云人物,是古代的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关于吴季

  • 季札:春秋吴国先贤,“三让其国”,功与过谁人评说

    春秋吴国,有一位与孔子齐名的先贤,贤到孔子都仰慕他,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历史评价他品德高尚,有远见卓识。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他传奇的一生。三次让国:品德高尚还是推卸责任?季札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孔子说泰伯是“至德”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泰伯本来是周朝的王位继

  • 孔子与季札有何关系?孔子有没有为其写过碑文?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怎么会为这位碑主写碑文呢?据地方史料记载:吴国公子季札为谦让王位弃室而耕,隐避于茅山脚下,今属丹阳县延陵乡的王甲庄。当时这地方虽属云阳邑(今丹阳县的古称),但尚是一片沼泽湖汊,人们尚未懂得种植庄稼,只知道挖取湖汊中的水生植物嫩块茎和捕鱼为生。季札将中原的大豆、麦子种子献给人们

  • 故事:古代小故事——翠鸟移巢,凿井得人,齐宣王好谀,季札挂剑

    翠鸟移巢有只翠鸟在高处做窝躲避人。孵出小鸟后,怕小鸟掉下来摔死,就把鸟窝往低处挪了挪。小鸟逐渐长大,翠鸟对孩子更加喜爱,又把窝往低处挪。由于太低,小鸟被人捉去了。(父母心疼孩子,不应当溺爱,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度很不好把握。我家孩子在外地念书时,多打些生活费怕养成坏习惯,少打些又担心他不够花,沾上小

  • 匪议东周(三十八)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季札为何拒绝继承吴国国君

    说起春秋时期德行高尚的君子,那必定少不了吴国相国季札。春秋是礼乐崩坏和道德沦丧的时代,所以德行高尚的君子往往显得更加的珍贵而受人推崇。鲁国的柳下惠便是其一,他被孔子认为是儒家之前的圣人。孔子对季札的评价不下于柳下惠,而且季札还当过孔子的师傅,所以季札在儒家学者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被认为是儒家早期与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