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元吉三箭没射死李世民,是什么原因?

李元吉三箭没射死李世民,是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98 更新时间:2024/1/20 17:22:22

玄武门是个死局,李元吉能抵挡得住,真是太神奇了。李建成连打都没打就被李世民射死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突厥入侵大唐,包围了边境城市乌城,形势十分危急。

在当天上午举行了朝会上,李建成给李世民来了个釜底抽薪,他说服李渊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并将秦王府的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和秦琼等人一同前往。

如果李元吉真带走了秦王府众将领,那么秦王府可以说是很空虚了,李世民就真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但这件事的凶险之处还不止于此,因为下朝之后,李建成就跟李元吉密谋,准备在出征当天,趁机将前去送行的李世民和秦王府将领一起杀死,然后逼迫李渊提前交权。

由于李元吉已经掌握了军权,再加上东宫还有三四千精锐士卒,所以杀掉李世民这件事是板上钉钉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唐朝的历史将要改写。

但是,李世民很早就开始防备李建成了,为此他做了非常多的安排,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在东宫安排了他的眼线。

因此,当李建成和李元吉在东宫密谋的时候,一个叫做王晊的官员也参与了这一切,他很快就这件事告知给了李世民。

刀都架子脖子上了,李世民因此十分着急,便找来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商议,最后决定先于李建成发动政变,但并未确定具体方案。

但在不久之后,因为李建成的诬陷,反而给李世民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也就是发动玄武门之变。

六月初三,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李建成心生一计,他让亲信傅奕给李渊上了一道密奏,说太白金星出现在秦王封地所在的方位,这预示着李世民将要拥有天下。

己未,太白复经天。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这已经不是李建成第一次诬陷李世民要造反了,但这一次尤其狠毒,因为古人很相信天文星象,李渊也是如此。

李渊看完傅奕的密奏之后,果然很着急,他连夜把李世民叫到宫中,还将傅奕的密奏给他看,意思是要他给个说法。

这种事根本就无法解释,并且越解释越黑,李世民就开始转移话题,他也向李渊密奏,说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后妃有染。

李世民的话极大触动了李渊的敏感神经,他突然觉得头大得很,李世民趁机对他说,我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太子和齐王的事情,他们却想杀掉我,我太冤枉了!

李世民这话暗藏的意思是,这一次太白金星的事情就是太子和齐王干的,他们想借此机会除掉自己。

李渊听完李世民的话很是惊讶,就对他说,明天我会叫太子和齐王入宫,你到时候来跟他们对质。

“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

李世民回去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浮现在了脑海中,他准备第二天早上带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一举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杀死。

事实上,李世民对李渊说的这番话,就是在故意搅动局势,从而引导李渊下令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宫。

那么,李世民为何非要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宫呢?

这就不得不说说玄武门这个入宫的必经之地了。

在此之前,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打压下,李世民的实力受到了极大损伤,尤其是秦王府的一干亲兵,已经被削减得所剩无几了,只有一干文臣武将当光杆司令。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做出了一些安排,就比如说他为了有个退路,就让其亲信工部尚书温大雅去洛阳坐镇,还让车骑将军张亮去洛阳秘密招兵买马,如果长安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他就去洛阳割据一方。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

再比如说,为了应对李建成的打压,李世民广泛开展地下工作,他不但在东宫安插了自己的眼线,还暗自将禁卫军也给收买了。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常何,当时担任玄武门禁卫总领。

不过,常何表面上是李建成的亲信,其实他是李世民的人。

原来,早在武德二年的时候,常何就开始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到了武德七年,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斗争逐渐白热化,他便让常何进入长安,投靠到李建成门下,并开始担任玄武门禁卫军总领。

在李世民的指使下,常何四处活动,将玄武门守将全部收买,并将大多数禁军将领暗中拉到了李世民这一边。

也就是说,李建成以为自己掌握了禁军,其实禁军的真正掌控者其实是李世民!

这一点十分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李世民为何在李渊召见他的时候,故意引导李渊下令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宫的原因,他就是在做一个局,让李建成和李元吉自投罗网!

但是,这件事其实也有惊险的一面,就在李世民出宫之后,与李建成关系很好的张婕妤派人将李世民对李渊的对话告诉给他,还让他要小心提防李世民。

李建成找来李元吉商量这件事,李元吉说不如装病不去上朝,这样比较稳妥。

但李建成觉得禁军都是自己的人,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还不如趁此机会入宫试探一下父皇李渊,看他态度究竟如何,也好采取下一步措施。

李元吉觉得有道理,就同意第二天一大早跟李建成一起入宫见李渊。

而李世民在想好计策之后,就早早带领长孙无忌,尉迟恭和秦叔宝等十人,以及数十名士卒来到玄武门埋伏起来。

最先入宫的是李渊的亲信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人,李世民为了不打草惊蛇,就目送他们入宫见李渊去了。

没过多久,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来了,由于他们认为禁军是自己人,所以没有带太多随从就直接进入了玄武门。

就这样,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了李世民精心设计的局中,让他们措手不及的事情即将发生。

