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让嘉庆继位后 乾隆为何让他去祭拜一个小孩

乾隆让嘉庆继位后 乾隆为何让他去祭拜一个小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50 更新时间:2024/1/10 20:33:40

还不知道:乾隆宣布让位嘉庆后,为何让他去祭拜一个夭折的孩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乾隆皇帝是中古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已经85岁的乾隆在勤政殿宣布退位,并公布了自己早就写好的遗诏,当场宣布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他自己则决定在第二年正式退位。后来第二年乾隆果然信守承诺让位给颙琰,并改元嘉庆元年(1796年),而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在宣布嘉庆成为皇位继承人之后,乾隆却不顾年迈亲自带着嘉庆去了一趟天津蓟州朱华山,此行乾隆是带着嘉庆去祭拜一名九岁夭折的孩子,并且乾隆还当场让即将继位成为皇帝的嘉庆对这名孩子的墓前行君臣跪拜大礼,这名九岁夭折的孩子究竟是谁?为何乾隆会让即将成为皇帝的嘉庆行君臣跪拜大礼?

嘉庆其实并非乾隆内心中最属意的继承人选

乾隆带嘉庆祭拜的这名孩童其实不是别人,正是乾隆的嫡子、嘉庆的二哥端慧太子永琏。

永琏是乾隆与原配皇后富察皇后所生嫡长子,虽然乾隆此前已有庶长子永璜,但是乾隆内心中嫡庶观念很强,他更加偏爱和喜欢嫡子永琏。

永琏出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作为乾隆的嫡子,他自出生就受到了父亲乾隆和爷爷雍正的喜爱,雍正更是亲自给他起名字为永琏,这个名字的寓意更是隐示承宗器之意,可以说永琏从出生就已经代表着他获得了爷爷雍正认可,要被立为皇位继承人选的孩子。

到了乾隆继位之后,乾隆考虑到清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到父亲雍正这里,历代皇帝没有一位是嫡子身份继承皇位,因此内心嫡庶观念很强的乾隆就决定从自己这里要册立嫡子为皇太子,所以乾隆继位之后立刻就遵循雍正秘密立储的方法,将永琏的名字写于遗诏中,将其册立为皇位继承人,并将遗诏封于“正大光明”匾之后。

但是永琏没福气,被乾隆秘密册立为皇位继承人两年之后,乾隆三年(1738年)年仅9岁的永琏就染病夭折了。永琏是乾隆内心属意的继承人选,他的突然夭折让乾隆十分悲痛,乾隆为此罢朝五天。

之后乾隆命人将自己当初早就写好的秘密立储遗诏从“正大光明”匾后面取下,然后公之于众,乾隆公布了自己继位之初就已经决定秘密册立永琏为皇太子继承皇位,现在永琏虽然夭折,他在世时没有成为皇太子,但由于乾隆已经秘密册立过,因此乾隆命礼部和内务府以太子之礼将永琏安葬。

既然以太子之礼将永琏安葬,那就应该给永琏上太子的谥号,乾隆又追谥永琏为端慧皇太子并昭告天下,同时乾隆还下令以后在书写公文时要避讳永琏名字中的“琏”字。可以说永琏在死后得到了太子一切应有的待遇。

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乾隆谕旨》

永琏虽只九岁就夭折,但乾隆对永琏的太子名分和丧葬事宜极为重视,锦州知府善琏因为名字中的“琏”字要避讳永琏名字,于是善琏被乾隆改名为善连,可见乾隆对永琏太子名分的重视。乾隆还对永琏的丧葬事宜极为重视,派遣了工部多名重臣去给永琏选择墓地,最后由乾隆亲自选定天津蓟州与河北遵化清东陵山脉相连的朱华山作为永琏的墓地。

当时朱华山附近还有部分农民居住生活,乾隆为了让儿子永琏葬到这块万年吉地,下旨让内务府加倍赔偿朱华山附近农民的搬迁费用,根据内务府记载,为了搬走朱华山附近的农民内务府总共花费了三千零五十六两作为被选中墓地内的农民搬迁费。

