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晋朝皇帝都是昏君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晋朝皇帝都是昏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64 更新时间:2024/1/21 19:04:58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一统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晋朝还是有几位能力比较强的君主的,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晋明帝司马绍

影视剧中的司马懿。

晋明帝司马绍(公元299年—公元325年10月18日),晋朝南渡之后的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睿长子。这位皇帝极有可能是汉族和鲜卑的混血儿,叛将王敦曾经辱骂他为"黄须鲜卑奴"。《晋书·帝纪六》记载说:"又敦正昼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可见晋明帝确实有可能是汉族和鲜卑族的混血儿。晋明帝自小十分聪慧,小时候,父亲司马睿曾经把他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问他:你说是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呢?小司马绍回答说当然是太阳远,只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边上来。第二天大宴群臣,司马睿又问了同样的问题,结果此时司马绍的回答却变了,司马睿问为什么?小孩回答说: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却见不到长安。此后晋明帝更加喜爱这个孩子了。

晋元帝司马睿。

晋元帝驾崩后,太子司马绍继位,也就是晋明帝。在晋明帝继位之前,当时挟持朝廷的王敦就对这位太子很不满意"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钦信,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可见王敦害怕司马绍继位之后,夺取自己的权力。果不其然,司马绍继位之后立刻和温峤等人商议讨伐王敦。司马绍甚至亲自到王敦大军的军营侦查敌情,结果差点被发现,王敦"于是使五骑物色追帝。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见逆旅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有骑来,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以鞭示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久,又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帝仅而获免。"可见晋明帝是十分勇敢和机智的,敢亲自侦查敌情,而且在被发现后还成功逃脱,这样的皇帝怕是在整个历史上都少见。后来司马绍在祖约、温峤、庾亮等人的帮助下,不断击败王敦的叛军,到太初二年(公元324年)这场东晋最大的叛乱终于被平定下来。

魏晋南北朝的大军。

平定王敦之乱可以说是晋明帝在位期间最大的事情,同时也是晋明帝最大也是唯一的成就,因为太初三年(公元325年)他就去世了,年仅26岁,历史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虽然如此,他在平定王敦之乱中所表现出来的果断和勇敢,也足以让他在晋代皇帝中名列前茅了。如果他可以活得长久一点,相信他能有更大的成就。

具装骑兵。

晋朝大军。

《晋书·帝纪六》评价他说:"帝聪明有机断,尤精物理。于时兵凶岁饑,死疫过半,虚弊既甚,事极艰。属王敦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帝崎岖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祲。改授荆、湘等四州,以分上流之势,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虽享国日浅,而规模弘远矣。"可见后人对于晋明帝的能力评价之高,只惋惜天不假年,这位晋代难得的英主年仅二十六岁便去世了。

参考资料:《晋书·帝纪六》

标签: 司马懿三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朱温到底有多残暴?有哪些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温,五代

    后梁太祖,即朱温,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朱温是后梁的开国皇帝,他原来是黄巢的大将,后来,背叛了黄巢,投降了唐朝,唐僖宗在蜀郡下诏,封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 所以,朱温又称朱全忠,从此,朱温统率他的旧部,开始为唐朝效力。后来,

  • 李卫能做官是通过买官上位的 雍正为何还如此器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卫,雍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李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为何如此器重靠买官出身的李卫?乾隆对李卫及其后人又如何?李卫是清代历史上极为特殊的汉臣,他是清代历史上为数不多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最终位列一品的高官,李卫在康熙晚年步入仕途,在雍正时期得到了雍正无比的器重和信任成为

  • 徐茂公死后为什么被武则天挖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唐朝

    徐茂公死后为什么被武则天挖坟?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演义中的徐茂公,在正史上全名徐世勣、字懋功,后来归顺李唐后被赐姓,由此改名李世勣;李治即位后,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孝顺,要求不得使用“世、民”这俩字,于是李世勣从此被称李勣。真实的李世勣,其实并非传说中的半仙,而是个标准的将帅、军事家

  • 卫子夫作为汉武帝的妻子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有没有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卫子夫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卫子夫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刘彻一点后悔也没有吗?卫子夫是在巫蛊之祸中无可奈何的自杀了,太子刘据也因为起兵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兵败自杀了。到了后来汉武帝醒悟了,还建立了一个思子宫以寄哀思。那么汉武帝对于皇后卫子夫难道就没有一点

  • 赤壁之战结束后 使用苦肉计的黄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盖,苦肉计

    还不了解:黄盖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中献苦肉计的黄盖,最终结局如何?为何“销声匿迹”了?事实上,赤壁之战的第一功臣并非是诸葛亮,而是黄盖!若不是黄盖献计火攻曹操,孙吴联军怎么可能击败曹军?可令大家疑惑的是,在赤壁之战居首功的黄盖,居然在战后销声匿迹了,那么

  • 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远离赵云 刘备为什么会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遗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临死前,为什么叮嘱诸葛亮不要重用赵云?说起三国时期的历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社会十分的动荡,经常会发生各种动乱,但是这个时期也是人才辈出的时间段。像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而今天,我们要说

  • 邓艾生前立下诸多战功 邓艾最后为什么会以悲剧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邓艾,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邓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生屡立战功的邓艾,为何以悲剧收场?三国时期,灭蜀之战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行动。邓艾凭借此战声名显贵,推动了三国一统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邓艾在政治军事上建树颇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本应该受到重赏的

  • 年羹尧担任的抚远大将军是多大的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清朝

    年羹尧担任的抚远大将军是多大的官职?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年羹尧,赫赫有名的清朝大将军,一生跌宕起伏,曾位高权重,红极一时,最后却身败名裂,死在狱中,实在令人唏嘘。年羹尧是因为战功走向仕途高峰的,但其实他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和大多数梦想入仕的人一样,自幼苦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幸

  • 历史上小明王韩林儿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小明王韩林儿,元朝

    韩林儿,栾城人,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一月,朱元璋派重兵包围平江,发动了“平江之战”。在围城的同时,为了小明王韩林儿的安全,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到应天(今南京)来。然而,当小明王的船在瓜州渡江时,突然船翻了,

  • 曹丕篡汉,刘协下台 刘协为什么不转身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汉献帝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篡汉后,刘协为何不投靠刘备?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曹丕通过“禅让”这样一种远古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交接。王莽篡权不被历代所承认,曹丕接受禅让,则成为此后改朝换代的一种主要方式。曹丕通过一种相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