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能够统一北方 曹操为什么统一不了天下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 曹操为什么统一不了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23 更新时间:2024/1/15 11:23:33

还不了解:三国曹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是一代枭雄,可是他为什么没能一统全国呢?

主席曾评价过曹操,说他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一统了中国北方,成为魏国的创业者。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那么曹操为什么只一统了中国北方,而没有一统全国呢?

高祖刘邦在结束楚汉纷争之后创立了汉朝,史称西汉,西汉孝武皇帝刘彻特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封建思想统治政策后,西汉王朝的封建统治秩序得以强化,神化了王权,使得秦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的影响力大大减弱。中间虽有王莽篡汉,但有光武帝刘秀力挽狂澜,重新在洛阳延续了汉朝的生命,史称东汉,这使得刘氏集团的君权神授更加深入人心,至东汉献帝刘协,两汉共经历了400多年。从而使得曹操时期依然有很多人忠于汉朝,忠于刘氏集团。比如曹操的“子房”荀彧,曹操也是在荀彧死后才称魏公。也就是在东汉末年,在思想上和政治环境上,刘氏王朝依然人心所向,曹操没办法逆势而上,而且曹操集团后期团结度也出现了问题。

另外曹操集团的政治意识上及方向目标上也不是很一统。首先曹操是汉丞相,代天子征讨叛逆,即使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曹操也代表汉室,这个策略的也是双刃剑。曹操前期的盟友,都是纳服于汉帝或大汉丞相,这一条曹操也了解,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曹操方面有两个中央,一个是以曹操为中心曹操集团,一个是以汉献帝为核心的东汉朝廷。这就导致了曹操每次出征都要考虑后方的稳定性,比如丞相掾耿纪与太医令吉本、司直韦晃、金祎等发动的许都叛乱。然后就是曹操一开始目标并非是一统天下、建立新王朝,他说他一开始的人生目标是征西将军。他什么时候野心见长的不得而知,但从他在讨伐董卓的行为表现来看,那个时候他的行为确实是忠于汉室的。

还有就是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众多,十分混乱,中间还有世家门阀的参与,可以说曹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平息割据势力。你看哈,黄巾起义爆发时,曹操为骑都尉,与皇甫嵩等人合军大破攻颍川的黄巾军,斩首数万级。讨伐董卓时,主导了荥阳之战,被徐荣打败,差点丧命。讨董解散后,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于扶罗等,被表为东郡太守;徐州之战报父)、濮阳之战打吕布、汝南之战杀何仪、兖州之战破吕布、洛阳之战救献帝、宛城之战先败后胜、下坯之战擒吕布、寿春之战破袁)、小沛之战破刘备、白马之战斩颜良、延津之战诛文丑、官渡之战破袁绍、仓亭之战再破袁绍、邺城之战破袁尚、柳城之战斩蹋顿、荆州之战降刘综破刘备、赤壁之战被周瑜所败、关中之战破马超、降韩遂、汉中之战降张鲁、濡须之战跟孙权战平。

第四就是东汉王朝旧贵族的妨碍。东汉最有力量的社会集团,一是天生绝对维护汉室的、强大的社会集团——遍布天下的皇族,两汉四百年开枝散叶下是什么概念,这是怎样的力量?汉末天下牧守先有五刘:刘虞,刘岱,刘繇,刘表,刘焉/刘璋。二是宦官集团。宦官集团完全就是皇权的附属物,宦官们的权力、财富完全源于皇帝本人。他们是维护汉室和皇权的死忠。三是外戚集团。外戚同样是皇权的附属物,只不过依附程度低于宦官。外戚也是坚定维护汉室和皇权的。汉献帝时,先后有董氏、伏氏、曹氏为了汉室而与曹魏集团发生冲突,曹氏就是曹操的女儿。四是门阀士族,或称累世公卿官僚集团。豪族大地主们经过多年的发展,垄断了选举,制造了一个依附于他们的特殊社会阶层:门生故吏。举主犯法,门生故吏跟着免官,举主流放,门生故吏相随而去。曹操要在这个乱世混下去,光靠他们曹家夏侯家的亲故们是不够的,还需要荀彧为首的颍川士人集团的支持。消灭割据势力的过程中,他消灭了有河北士人支持的袁氏,但却无法搞荆襄士人集团支持的刘备、和江东士人集团支持的孙权。这些社会集团都是推翻旧王朝、消灭割据势力以及建立新王朝过程中的巨大障碍。是曹操和他的曹魏集团需要翻过的大山,但最后还是没有翻过,曹魏最终亡于士族的代表司马家。