最终永琏的墓地被圈定为朱华山内二顷七十三亩八分九厘地为墓葬地禁区,给永琏修筑陵寝内务府花费了十六万八千二百三十五两白银和三百七十八两九钱金叶子,这还不包括工部提供的优质建材不计其数。

因此永琏的陵寝也是清朝最为豪华,规格最高,也是唯一的皇太子陵寝。其实乾隆在永琏的墓葬规制上明显是超出了规格,而且后来他还为永琏逾制了。

永琏下葬之后,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时节乾隆都派王公贵族重臣前往朱华山去祭奠永琏,在永琏夭折后最初几年,乾隆都派遣自己的五弟和亲王弘昼前往朱华山祭奠永琏,要知道弘昼以辈分身份而论是永琏的亲叔叔,先不说永琏生前不是皇太子,即便生前是皇太子的身份,按照正常祭奠礼仪,也不至于让亲叔叔弘昼亲自前往祭奠,理应由朝廷重臣或者非直系的皇室宗亲去祭奠即可,哪有叔叔祭拜侄子的道理。

按照永琏死后这种祭奠待遇,这哪是皇太子的待遇,这完全是帝王死后才能享有的待遇,所以说乾隆在永琏死后的祭奠之礼上逾制很多。

从这些也是能说明永琏是乾隆最属意的继承人,也是乾隆最心爱的儿子,永琏夭折可以说是乾隆的一生之痛,所以他希望继承他皇位的嘉庆及嘉庆的子孙后代都永远尊崇永琏。

乾隆带嘉庆去祭拜永琏,也是想告诉他,永琏才是自己心目中最属意的继承人,而嘉庆的皇位应该算是永琏“让”出来的。所以史书中记载乾隆带嘉庆祭奠永琏时曾说过“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之故”。

乾隆说完这句话,就让嘉庆向永琏的陵寝行君臣跪拜之礼,之后乾隆命礼部记录下来这一刻,并将之载入清朝礼仪会典之中。

永琏在九岁夭折,自然没有生育子女,而且死后还被追谥为皇太子,有了皇太子的名分,因此乾隆怕给永琏过继嗣子会引起对皇位的争端,所以乾隆没有给永琏过继子嗣。

而乾隆又担心自己去世后嘉庆这一系的后代帝王会把永琏淡忘掉,永琏墓葬的香火也会随之断掉,因此乾隆才会在宣布嘉庆为皇位继承人后,命他去给永琏陵寝行君臣跪拜大礼,他就是希望让嘉庆及其后世子孙帝王都记住,嘉庆的皇太子之位得自于永琏,让嘉庆及其子孙后世帝王都能尊崇永琏。

最终乾隆也没有白费苦心,乾隆去世后,嘉庆对永琏确实尊崇备至,曾多次亲临朱华山祭奠永琏,并且嘉庆在临终前还在遗诏中叮嘱继承人道光要看护好端慧太子陵寝,道光继位之后也曾三次亲自到朱华山祭奠伯父永琏,因此乾隆的一番苦心并没有白费。

乾隆带嘉庆祭奠永琏还有是一层意思就是他想继续说了算

其实乾隆对于提前退位这件事是比较纠结和矛盾的事情,自古以来主动退位当太上皇的人都是像赵武灵王、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这样的人,赵武灵王让位后被活活饿死,李渊和李隆基都是遭逢国家大变被迫让位,在让位之后的日子过得也不好,颇受儿子们的冷落。

所以乾隆也担心自己主动让位后,会受到嘉庆冷落,晚年的日子不太好过,但是乾隆年轻的时候曾经对外说过自己将来在位年限绝不会超过爷爷康熙,毕竟乾隆继位时已经25岁,要知道康熙在位61年,乾隆说这话的时候万没想到自己会活超过85岁,因此当乾隆85岁真正到来时,他真的很纠结到底是信守诺言退位,还是继续当皇帝。

最终乾隆想出了让位不让权的办法,乾隆决定退位后在名义上是太上皇,因此在乾隆退位之后,批阅奏折,军事行动,人事任免等大事都需要由乾隆决定,这就意味着实际的军政大权还是牢牢抓在他的手中。

