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刘备和曹操可以选择 陈宫最后为什么去辅佐吕布

有刘备和曹操可以选择 陈宫最后为什么去辅佐吕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23 更新时间:2024/1/15 4:41:01

还不了解:三国陈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宫足智多谋,为何宁可去辅佐吕布,也不选择刘备、曹操呢?

在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吕布作为其中的一路诸侯,也曾绽放过异样的光彩。他在从关中来到关东后,辗转在袁术、袁绍之间,郁郁而不得志。后来遇到了陈宫,在陈宫的指点下,吕布夺兖州、夺徐州,成为了一方割据势力。在吕布手下,文有陈宫,武有高顺。到吕布灭亡的时候,他们三人一同殒命于白门楼上。

在这些人中,最让我们感到惋惜的是陈宫。因为陈宫足智多谋,为吕布出谋划策,让曹操吃尽了苦头。可是在吕布对陈宫并不是言听计从,甚至在陈登父子的阿谀奉承,在自己妻妾的捕风捉影下,无端猜忌陈宫,这使得吕布最终自取灭亡。陈宫本身与曹操是故交,可是在白门楼上,他拒绝曹操的劝降,毅然赴死,保全了自己的气节。

我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曹操最大的敌人就是刘备。那么,凡是和曹操为敌的人,都应该投入刘备的阵营。可是,陈宫却在刘备和吕布之间选择了吕布,这让我们感到有些奇怪。因为吕布这个人反复无常,名声极差。像陈宫这样的人,为何会选择他,而不是选择刘备呢?

一、陈宫和刘备相见恨晚。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那就是缘分。当年张良刘邦相遇,张良对刘邦说,我和您的相见是上天的安排。后人评价说,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因此,天下之大,君臣想要相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看历史上记载,陈宫和曹操有过一段交往。在陈宫被擒的时候,曹操还想用故人之情,家眷之事来打动陈宫,让他投降。但是,在历史上却没有见到他和刘备有过来往。陈宫和刘备相见的时候,已经是吕布的部下了。

在吕布离开袁绍,投奔到张邈那里时,遇到了陈宫。陈宫在这个时候加入吕布的阵营,为吕布出谋划策,趁曹操出兵之机,趁虚夺取兖州。这一仗打得干净漂亮,差一点就让曹操无家可归。

但是,在夺取兖州大部后,曹操回师来与吕布争夺。吕布虽然有勇有谋,可是在智谋上远比不上曹操,被打得离开兖州,来到徐州投奔刘备。在这个时候,才是刘备与陈宫的初次相见。作为吕布的部下,陈宫已经有了自己的主人,自然不好再更换主人了。

而刘备即便是与陈宫脾气相投,他也不能去挖吕布的墙角。这是因为刘备收留吕布,是想要彻底收服他,为己所用。在这个时候,刘备不能够去触怒吕布,只能先稳定住吕布,再做下一步的打算。谁了解吕布狼子野心,反过来夺了徐州,占了刘备的基业。刘备反倒成了寄人篱下的势力,这就更不可能收用陈宫了。

二、陈宫和刘备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们看陈宫的生平,就感到他的所作所为与众不同。这是因为,其他的谋士都是寻找割据一方的势力,以争夺天下为目的。而陈宫却恰恰相反,他找到了吕布,而吕布根本就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那么,这陈宫到底是为了什么?

其实,陈宫想要寻找有实力的势力,他有很多选择,包括投靠曹操也是一个。可是,陈宫对这些势力不屑一顾,这是因为,陈宫一直以汉臣自居,他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他看透了那些割据势力的嘴脸,了解他们的目的。

这些割据势力,有的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标服务。这些势力,没有一个以汉室为意,只是忙着争权夺利,去争夺地盘。在这些势力中,陈宫一个人也看不上。这里面就包括曹操、刘备这些人。

至于说为什么选择了吕布,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吕布对汉室的态度。吕布虽然浪迹天下,他一直对汉室朝廷保持着敬畏之心。其实,在那些割据势力中,对待汉室朝廷最真心的反倒是被他们骂为“三姓家奴”的吕布。

吕布当年投靠董卓,曾经做过助纣为虐的事情。但是当时董卓把持朝廷大权,以朝廷的名义号令天下,吕布也算师出有名。在王允的指挥下,吕布诛杀董卓,也算是有大功于汉室,得到了汉室的封赏。只是王允看不起吕布,不听从吕布的劝谏,引起了董卓旧部的反叛。吕布为了汉室朝廷奋战一场,最后兵败来到关东。

在汉献帝来关东的时候,曾经与吕布联络过。可是吕布势单力薄,无力帮助汉献帝,只得上表表达歉意。即便是这样,汉献帝也是对吕布褒奖有加。从这段历史来看,和汉献帝朝廷关系最近的反倒是吕布。这简直是极大的讽刺。

吕布之所以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这就是原因。他一直把自己当作汉臣,只有汉献帝才是他的君主。在吕布的眼中,袁绍、袁术、曹操、刘备都是汉臣,与自己没有高下之分。因此他对这些人毫无尊重之情,更不要说成为他们的部下了。

陈宫正是看中了吕布的这一点,所以才会辅佐吕布。他希望通过吕布,来匡扶汉室。在他的眼中,曹操和刘备都是一路人,嘴上说的是匡扶汉室,实际上是打造自己的江山。他宁可去辅佐一个能力低,但是没有改朝换代野心的吕布,也不去辅佐想要建立自己朝代的君主。

三、陈宫另有用意。

陈宫去辅佐吕布,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吕布的谋略水平低,能够让陈宫得以尽量施展他的才能,这是有才干的人很看重的一点。在当年,刘邦总结自己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经验时,曾经说自己主要是得到了张良、韩信萧何的辅佐。可是,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候,韩信就遇到了项羽派来的说客,想要他背叛刘邦。