李建成和李元吉骑着马来到临湖殿门外,当时李渊就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他们准备进去找李渊。

正当李元吉正要进入殿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有人埋伏在附近。

李元吉是行伍出身,警觉性很强,他猜测有可能是李世民的人,就拉着李建成赶忙往玄武门的方向赶去,准备各自返回齐王府和东宫。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

李元吉的做法其实是正确的,因为他知道玄武门的禁卫军是李建成的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即使撤退,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只不过,让李元吉没想到的是,李世民的手段太高明,玄武门早就被他控制了。

李世民见李建成和李元吉要逃走,就跃马而出,在后面大声喊话恐吓他们。

历史上没有记载李世民究竟说了些啥,但以李元吉后来的反应来看,李世民或许是告诉李建成和李元吉,他已经控制了玄武门的禁卫军,要他们赶紧投降。

李元吉听了李世民的话之后,心中有些发虚,但他为了自保,还是张弓搭箭,朝李世民连射了三箭,但没有一箭命中。

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

说起来,李元吉小时候虽然顽皮,但他长大后南征北战,练就了一身好的骑射功夫,也算是个武艺高强之人了。

武德二年,李元吉担任并州总管镇守在并州,他那时候只有十七八岁,很贪玩,尤其喜欢打猎,不过他每次出去打猎,都要拉几大车猎物回去,这就说明他的箭术还不错。

李元吉还很喜欢站在大街上,看到远处有看着不顺眼的人,就张弓搭箭将其射杀,几乎是箭无虚发,也足见他箭术了得。

但在玄武门之变之中,李元吉居然连射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这是为何?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李元吉的箭术应该是没问题的,但他的心理素质不行,而且他处的位置对他也很不利。

事实上,在李元吉的军事生涯中,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随李世民四处作战,他深知李世民的本事就多大,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埋伏,内心的恐惧戛然而生,这才造成他连射三箭都没射中。

并且,就在李元吉快要逃到玄武门的时候,李世民手下的一部分将领已经跟玄武门守在玄武门了,李元吉看到这个情形,已经猜出了玄武门不在掌控之中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元吉内心的恐惧就加深了,而且也深知李世民会要他的命,所以他不得不反起反击,但因为心中慌乱,结果连射三箭都没有射中。

从位置上来说,李元吉在前面跑,李世民在后面追,李元吉想要射杀李世民,就必须骑在马上回头朝李世民射箭,这样难度就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也就极大降低了。

李元吉没射中李世民,就不再继续射箭了,而是撒丫子跑,但李世民却张弓拉箭,一箭就射中了李建成,李建成从马下摔了下去,就再也不动弹了。

李世民之所以不先射杀李元吉,道理其实很简单,只要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就没了主心骨了,他也就只有等死的份了。

果不其然,李建成死后,李元吉只能是到处乱窜,以此来躲避李世民的追杀。

李世民拼命追赶李元吉,但没追上,好在尉迟恭带着七十人赶来,出现在了李元吉不远的地方,一个无名小卒一箭射出去,正好射中了李元吉,只不过没有命中要害,李元吉只是从马上跌了下去。

建成既死,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元吉走马东奔,左右射之坠马。

由此看来,玄武门内的空间其实并不大,别人都可以一射一个准,李元吉却连射三箭都没射中,只能说他心态变化确实太大了,从而影响到了他的肢体动作。

李元吉跌下马去之前,李世民遇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他的马受到惊吓,把他带到了玄武门前的树林里,结果他的衣服被树枝挂住,让他跌下马去,躺在地上半天起不来身。

李元吉跌下马之后,见李世民也跌下马,他觉得只要杀死李世民,自己就有机会活下来了,于是快速跑到李世民身边,从他手中夺过弓,然后用弓勒住李世民的脖子,李世民没有反抗能力,性命危在旦夕。

就在这个时候,尉迟恭也赶了过来,他大声呵斥李元吉,李元吉知道不是他的对手,就放开李世民,朝武德殿的方向跑去,准备去找李渊寻求庇护,结果尉迟恭张弓搭箭,一箭就命中了李元吉的要害,李元吉当场死亡。

在整个玄武门之变中,一共记载了四次射箭,一次是李元吉,一次是李世民,一次是一个无名小卒,还有一次就是尉迟恭。

多达四个人射出了手中的箭,却只有李元吉没有射中,而且他是连射三箭都未命中,这真是天要亡他啊。

我们具体分析李元吉这个人,从他的经历来看,他对李世民的能力是非常了解的,为了帮助李建成坐稳位置,他多次怂恿李建成杀掉李世民,可以说是个心狠手辣之人。

而李元吉之所以主张杀掉李世民,其实也源自于骨子里对李世民的畏惧,要知道李世民在当时是战神级别的人物,就连李渊对他都有所忌惮,更何况李建成和李元吉呢?

