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宦官陈矩是什么形象?死后百官为他送葬

历史上的宦官陈矩是什么形象?死后百官为他送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72 更新时间:2023/12/19 6:58:08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宦官陈矩的故事。

每每谈起明朝这个朝代,有一个群体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明朝的宦官群体。按理说每个朝代都有宦官这个群体,宦官群体坐大导致出现宦官专政的朝代也不少见,像著名的强盛王朝汉朝和唐朝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可以说宦官专权的情况在中国古代并不是什么多么罕见的情况。但明朝这个朝代的宦官群体之所以如此让人印象深刻,关键就在于这个朝代宦官专政的情况出现的过于频繁了,而且一旦出现必然是那种足以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像明朝前中期的王振,靠一己之力让明军二十万主力和满朝文武大臣命丧土木堡,还让人把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抓了俘虏,这在封建大一统王朝里可以说非常罕见了。但也只不过和后面的刘瑾以及汪直打个五五开,和明朝末年的“九千岁”魏忠贤相比更是小巫见大巫。不过,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这位大宦官却是明朝大宦官中的一个异类,他虽然权倾朝野,但却并不专权,并且还在死后得到了百官主动送葬的殊荣。而这位特殊的大宦官就是万历年间的陈矩。

陈矩在嘉靖年间就入了宫,当时入宫的时候才仅仅九岁。但他运气不错,因为他被分派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的名下,要知道秉笔太监可是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务,这个职务很多时候都兼任提督东厂,算得上是真正的位高权重。跟在这样的人身边,想要混出名堂不会太难,不过也会有一些不好的方面,如果他跟随的这个太监是像当年王振那一类的大宦官的话,很容易给这些年幼的太监造成不好的引导。比如当年明武宗时期,“八虎”之首的刘瑾,就是因为仰慕当初以太监的身份权倾朝野的王振,才会一步步成长到后来祸乱宫廷的地步。

不过高忠却不是那样的人,在陈矩入宫的第三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当时鞑靼的俺答汗率兵劫掠,一路长驱直入,甚至到了逼近京师的地步。而在那样的险要关头,高忠不是像王振那样为了权力甚至干扰军队的布置,而是直接全副武装,参与到了保卫京师的防守准备中。在危机解除后,高忠也因此立下了功劳。而这些行为对当时的陈矩造成了很深的影响。他非常佩服高忠的行为,并因此立志经世济民,帮助皇帝治理国家。

陈矩最大的性格特点,就像他的名字中的“矩”一样,简单概括下来就是“守规矩”。他这个性格特点伴随了他一生,在万历十一年(1583)时,由于代藩奉国将军朱廷堂犯了罪,被革去了爵位,陈矩奉旨押送他前往凤阳的监禁起来。完成任务后,经过家乡安肃县时,顺便回家上了下坟,还趁机写了《皇华纪实诗》一卷。

似乎很是平平无奇,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陈矩这种平平无奇的行为才是让他们感到惊奇的地方。毕竟在当时,很多宫中的宦官出门办事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出门打秋风,一路敲诈勒索沿途的官吏和百姓,以此来塞满他们的腰包。而当他们看到陈矩这种外出办事时居然一点也不敲竹杠的宦官,都感到十分满意。更有甚者甚至称陈矩为“佛”,可见明朝当时人们对宦官的印象之差。

陈矩虽然守规矩,但并不是不懂得变通。正相反,在政治事件中的陈矩却十分圆滑,在他的从中周旋下,很多可能会引起朝廷大地震的政治风波都被他消弭于无形。比如说万历年间著名的政治大案“妖书案”,就是在陈矩的努力下,使得这一件本可能成为牵连多位朝廷官员的政治大案仅仅以一个无赖被凌迟处死结局告终。

当时有人在朝廷各个大臣的门口都送上了一份匿名书,表示万历皇帝的宠妃郑贵妃和大学士朱赓、兵部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衣都督王之桢等人勾结在一起制造阴谋换掉太子。陈矩得知此事后知道兹事体大,于是便奏明了万历皇帝,同时也呈上了当事人之一的大学士朱赓关于这件事的奏折。万历皇帝得知之后,对这件事非常恼火,于是下令彻查这封所谓的“妖书”的来源到底是什么人,并将这件事交给了当时掌管东厂的秉笔太监陈矩和锦衣卫负责。

皇帝发怒,自然手底下的人也不敢怠慢。很快整个京城就弄得满城风雨,到处都是为了调查这件事情的人手,整个京师人心惶惶,充满了黑云压城的感觉。局面虽然紧张,但也总不缺想要把水搅得更浑的人,有些人想要趁此机会陷害他人。好些人暗中找到了陈矩想要让他帮忙排除异己,陈矩对此一视同仁,全都义正言辞地拒绝掉了。

事情发展到这样,陈矩知道这件事再调查下去不但不一定能调查出真相,还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起来大做文章,陈矩觉得要尽快给万历皇帝一个交代了。不久之后,锦衣卫的百户逮捕了京城里的一个无赖,这个无赖叫皦生光,是顺天府的生员。这人之前就干过伪造富商包继志的诗,并以此要挟郑贵妃兄弟和包继志企图牟利的事情。于是这一次便引起了锦衣卫的怀疑。皦生光被逮捕后,审讯人员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但他并没有招供。

最后,陈矩决定,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个结局了,而皦生光是最适合用来解决这件事情的嫌疑人。陈矩认为,皦生光虽然没有招供,或许真的是冤枉的,但他也算不上无辜,他之前干的事情就已经足够让他被处死了,用他来交差,也算不上滥杀无辜。于是皦生光便被作为这件“妖书案”的嫌疑人结案,最后被判处凌迟。