另外从地理环境上看,曹操的根据地,位置不好,人心不稳。比如你玩游戏,一张地图,你处在角上,两面受敌。你处在边上,三面受敌。你处在中央,四面受敌。再来看看曹操的根据地,地处兖州/许昌,刚好在地图中央位置。直到完全平定袁绍,占据河北,他才勉强争取到了占一条边的战略态势。在这之前,打一下陶谦,吕布偷袭,要和袁绍决战了,还得先赶走刘备,又担心孙策要北上。和袁绍打着,刘备又去豫州搞事。而且这中原四战之地,早就被瘟疫战乱严重破坏,中原大地灾荒、饥馑、人相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且曹操的民心归附程度也堪忧,兖州被吕布背刺,后有刘备的徐州叛和豫州叛。拿下冀州后,曹操干脆搬家去邺了。曹操集团在初期地理位置层面上的劣势,导致一统北方进程缓慢。一统北方后,曹操集团在物质上终于建立起优势。然而,孙刘联盟据长江天险而守,而这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始。虽然要直到宋朝才能最终完成,但这也意味着,南方正在缩小同北方的经济差距。汉末北方糜烂,南方战乱相对较少。区区江东,就已经可以供养起一支足以抵御北方的水陆大军。

另外曹操个人也有一定的原因,曹操嘴上说着唯才是举,实际上任人唯亲。一方面得罪了士族,一方面又没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从头打到尾没有一个能坐镇一方的地方军事主官。后期三大地方军事主官有两个降将。张辽扔到合肥还弄了两个亲信乐进李典看着。曹操打仗要么是亲自上阵,例如刘备占汉中时曹操身体已经不行了,还是得亲自上阵。要么是把兵权给宗室,大将要么姓曹,要么姓夏侯。虽说有五子良将,但是很少得到独当一面的发挥机会。不像汉高祖刘邦,用韩信可以坐镇一方;明太祖朱元璋用徐达北伐元代。

总的来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时候到了,司马炎和杨坚这种水平的皇帝都能一统。时候不到,强如曹操也是徒呼奈何。

标签: 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有刘备和曹操可以选择 陈宫最后为什么去辅佐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宫,吕布

    还不了解:三国陈宫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宫足智多谋,为何宁可去辅佐吕布,也不选择刘备、曹操呢?在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吕布作为其中的一路诸侯,也曾绽放过异样的光彩。他在从关中来到关东后,辗转在袁术、袁绍之间,郁郁而不得志。后来遇到了陈宫,在陈宫的指点下,吕布夺兖州

  • 纵观宇文达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宇文达,北周

    代奰王宇文达,字度斤突,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十一子。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第十一弟。武成初,封代国公,邑万户。天和元年拜大将军、右宫伯,拜左宗卫。大象二年冬(公元580年),杨坚专权建隋,诛杀宇文贵族,宇文达与其世子执,执弟蕃国公转,十三弟宇文逌等人被杀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清朝侍寝规则十分繁琐 都有什么样的规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妃子

    对清代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妃嫔侍寝都有哪些规矩?为何清代会有这么繁琐的侍寝规矩?清代的妃嫔侍寝规矩十分复杂繁琐,而且对皇帝的限制还很多,这是因为清代的宫廷规矩在承袭明代的宫廷规矩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繁琐的规矩,尤其是对皇帝限制很多,因此像康熙和乾隆祖孙这样的

  • 朱棣当初没有造反的话 明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明朝

    对朱棣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朱棣不造反,明代会不会二世而亡?朱棣不造反对明代是一件幸事,明代更不会二世而亡。纵观历史,二世而亡的著名朝代有两个,一个是秦朝,另一个是隋朝。而两个朝代灭亡原因与他们的二世皇帝有很大的关系。秦二世暴虐,隋炀帝大头症,两个人相同的

  • 范增作为项羽的谋士 范增的水平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增,项羽

    还不了解:项羽和范增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楚霸王项羽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如何?范增水平不低,只是没有遇对人。范增剧照范增出山时已经快七十岁了,用我们这一带的一句调侃的话说,就是“八十岁学鼓匠”。所谓“鼓匠”就是吹鼓手,俗称吹丧,就是在灵堂鼓起腮帮子吹奏一种类似唢呐的

  • 探索雍正帝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清朝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

  • 都是蜀汉的谋士,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是何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

    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智勇双全的“谋士”,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刘备的重要谋士,股肱之臣,在演义中,是正副军师。在正史中,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从一件事可以看出,他们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完全不一样,相差太大。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庞统被称为凤雏,两个

  • 后世对皋陶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皋陶,上古四圣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偃姓(一说为嬴姓),皋氏,名繇,字庭坚。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轶事典故皋陶造狱皋陶主张“罚弗其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罚疑唯轻,功疑唯重”。这段话的意思

  • 尧:上古四圣之一,也是部落万国联盟的首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尧,上古四圣

    尧,又称唐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上古四圣之一。 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 尧代帝挚为天子,都平阳。 在万国争雄的乱世,他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被推举为部落万国联盟首领。帝尧在主政期间,派神箭手大羿射日,派鲧治水,并且制定历法,推广农耕,

  • 历史上阿斗真的无能吗 刘禅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蜀汉,刘禅

    还不知道:蜀汉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真像史评所说的那样无能吗?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豪杰辈出,群雄逐鹿。刘备建立蜀国后不久,在尚未完成霸业的情况下便离世。刘备临终前向诸葛亮托孤,将太子刘禅交给了诸葛亮教导和照顾。后来蜀国被魏国所灭,刘禅被司马昭俘虏。司马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