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帅哥, 你听说过吗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帅哥, 你听说过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11 更新时间:2024/1/11 4:47:32

选中国古代的帅哥,是件很有趣的事。不过,大家的意见大概不容易得到一臻,必有争论,为了便于争论,首先应该对于什么是帅哥定一个标准,否则,争起来就会没完没了。

应有男子汉气,这就如同美女应有女人味一样。这样,梅兰芳式的美男就只好割爱了。能够的上健美,当然好,但是,表面上儒雅,毫无咄咄逼人之势,而骨子里刚性十足,则更是帅哥中之上乘。称之谓帅哥,意其不只是面目英俊,而且在骨子里有俊杰之实。

有足够高的智力。现代选美女,对于其智力都要考察,选古代帅哥就更不能忽略此点。

应该有足够好的教养。这倒不是说一定要学富车。而是希望和这样一位帅哥接触时,不论是男性是女性,或是有亲切感,或感到敬佩,至少不能使多数人生厌。

一些以媚主而成名的帅男都不行。如张易之兄弟、和坤之流,虽然他们必然是非常聪明的。赵云是个很受人喜爱的历史人物,只可惜关于他的容貌之类一点记载也没有,说他是帅哥未免缺乏根据。

仅自己说自己美,别无旁证,如宋玉,也只好不去选了。杀人如麻的慕容冲,搞得整个关中千里无人烟。动不动就要扒人皮的朱棣,把他政敌的女眷罚为妓女,还要一晚上十几个汉子守着。这样的人不管长的美不美,还是不要排在帅哥中为好。

言归正传,第一帅哥当属嵇康

按《晋书》记载,嵇康“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可见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一付男子汉气派。在晋时,一些男人多有涂脂抹粉地化装,而嵇康和他们不同,其英俊是出自然。嵇康极其聪明,并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嵇康之俊美有一旁证。他死了多年后,他的儿子嵇绍始到首都洛阳,有人对王戎说:“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回答:“君复未见其父耳。”由此可推想嵇康之风度仪态。

古代帅哥之二:周瑜

《三国志》中说“(周)瑜长壮有姿貌。”可见他和嵇康类似,都是属于高大健美这种类型的。《三国志》中极少有赞人像貌的,如赵云等都没有提及。说周瑜“有姿容”,必是相当英俊。

周瑜勇敢、有忘我精神,音乐修养很高,三国演义中写他心胸狭窄,完全是虚构,只是为了神化诸葛亮。实际上他恢宏大度,极受人们喜爱。周瑜二十四岁成为领兵的将军。一个英俊的美男,率领千军万马,英勇而有智谋,其风度魅力让人们不由得呼之为周郎。这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帅哥之三,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一名孝瓘,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

在他任并州刺史时,突厥入侵,他尽力反击。以他多次战役所取得的战绩大体上可以推论,高长恭的智商应该是不错的,传说高长恭上阵杀敌时戴着画成可怕鬼脸的面具,免得敌人看他漂亮就不害怕。不过,历史记载,高长恭在任地方官时“颇受财货”,即贪官。对此他曾表示是故意如此,只是为解皇帝的疑忌。

帅哥之四杨华

为北魏名将之子,年轻时就有勇力,容貌雄伟。看来确是帅哥。杨华武功高强,和当时另在一将军王神念齐名。

标签: 嵇康高长恭

更多文章

  • 和珅被抄家的时候为什么不反抗或者逃跑?等着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珅

    说起历史巨贪,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和珅。一来他影视剧中的形象太过于深入人心,二来他所处的朝代清朝是距离现代最近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度的朝代。和珅的敛财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连皇帝都得自叹弗如,因为他以一己之力所收敛的钱财赶超了一个国家的国库,如果生在现代,相信他必然是一个出色的商人。有人说,和珅就是乾

  • 国家为什么要把卫青和霍去病从教科书上删除呢?竟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汉武帝

    前段时间,国家将卫青跟霍去病这两个历史人物从初中历史书上给删除了,这个政策一出来,立马引起了很大争议。现在很多人都不爱看书,唯一能够了解卫青跟霍去病这两人生平的地方就是这个历史书了。而且现在实行的是9年制义务教育,一旦删除,就意味着很多人以后都对这两个英雄没什么印象。那么我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

