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李严本事干练深受器重却差点被斩首

三国李严本事干练深受器重却差点被斩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76 更新时间:2023/12/25 14:23:11

李严,字正方,三国时期南阳人,后改名为李平。李严早年为郡守中的小官,因为能干而被人称道。荆州刘表调李严前往各处任职,后又被刘璋任为成都县令,皆是以才干被人称赞。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严率军投降刘备,成了刘备的将军,为成都的平定立下了功劳。李严还随诸葛亮、伊籍法正刘巴一同编订了蜀中的律令《蜀科》,这也为后来的后汉法律奠定了基础。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李严率领仅仅五千人,就击溃了聚众五万之多的马秦和高胜等人,李严由此被刘备升为辅汉将军,并为犍为太守。李严任命太守期间,也显现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凿山,修建大道,兴土木,整修郡城,据说百姓和官员都十分欢心。不过李严为人却有着自私的一面,与部下曹杨和王冲都不和,致使两人一个辞职引退,一个归降北魏。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东下伐吴失败,在白帝城任李严为尚书令。第二年又托李严和诸葛亮一道辅助少主,李严升为中都护。建兴元年(公元223年),李严被封都乡侯。自从刘备去世后,李严的自私一面便逐渐显现,一再为了自己的私欲谋事,忘却复兴汉室的大业。当诸葛亮率军北伐时,李严负责托运粮草,但是恰好偶遇大雨,导致粮草不能及时运至。李严书信叫诸葛亮退军,待到退军后,李严又辩解说粮草已至为何退军,意欲将责任推卸到诸葛亮身上。

结果自然是诸葛亮澄清了事实,李严获罪被贬为庶人。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以为无人能用自己的李严在激愤中去世。

李严怎么死的

李严本和诸葛亮一样,是刘备临终前托孤的大臣之一。公元223年已是尚书令的李严又被刘备提为中都护,掌管的是内外的军事,在永安镇守。当刘备去世后,又被封为都乡侯。不过李严的命运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一直步步高升下去。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出岐山,李严负责的是粮草

的运输。然而途中遇到阴雨不断,行程被耽搁,畏难而又不作为的李严传信让诸葛亮退兵。照办后的诸葛亮得来的却是李严的前后言行不一,说他粮草已至,为何退兵。同时李严又在刘禅那里谎称诸葛亮退兵是诱敌,一次掩盖其督军不力的事实。不过回军后的诸葛亮当堂摆出了证据,李严无从狡辩。

诸葛亮本以为李严只是有着贪图小利的毛病而已,哪知会颠倒黑白,所以将其贬为平民。

虽然李严词穷理亏认罪接受制裁,不过他还是抱有诸葛亮日后会起用他的信念在梓潼郡等着那一天,哪知道三年后诸葛亮意外病逝在前线。诸葛亮死后,蜀汉朝中剩下的是蒋琬这些后起之秀。这些主持国政的人即便清楚李严的才能,也会因为他的是先帝托孤大臣之一这样的高辈分而望而却步的,他们没办法将李严作为自己的属下。而清楚李严的才能,并且能够有宽宏的大量来重用他的人,只有同辈的诸葛亮了。然而此时诸葛亮已死,李严重新复出的希望也没了,所以不甘心的李严在痛苦中,激愤而亡。

李严因何罪被斩

李严乃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还是刘备在去世之前托孤的臣子之一。他本事干练,深受器重,却差点被斩首。那么李严因何罪被斩呢?最终被斩首了吗?

李严是在刘备攻打蜀汉的时候率领部队向刘备投降的,他在为官的各个方面能力都是非常的出众的。在章武三年的时候,李严和诸葛亮一同作为辅命大臣负责镇守永安城。而在建兴四年的时候,诸葛亮准备北伐,而李严便是诸葛亮心中镇守汉中的最好人选。但是面对诸葛亮的提议,李严却想尽了办法推脱,因此,在诸葛亮与李严之间产生了一条看不见的缝隙。

建兴八年的时候,曹真举兵攻伐蜀国,李严带兵两万回汉中,代管丞相府事务。第二年诸葛亮挥师北伐,李严负责监督粮草运送。诸葛亮把汉中的军队分为两只,分兵轮流出征,又让军士假扮鬼神迷惑魏军,抢先割了陇上的小麦,取得了先机。正准备士气高涨时进军,收到李严急告说东吴和魏国要联合攻打蜀国,让诸葛亮早做打算。诸葛亮大惊罢兵回撤。

然而事实上是李严担心粮草不济承担罪责,便编造了东吴图谋攻打蜀国的假事,用信骗诸葛亮回汉中。之后,李严又向刘禅撒谎说已经准备好军粮要运送到前线,却没想到诸葛亮班师回朝。

