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申不害:战国时期韩国丞相,法家重要创始人之一

申不害:战国时期韩国丞相,法家重要创始人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35 更新时间:2024/1/19 5:40:23

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亦称申子郑国京邑(今荥阳东南京襄城)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思想家。以“术”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在韩国主持改革,他在韩为相15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十五年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公元前337年,申不害卒于韩都(今新郑)。

人物生平

相韩之前

申不害原是郑国京邑(今郑州荥阳东南京襄城)人,曾为郑国小吏,公元前375年(韩哀侯二年),韩国灭掉郑国,遂成为韩人,并做了韩国的低级官员。

公元前354年(韩昭侯四年),素与韩有隙的魏国出兵伐韩,包围宅阳(今郑州市北)。面对重兵压境的严重局面,韩昭侯及众大臣束手无策。危急关头,申不害审时度势,建议韩昭侯执圭(古时臣下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去见魏惠。申不害说:要解国家危难,最好的办法是示弱。今魏国强大,鲁国、宋国、卫国皆去朝见,您执圭去朝见魏王,魏王一定会心满意足,自大骄狂。这样必引起其他诸侯不满而同情韩国。是我免于一人之下,而位于万人之上也。夫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莫如朝魏。”韩昭侯采纳申不害建议,亲自执圭去朝见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撤兵,并与韩国约为友邦。申不害亦由此令韩昭侯刮目相看,逐步成为韩昭侯的重要谋臣,得以在处理国家事务上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公元前353年,魏国又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韩昭侯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询问申不害,应如何应对。“申不害担心自己的意见万一不合国君心意,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惹火烧身,便回答说:这是国家大事,让我考虑成熟再答复您吧!随后,申不害不露声色地游说韩国能言善辩的名臣赵卓和韩晁,鼓动他们分别向韩昭侯进言,陈述是否出兵救赵的意见,自己则暗中观察韩昭侯的态度,摸透了韩昭侯的心思。于是便进谏说应当联合齐国,伐魏救赵。韩昭侯果然十分高兴,即听从申不害意见,与齐国一起发兵讨魏,迫使魏军回师自救,从而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韩昭侯从申不害处理外交事务的卓越表现及其独到的见解,发现这位“郑之贱臣”,原来是难得的治国人才,于是便力排众议,于公元前351年,破格拜申不害为相,以求变革图强。

变法改革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改革,第一步就是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在韩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收回其特权,推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这不但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与此同时,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随后,他又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并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申不害为富国强兵,还十分重视土地问题。他说:“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土,食之本也。又说:“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而俱王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 《申子·大体编》)因而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同时,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所以战国时代,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9][10]

申不害相韩15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韩国虽然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却能相安无事,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337年,申不害卒于韩都(今新郑)。

标签: 申不害韩国

更多文章

  • 陈轸简介:战国时期齐国人,画蛇添足、卞庄刺虎从他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轸,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轸(生卒年不详),战国

  • 在正史中郭淮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淮,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郭淮是曹魏名将,在演义中,因为追击姜维,被姜维回身一箭射死,然而,在正史记载中,郭淮可不是被姜维射死的,郭淮于正元二年(255年)去世。演义中的郭淮,表现平平,很一般,在史书记载中,连司马懿都要给他面子。姜维围困司马昭

  • 嘉庆继承乾隆的皇位后 嘉庆是怎么安置乾隆的妃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嘉庆

    对乾隆和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当了皇帝后,父亲乾隆那么多妃子,他要怎么安置才算对?乾隆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长命帝王,他活了八十几岁,在当时来说是非常高龄的。也正是因为他活的比较久,所以他的后宫也是非常热闹的,比一般帝王多的多。乾隆本就是风流皇帝,因此他后宫只

  • 晋文公的死因是什么?左传中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文公,晋国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二任国君,他的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晋文公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出身高贵,是晋献公之子,性格谦虚好学,善于结交能人,前途一片光明。可惜遭到骊姬陷害,不得不逃离晋国,开始19年的流亡生涯。公元前63

  • 秦始皇登基之后出巡过多少次?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嬴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据《中国文化史》:“盖秦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11载

  • 武松究竟有什么功劳?为何能在梁山上排名第十四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松,梁山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武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

  • 历史上戚夫人惨死,刘邦是真的没有给她留后路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戚夫人,汉朝

    戚夫人又称戚姬,深得刘邦宠爱。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蒋孝廉西征述异记》称:“凡天下名花,百余种,各有一神司之。其历代后妃,以至民间淑媛,或生前容德兼美,菁英未散,或抱沉冤以没,精灵不泯者,皆为花神。前汉后妃为神者,仅九人……其纤腰绰约,顾眄生姿,手执桂花者,戚夫人也。千娇百媚是戚

  • 功勋卓著的白起,为何落得被赐死的悲惨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秦国

    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功勋卓著的他最后却落下被赐死的悲惨的下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白起,白起也可以

  • 历史上李光地是怎么死的?他与康熙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光地,清朝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象棋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在《楚辞》就有相关的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刘向在《说苑·善说》写道:“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象棋不

  • “三千精骑灭突厥”说的是哪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唐朝

    “三千精骑灭突厥”说的是哪位名将?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突厥部落兴起前,是柔然汗国的臣属。540年,突厥这个名词初次在中原的史书上出现。隋文帝刚刚建立隋朝时,对北方强大的突厥汗国也是以交好为主要原则。后来,隋文帝在采纳大臣长孙晟提出的“离强合弱,远交近攻”的计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