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后传:双鞭呼延灼和扑天雕李应,联手无法打赢的高手是谁?

水浒后传:双鞭呼延灼和扑天雕李应,联手无法打赢的高手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上品电视君 访问量:1317 更新时间:2024/1/25 10:15:51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水浒后传》第二十回,由于叛徒出卖,呼延灼等失守黄河,最终与朱仝会合同上饮马川。今天我们继续品读第二十一回,看看后续发展如何。

情节简介:昙化和尚引金兵攻打饮马川,李应等采取以逸待劳之法,坚守不出,金兵毫无军纪,昙化约束不住,李应、呼延灼等趁昙化军马疲乏,下山厮杀,但是昙化武艺高强,双方互有死伤,朱武于是建议智取昙化,一边在山上坚守,牵制昙化,却派另一枝人马去偷袭昙化老巢万庆寺,到时前后夹击。众人依计行事,呼延灼等打破万庆寺,杀了寺中昙化的手下,并救了被掳上山的尼姑和妇女,昙化接得报说,得知老窝被端,军心不稳,撤兵而走,李应等下山追击,昙化逃到万庆寺门时,被埋伏好的呼延钰、徐晟夹击击伤生擒。众人商议,最终将昙化烧死,并火烧万庆寺,得胜回山。当日戴宗却突然到饮马川来,原来金兵南下,朝廷议和,准备给金国金银犒师,但东京的不够,于是在天下搜刮,沧州太守高源是高廉的兄弟,趁机要挟小旋风柴进要三千两金子、一万两银子,柴进凑不齐,于是被打入大牢,命在呼吸。李应等于是决定下山去救柴进。到了沧州,没想到高源坚守不出,并且决定先处死柴进,免生后患,幸亏城内两院节级吉孚是个好人,决定救下柴进,于是他骗过牢内众人,将柴进救出,并带到了与自己相识并曾经救过宋江的唐牛儿家中。高源得知柴进被救走后,在全城搜捕,但一无所获,唐牛儿守城当差,得知李应等兵马都撤退了。

都头曰:《水浒后传》这本书与水浒其他续书相比,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武将之间的打斗描写较少,本回中昙化大战众好汉的情节算是少有的详细描写的斗将情节。现代水浒读者中有一部分很喜欢武评,就是把水浒原著或者续书中的武将武艺根据小说描写,分个高低,按照“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俗语,这种心态其实也没错,但是由于小说中关于斗将的描写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有些战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统一标准。以本回为例,昙化与李应斗三十余合不分胜败,又斗李应、呼延灼联手多时,仍是不分胜负。按照原著的武艺设定,呼延灼五虎水平毫无争议,而李应十七八合就打败了祝家庄三子中武艺最高的祝彪,武艺起码有八骠水平,所以李应、呼延灼联手实力可谓非常强,而就这样还多时拿不下昙化,可见昙化武艺之高,如果按照水浒原著的武评标准,昙化绝对可以在水浒世界中称得上是高手了。说到这,我们再看一下本回中的其他方面。

一、回目差异。本回回目陈忱的原本和蔡元放评改本有所不同,陈忱原本为“扑天雕火烧万庆寺,小旋风冤困沧州牢”,蔡元放评改本为“李应火烧万庆寺,柴进仇陷沧州牢”。将二者对比,都头认为蔡元放评改本回目要更好一些,从表面上来,两个版本的回目区别主要是把人物绰号换成了名字,并没有什么大区别,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蔡元放本有两个优点,一是字数少,比较精炼。二是将“冤困”改为“仇陷”,这样更贴合正文内容,因为柴进入狱是因为沧州太守高源想要为兄弟高廉报仇,是因为高唐州的旧仇才被陷害入狱,因此“仇陷”比“冤困”更贴切。

二、正文修改。本回正文蔡元放在陈忱原本基础上做了较大修改,我们来看其中两处(笔者按:黑色字体为陈忱原文被改动之处,【】内为蔡元放评改本改动的地方):

第一处:昙化道:“不必多讲,只求速死。”杨林立起,拿刀要砍。李应道:“佛家弟子,不可加之刀刃。有个妙法,送他西归。”喝令喽啰把寺中所有之物,尽数搬运上山,放出尼姑、妇女,教他各自认路回家。发放已毕,放起火来,把昙化绑在殿柱上,看看火逼近来。樊瑞道:“你这个和尚,今日圆寂了,可惜没处寻善智识封龛!我道士竟与你下火。”乃作偈:昙化昙化,诸善不修,众恶尽作,朝酣酒肉,高坐莲台,夜搂妇女,同归极乐。更好杀人放火,兼会趋炎使作。咦!这回送上三昧神光,扫尽六根龌龊。【把昙化绑在殿柱上,然后放起火来。可笑昙化不修佛法,自恃豪强,作下许多恶业,今日只落得这般结果。】又【昔】有名贤作诗叹道:世间何物最堪憎?蠹国殃民莫若僧。梁武舍身朝见灭,汉明作俑祸旋兴。低眉菩萨慈悲少,努目金刚忿恚增。更有一般堪恶处,奸婬陰毒罪难胜。

