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小衙内是宋江指使杀害的,为什么朱仝只揪着李逵不放?原因很现实

小衙内是宋江指使杀害的,为什么朱仝只揪着李逵不放?原因很现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赵新华 访问量:3575 更新时间:2024/1/23 8:53:46

朱仝是水浒中公认的好人,他为人也十分随和仗义,梁山泊上的很多人都与他有渊源。

当年,生辰纲事发,朱仝在后门私放了晁天王等人,晁盖等七人一直很感激他。

那一年,宋江怒杀阎婆惜后,躲在自己家的佛堂下,是朱仝找到了他,告诉他赶紧逃走,官府这方面由他支吾。

那一年,同事兼好友雷横打死了卖唱的白秀英,白秀英与知县关系十分要好。知县执意要雷横偿命,他命朱仝将雷横解往济州,在半路上朱仝释放了雷横,让他带着老娘逃命去了。

雷横逃走后,朱仝吃了官司,被发配沧州。

梁山泊上的宋江众人得知消息,决定把朱仝“救上”梁山,以报他的恩德。

一、报恩还是报复?

为了把朱仝接上梁山一同享乐,宋江派出了吴用、雷横、李逵三人前往沧州。

彼时,朱仝凭借着自己超高的情商已经在沧州混得如鱼得水了。沧州牢城营里的人都喜欢朱仝,知府对他也很有好感。知府四岁的小儿子自从见了朱仝后,就更离不开他了,每天只要朱仝哄。

若是一直这么下去的话,只要坚持三年五载,朱仝就可以回到家中再做良民了。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这天,朱仝带着小衙内前去看河灯。看河灯时,朱仝遇见了雷横,二人来到僻静处,刚聊几句,吴用也出现了,二人都劝说朱仝上山聚义,朱仝却不肯。

是啊,不是被逼无奈谁想做贼呢?

只要坚持三年五载,朱仝就能回家过太平日子了,什么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那不是朱仝的梦想,那不过是朱仝的日常罢了。

朱仝拒绝了二人后,立刻回去找小衙内,但是他却发现小衙内不见了。这是跟在身后的雷横说话了:

“哥哥休寻,多管是我带来的两个伴当听得哥哥不肯去,因此倒抱了小衙内去了,我们一处去寻。”

朱仝听了急忙跟着雷横去找,半路上他问那个伴当的姓名,当他得知是黑旋风李逵后,立刻慌了,他随不认得李逵,却听闻那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他一连追了二十里,才遇见李逵。李逵告诉他小衙内就在树林中。朱仝急忙查看,却发现小衙内倒在地上,头被劈成了两半,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朱仝大怒,从树林里跑出来找三人,只见李逵远远地对着他挥舞大斧:

“来,来,来!和你斗

二三十合。”

朱仝气急,大踏步赶去,这一追一直追到了柴进家里。柴进和吴用等人苦劝朱仝,朱仝提出了一个要求:

“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旋风,与我出了这口气,我便罢。”

在一旁的李逵听后却不愿意了,他说:

教你咬我鸟!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

朱仝听了更加恼怒,执意要与李逵火并。

其实想想,李逵说的话也不无道理,若是没有宋江授意,李逵恐怕也不会下毒手。

那么,既然李逵说得对,朱仝为什么只盯着李逵不放,而不去找宋江的麻烦呢?

二、宋江虽然有错,李逵也不无辜

宋江确实有错,那么李逵就没有错吗?

你看李逵对朱仝说的话:晁、宋二位哥哥将

令,干我屁事!

真的不管他的事吗?怎么可能,小衙内是宋江隔空杀死的吗?显然不是。

小衙内是被李逵用斧头劈死的,李逵是直接的杀人凶手,他对于小衙内的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偏偏李逵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理直气壮地把责任推给了宋江,对于小衙内的死,他没有丝毫的愧疚。

李逵就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他没有是非观,为人也很冷血。杀死个人,就如同杀死一只蚂蚁一样。

朱仝之所以盯着他不放就是因为他那满不在乎的态度。

很多时候,主谋固然可恨,但是狗腿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只听从主人的命令,无论什么事他们都做得出,甚至变着花样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三、不是不怪宋江,而是不能怪,不敢怪

朱仝心里是知道的,这事肯定与宋江是脱离不了关系的。但是,他不能责怪宋江,也不敢责怪宋江。他能放狠话说:

“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宋江,与我出了这口气,我便罢。”

或者是:

“若有黑宋江时,我死也不上山去!”

