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如果骑兵造反的话 刘邦能不能压得住

韩信如果骑兵造反的话 刘邦能不能压得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52 更新时间:2024/2/14 1:36:5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韩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邦能建立大汉王朝,韩信绝对居首功。作为开国功臣,韩信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既然连项羽都不是韩信的对手,那不禁有些好奇,倘若当时韩信也起兵造反的话,刘邦能不能治得住他呢?

在下结论之前,先来分析一下韩信的战绩,韩信当年背叛项羽,后改投刘邦门下,在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中,韩信率领的军队一路过关斩将,先后围攻赵魏两国,又逼迫燕代两国投降,实力横扫三齐,当然他最出名的还是用10万大军对阵楚霸王的10万楚军,把项羽围困于亥下,最后更是逼得项羽自刎,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历史上对韩信这个人的评价有很多,关于他的典故像是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说的都与这位军事奇才有关。但就是这样一位被称为“兵仙”的大将军最后却还是没有逃过,功高震主,被刘邦卸磨杀驴的命运,死于吕后之手,被诛三族,“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说的就是韩信了。

想当年韩信可是被刘邦亲自登坛拜的将,一开始的时候韩信只带领手下很少的将卒上战场。这也是他一生传奇的开端,在公元前206年,项羽大败刘邦,在彭城把汉军击得溃败而逃,当时韩信把溃军又重新聚集到一起,带领他们与刘邦在荥阳会师,并且在这个地方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楚军,形成与楚军两军对峙的局面。

不过因为之前韩信与楚军的对峙中,一再失利,使得旁观的诸侯们都纷纷背叛汉朝改为向楚投降,面对这样的境地,刘邦重用韩信,封其为左丞相,命他前去攻打摇摆不定,如墙头草一般的各诸侯,树立大汉威信,避免在两军对峙时腹背受敌。

韩信领命后出奇兵偷渡黄河,奇袭魏都,更是把魏王给活捉了,一举灭掉了魏国。因为当时汉军与楚军在荥阳作战,汉军被楚军围困,面对战局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刘邦不得已,只能从韩信的部队中抽调了一批精锐,来对抗楚君,于是韩信只能率领15万羸弱的兵卒与张耳一起去攻打赵国。当时赵国军队号称有20万,虽然或有夸大,可十几万总是有的,以数万对抗十数万,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即使是这样以寡对多的情况下,韩信依然十分有信心,他命令将士们背水布阵,另外派了2000精骑兵到赵军的后方去袭击他们,赵王看到韩信率领的汉军竟然背水作战,要知道背水而战,可以说是犯了兵家大忌,毕竟一旦不敌连逃的地方都没有,于是他认为韩信不通兵法,就有了轻敌之心,指挥大军倾巢而出,一起来攻击汉军。

赵王只看到了韩信背水而战,没有退路可走,可他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无路可退,才使得汉军只能奋勇杀敌,以求一线生机,自然便爆发出了几倍的战斗力。就这样,汉军凭着自己以一当十的战力,最终打败了数倍于己的赵军,赵军看到汉军如此奋不顾身,连命都不要的架势,心理上已经产生了不想再打下去的念头。被汉军打败后,赵王本想退回自己的营地,可他忘记之前自己因为倾巢而出造成营地空虚被汉军派去的2000骑兵已经占领了,猝不及防之下,赵军几乎全军覆没,赵王也被俘虏。谁说韩信不会用兵?他才是真正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运用的出神入化,这一战韩信得到全体汉军将士的敬佩,全军上下令行禁止。

之后韩信又出兵攻齐,把齐王逼的向楚霸王求救。当时楚国大将龙且的20万大军前来救援齐国,与韩信的军队在潍水一带对峙。韩信又用计谋引诱龙且决战,最后又佯装不敌,撤退等到龙且率兵追击汉军时,韩信早就已经命人把潍水上游给堵住了,当时刚渡到一半的楚军面对这样汹涌的河水躲闪不及。死伤不计其数,韩信抓住机会趁机率军反击,一举大破齐楚两国联军,更是将楚国大将龙且一举斩下,生擒齐王,再把齐国拿下之后,韩信因为自己兵多将广,自立为齐王。

如果此时如日中天的韩信真的心怀异心,举兵反叛刘邦的话,刘邦绝不是韩信的对手,可韩信或许是念及刘邦的知遇之恩,只是逼着刘邦,封自己为齐王,可见当时的韩信并没有取而代之的念头,若他真有此心,单凭当时不下的20万精兵强将,刘邦就拿他无可奈何。

