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荡寇志》解读:谁人击杀了没羽箭张清和扑天雕李应?

《荡寇志》解读:谁人击杀了没羽箭张清和扑天雕李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 访问量:3092 更新时间:2024/1/25 10:15:48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荡寇志》(《水浒传》续书,清代俞万春著)第一百三十三回,梁山派林冲迎战官军,不料林冲在阵前被王进骂倒,最后气死。在官军进攻二关的关键时刻,呼延灼挺身而出挡住了官军,但自己也英勇战死。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荡寇志》第一百三十四回“沉螺舟水底渡官军,卧瓜锤关前激石子”,看看后续发展如何。

情节简介:张叔夜见梁山二关暂时无法攻破,于是决定偷袭梁山后关。贺太平建议招云天彪前来,因为刘慧娘善造器械,可以助力攻打。张叔夜将云天彪叫来,把后关地图交给了云天彪,命其攻打后关。云天彪回去后和刘慧娘商议,用白瓦尔罕的旧法,短时间内打造六十号沉螺舟。沉螺舟造好后,云天彪派手下各将分路攻打后关,梁山派李应守后关,童威童猛的四名徒弟守在各处港汊,但面对官军的攻打,各处不堪一击,纷纷溃败,李应出关救援,不能退敌,反而被官军两面夹击。李应最终被云天彪杀死。此时官军猛攻梁山二关,张清依仗自己的飞石绝技,决定出关打退官军,官军中邓辛张陶四将迎战,张清分别与四人交手,却连发十六颗石子不中,发最后一颗石子时,梁山鸣金,张清慌乱,结果被陶震霆用卧瓜锤将石子打回来,反把张清鼻子打坏。张清在想逃入二关时,被陶震霆火枪打死,官军趁势夺取了二关。宋江、吴用命公孙胜、鲁达、樊瑞守三关,公孙胜在休息时,有位神秘访客突然到来。

(清末出版的《荡寇志》中展现陶震霆击飞张清石子情节的插图)

都头曰:本回是梁山中两名善用“暗器”的高手谢幕之战,李应善用飞刀、张清善用飞石,李应的飞刀在《水浒传》原著中描写的并不多,而张清的石子却十分耀眼,曾在东昌府大显神威,被吴用拿来和五代猛将王彦章相比。按照原著的设定,张清确实是个让官军十分头疼的梁山好汉,因为其飞石绝技十分高超,对手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但到了《荡寇志》中,俞万春用了偷梁换柱的手法,让张清的能力再也无法对官军构成威胁,最终不但没有成为梁山的“撒手锏”,反而命丧沙场,绝技成了笑谈,连带二关也被官军夺取,至于作者到底是怎么设计的,我们将在下面细说,还是先来看看本回中涉及的历史典故。

本回中涉及的典故只有一个,张清在二关前与邓辛张陶四将轮番交战,在连打十五颗石子不中后,“张清急去袋中一摸,只得一颗石子”,范金门在这里批道【不必一颗石子也,必写一颗石子者,所以明死生呼吸成败立判之机也。左氏“乐伯射麋,特着矢一而已”一句,真极精极灵之笔也。】

范金门所引之句出自《左传》“鲁宣公十二年”,原文为:“晋人逐之,左右角之。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角不能进,矢一而已。麋兴于前,射麋丽龟。”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楚国的许伯、乐伯、摄叔三人共乘一辆战车向晋军挑战,在完成挑战任务返回时,晋国军队追赶他们,左右两面夹攻。乐伯左边射马,右边射人,使晋军左右翼不能前进。但最后箭只剩下一枝,危急时刻,正巧有麋鹿出现在前面,乐伯于是射死麋鹿,让摄叔拿去献给在后面追赶的晋国将领鲍癸,鲍癸于是阻止部下,不再追赶,并说:“他们的车左(指乐伯)善于射箭,车右(指摄叔)善于辞令,都是君子啊。”因此乐伯等三人免于被俘。范金门在这里认为作者特意写张清只剩最后一颗石子,和《左传》写乐伯只剩下最后一支箭的情况一样,都是为了突出情况十分危急。