无论是杀死宋江,还是让宋江离开梁山泊,那都是不太可能的事。宋江在梁山泊地位可不是他朱仝能够撼动的。换句话说,梁山上可以没有朱仝,但是不能没有宋江。

朱仝要真敢提出这样的条件,恐怕李逵早就抡起板斧与他拼命了。

即便雷横和吴用阻止了李逵,让朱仝离开,那么此时朱仝还能去哪里呢?

小衙内死了,虽然不是他杀的,但是那知府会放过他吗?朱仝已经没有退路了,上梁山是他唯一的出路。

那么,他敢把梁山上的一把手给得罪了吗?

显然不可能,得罪了宋江,恐怕他连梁山都上不去了。

但是,若是不声不响的话,朱仝心里也是不爽的,宋江不能得罪,但是李逵可以啊。

他处处针对李逵,盯住李逵不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出气,表明自己的态度。

自己被算计了,还不敢出气,那么上梁山后,谁会瞧得起他呢?

他必须得发一发火,让宋江等人知道自己的态度。让他们知道朱仝也是有几分火气的。

只针对李逵,而不是宋江,也是在告诉宋江,自己现在很生气,但是因为你是“大哥”,我给你几分面子,但是我的面子你必须也得顾全。

这就像高衙内唆使陆侯帮助他调戏林冲娘子,事发后,林冲不敢拿高衙内出气,只能砸了陆虞侯的家,并拿着刀在陆虞侯家门口来回晃悠是一个道理。

其实,对于小衙内的死,朱仝是伤心的。不过这种伤心,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被兄弟出卖的愤怒,是对自己家小的担忧造成的。

你看,朱仝上山后,见了宋江第一句话就是:

“小弟今蒙呼唤到山,沧州知府必然行移文书去郓城县捉我老小,如之奈何?”

在听到宋江说已经取回梁山多日后,他又问了一句:

“见在何处?”

在得知自己的家

小在宋太公处,朱仝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至于为什么杀死小衙内,他才不会自讨没趣呢!

至于李逵嘛,在宋江的调解下,二人达成了和解,以后还是兄弟。

人这一辈子,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不变的利益。江湖如此,人生亦然!

标签: 朱仝

更多文章

  •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美髯公朱仝的排名为什么比鲁智深和武松还高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朱仝

    梁山聚义时,朱仝的排名高得可疑,居然能够排到天罡第十二位,比鲁智深和武松都要高!许多人觉得朱仝排名太高了!确实,如果单纯以武艺论,朱仝的武功虽然不错,但无论如何不能跟武松和鲁智深相比。然而梁山的排名高低,武艺只是其中的一项参考标准!朱仝除了武艺不弱之外,他的情商更是高得可怕!朱仝对两代梁山一把手都有

  • 水浒传中,一心想被诏安的宋江都被杀身亡,朱仝却官至封疆大吏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朱仝

    “自古忠义两难全,两者相权取其轻。”忠,是忠于君王,忠于领导,忠于自己的职责;义,是义气,是情义,是朋友间的情感。很多时候,义气与忠诚往往会有冲突,人们很难两全。 每当碰到这种情况,人们往往会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一方。《水浒传》中的宋江便是其中的代表着,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人们

  • 为何知名度不高的“美髯公”朱仝能够在大排座次时高居第十二位?