此段是李应等攻破万庆寺,擒获并准备处置昙化的情节。和陈忱原本相比,蔡元放本主要区别是去掉了樊瑞的一段情节,在陈忱原本中,樊瑞笑临死前的昙化作为和尚,死了却不能像真正的和尚封龛,因此给他作了偈语。陈忱设计这段的本意应该是借樊瑞的行为嘲讽昙化,讽刺他作为和尚却烧杀淫掠的罪恶一生。这个本意是好的,但是和水浒原著鲁智深坐化的情节很相似,会给人一种玷污佛法和鲁智深的错觉。因为只有像真正修行佛法和鲁智深这样的豪杰才配有偈语,而恶贯满盈的昙化是不配的,因此蔡元放认为此段不妥,将其删除,改为总结昙化恶有恶报的话语,算是对其盖棺定论。这样的改动是不错的。

第二处:【谁知】数日前,因浪子宰相李邦彦力主和议,与粘没喝讲定,割了三镇【许割三镇与他】,再要一百万金子、五百万银子犒师。先在京城内搜括巨室富商的财物,不勾十分之一,就差使臣到各州县搜括,若有藏匿不献者,全家处斩。这个旨意传到沧州,那太守高源正是高廉的兄弟,因前日【宋公明】破了高唐州,害他满门良贱。柴进撞着冤家【正是柴大官人】对头,高源【本是】要与高廉报仇,凑着奉旨的大题目,要他三千两金子、一万两银子,哪里得来?这样乱世,太祖皇帝的誓书,哪里还讲得起!拿到州里,三日一比,连家眷同监禁了。【因为措处不来,高源把他拿到州里,三日一比,连家眷通监禁了。乱世横行,太祖皇帝的誓书也不作准了。】我到牢中去看他,再三【托我】致嘱众弟兄救取性命,故特到此。”

此处是戴宗到饮马川对李应等说的话,将两个版本对比,区别较大之处就是戴宗的话,陈忱原本中是先说柴进无法筹措高源索要的金银,就连誓书铁券也不好用了,最终导致家人也被监禁了。这样的表达在逻辑上其实是有缺陷的,因为最重要的往往是放到最后才说。故而蔡元放将原本的顺序进行了梗概,先说柴进筹不齐钱被捉,之后家人也被捉了,最后就连誓书铁券也不管用了,这样的表述层层递进,符合常理,所以蔡元放的改动更好些。

三、情节设计。本回中吉孚在救柴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读者很熟悉的人物,那就是水浒原著中受过宋江恩惠并误打误撞救过宋江的唐牛儿,这个人是个小人物,在原著中宋江杀了阎婆惜后,阎婆扭住宋江,宋江脱身不得,赶来的唐牛儿打了阎婆,宋江趁机逃脱,之后交代唐牛儿被发配,就再也没有交代了。对于唐牛儿这个人物,古代的一些水浒批评家将他和郓哥并提,如袁无涯本《水浒全传》第24回回末评就写道“郓哥堪与唐牛儿合作一小侠传。”可谓是很高的评价。唐牛儿合郓哥虽然是小人物,但是在关键时刻分别帮助过宋江和武松,因此历来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蔡元放在评论《水浒后传》时说:“本传不特于山泊诸人,使之重复聚会,即前传中有名人物,凡与山泊诸人有关系者,亦皆收录无遗。不特栾廷玉、王进、扈成等是豪杰一类,尽数收罗,即下至郓哥、唐牛儿等,亦不使一人遗漏。正是微功必录,小善不忘。是谓补苴罅漏,张皇幽渺之笔法也。”这也就是为什么《水浒后传》中会出现郓哥和唐牛儿的原因,而本回中唐牛儿在关键时刻又一次发挥了帮助梁山好汉的作用,可谓与前传一脉相承,给读者以熟悉的感觉。

在《水浒传》的诸多续书中,很多续书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和原著比较,并且动不动就说水平不逊于原著。但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续书能超过原著。在这方面,陈忱算是比较谦虚的了,在本回回末评中他写道:“极奇、极险、极快文字,如弛快马,峻坂收缰,如张饱帆,江心回舵。读者至更无可转身处,几几乎有死之心,无生之气。何况身履其地者!宋遗民自评:通篇精神,周匝章是,不减前传,真叫苦自知之言。”可见陈忱自认为这回写的跌宕起伏,很是精彩,甚至不逊于水浒原著,但即便陈忱如此说,想必读者也都心中有杆秤,就都头个人而言,认为本回的水平其实也是比不过原著的,本书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通病,就是计策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这就显得不真实,降低了作品的可读性,而水浒原著的优点之一就在于情节设计的比较贴近现实,这样就显得真实,这也是后传无法超越前传的原因之一。

