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身份地位不同。朱仝虽然平时低调沉稳,不显山不露水,但能在一百单八将中高居第十二位便能看出其不俗之处。就此事而言,他有暴怒的理由,也有大闹的资本。
朱仝功绩、人品与资历
如果按照上山时间,朱仝并不算早,但是功高莫过于救主,论功绩,整个梁山能和朱仝相提并论的可谓凤毛麟角。
七星聚义截取生辰纲后,由于留下的“尾巴”太多,所以很快就被官府以白胜为突破口洞悉了一切,这对对晁盖等人来说十分危机。这时除了宋江及时报信,朱仝也在围捕的过程中有意放水,使得晁盖等人逃出生天。等到宋江吃了官司,又是朱仝及时出现使其幸免于难,可以说朱仝对梁山的两大头领可谓恩同再造。所以在晁盖、宋江等人心中一直惦念着朱仝的好,虽然彼此不在一个阵营,却已经将朱仝当成了自己人,这是功绩,同时也是资历积攒的开始。从这个角度讲,朱仝是梁山最为特殊的一位——没上山便有了资历。
同时,朱仝人品极佳,甚至称得上冠绝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杀人越货后逃之夭夭的大有人在,毕竟谁也不是傻瓜,会等着人捉。坦荡一些的如武松,杀人留名已经算是难得。朱仝和所有人都不同,在押解好兄弟、老搭档雷横时,朱仝于心不忍,于路将其释放,之后并未与雷横一同逃遁,而是自己回到县衙,禀明一切,扛下了所有的罪责,这种勇于担当在梁山甚至整部书中不说绝无仅有也差不多。
被“自己人”逼上梁山
功绩、人品、资历都不缺,朱仝自然在梁山拥有了特殊的地位。不过以他的品性断然不会“恃功而傲,恃宠而骄”,之所以会发飙,是因为他被梁山这些所谓的自己人坑得太惨。
由于私放雷横,朱仝获罪被刺配沧州。或许是好人有好报,由于相貌出众,情商又高,朱仝很快得到了沧州知府的垂青,而知府家的小衙内更是对朱仝的大胡子情有独钟,动不动便让朱仝抱。知府见儿子和朱仝如此投缘,便将其交给朱仝照料,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度的信任。
朱仝没有辜负知府的信任,和小衙内玩得也很好。可惜“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梁山多次来人拉拢朱仝入伙,可朱仝虽为配军,却大有前途,哪会愿意落草为寇?于是乎阴损的宋江、吴用等人便施展起老手段——断其退路。
这是梁山的一贯伎俩,好一好像徐宁那样,只背个锅,全家上山。倒霉一点像秦明那样全家被杀,不得不委曲求全。朱仝孑然一身,没有妻子羁绊,于是乎丧心病狂的宋江、吴用便指使李逵残杀了尚是孩童的小衙内,使得朱仝无路可退。
朱仝为何暴怒?因为知府对他信任有加,甚至可以说有知遇之恩,可他辜负了这份信任,使得小衙内丧命,这是有负所托。最重要的是一直“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自己要背负此等骂名,如何让他不怒?于是他彻底发飙了。
梁山的容忍与退让
朱仝或许没有考虑自己有没有“赛脸”的资本,老实人暴怒比一般人更凶猛,但是作为宋江、吴用等人不能不考虑,他们必须容忍与退让,毕竟他们所做的一切称之为恩将仇报亦不为过。
他们没有考虑朱仝的处境与想法,或者说他们想到了,但是习惯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他们看来这没什么,甚至没想到朱仝会有与李逵见个死活的过激反应。朱仝的目标也全在李逵身上,没有深入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然而李逵的一句“你和我发什么飙?这都是公明哥哥让我做的”扯开了宋江、吴用等人的遮羞布,也让朱仝稍微的冷静了下来。
木已成舟,自己只能徒叹奈何,既然主使是宋江,还能怎样呢?所以朱仝让步了,提出誓不与李逵共事,而宋江见此,连忙顺坡下驴,把李逵打发到柴进庄上,趁机安抚了朱仝。至此,天满星归位。
综上所述,朱仝一世英名被毁,自然暴怒,而他有大恩于晁盖、宋江,却被他们陷害,这便是梁山包容与退让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