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标准像:红脸美髯 是历代文士艺人的共同创造

关羽标准像:红脸美髯 是历代文士艺人的共同创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228 更新时间:2024/3/6 23:31:03

作为一种持续已久的文化现象,关羽崇拜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关羽崇拜离不开关羽形象的塑造。关羽形象的塑造有文学、戏剧、曲艺、图像等多种形式,其中图像最方便易得、最流行普及,因而对关羽形象的建构也最复杂多元。尤其是,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的各种创作,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切合了群众的需求,使关羽形象深入人心。

网络配图

真实人物本身并非完美无缺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存在多神崇拜,历史、戏剧、神话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凡能解困消灾、增福添利的都有可能受到崇拜。但只有对关羽的崇拜超乎寻常,不仅长盛不衰、香火鼎盛,而且遍及全国乃至海外。他被尊为“武圣”,风头甚至较“万世师表”的孔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清人赵翼曾感慨:“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

关羽为何会受到古往今来国人的普遍崇拜呢?毛宗岗认为,《三国演义》塑造了智、义、奸三个奇绝人物,关羽即为义绝,“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是古往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因此,尽管关羽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并非完美无缺,史称其“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但他身上所被赋予的忠、义、仁、礼、信、勇等品德,却是中国传统社会所向往和追求的。

大体说来,中国的关羽崇拜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一名战将,关羽在荆州和蜀地民间被盖庙祭祀。

第二阶段是隋唐时期。佛教介入民间的关羽崇拜,制造关羽显灵传说,封其为护法神,而官方也将之作为诸多武将之一配享武成王庙。

网络配图

第三阶段是宋元时期。道教、儒家追随佛教,分别将关羽列入自己的信仰或学说体系之中,使关羽崇拜不仅仅处江湖之远,而且居庙堂之高。宋朝皇帝还为关羽赐庙额,初封忠惠公,再多次封王,成“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朝皇帝除继续封王外,还“遣使祠其庙”,以至于关庙林立,遍布城乡。

第四阶段是明清时期。尽管明朝官方也敬关羽如神明,祈求其佑护海疆,但并未给予特别的待遇。倒是清朝十分尊崇关羽,还在关外时就已立庙祭祀,并赐庙额“义高千古”。入关后,更是将关庙载入祀典,岁时致祭,并不断制造关羽显圣的故事,予以加封。从顺治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起至光绪五年,累封字数达到26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君王好高髻,城中高一尺。清朝历代皇帝对关羽的垂青和抬爱,把全民的关羽崇拜推向了高潮。嘉庆初年,洪亮吉流放伊犁时,就见到当地凡有人家集居的地方必有庙,庙必祀关羽。

第五阶段是民国时期。虽然帝制被推翻,但关羽崇拜依然继续。民国三年,袁世凯下令将关羽和岳飞合祀武庙,凡军人宣誓大典都要在武庙举行。

从令人畏惧到忠义勇的化身

关羽从一名武将被推上神坛是一个人为的渐进过程。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反映了千余年来民众的心理诉求和价值取向。既然将关羽尊之为武圣,奉之为神明,那必然要供奉关羽像,才能够顶礼膜拜,于是便出现了许多画作和雕像。

网络配图

关羽画像的最早记录出现在《三国志·于禁传》中。据载,魏文帝曹丕趁于禁拜谒曹操高陵时,预先令人在陵屋中画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事。于禁见后,羞愧发病而死。但文中没有叙述关羽的样子,其真容如何不得而知。此后,相传唐代吴道子、五代后蜀赵忠义等都曾画过关羽像。据此,清代学者俞樾推断至迟至五代时关羽图像已经盛行。但严格说来,别说五代,就是宋元时期的关羽像,至今都难得一见。

不过,借助文学作品及戏剧舞台,约略可以弥补一些缺憾。根据唐宋笔记小说,在宋以前,关羽虽然具有神力,能够显灵,但主要是以厉鬼的形象出现,人们“惧神之灵,如履冰谷”。由此可以想象,关羽的形象不会好到哪里去。

入宋以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出现转型。刚刚经历的一场乱世,不仅破坏了汉唐以来的社会权力结构,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思想观念,关羽由此从令人畏惧逐渐转至受到敬爱。宋孔平仲云:“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道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某,辄为之泣下,属弄者且缓之。”影戏只是宋代兴起的“说三分”行业的一种形式,此外还有说书、杂剧、传奇等。这些俗文学样式塑造了不少三国人物,“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关羽的形象自此日益丰满起来。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代竟然还有这样的痴汉皇帝?不科学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厚照

