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35岁前一事无成是真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邦35岁前一事无成是真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48 更新时间:2024/1/18 21:17:39

对刘邦早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才学过人的富二代,年少有为的公安局长,这才是真实的刘邦

秦末暴政使得民怨沸腾,刘邦斩白蛇起义,先入关中灭亡秦朝,而后战胜项羽、征服诸侯、平定天下建立了汉王朝,前后不过七年时间。这是一个传奇人物,围绕在他身上的话题数不胜数。

有说他出身于无赖混混惯会偷奸耍滑,有说他四十岁仍游手好闲,有说他花心好色风流无度,也有说他文不成武不就,之所以屌丝逆袭开国建业纯粹是时来运转踩了狗屎运,而且,持有这些看法的不在少数,因为这些话题见诸于史书记载,并非空穴来风。

刘邦出身贫寒游手好闲,四十岁还一事无成?真实的刘邦可不是这样

1. 刘邦四十岁时还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如今官方采用的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的说法,最早见于西晋学者皇甫谧的《历代帝王世纪》。以陈胜吴广公元前209年起义推算,刘邦跟随造反起义时虚岁四十八,此时他与吕雉成婚八年,因此很多人说刘邦四十岁一事无成有一定道理。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皇甫谧所言属实。但是相隔五百年,一个西晋学者是怎么确定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的?要知道在他之前刘邦出生年月不见于任何史籍记载。

第一,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只记载有刘邦驾崩于公元前195年四月,没有明确交待刘邦出生年月以及何年迎娶吕雉。

第二,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临终前吕后问他萧何死后谁能为相,刘邦依次推荐了曹参、王陵周勃(三人也没有出身年月记载),按照常理越往后的人越年轻,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稳定推行,而史记记载刘邦早年将王陵当成兄长对待。

注意,问题就出在这里,王陵岁数竟然比刘邦大!

按照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驾崩于公元前195年的待定说法,他活了六十二岁,而萧何、曹参、王陵都比他大,也就是说三人起码都在62-70岁之间,按照古人寿命长短、宰相执政年纪来看,于情于理非常不靠谱,难道刘邦会选一个随时可能去世的老人执一国?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刘邦去世时是53岁。这一说法是西晋学者臣瓒所提,唐代史家颜师古也引用过这一说法: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三。意思是刘邦42岁登基称帝建立汉朝,在位12年,驾崩时53岁。这样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萧何、曹参两人年纪可能在60岁上下,而王陵年纪在55岁左右。

言归正传,刘邦造反7年于42岁称帝,那他造反时也就35岁,正是一个男人建功立业的壮年时期,胸怀大志的典范。

其次,史记记载他当泗水亭长时吕雉常带着长女长子在田里锄草,同年,他造反起义,而他成为汉王是造反第3年,那时长子刘盈5岁,也就是说他35岁刚刚起义时长女起码七八岁,否则怎么帮母亲吕雉锄草?这样一推理,迎娶吕雉时刘邦可能才27岁左右。

这样一来,刘邦四十岁时仍一事无成的说法不攻自破,人家成了青年成家、中年立业的青年才俊,羡煞旁人。

2. 刘邦是混混无赖出身,不学无术,游手好闲?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记载刘邦早年“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意思是早年游手好闲,不愿意干农活,更不愿意做工,甚至被聘为泗水亭亭长时还有“好酒及色赊酒喝”、“狎侮麾下吏役”的不光彩记载,很明显,司马迁说他是轻浮痞子,没有官相。

但是,在《史记·高祖本纪》里同样记载着“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意思是刘邦当亭长时经常请假回家种田,为什么?因为当时“吕雉与两子居田中耨”,很明显,司马迁说他有责任心,当公务员还请假帮家里干农活。

两相对比,刘邦在婚前浪荡做派,在婚后却是一个既干公务也干农活的有责任心、踏实、肯吃苦的丈夫与父亲,从“不事生产”到耕种锄草,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分明就是司马迁“先抑后扬”的夸赞。

另外,《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当泗水亭长时“高祖常繇咸阳”,也就是说刘邦经常到咸阳出差公干,要么押解犯人,要么带着徭役参加咸阳秦始皇陵和阿房宫的建设。要知道当时秦国刚刚平定天下,千里迢迢从泗水到咸阳出差,路途险恶,犯人一跑自己也要遭殃,不是能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心思玲珑手段高明的人是根本干不来的。

综上所述,关于刘邦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说法再次不攻自破。

3. 刘邦是一个家境不好、出身卑微的草根?

司马迁在《史记卢绾列传》记载早年刘邦不事生产,他的父亲对刘邦游手好闲十分生气,常常骂他不如哥哥。因此刘邦称帝后便问父亲说,自己和二哥挣下来的家业,谁的大。通过这个记载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刘邦家境不好,否则他的父亲和哥哥也不会骂他,毕竟家境好的话他不做事不赚钱,关系不大。

但是,这不是《史记》记载的历史,只是我们的主观臆测。

要知道,司马迁在《史记卢绾列传》中记载说卢绾与刘邦两家一直来往亲密,卢绾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以及上学蒙的时候,乡亲们纷纷送羊酒来祝贺,两人又一起长大、读书,感情深厚。

这段记载说明什么问题呢?