说完典故,我们再聊聊李应和张清。

李应在《水浒传》原著中是梁山排名比较靠前的人物,能力也不弱,杜兴曾介绍他“能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藏飞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没”,上梁山之后,与柴进共同掌管钱粮,相当于梁山管家,地位很高。俞万春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荡寇志》中安排了李应作为独当一面的统帅,镇守兖州。这么安排的用意一方面是对李应个人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其实是俞万春为了替原著中的祝家庄报仇,故意把原著中和祝家庄被灭有关的梁山好汉都调到兖州,方便其日后报仇。镇守兖州时期,李应表现出了其在《水浒传》中未曾展现的统帅才能,安抚人心,礼贤下士,但却误信了魏辅梁,结果兖州丢失。不过魏辅梁还算有点良心,让陈希真放了李应一马,没有立即杀他。逃回梁山后,李应沦为酱油,再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直到最后官军围攻梁山,李应负责镇守后关,迎敌云天彪,但此时已是众寡悬殊,李应更是中计出关迎敌,结果被官军包围,危急关头,李应终于使出了绝技飞刀。关于李应的飞刀,《水浒传》原著中虽然描写的很厉害,但亮相的次数少之又少,只在征方腊攻打睦州时,书中写“李应飞刀杀死守将伍应星”,但并没有写具体细节。而到了《荡寇志》中,俞万春让李应的飞刀再次亮相,李应先是“取出背上一口飞刀,觑准天彪头颈飞也似标过来”,结果“天彪提起大刀一扬,那把飞刀激起丈余,滴溜溜的堕入水中。”接着在躲过云龙的箭后,“李应大怒,又一飞刀向云龙标来,云龙也闪过了。”李应虽然飞刀发了两次,但全部落空,江湖上神秘的“小李飞刀”也终究成了虚名。

再说说张清,提起张清,人们自然第一时间会想到其飞石绝技,初读《荡寇志》的读者,肯定十分好奇俞万春会如何让官军应对张清的石子,也幻想张清的石子一定会有精彩表现,但很可惜,俞万春并没有给张清这个机会。在《荡寇志》中,俞万春可以说封了张清的石子技能,除了最后殒命的一战,张清竟然一次石子都没有使用。安乐村之战时,张清在得知陈丽卿杀死孔亮、刺伤周通后,曾说“那怕他了得,叫他先吃我一石子。”而结果却是陈希真作法将石子打向梁山军,“张清头上也着了一下,鲜血迸流,几乎落马,身上不消说得。”范金门在批语中还特意调侃了张清一句“孙大圣收银角大王云:‘乖儿子,自己也来尝尝滋味。’”张清可以说是第一次被打脸。而在守卫二关的最后关头,张清对宋江、吴用说道:“我看他们兵将个个骁勇,我们端的敌他不过。为今之计,小弟拟开关与决战一阵。小弟自问这手石子百发百中,且把他勇将个个打伤了,便好用计进取。”张清的理想很丰满,但俞万春给他的现实却很骨感,原著中张清的武艺其实并不能算一流,差呼延灼等一个档次,但俞万春却拔高了张清的武艺,让他能和与呼延灼打平手的邓辛张陶个个打过几十合,而对于张清最拿手的石子,却暗中贬低,使其面对邓辛张陶四将时,连发十五颗不中,最后的一颗竟被陶震霆用卧瓜锤打回,“不偏不倚,爆转去正着在张清鼻尖上,血流满面”,张清又一次被俞万春狠狠地打了一嘴巴。至此,张清脸面丢尽,被陶震霆的火枪击中后颈,落马而死,就此领了盒饭。范金门在这里批道【张清了。张清以石子显,即以石子死,妙。今日之邓辛张陶未必远胜东昌之冠胜、徐凝辈也,乃东昌飞石连着,而此处一石不着,固知天命不可以石子争。】范金门用天命来强加解释张清石子失准,当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其实读者看到这里,心里已经如明镜一般,张清石子之所以失灵,真正原因不过是俞万春不想让雷将形象受损而已,俞万春的一手“偷梁换柱”葬送了没羽箭张清,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写作逻辑。

标签: 李应

更多文章

  • 水泊梁山的财政部长李应:能隐忍的武功高手,处事圆滑的投机商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李应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梁山好汉排座次,总是英雄相会。征田虎,讨方腊,豪杰一百零八,马军五虎,八大骠骑,降魔追寇诛杀。上应天降石碣,下扶百姓人家,终是群英魂归天,胜败一场空话。《水浒传》的故事众人皆知,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描绘的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故事,至今仍口口相传。在水泊梁山中,三十六