而嘉庆在继位之后只负责主持庆典,出席一些典礼活动,就好像现代的日本天皇一样,就像个吉祥物一般。

乾隆在退位之后对外仍然称“朕”,他所颁布的旨意也是称为“敕旨”;大臣们在上书行文时,遇到太上皇三个字都要像皇帝一般抬三格书写,而已经继位的正牌皇帝却只需要抬两格;乾隆的生日被称为万万寿日,嘉庆的生日才称为万寿日,并且乾隆的生日还要依旧像皇帝一样成为国家的节日,全民休假,这样一来就是代表着乾隆退位后清朝又多出一个节假日,嘉庆的生日要休息,太上皇乾隆的生日还要休息;最为证明乾隆不想退位的就是嘉庆继位后,紫禁城之外年号都用嘉庆年号,紫禁城内却依旧沿用乾隆年号。

而且乾隆在退位之后还是迟迟不肯搬出皇帝寝宫养心殿,本来清朝最开始皇帝寝宫是在乾清宫,顺治和康熙父子两代帝王都居住于此,到了雍正之后皇帝寝宫改为养心殿,此后养心殿就成为了清朝历代皇帝的寝宫。

乾隆退位后却坚决以自己居住养心殿60来年不习惯住别处不肯搬离,因此作为皇帝的嘉庆只能居住于偏殿毓庆宫。

乾隆不光不肯搬离养心殿,在禅位大典前他还犹豫着不想交出代表皇权的玉玺,这样一来皇帝寝宫养心殿不让嘉庆住,玉玺也不交给嘉庆,那还让嘉庆继位干什么。

所以乾隆的这种行为在禅位大典前让朝臣都十分不满,乾隆在禅位大典开始前还不想交出玉玺,如果禅位大典真开始了,嘉庆没有玉玺那可就彻底难堪了,因此大学士刘墉和礼部尚书纪晓岚出来劝谏乾隆,纪晓岚引经据典给乾隆讲道理,刘墉则是据理力争,建议让乾隆在养心殿和玉玺之间二选一,要么搬离养心殿,要么把玉玺交给嘉庆,如果乾隆想要二者兼得的话,那就终止禅位大典,不用让位了,让嘉庆以皇太子身份见习朝政吧。

最终在刘墉和纪晓岚的劝说下,乾隆也是一个好面的人,如果终止禅位大典岂不是让自己失了颜面,所以乾隆最终把玉玺交给了嘉庆。

但是乾隆玩得还很绝,他虽然最终把玉玺交给了嘉庆,但是紧接着他对外公布以后自己使用“太上皇帝之宝”印玺,并且还规定批阅奏折只有太上皇宝玺和皇帝玉玺同时签盖才能生效。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乾隆还以太上皇的身份接见了朝鲜使臣,乾隆在宴会上对朝鲜使臣说过“朕虽然归政于皇帝,然军国大事还得由朕批准方可。”

从乾隆规定奏折必须同时签盖太上皇宝玺和皇帝玉玺才能同时生效,再到他对朝鲜使臣说的这番话,都能看出来乾隆并不想真正退位,他的退位实际是让位不让权,嘉庆在继位后不过是名义上的皇帝,真正的国家决策人还是乾隆。

因此乾隆退位之后的所作所为再和他当初宣布让位嘉庆还带着嘉庆去祭拜端慧太子永琏联想一下,就能明白乾隆除了真心喜爱永琏之外,另一层意思就是当时想试探一下自己的话对嘉庆还好使不好使。

如果嘉庆对祭拜永琏有些异议或者不满,恐怕乾隆立刻就能换了他,要知道即便在乾隆晚年他大多数儿子都没活过他,但乾隆除了嘉庆之外也还有皇十一子永瑆可以备选为继承人。永瑆善于文学,工于书画,有一定的才能,乾隆曾经非常喜爱他和嘉庆,乾隆没有公布储君人选之前,朝臣们也都猜测储君之位必定在永瑆和嘉庆二人之中诞生。如果不是永瑆偏于文弱不善骑射,文人的酸腐之气比较浓重,否则乾隆真有可能会选择永瑆。