第一、刘邦家不仅具备一定名望,而且家产殷实,不愁吃穿。否则刘家乡亲们不会在刘邦生日和上学启蒙时持羊酒来祝贺,要知道那时候是要回礼的,没有一定家产根本做不到。

第二、刘邦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而是正儿八经读过书的读书人,他称帝后所作《大风歌》气势雄浑,抑扬顿挫,堪称帝王佳作,甩了后世不要脸没文采的清朝乾隆皇帝几条街。

第三、刘邦性格有痞子无赖的一面,所以他早年勾搭了一个曹寡妇生下长子刘肥,但他明媒正娶的是吕雉。说明那个曹寡妇当时是配不上刘邦的,否则如果刘邦家境不好、地位不高,有个老婆就烧高香了那还那么多讲究?

第四、刘邦做过泗水亭亭长,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可谓是管着一县治安的一把手,刘家若是没个钱财打点和名望地位作为背景,他又怎么可能坐上那个位置?

第五、根据《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刘邦的弟弟刘交少年时曾和白生、申公以及鲁穆生这些名人一起在荀子门徒、李斯师叔的浮丘伯门下同窗读书,如果刘家是普通人,哪有这等好事?

综上所述推理起来,刘邦非但不是家境不好、出身卑微的草根,恐怕还要倒过来去看他:富二代无疑,并且家中有权有势,社会名望与地位相当高,也难怪吕雉的父亲吕公会看中这个女婿了。

标签: 汉朝刘邦

更多文章

  • 张俭:东汉末年名士,得罪权贵逃亡半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俭,东汉

    他是东汉末年名士,因得罪权贵逃亡半生,最后活了八十四岁善终,此人便是张俭,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他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张俭,东汉时期大臣兼名士,也是著名的“八俊”之一,他的父亲是江夏太守。当时中常侍侯览的家属鱼肉百姓无法无天,张俭揭露他们一家的罪行,侯览把张俭上奏的章表扣了下来,桓帝没有看到,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漏掉了一个人 结果此人最后篡位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对杯酒释兵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华夏文明历时近5000年,有尧、舜禹三帝仁义禅让帝位,有秦皇气通山河吞并六国统一华夏,更有驱逐鞑旦,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帝王皇帝,也有量中华之物,行割地赔款,赠予万国俯首称臣的屈辱时代。但真正要说能改变华夏民族的莫过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

  • 柴荣临死前破格提拔赵匡胤 柴荣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柴荣和赵匡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显德七年(960年),后周军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赵匡胤“被迫”披上黄袍,被众人拥立为皇帝。赵匡胤率军回京以后,柴宗训被迫禅位,赵匡胤正式登上帝位,就这样,后周政权灭亡。而更戏剧性的是,曾经破格提拔赵匡胤,以至于给他提供造反机会的,

  • 魏野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不愿入仕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野,北宋

    古代因为仕途不顺而心灰意冷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数,他们中的部分人选择远离沉浮不定的官场,另辟蹊径。陶渊明躬耕垄庙,收获了自在与逍遥;孟浩然归隐山林,得到了潇洒与悠闲。北宋时期也有这样一位世外高人,他克服了世人所有的功利心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的孤独感,一生都隐居于外人打扰的乡间野外,他就是魏野。魏野,字仲

  • 三国除了那些为人熟知的名将之外,有哪三位猛将最低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猛将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名将辈出的年代,生逢乱世之中大多数人都想要出人头地,因此有不少人投身战场以求建功立业。在常年的战乱纷争中,有很多猛将凭借着非凡的战力以及卓越的功勋而名扬天下,然而,除了这些名将之后,三国中仍有很多实力很强但是却默默无闻的将领,向来不为世人所熟知。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三国中

  • 拥有西凉大军的董卓斗不过孙坚还要迁都,为何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卓,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董卓入洛阳后手握兵权,为何还抵挡不住孙坚的进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190年,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等十余人纷纷起兵反对董卓。在此之后,长沙太守孙坚也率领豫州各郡军队征讨董卓,虽然当时孙坚在梁地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但在此之后,孙坚重新收拢流散部属,进驻梁

  • 李世民在世的时候,知道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武则天,唐朝

    李世民在世时,武则天并没有很受宠,从她没有身孕就能看出侍寝次数大概是不多的。在李世民心中,武则天只是他妃嫔中的一员,武则天入宫不久,就被他抛到脑后了。武则天入宫十二年,一直都是个才人,直到她遇到了李治,才改变了一生的命运。那么李世民在世的时候,知道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吗?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

  • 李元吉三箭没射死李世民,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元吉,唐朝

    玄武门是个死局,李元吉能抵挡得住,真是太神奇了。李建成连打都没打就被李世民射死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武德九年六月初一,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突厥入侵大唐,包围了边境城市乌城,形势十分危急。在当天上午举行了朝会上,李建成给李世民来了个釜底抽薪,他说服李渊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并

  • 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是一个好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崇祯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崇祯皇帝,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崇祯是明代帝王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一位。他立志要成功、勤勉、自律,但不懂得用人,不懂得为人民服务,所以成了亡国之王。如果我们看结果,崇祯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在崇祯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他拿得出手的政绩无非就是“铲除魏

  • 东汉末年州的数量只有十三个 隋朝时期州的数量为何多达三百多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杨坚

    杨坚是隋朝成为开国皇帝的,杨坚当初在军事上消灭了南陈,将这分裂了近两百余年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改年号为开皇,这标志着北方大地经历了近三百年的战乱后,重新回到汉人手中。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朝州数量,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公元589年,隋文帝又派大军南下灭陈,腐朽的南陈随即被隋朝所灭。从此以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