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什么要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

朱元璋为什么要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34 更新时间:2024/1/5 9:28:10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的故事。

和历史上其他皇帝一样,相传朱元璋出生时也很不寻常。史书中记载,当时朱元璋降生,家里突然红光四射,这些光冲出房屋,村里人都以为朱家着火了,于是都提着水桶来救火,结果发现并没有着火。虽然这个故事几乎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朱元璋迫切想解释自己是天选之子。

出生不久后,朱元璋的家庭就遭遇了困境,由于家中孩子太多,父母只得将最小的朱元璋送到地主家去放牛。而朱元璋也是在放牛的这段时间,认识了后来的汤和徐达等人,他们一起玩耍,一起闯祸,一起受罚,感情十分融洽。后来当地爆发了瘟疫,朱元璋父母双双离世。他和哥哥离开了家开始自谋出路。

此时两眼一抹黑的朱元璋来到了皇觉寺出家,其实就是为了一口吃的,可是当时天下大乱,就连寺庙的僧人也经常忍受饥饿。于是不久后朱元璋拿了一个碗就开始外出化缘,这段经历成了他一生到底财富。三年的化缘时间,朱元璋看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增长了见识,接触到了起义军。

当他再次回到皇觉寺,立刻收到了来自好友汤和的来信,信中汤和叫朱元璋投奔自己,他当时已经参加了红巾军。朱元璋本来打算过段时间去,可是寺里其他和尚知道这个消息后准备告官,朱元璋无奈之下赶忙出寺,一路来到了汤和所在的濠州城。

朱元璋初到濠州就被守城的士兵给抓了起来,因为他长相奇特,而且还是个光头和尚,士兵们以为他是元军派来的奸细。还好汤和及时赶到,朱元璋这才被松绑了,此后在濠州城的多次战斗中,朱元璋表现优秀,大帅郭子兴对他十分赏识。提拔朱元璋做了自己的贴身警卫,这还不够。

郭子兴有一个义女马氏,他为了拉拢朱元璋,将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她就是后来母仪天下的马皇后。结婚之后的朱元璋应该说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可是慢慢的他却开心不起来了。因为他发现郭子兴并没有雄才伟略,其志向最多也就是守住濠州城而已,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很不齿的行为。

为了摆脱郭子兴,朱元璋决定带着自己的亲信自己去开创一番事业。于是他借着征兵的名义离开了濠州,而且同时带走了自己的家眷和得力干将,这里面就有汤和,常遇春等大将。此时朱元璋已经像蛟龙入海。后来郭子兴去世,朱元璋也将濠州收入囊中,慢慢的,他的势力已经可以称霸一方了。

最后朱元璋在南京,周边能和他抗衡的也就只有陈友谅张士诚两方势力。而朱元璋此时得到了一名重要的谋士,他就是著名的刘伯温。刘伯温建议朱元璋先打陈友谅,再攻张士诚。果然骄傲的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随后张士诚被逼自杀。天下已定,朱元璋选择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十分重视民生和人才选拔。民生方面朱元璋为老百姓们的福利太多了,各种盖房子,还有免费医疗等等。可是各地的贪官也让朱元璋头疼,而他的处理办法也很简单,发现贪官就是杀头。这么一来,大明贪腐受到了明显的遏制。

而在人才选拔方面,朱元璋重新恢复了科举,让天下有才之士都来参加。在科举考试制度中,最后一项是殿试,就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人才,最后要经过皇帝的亲自面试。有一次朱元璋主持殿试,他并没有说出自己的问题,而是让人搬来三筐稻谷,朱元璋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这三筐稻谷各不相同,第一筐稻谷颗粒饱满,第二筐的质量参差不齐,有饱满的也有瘪的,第三筐则更次,只有瘪稻谷,而且里面不少石子沙砾。众考生一头雾水,而刘伯温却脸色大变,他对身旁自己的弟子悄悄说到:有人要掉脑袋了。

几位考生勉强地说了自己的看法,可是朱元璋连连摇头,最后他解释到:第一筐稻谷来自扬州,这么好的粮食说明当地官员勤政为民,值得嘉赏。第二筐来自太仓,这说明太仓官员不作为,第三筐粮食是来自边关的军粮,而这种劣质的粮食说明边关守将是在吃空饷,乃是贪污腐败分子。

几位考生这才恍然大悟,刘伯温的弟子也明白了师父的话。朱元璋立刻下令,奖励了扬州官员,处罚了太仓官员,那个边关负责粮食的官员则被斩首示众。在朱元璋的悉心教导下,这几位考生明白了他的苦心,后来他们几位都成了大明的重要官员。