    在大萌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皇帝,无论森么妹纸他都不会放过。即位后,为了啪啪啪,专门修了一个密室,这个密室的名字叫:豹!房!神马?豹子住哒房纸?乃有木有搞错?结果一看,好吧,好像似乎木有搞错耶!这玩意建好后,有人就说啦,皇上啊,我们锦衣卫的于大都督同知可是懂那些男女之间哒秘术,要不要招来问问。皇上一听,

  • 朱元璋为何对丞相制度痛下杀手?因元朝旧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

    众所周知,皇权在明清制度达到了高峰,明清皇权集中有两个标志:一个是朱元璋废除传承了自秦始皇以来的丞相制度,另一个标志则是清朝雍正时代军机处的设置。这里不讲军机处的事情,而讲明朝的事情。首先声明,虽然明朝被称为最后一个汉族人建立的政权,但是由于蒙元在中原统治了近一百年,这足以让汉族人忘记一些事情,另外

  • 揭秘:朱元璋与青楼女子不为人知的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

    中国皇帝和妓女的纠葛是由来已久的,几乎每代都有。妓女起源于卖艺的女子,又称倡优。汉代皇后卫子夫、赵飞燕、魏武帝正妻丁氏、唐玄宗的赵丽妃,都是出自倡优。宋徽宗宠爱名妓赵元奴、李师师,南宋理宗眷恋名妓唐安安,都是闻名历史的。明清两代的皇帝和妓女是不是也有瓜葛?网络配图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当年一贫如洗,

  • 宋徽宗恋上李师师 细数古代沉湎于青楼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与李师师的一段情缘更是成为了千古佳话,赵佶的瘦金体书法可谓是传世不朽之作,而且画作也是独步天下,但是唯独治国平天下不是他的专长。赵佶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形成了一种放荡的个性。中国历朝历代,那些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都是坐拥三宫六院、有三千佳丽伴其左右的皇帝。然而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欲

  • 春申君是芈月的初恋?史实告诉你这不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芈月

    湖北大学古代文化教研室主任张敏,他表示历史上的芈月也许就是个“一般般”的太后,而将她与年龄差距不小的老乡黄歇凑成初恋情人,编剧的脑洞开得也是够大。但从剧中的服饰、器具来看并无硬伤,尤其是对楚国漆器的呈现,“剧组应该下了功夫”。春申君怎会是芈月的初恋?你看看历史他们相差多少岁,史实是如何拆《芈月传》编

  • 魏征死后 李世民做出此事竟寒了忠臣们的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

    魏征和李世民的关系,不用我多说什么,我只想说,其真实魏征死后,唐太宗曾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砸掉魏征的墓碑。谁都晓得:唐太宗和魏征,不断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分,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逝世的时分,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但是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其不

  • 明朝好色皇帝的下场:为何明代朱姓皇帝都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为何明代朱姓皇帝都好色

    明史热成为眼下一景。在清代的皇帝被写滥之后,明代帝王又被集体抬了出来,而其中明世宗朱厚,即嘉靖皇帝更成小说家笔下的热门人物。其实明代以后的文人,对嘉靖就很感兴趣,这方面的书很多。嘉靖在位时间长达45年,虽然政治上没有作为,治国无方,但他是一位风流帝王、道士皇帝,故事多,有趣,好玩,可读性强,确实是一

  • 曾国藩一生多病却能高寿 揭其养生治心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

    一生多病的曾国藩,历尽惊涛骇浪,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国藩的养生治心之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的今天,他的养生治心之道有哪

  • 孙权称帝前为何要屈身忍辱曹魏近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

    公元220年,刘备失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其实这种屈身忍辱才是孙权高超的政治计谋!在《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中,罗老对孙权这个人物的塑造不是很成功,不如曹操、刘备有鲜明的个

  • 揭秘为什么把努尔哈赤叫做通古斯野猪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

    在谈到大清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把努尔哈赤叫做通古斯野猪皮,后来范围扩大了,泛指努尔哈赤及后代建立的清朝皇室。为什么这么说呢?通古斯,一般是西方人对操满-通古斯语诸族的泛称。那么,通古斯是哪?一般是指分布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以东至库页岛的族民,主要生活在广大的森林和草原,从事渔猎。通常将操通古斯语群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