标签: 李应

更多文章

  • 水浒中这两人的排名最奇怪,特别是李应,战绩平平排名却靠前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李应

    文|语嫣记录史(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108将,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走上了梁山,在宋江的带领下开始新的征程。很多人对108将的排位都很好奇,不知道这个排位的依据是什么,是能力?武力?还是人际关系呢?其实排名并不仅仅是依据某一个方面,而是出于多种因素综

  • 《荡寇志》解读:谁人击杀了没羽箭张清和扑天雕李应?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李应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荡寇志》(《水浒传》续书,清代俞万春著)第一百三十三回,梁山派林冲迎战官军,不料林冲在阵前被王进骂倒,最后气死。在官军进攻二关的关键时刻,呼延灼挺身而出挡住了官军,但自己也英勇战死。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荡寇志》第一百三十四回“沉螺舟水底渡官军,卧瓜锤

  • 水泊梁山的财政部长李应:能隐忍的武功高手,处事圆滑的投机商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李应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梁山好汉排座次,总是英雄相会。征田虎,讨方腊,豪杰一百零八,马军五虎,八大骠骑,降魔追寇诛杀。上应天降石碣,下扶百姓人家,终是群英魂归天,胜败一场空话。《水浒传》的故事众人皆知,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描绘的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故事,至今仍口口相传。在水泊梁山中,三十六

  • 武艺一流的扑天雕李应逼上梁山以后为什么只负责后勤工作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李应

    李应在梁山108将的排名仅次于宋江、吴用、公孙胜和梁山五虎上将还有后周皇裔柴进之后,位列11位。在梁山这个各路豪杰大聚会的地方,李应能名列前位,可见李应这个人物之不简单。李应原系郓州治下独龙岗三大户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之李家庄庄主。他这个人明理而仗义且武艺出众,手中的点钢枪可力敌千军,更兼善使暗器

  • 祝家庄铁三角之李应:在梁山的排名凭什么这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李应

    李应的排名,正应了一句话:有钱真的是大爷啊!扑天雕李应在梁山聚义时,居然能排名十一,甚至要高于武松、鲁智深等!难道宋江是老糊涂了?李应的资历并不出色,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战功,凭什么排名这么高,就不怕大家不服吗?其实人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钱!李应是个大富豪李家庄与祝家庄、扈家庄是战略合作伙伴,他们约定了

  • 扑天雕李应到底有多厉害?武艺可能仅次于卢俊义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李应

    在梁山108将中,无论是天罡36将,还是地煞72将,都有很多人名气大,存在感高;相反的,自然也有很多人存在感不高,名气很低。比如72地煞星中,显然孙立、孙二娘、扈三娘、时迁等人名气很高,至于王定六、陶宗旺、丁得孙等人,名气就低很多了,讨论度也小。在36天罡星中,大多数存在感都很高,因为他们的故事多。

  • 为什么水浒的扑天雕李应武功名气都一般又没什么功劳,却排第11?

    历史人物编辑:萨沙讲史堂标签:李应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419期为什么水浒的扑天雕李应武功名气都一般又没什么功劳,却排第11?这是李应的综合实力决定的。第一,我们看看李应的武功和战功。李应的武功很高,与祝家庄的祝彪交战时,十几回合就轻松将他击败,只是不慎中了冷箭。祝家三兄弟的武功,都是很

  • 在汶川地震中,为了救丈夫失去双腿的李应霞,丈夫是如何对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李应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这一天本来是医护工作人员的节日,当全国上下的白衣天使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时,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地震最大烈度11度,近七万人遇难,近两万人失踪,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震

  • 专访辽足十冠王老帅李应发:辽宁出人才,认真总结会迎头赶上

    历史人物编辑:懂球帝标签:李应

    人称“东北大帅”的李应发曾在1984-1993年间执教辽宁足球队,获得国内联赛、足协杯、全运会等国内奖杯,并在亚洲赛场上夺得亚俱杯冠军,为辽宁足球赢得了“十冠王”的优异战绩。虽然目前已经不在职业足球的一线工作,但李应发依然关心着中国足球和辽宁足球的现状和未来。近日,懂球帝对李应发进行了采访,听这位老

  • 比卢俊义、李应还要倒霉,他是唯一被亲戚骗上梁山的倒霉鬼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李应

    梁山上的好汉众多,性格各异,但是上梁山的方式却是殊途同归,无疑是被逼上梁山和被骗上梁山。其中被逼上梁山的好汉各有原因,这里不再赘述;但是被骗上梁山的诸多好汉却比较苦了,像卢俊义、李应这群人,本来是好好的大财主,只是因为名声大、钱多,就被惦记,骗上梁山,简直是倒霉。徐宁但是梁山上有一个人,被骗上山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