  • 唐朝为什么要设立“大都督”和“大都护”? 都有什么作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李世民

    唐朝的都督府,一般置于“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唐初规定,管十州以上的为大都督府,不满十州称都督府。玄宗开元时进一步规定,户满二万以上为中都督府,不满二万为下都督府。都督府设都督1人(大都督府从二品,中都督府正三品,下都督府从三品)。大都督一般以亲王遥领。都督既是军事长官,故其僚属也以长史、别驾、司马

  • 汉武帝首创的一项制度,为什么让后宫妃子都害怕生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

    在帝制时代,关於皇位继承,曾经有过一项极为残忍的制度,此即是“立子杀母”。“立子杀母”制度在北魏时期尤为盛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立其子拓跋嗣为太子之后,便将拓跋嗣之母刘贵人赐死。而由于拓跋珪是北魏基业的奠定者,其实施过的政策自然会被其子孙奉为国策而遵循执行。故而,有很长一段时期内,北魏的后宫妃子都非

  • 清朝道光帝一生都很吝啬,但是却不知道他在这些地方的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道光

    在历史上,道光皇帝的名声好像不是很好,被嘲弄为吝啬、抠门、平庸的典型。但实际上,道光皇帝在内政上还是很有作为的,如果不是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道光在清代皇帝列表中一定属于中上等。清代皇帝对大臣的统御之术都非常成功,登基不久,道光就罢黜了嘉庆时期的首席军机大臣,同时,下令群臣切实言事,他说:“当今

  • 顾炎武为什么晚年不肯回昆山?是因为他的几个外甥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顾炎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同时也是明朝遗老。在清军南下时,顾炎武在家乡昆山兴兵抗清,起兵失败后,顾炎武坚持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只专心于著述。顾炎武的三个外甥也非常有名。徐元文是顺治朝状元,担任过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等要职。徐乾学是康熙朝探花,官至刑部尚书。徐秉义官至吏部侍郎。徐氏三兄弟都为清王朝

  • 刘明翰是什么人?为什么崇祯的第三个儿子特别喜欢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明翰

    大家在看明末历史的时候,对于崇祯皇帝的遭遇十分关注,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崇祯皇帝的皇子,以及崇祯皇帝与皇子关系,很大程度上都被人们所忽略了。重新拾起对崇祯皇帝皇子的成长情况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明朝的皇室内情。崇祯皇帝第三子——定王朱慈炯曾经向他的老师刘明翰请教关于其父亲的情况,刘明翰回答说

  • 关于曼努埃尔一世的评价是怎样的?他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曼努埃尔一世,拜占庭帝国

    对外和军事上年轻时,曼努埃尔决心要通过武力来恢复拜占廷帝国在地中海国家间的主导地位。自1143年奇里乞亚野外那至关重要的一天他的父亲宣布他为皇帝起,到他于1180年去世,已经过去了37年之久。在这37年的岁月里,曼努埃尔同他所有的邻国们都爆发过冲突。曼努埃尔的父亲的祖父在他之前一直为消除曼兹科特战役

  • 约翰二世是谁?拜占庭皇帝约翰二世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约翰二世,拜占庭帝国

    约翰二世·科穆宁“美男子”( 希腊语:?ω?ννη? Β? Κομνην?? “Kalo?ōannēs”,1087年9月13日-1143年4月8日),作为拜占庭帝国科穆宁王朝复兴时期的第二位皇帝于1118年~1143年在位。被称作"美男子“或”好人约翰“的他是阿莱克修斯一世皇帝与皇后伊琳娜·杜卡妮娅

  • 大清初年如何从“四大贝勒并坐”转变成皇太极“南面而尊”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太极,清朝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城,伤亡惨重而一无所获,只得铩羽而归。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大惨败,闷闷不乐,生了痈疽。当年七月,他前往清河温泉疗养,过了13天病危,在返回沈阳的路上死在了叆鸡堡。努尔哈赤死后,由大贝勒代善领头,诸贝勒推举四贝勒皇太极为新汗。这个过程虽然在清代史料中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