    历史人物编辑:小姜舞者标签:朱仝

    相对于宋江、武松等人,朱仝只能算名不见经传,但是梁山排座次靠的并非知名度,在我看来,朱仝位列鲁智深、武松、杨志等“大人物”之上实至名归,总结起来无非天数使然、人品上佳、功勋卓著以及梁山对朱仝有所亏欠这四点。天数使然这是古典小说中看起来最扯的说法,然而却最不可逆,究其原因便是古典小说中或多或少都带有一

  • 关胜呼延灼和朱仝明明手握重兵却袖手旁观,为何不愿为宋江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朱仝

    文/子涵聊历史关胜呼延灼和朱仝明明手握重兵却袖手旁观,为何不愿为宋江报仇?《水浒传》一书,在我们中华的文坛历史上绝对是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它描写的兄弟情义可以说是贯穿了整部小说,可是既然很重视兄弟情,当关胜呼延灼和朱仝手握重兵的时候,却没有给宋江报仇,这其中究竟隐藏了什么故事呢?说起水浒传的主人

  • 为躲朱仝追杀,李逵为何要躲在柴进家里,要策反柴进还是另有它谋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朱仝

    每次李逵惹祸之后,都需要有人给他兜底,帮他一下,不然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梁山好汉都这样,可就不好了。在梁山的时候,有宋江保他,一顿臭骂,几句“黑斯!”,严重点儿,就是关小黑屋,最严重就是做样子杀头,不过还是有人救他,所以说,这些都是告诉梁山其他人,你不是李逵,你不要学李逵,不然,没人救你。可是,这次

  • 重情重义的梁山好汉朱仝,为了无辜冤死的小衙内,去找李逵算账

    历史人物编辑:笑话历史标签:朱仝

    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素来以五大三粗,不拘小节的形象示人。可就有一位仁兄,他很有孩子缘,甚至能为了一个孩童,和黑煞神李逵正面杠!他是谁呢?他就是行侠仗义而又忠君爱国的天满星美髯公朱仝 [tóng] 。朱仝给人的最初印象是重情重义,他私放身获重罪的好兄弟雷恒就足以见得。而后被刺配沧州,幸运的是,颇得知府

  • 梁山好汉大部分被杀,宋江也被赐毒酒,为什么朱仝会被封节度使?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朱仝

    朱仝确实是梁山好汉中结局比较好的一个,在梁山被招安以后,他就在保定府担任军职,在当时相当于前线。后来有跟随着中兴四大将之一的刘光世立下了战功,最高官职做到了太平军节度使。朱仝原本是一个都头,也就相当于县刑侦队长,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造化?显而易见他有过人之处,只是一般人不容易察觉。首先,这个人做事缜密

  • 宋江中毒死后,呼延灼、关胜和朱仝手握兵权,为何没有为他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朱仝

    宋江中毒身亡的时候,水泊梁山已成过往云烟,天时地利人和都已逝去。自然也就不存在为他报仇的事了。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当时的历史背景。 梁山人马南征结束后,活下来的人,大体分成了两拨。一拨是没有接受朝廷的封官授禄,各奔东西各寻出路。用现在话讲,等于是自谋职业。一拨是接受了朝廷的封赐,分别获得了不

  • 人人都说朱仝忠义了得,但是上梁山的过程却暴露了让人恶心的人品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朱仝

    如果按照梁山定律来说,朱仝无疑是够义气够哥们的典范。不管是晁盖逃脱,还是宋江的抓捕,他都积极的参与过,而且放人也是一马当先,让雷横始终落在下风。最让人敬佩的是,他为了雷横,肯担当起坐大狱的风险,私自放了对方。不知道他是被从前放晁盖和宋江的成功自大了起来,还是身上与生俱来的江湖义气做怪。应该是真的义气

  • 水浒传:宋江被毒杀后,朱仝手握重兵,却毫无反应,原因竟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朱仝

    宋江的聪明便在于,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计策,拉拢人员来加入水泊梁山,壮大梁山的组织架构,为自己能够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增加砝码,可惜的便是,他终究也只是押司出身,不知道身居高位的寒意,更不知道入云龙公孙胜开场对他所说的庙堂高远,朝堂之乱。他的圈子,他的地位,他的认知,也决定了他的作为。梁山山寨上那一面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