朱元璋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一路艰辛,终于坐上皇帝宝座,这是一个传奇。然而他在坐上九五至尊之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他常说“我本淮右布衣”,这说明他不是一个忘本的人。

朱元璋深知粮食对于百姓的重要性,而贪官污吏胆敢从粮食下手,获取私利,这是朱元璋万万不能忍受的,所以他借着教育几个考生的机会,顺便为国家除去几个害虫,真可谓一石二鸟。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慈禧太后是什么样的 慈禧太后会是好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慈禧

    还不知道:清朝慈禧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慈禧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好还是坏呢?说起慈禧太后,大家都不陌生吧,那么历史上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好还是坏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先从慈禧的执政方面来看,虽然说她不是顶级的政治家,但是称之为政治专

  • 袁谭:汉末军阀袁绍长子,曾联合曹操攻打弟弟袁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谭,东汉

    袁谭(?-205年),字显思(《东光世系》中字显恩,一说显忠),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人。汉末政治人物,大将军袁绍长子,曾任青州刺史。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元年(196年),击败田楷、孔融,完全占据青州。袁绍去世后,审配等伪立遗令,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袁谭不能继位

  • 历史上文丑是什么结局?死于关羽之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丑,三国

    文丑,东汉末年袁绍部将。文丑为一夫之勇。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文丑和颜良齐名,勇冠三军,可以说,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最猛的,远高出同为“河北四庭柱”中的张郃、高览至少一个档次。在演义中,文丑击败了徐晃,被关羽斩杀,但是在正史中,却是徐晃击败了文丑。那么,

  • 孙权如果和刘备互换位置的话 三国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刘备

    对孙权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将孙权和刘备的位置互换,那么三国的历史趋势又将如何?我们知道孙权是从自己的哥哥孙策手中接到的权利,可以说省去了创业前期的艰辛,是明显的守成的帝王。而刘备则不同,为了大业有成,几乎漂泊一生,在无数次的寄人篱下后,终于在诸葛亮的辅佐

  • 被清军击败后李自成去了哪里?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草莽大英雄,也是妇孺皆知的历史著名大人物。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陕西米脂人,幼年时给地主放羊,后来当了驿卒,因为被裁员,没了饭碗,参加了起义军,在闯王高迎祥的部下,因为作战勇猛,高迎祥死后,李自成继任闯王,最终率军攻

  • 孙策不是有自己的儿子吗 孙策最后为何传位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孙策

    还不知道:孙策和孙权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为何最终选择传位给孙权?因为孙策是一个有着深谋远虑的人,因为自己的儿子年幼无法承担重任,不过主要是因为孙权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有才能、有胆识,只有孙权才能压制的住朝廷这些臣子,孙策在当时做出了

  • 卓敬是什么人?一生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卓敬,明朝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自立为帝,改元永乐。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为了如何削去最强藩王朱棣而忧心忡忡时,户部侍郎卓敬向其献上了一条妙计。可建文帝对此妙策弃而不用,导致朱棣夺位成功。那卓敬之策到底有多么厉害,小编为你细细道来。一,直言敢谏卓敬出身浙

  • 古代皇帝占有欲都十分的强 成吉思汗为何喜欢把妃子赏赐给部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吉思汗,妃子

    还不知道:成吉思汗和妃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占有欲都很强,为何成吉思汗却喜欢将妃子赏给部下?自古以来,皇帝对于自己的后宫可是十分看重,自己的妃子哪怕是传出一点点不好的传闻,都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但是在成吉思汗的眼里,他却反其道而行,把自己心爱的妃子送

  • 明朝末年到底是什么样的 崇祯面临的局面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崇祯

    明朝末期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亡国之君”我们总能想到昏庸无能、残暴不仁,兢兢业业这个词压根个亡国之君不沾边,崇祯作为明朝的亡国之君,他的兢兢业业在整个历代帝王中都能排上名,不幸的是,就这样的一位皇帝,最终却落到了国破家

  • 王恂:曹魏重臣王朗之孙,为官忠诚正直,知识渊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恂,西晋

    王恂(?—278年),字良夫。东海郡郯县(tán,今山东郯城西南) 人。王朗之孙,王肃之子,王元姬之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王恂,字良夫,是西晋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其父王肃,在曹魏时袭封兰陵侯,官至中领军。公元256年(甘露元年),王肃去世,由王恂的兄长王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