刘禅深感困惑,就派尚书费祎去问诸葛亮原因。刘禅在知道真相之后大为愤怒,便派人把李严叫来痛斥,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了国家。罪该问斩。但是后来因为费祎等人为其求情,只是将李严罢官降为了平民。

标签: 三国李严

更多文章

  • 她生前叱咤风云:死后不到百年陵墓竟被盗3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陵墓

    “老佛爷”慈禧不仅在生前有许多奇特的经历,而且在她死后还有更令人难以置信的遭遇:慈禧的遗体在长达76年的时间里,先后三次殓入同一口棺内,遗体至今仍保存完整。副所长于善浦带着材料进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副所长谢久增则前往石家庄,向河北省文物处汇报。我在王民的协助下,用一个长纸筒将黄缎被慢慢卷起...网

  • 此人是位厨师平凡普通 却用菜刀砍死了一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祚

    凉州,地理偏僻,远离中原,“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就是这里,所以在历史上大多时期都是相对安全的。但是面对三大混乱时期之一的“五胡乱华”,也受到了严重波及,凉州政权几经更迭。网络配图公元353年,前凉桓王张重华病逝,其十岁儿子张耀灵继位。作为张重华同胞哥哥的张祚,尽管有博学之才,能善文治军,但为人狡诈,

  • 华佗死得冤枉!刚拿出治病工具就被曹操判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华佗

    说到东汉末年,人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三个国家鼎立的局面。在那个战乱的时代,虽然百姓民不聊生,但是也诞生出许多被千古传颂或者被千古唾弃的人物。当我们谈论三国时,有一个人物是怎样也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曹操。虽然在历史上曹操始终是惹人争议的奸雄或枭雄的角色,甚至在各种戏文里他都是白脸的奸诈形象,但是无论怎么说

  • 雍正与允祥交好 乾隆为何如此针对允祥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

    雍正帝与怡亲王允祥的交情颇为深厚,这一事想必大家也都有一些了解。虽说,这皇家之中不能太看重亲情,但是这二人的感情却是十分真切的。但是,如此好的兄弟,他们的后代却反目成仇了。网络配图允祥并不是雍正的同胞兄弟,但是因为他们志趣相投,二人自小便十分亲近。在雍正与其他皇子争储的时候,允祥便全身心地支持雍正。

  • 在男权时代武则天为何能成为第一个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故事被演绎了千遍万遍,关于她的电视剧更是层出不穷!她之所以能成为焦点,还是因为在男权时代,成为唯一一个女皇帝!她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女皇帝呢?是唐高宗懦弱吗?还是她自己的手段太高明?我想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吧!网络配图武则天是唐太宗小老婆,太宗死后,因为没有子嗣遂到感

  • 三国演义中:最“厚脸皮”的人物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

    三国演义中最“厚脸皮”的人竟然是他?民间有云: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在《三国演义》中,“脸皮薄”的人不少,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即便是被江湖称作“小霸王”的孙策也被一个若有若无的于神仙搞得怒气满胸,一命呜呼。网络配图所有这些,都是“脸皮薄”的具体表现,共同的

  • 张献忠屠蜀590万人是真是假?背后真相让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献忠

    张献忠, 本是一个和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军领袖,但是在老一辈的四川人眼中,张献忠就是老天爷降下来残害蜀民的魔鬼。张献忠七杀碑名言:天生万物养于人,人无一物回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网络配图整个四川,他入川时600万人,至离川时仅剩七八万人。其中一县仅在深山老林中剩43人。他在四川的一来一去

  • 杨广因征高丽惹的天下狼烟四起:最终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极有抱负的一个人,但是也从某种程度上也养成了他狂妄自大的性格。正是由于这种极度的狂妄自大,使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不久就失去了理智。公元610年10月,因远在东方的高丽国王没有按时朝贡,杨广就课富人买马备战,匹至十万钱,准备东征。其实若只是普通的征战,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毕竟历朝历代都

  • 揭秘:满清灭亡后为什么没直接杀了溥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溥仪

    但凡皇帝,大都是威风凛凛,掌握着别人的生杀予夺大权,但是,溥仪却成为了最大的一个异数。历史上的皇帝,就算是权臣扶植的傀儡,大多数也都曾挣扎、抗争过。唯独溥仪,幼年继位,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最终退位,成为皇帝这个特殊职业的“终结者”。事实上,辛亥革命以后,清政府虽然已经失去民心,甚至可以说是到了民怨

  • 这个秦朝将军比战神白起还牛 一人灭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翦

    秦始皇横扫六合的前夕,秦国涌现出了不少威镇寰宇的将军,例如白起,李信,蒙恬,章邯等等。正是在这些人的君臣合力之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秦帝国终于得以出现。说起这些将军的功劳,白起的名声几乎压倒性的盖过了其他所有人。网络配图其实在真正的历史学家看来,至少王翦的功绩不会少于白起。试想,统一六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