到公元前202年时,楚汉的决战终于到来,当时韩信率领的大军与刘邦会合,一起与项羽的10万楚军决战于亥下,在这场生死攸关的大战中,刘邦采用了韩信提供的谋略,因为当时汉军人数多于楚军,便采用人海战术,60万汉军将10万楚军死死围困住,还命人将楚国之前投降的人组织起来,一起在到四面大军前高唱楚歌,从心理上击垮楚军。楚国将士们听到四周传来的楚国民歌,不尽更加思乡心切,军心一下便涣散了,很多将士承受不住心理压力,纷纷溃败而逃,决战开始时,早就军心不稳的楚军与士气高亢的叛军两相对比,结果自是不言而喻,虽然项羽当时奋勇杀敌,突出重围,可最后还是被逼的自刎于乌江。在天下大局确定之后,刘邦立刻便夺了韩信的兵权,将他外放到楚地,给他封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楚王,正是因为刘邦知道韩信的作战能力究竟有多强,所以一旦韩信真的背叛自己,那自己肯定是毫无还手之力的,于是天下初定便迫不及待夺了韩信的兵权。

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若是韩信真的选择反抗的话,刘邦绝无还手之力,毕竟连项羽都被韩信打败,更何况被项羽追着跑的刘邦呢。

标签: 刘邦韩信

更多文章

  • 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操80万大军是怎么做到的?是真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飞,三国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众说百家,大千华美世界,今天学长要讲的是三国大将军的故事!不禁有人要问三国大将军这么多,到底是谁呢?要说三国,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刘,关,张三兄弟,他们的仁义无双真的是三国一典故,在三国历史上那是名声响当当的,三兄弟一同

  • 韩侘胄力主抗金北伐,他真的是个奸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侘胄,宋朝

    对韩侘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侘胄是北宋名臣韩琦的五世孙,根正苗红,他的亲姨是太皇太后吴氏(宋高宗皇后,宋孝宗嫡母),他的侄孙女又是宋宁宗的皇后。当年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是一个泼妇,有架空宋光宗的企图,由于韩侘胄有重特殊关系,朝臣们就联络仅是一个知阁门事小官的韩侘胄

  • 汉惠帝去世的原因是什么?与吕后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惠帝,汉朝

    汉惠帝去世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经历了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刘邦和项羽分庭抗礼争夺当时的天下主导地位。刘邦当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因为和沛县吕公交好,才娶得吕太后为妻。吕太后一开始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刘邦初娶吕太后之时,是有一个儿子的,而且刘邦和项羽相争的时候,也是吕太

  • 提起顾成这位明初猛将,为何说他一生有60年都在沙场征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顾成,明初

    明初有一位名叫顾成的猛将,25岁就跟随太祖朱元璋征战天下,身经百战,平定四川以后,顾成留守成都,镇守西南地区二十余年,平定叛乱数百起。建文时期,北上讨伐燕王兵败被俘,归顺燕王负责守卫北平。燕王朱棣即位后,年逾古稀的顾成再次镇守贵州,讨平叛乱,威震西南。自跟随太祖起兵到病逝于西南,顾成一生有60年都在

  • 盘点历史上寿命最短的十位皇帝,他们的短命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

    你知道历史上短命的皇帝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中国古代从秦始皇首创“皇帝”称谓算起,共经历了三百余位皇帝。长寿者不多,活过80岁的也仅有忽必烈、赵构、梁武帝、乾隆、武则天,但是短命的可就不计其数了。本文梳理出寿命最短的十位,竟然都不过十岁,个中原因,与政治斗争分不开:1 汉殇帝,

  • 诸葛亮说刘璋无能,背后是什么依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刘璋这个人“暗弱”,西川之人并不拥护他,于是劝刘备要把拥有益州作为自己未来的打算。诸葛亮和刘璋并没有交往,他是怎么样知道刘璋暗弱的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璋“暗弱”,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或者说,这种传言荆州肯定也会有,但传言能够当真

  • 李广难封的真相是什么?秦汉军功制度有何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广,汉朝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广难封的真相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终生不得封侯,有人说他时运不济,没赶上好时候,有人说他军功不够,不得封侯正体现了汉朝军功制度的公平。但是我们从黄忠阵斩夏侯渊而封侯,就能看出秦汉军功制度改革的轨迹:不同时期的丰厚标准不同,黄忠未必有李

  •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祖娥,北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祖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南北朝这段历史,各个政权雄踞北方,强盛一时,却难免分裂命运的北魏;枭雄频起,权臣天下的北周;兄弟篡位,杀兄杀侄的北齐。南北朝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男性:拓跋宏,拓跋弘,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高湛,高欢,高纬等等。今天不讲男性,来

  • 唐中宗为何只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便被武则天赶下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中宗,武则天

    历史上的唐中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六味地黄丸”: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儿子、侄子和自己都曾做过皇帝,而且自己还曾先后两次登上皇位。然而,唐中宗第一次登基时,就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便被自己的母亲赶下了皇位。李显的退位,完全是咎由自取,在武则天看来,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也真是活该被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 明朝大臣李时勉与明宣宗朱瞻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时勉,明朝

    明朝大臣李时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1426年夏天,紫禁城的大殿上,一位姓王的锦衣卫指挥使匆匆走下台阶,他接到皇帝的命令,要到锦衣卫诏狱把一位罪臣抓到西市直接斩首。王指挥使飞快地赶到诏狱,发现罪臣已经被其他人请入皇宫了。王指挥赶紧折返回去,一路奔到皇宫,累得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