所以乾隆让嘉庆以储君身份对永琏行君臣跪拜大礼也是对他最后的考验,而且乾隆也想让嘉庆明白另外一层深意就是:我虽然退位了,但是你还得听我的,国家大权还得在我手中。

写在最后

因此乾隆宣布让位嘉庆之后,带着嘉庆去祭拜端慧太子永琏,还让嘉庆给永琏行君臣跪拜大礼,除了内心中偏爱永琏之外,另外一层深意就是给嘉庆继位前来一个敲打,他要让嘉庆明白,嘉庆并不是自己最属意的继承人,自己随时可以换掉嘉庆改立永瑆,所以自己即便退位了国家大事还得由自己说了算。

可以说嘉庆继位初期局面很尴尬,除了身份和名号上的变化之外,其余一切权力和他当皇子时期差不多,他似乎只变成了一个负责参加祭祀事宜的吉祥物皇帝。

不过想一想嘉庆继位也总比永琏继位好,如果永琏不夭折的话,乾隆去世时他可就是70岁的老人了,89岁的乾隆死后把皇位传给70岁的永琏,那可能更加速清朝灭亡了。

标签: 乾隆嘉庆

更多文章

  • 古代妃子生活都是锦衣玉食的 她们为何都是病怏怏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妃子

    古代的嫔妃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何个个都病怏怏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都知道,上古时代,皇帝的后宫里有许多佳丽,后宫里的嫔妃们年龄相对较小,更是处在一个女人花样年华的时代,这些嫔妃们的生活也都很安逸,每天都吃得很好,喝得很好,而且有专门的人

  •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宣太后,秦国

    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宣太后是后宫逆袭的最典型的代表,本来作为秦惠文王一个低阶妃子(称她为“芈八子

  • 曹植的妻子崔氏的死与曹操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晋新语》中记载了一件事,曹植的妻子崔氏由于衣着华丽,被公公曹操看到了。曹操大为不悦,回家后,就命她自尽了。说起来,曹植的妻子崔氏可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女子,她出身于高贵的门阀士族清河崔氏。在魏晋时期,清河崔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

  • 乾隆为何会退位?是被逼迫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乾隆皇帝四十三年的时候,乾隆皇帝曾在圣旨中说:“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第此意向未宣示,众亦不能深悉也。”乾隆这个

  •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过几次皇后?分别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靖皇帝,明朝

    嘉靖皇帝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世宗的三位皇后都没有得到善终,各自命运多舛。陈后心胸狭窄,张后没有赢得欢心,方后死于非命。她们三位在历史上虽然没有被沦为政治牺牲品,可凄惨的结局总不免让人觉得些许惋惜。拨开历史迷雾,一起走进那个王朝。

  • 周群:蜀汉大臣、天文学家,预言大多得到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群,蜀汉

    周群(生卒年不详),字仲直,巴西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天文学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群年少时随父周舒学习占验天算之术。后来刘璋聘请周群为师友从事,其预言大多得以应验。刘备割据益州,任命周群为儒林校尉。曾劝说刘备攻汉中必定不利,事后得到应验,被举荐为茂才。

  •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景,东吴

    吴景(?—203年),本吴郡吴县人,后迁居吴郡钱塘,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 ,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

  • 诸葛亮临死前一句话知道刘禅是在装傻 诸葛亮到底问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刘禅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临死前,阿斗问了一句话,诸葛亮方醒悟:原来你在装傻!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随着刘备的去世,蜀汉的前程交给了刘备的儿子刘禅(shan)身上。从电视剧来看,后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说他是个庸碌无能的人,那么他本人是如何想的呢?在公

  •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甘罗,战国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不过,可能很

  • 黄巢用六十万大军攻破长安 唐朝为何没有被推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黄巢,唐朝

    你真的了解黄巢拥兵六十万,攻破长安城,为何却无法推翻唐朝?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880年十二月初一,黄巢率领六十万大军攻破了潼关,兵锋直指唐朝的都城长安。唐僖宗闻讯后仓皇出逃,黄巢坐在金色的肩舆上,在众多将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进入了长安城。黄巢实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誓言,并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