一场震惊朝堂的大案,就这样被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没有牵连到那些差点被株连的大臣们。陈矩在这次案件中的原则性和决断力使得朝廷上很多官员都对他十分钦佩,不过陈矩依然保持着他“守规矩”的特点,并没有和那些因为他而转危为安的大臣们有更多的瓜葛。

之后,陈矩更上一层楼,当上了司礼监的最高职务——掌印太监,并且依然兼任东厂提督。这时候的陈矩手握纠政与监察两大权力,在明朝这个大宦官频出的朝代,也是极其少见的,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了。但陈矩虽然权大,但却从来不滥用自己的权力,他依然恪守自己的操守和初心——帮助皇帝治理朝政。陈矩在任时,东厂很少抓人,但京师的秩序却非常稳定,是历任东厂提督之最。

万历三十五年(1607),陈矩去世,死后文武百官全都亲自到场为其送葬,送葬的人数之多甚至堵塞了道路,之前在妖书案中受过他帮助的大臣们还亲自在棺前为其祭奠,并撰写祭文。而万历皇帝为了表彰陈矩一生兢兢业业,专门为他修建了祠堂,并题字“清忠”,并专门颁布了保护其祠堂和坟墓的法令,可见陈矩在皇帝与百官心目中的声望之重。

标签: 陈矩明朝

更多文章

  • 三国中除了张飞主动挑战吕布外 还有谁敢挑战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飞,许褚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飞和许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是个战斗力爆表的大将,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更是将吕布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纵观整个《三国演义》的故事,敢主动单挑吕布的武将只有两位,第一位是来自蜀汉的张飞。张飞,字翼德,本身因为勇武过人,而被称

  • 唐高宗立的第一个太子,李忠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忠,唐朝

    唐高宗立的第一个太子名为李忠。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忠是高宗的刘妃所生长子。李忠当年降生,太宗李世民闻讯,高兴得亲自来祝贺,“酒酣起舞”,感染得在座群臣“遍舞”,可见当时满朝君臣对高宗得子是很高兴的。高宗李治当时是晋正,王妃为正氏,就是后来的王皇后。王皇后的父亲是王仁佑,母亲柳

  • 蜀汉第五次北伐失去诸葛亮和魏延 他们对蜀汉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蜀汉,北伐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北伐,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当时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与司马懿进行了一百多天的对峙,然而由于司马懿畏惧蜀汉的兵力而畏惧不出,不与诸葛亮交手,导致诸葛亮被司马懿成功拖死。在诸葛亮去世前,他为了避免蜀汉的军队在撤退时受到伤害,于是提

  • 率领数万御林军的诸葛瞻最终失败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瞻,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瞻的数万御林军,以逸待劳,为何败给邓艾的数千残兵?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这场战役中,魏国调动了18万大军,这18万军具

  • 文聘在曹魏是何地位?文睡觉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聘,三国

    你真的了解文聘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文聘本来是刘表麾下的大将,在刘表去世后跟随刘琮投降了曹操。曹操非常欣赏文聘的操守和才能,文聘很快就成为曹操麾下的大将。赤壁之战后,战败的曹操不得不退出大部分荆州地区,只剩下少数州县还在曹操手中,其中包括荆州江夏郡北部的一些城池。于是曹操任命文聘为

  • 韩信如果骑兵造反的话 刘邦能不能压得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韩信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韩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能建立大汉王朝,韩信绝对居首功。作为开国功臣,韩信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既然连项羽都不是韩信的对手,那不禁有些好奇,倘若当时韩信也起兵造反的话,刘邦能不能治得住他呢?在下结论之前,先来分析一下韩信的战绩,韩信当年背叛项羽,后改投刘邦门下,

  • 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操80万大军是怎么做到的?是真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飞,三国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众说百家,大千华美世界,今天学长要讲的是三国大将军的故事!不禁有人要问三国大将军这么多,到底是谁呢?要说三国,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刘,关,张三兄弟,他们的仁义无双真的是三国一典故,在三国历史上那是名声响当当的,三兄弟一同

  • 韩侘胄力主抗金北伐,他真的是个奸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侘胄,宋朝

    对韩侘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侘胄是北宋名臣韩琦的五世孙,根正苗红,他的亲姨是太皇太后吴氏(宋高宗皇后,宋孝宗嫡母),他的侄孙女又是宋宁宗的皇后。当年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是一个泼妇,有架空宋光宗的企图,由于韩侘胄有重特殊关系,朝臣们就联络仅是一个知阁门事小官的韩侘胄

  • 汉惠帝去世的原因是什么?与吕后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惠帝,汉朝

    汉惠帝去世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经历了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刘邦和项羽分庭抗礼争夺当时的天下主导地位。刘邦当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因为和沛县吕公交好,才娶得吕太后为妻。吕太后一开始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刘邦初娶吕太后之时,是有一个儿子的,而且刘邦和项羽相争的时候,也是吕太

  • 提起顾成这位明初猛将,为何说他一生有60年都在沙场征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顾成,明初

    明初有一位名叫顾成的猛将,25岁就跟随太祖朱元璋征战天下,身经百战,平定四川以后,顾成留守成都,镇守西南地区二十余年,平定叛乱数百起。建文时期,北上讨伐燕王兵败被俘,归顺燕王负责守卫北平。燕王朱棣即位后,年逾古稀的顾成再次镇守贵州,讨平叛乱,威震西南。自跟随太祖起兵到病逝于西南,顾成一生有60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