但是,李元吉搞点阴谋诡计去杀掉李世民是办得到的,但要他跟李世民面对面较量,他立马就会认怂,史书中也说他非常心虚,可见此言非虚。

特别是当李建成和李元吉意识到玄武门成为一个死局,他们身陷绝境的时候,心理上就形成了强烈的压迫感,在对抗上自然也就无法展示出本该有的水平了。

不得不说的是,李元吉好歹还反抗了,李建成其实武艺也是不错的,但他连一箭都没射出,这就说明他也很畏惧李世民,也深知自身处境,反抗是没有用的,因此他下意识只顾逃命去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死掉之后,尉迟恭又割下他们的头颅,去玄武门吓退了冯立率领的东宫亲兵,又带兵去控制了李渊的人身自由,至此玄武门之变结束。

李世民被李元吉勒得不轻,休息了好半天,当尉迟恭搞定李渊之后,他这才站起来去拜见了李渊,双方演了一出父子情深的戏码,相互之间达成谅解,玄武门之变至此结束。

总结起来说,李世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最后设下了玄武门这个死局,让李元吉深陷绝望和恐惧之中,结果连射三箭都不中,从而错失了改变历史的机会,让李世民成功夺取了政权,并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标签: 李元吉唐朝

更多文章

  • 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是一个好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崇祯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崇祯皇帝,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崇祯是明代帝王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一位。他立志要成功、勤勉、自律,但不懂得用人,不懂得为人民服务,所以成了亡国之王。如果我们看结果,崇祯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在崇祯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他拿得出手的政绩无非就是“铲除魏

  • 东汉末年州的数量只有十三个 隋朝时期州的数量为何多达三百多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杨坚

    杨坚是隋朝成为开国皇帝的,杨坚当初在军事上消灭了南陈,将这分裂了近两百余年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改年号为开皇,这标志着北方大地经历了近三百年的战乱后,重新回到汉人手中。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朝州数量,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公元589年,隋文帝又派大军南下灭陈,腐朽的南陈随即被隋朝所灭。从此以后,中

  • 清朝第一个汉族出身的皇贵妃是谁?年妃为何那么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年妃,清朝

    雍正唯一正式册封的贵妃年妃也是清朝第一个汉族出身的皇贵妃。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这之前清朝的皇贵妃,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董鄂妃,另一个是康熙的表妹,而康熙表妹的皇贵妃是在皇后长期缺位的情况下封的后宫之首。年妃所出的福慧,“素为皇考所钟爱”。根据清宫档案,福慧才一岁爹就给他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去寺庙拜佛问方丈要跪吗 方丈又是怎么回答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明朝

    对朱元璋拜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方丈要不要下跪?面对朱元璋这个送命题,方丈又是怎么回答的?即便是在古代的时候,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帝王都会信佛,对于佛教之说,从来都是深信不疑。有一个皇帝他就非常信佛,他在起义的时候就下令修补那些被损坏的建筑,甚至

  • 崇祯令宗人府荐举宗才的想法一再遭到反对,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清朝

    明朝宗室是指明代皇族,朱元璋建国之初,分封子孙于各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初,朱元璋封藩诸子,对宗室参政颇为重视,曾颁布诏令“凡郡王子孙、有文武才能、堪任用者、大宗正院、具以名闻。朝廷考验、换授官职。其升转如常选法”。朱棣靖难夺位之后,

  • 曹洪:三国最抠门的人,差点因此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洪,三国

    三国历史上最抠门的人,当属曹洪。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作为曹操身边的一员大将,曹洪他虽然位列将军身上却少有武将分那种豪爽大气之风反而带有斤斤计较之态。而发生在曹洪身上且最能体现此人小气至极的例子,莫过于他曾因为抠门而惹怒了在后来曹操死后当上了皇帝的曹丕,他不仅为此遭受了牢狱之灾,还差

  • 花蕊夫人与孟昶、赵匡胤与赵光义之间分别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人,后蜀后主孟昶的慧妃,赐号花蕊夫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965年,赵宋灭后蜀。奉命清点孟昶御用之物的侍卫,带回一把夜壶,对赵匡胤说:“陛下,此溺器太过贵重,臣等不敢擅自做主!”赵匡胤大怒道:“谁让你们带此污秽不详之物回来?砸了,赶紧与朕砸了!”因此

  • 南北朝诗人鲍照在历史上有哪些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鲍照,南北朝

    南北朝诗人鲍照在历史上有哪些文学成就?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

  • 马钧:三国第一发明家,他发明过什么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连弩,三国

    三国系列的电视剧中,士兵所用的武器中有个叫诸葛连弩的,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那这个东西是谁发明的?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诸葛连弩是三国军事家诸葛亮发明的,但你知道后期有人把它改进成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这个改造者就是马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三国时期第一发明家——马钧。

  • 历史上刘邦何德何能让纪信与韩信两位大将誓死追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汉朝

    《鸿门宴》大家都不会陌生,文章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鸿门宴的过程则是项庄屡次企图杀刘邦,均未成功;项羽作壁上观,并没有表态;最后刘邦逃跑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前206年12月,骊山脚下,从鸿门宴不辞而别的刘邦突然独骑纵马出现,四名手持盾剑的将领徒步飞奔紧随。外貌与身形酷似刘邦的纪信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