韩信当时说自己在项羽那里,官职卑下,言不听、计不从,因此自己离开了项羽。自己在刘邦这里,被拜为上将军,率领数万之众,言听计从,因此不会背叛刘邦。我们可以看到,在任何时候,有才干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个环境,那就是让自己发挥才干的平台。

在吕布这里,陈宫辅佐吕布,得到了吕布的信任。他稳居吕布的文臣之首,甚至引起了高顺的嫉妒。在吕布部下造反的时候,高顺借平叛之机,指使人报告陈宫也参与了叛乱。当时陈宫哑口无言,无法说明。吕布的态度是,不但没有深究陈宫,反而剥夺了高顺的军权。我们从这里,就能够看到吕布对陈宫的倚重。

到了后期,徐州陈登父子用阿谀奉承迷惑了吕布,使得吕布疏远了陈登。到最后,吕布也是败在了陈登父子与曹操的里应外合之中。陈宫和陈登父子的关系势同水火,主要是因为双方的理念不同。而陈登父子深得曹操和刘备的器重,仅凭这一点,我们就了解陈宫和曹操、刘备不是一路人了。

陈宫辅佐吕布,主要就是看中了他智谋方面的欠缺,容易控制他的行动。他想要利用吕布的武勇,精锐的部下,想要凭借吕布的资源干一番事业。陈宫想要重新匡扶汉室,没有吕布的帮助是办不到的。惋惜当时的时势早已经变化,陈宫壮志难酬,只能以死明志了。

结语:

陈宫宁可辅佐吕布,也不去辅佐曹操、刘备,是因为他和吕布一样,都认为自己是汉臣。在所有的势力中,只有吕布这股势力,是真心承认汉献帝的朝廷的。吕布也为汉献帝浴血奋战过,因此兵败流浪到了关东。

陈宫想要通过辅佐吕布,达到匡扶汉室的目的。惋惜的是,吕布虽然在开始时对他言听计从,可是到后期被陈登父子迷惑,不听从他的劝告。最后,吕布失败的时候,陈登见自己壮志难酬,也不愿意为曹操、刘备这些想要改朝换代的人效力,干脆以死明志了。

标签: 陈宫吕布

更多文章

  • 纵观宇文达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宇文达,北周

    代奰王宇文达,字度斤突,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十一子。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第十一弟。武成初,封代国公,邑万户。天和元年拜大将军、右宫伯,拜左宗卫。大象二年冬(公元580年),杨坚专权建隋,诛杀宇文贵族,宇文达与其世子执,执弟蕃国公转,十三弟宇文逌等人被杀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清朝侍寝规则十分繁琐 都有什么样的规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妃子

    对清代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妃嫔侍寝都有哪些规矩?为何清代会有这么繁琐的侍寝规矩?清代的妃嫔侍寝规矩十分复杂繁琐,而且对皇帝的限制还很多,这是因为清代的宫廷规矩在承袭明代的宫廷规矩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繁琐的规矩,尤其是对皇帝限制很多,因此像康熙和乾隆祖孙这样的

  • 朱棣当初没有造反的话 明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明朝

    对朱棣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朱棣不造反,明代会不会二世而亡?朱棣不造反对明代是一件幸事,明代更不会二世而亡。纵观历史,二世而亡的著名朝代有两个,一个是秦朝,另一个是隋朝。而两个朝代灭亡原因与他们的二世皇帝有很大的关系。秦二世暴虐,隋炀帝大头症,两个人相同的

  • 范增作为项羽的谋士 范增的水平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增,项羽

    还不了解:项羽和范增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楚霸王项羽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如何?范增水平不低,只是没有遇对人。范增剧照范增出山时已经快七十岁了,用我们这一带的一句调侃的话说,就是“八十岁学鼓匠”。所谓“鼓匠”就是吹鼓手,俗称吹丧,就是在灵堂鼓起腮帮子吹奏一种类似唢呐的

  • 探索雍正帝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清朝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

  • 都是蜀汉的谋士,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是何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

    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智勇双全的“谋士”,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刘备的重要谋士,股肱之臣,在演义中,是正副军师。在正史中,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从一件事可以看出,他们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完全不一样,相差太大。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庞统被称为凤雏,两个

  • 后世对皋陶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皋陶,上古四圣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偃姓(一说为嬴姓),皋氏,名繇,字庭坚。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轶事典故皋陶造狱皋陶主张“罚弗其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罚疑唯轻,功疑唯重”。这段话的意思

  • 尧:上古四圣之一,也是部落万国联盟的首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尧,上古四圣

    尧,又称唐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上古四圣之一。 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 尧代帝挚为天子,都平阳。 在万国争雄的乱世,他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被推举为部落万国联盟首领。帝尧在主政期间,派神箭手大羿射日,派鲧治水,并且制定历法,推广农耕,

  • 历史上阿斗真的无能吗 刘禅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蜀汉,刘禅

    还不知道:蜀汉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真像史评所说的那样无能吗?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豪杰辈出,群雄逐鹿。刘备建立蜀国后不久,在尚未完成霸业的情况下便离世。刘备临终前向诸葛亮托孤,将太子刘禅交给了诸葛亮教导和照顾。后来蜀国被魏国所灭,刘禅被司马昭俘虏。司马昭问

  • 历史上颜良是怎么死的?为何会被关羽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颜良,三国

    在《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是河北的数一数二的猛将,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颜良是袁绍手下首屈一指的名将,他为袁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位列河北四庭柱之首。但是这样一员名将,在面对关羽的时候,被关羽轻易就杀死了。这究竟是因为关羽的武艺高强,还是因为颜良浪得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