  • 武艺一流的扑天雕李应逼上梁山以后为什么只负责后勤工作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李应

    李应在梁山108将的排名仅次于宋江、吴用、公孙胜和梁山五虎上将还有后周皇裔柴进之后,位列11位。在梁山这个各路豪杰大聚会的地方,李应能名列前位,可见李应这个人物之不简单。李应原系郓州治下独龙岗三大户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之李家庄庄主。他这个人明理而仗义且武艺出众,手中的点钢枪可力敌千军,更兼善使暗器

  • 祝家庄铁三角之李应:在梁山的排名凭什么这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李应

    李应的排名,正应了一句话:有钱真的是大爷啊!扑天雕李应在梁山聚义时,居然能排名十一,甚至要高于武松、鲁智深等!难道宋江是老糊涂了?李应的资历并不出色,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战功,凭什么排名这么高,就不怕大家不服吗?其实人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钱!李应是个大富豪李家庄与祝家庄、扈家庄是战略合作伙伴,他们约定了

  • 扑天雕李应到底有多厉害?武艺可能仅次于卢俊义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李应

    在梁山108将中,无论是天罡36将,还是地煞72将,都有很多人名气大,存在感高;相反的,自然也有很多人存在感不高,名气很低。比如72地煞星中,显然孙立、孙二娘、扈三娘、时迁等人名气很高,至于王定六、陶宗旺、丁得孙等人,名气就低很多了,讨论度也小。在36天罡星中,大多数存在感都很高,因为他们的故事多。

  • 为什么水浒的扑天雕李应武功名气都一般又没什么功劳,却排第11?

    历史人物编辑:萨沙讲史堂标签:李应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419期为什么水浒的扑天雕李应武功名气都一般又没什么功劳,却排第11?这是李应的综合实力决定的。第一,我们看看李应的武功和战功。李应的武功很高,与祝家庄的祝彪交战时,十几回合就轻松将他击败,只是不慎中了冷箭。祝家三兄弟的武功,都是很

  • 在汶川地震中,为了救丈夫失去双腿的李应霞,丈夫是如何对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李应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这一天本来是医护工作人员的节日,当全国上下的白衣天使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时,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地震最大烈度11度,近七万人遇难,近两万人失踪,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震

  • 专访辽足十冠王老帅李应发:辽宁出人才,认真总结会迎头赶上

    历史人物编辑:懂球帝标签:李应

    人称“东北大帅”的李应发曾在1984-1993年间执教辽宁足球队,获得国内联赛、足协杯、全运会等国内奖杯,并在亚洲赛场上夺得亚俱杯冠军,为辽宁足球赢得了“十冠王”的优异战绩。虽然目前已经不在职业足球的一线工作,但李应发依然关心着中国足球和辽宁足球的现状和未来。近日,懂球帝对李应发进行了采访,听这位老

  • 比卢俊义、李应还要倒霉,他是唯一被亲戚骗上梁山的倒霉鬼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李应

    梁山上的好汉众多,性格各异,但是上梁山的方式却是殊途同归,无疑是被逼上梁山和被骗上梁山。其中被逼上梁山的好汉各有原因,这里不再赘述;但是被骗上梁山的诸多好汉却比较苦了,像卢俊义、李应这群人,本来是好好的大财主,只是因为名声大、钱多,就被惦记,骗上梁山,简直是倒霉。徐宁但是梁山上有一个人,被骗上山的姿

  • 武功一般的美髯公朱仝,为何能力压武松鲁智深,在梁山位列第12位?

    历史人物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朱仝

    《水浒传》是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古典小说。初读《水浒传》,我们记住的也许只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大闹飞云浦这些令人热血沸腾的章节。再读《水浒传》,我们才能逐渐看懂书中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其实这句话是有失偏颇的。在四大名著里,《水

  • 小衙内是宋江指使杀害的,为什么朱仝只揪着李逵不放?原因很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朱仝

    朱仝是水浒中公认的好人,他为人也十分随和仗义,梁山泊上的很多人都与他有渊源。当年,生辰纲事发,朱仝在后门私放了晁天王等人,晁盖等七人一直很感激他。那一年,宋江怒杀阎婆惜后,躲在自己家的佛堂下,是朱仝找到了他,告诉他赶紧逃走,官府这方面由他支吾。那一年,同事兼好友雷横打死了卖唱的白秀英,白秀英与知县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