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人人都说朱仝忠义了得,但是上梁山的过程却暴露了让人恶心的人品

人人都说朱仝忠义了得,但是上梁山的过程却暴露了让人恶心的人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梓轩 访问量:4323 更新时间:2024/1/23 10:28:32

如果按照梁山定律来说,朱仝无疑是够义气够哥们的典范。不管是晁盖逃脱,还是宋江的抓捕,他都积极的参与过,而且放人也是一马当先,让雷横始终落在下风。最让人敬佩的是,他为了雷横,肯担当起坐大狱的风险,私自放了对方。

不知道他是被从前放晁盖和宋江的成功自大了起来,还是身上与生俱来的江湖义气做怪。应该是真的义气吧,不过从他和雷横放晁盖和宋江时各怀心眼来看,两人似乎并没有达到这种以命相换的地步。应该说他是出于一种义愤才有此举的。因为后来吴用和雷横撺掇他上山壮门面的时候,他曾经直接的就否了雷横:兄弟,你是甚麽言语!你不想,我为你母老家寒上放了你去,今日你到来陷为不义!

他和雷横一样,身在江湖,心在官府。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他虽然也没事愿意放个江湖人士什么的,却是真的想做良民。朱仝虽然放了雷横,挺让人佩服的,但面对宋老大,他那梁山上得却极度的恶心。

水浒里最令人恶心的只有三个人:第一个,秦明,第二个,扈三娘,第三个,恐怕就是他老兄了。

想一想,他来到济州府后,那知府虽然明知他是私放逃犯,敬重他的义气,见自己的孩子喜欢这家伙的大胡子,基本上就连想也没想的就让他一个带罪之人没事就领着自己的孩子出去玩了。

这中间除了一种信任,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信息,那就是,知府有重用的意思。

如此做,基本上已经把他当做了心腹之人了。由此可见,济州知府是知人善用,极其的明事理的人。可惜,明事理不一定能感动人,抢板斧却更能让人觉得一身的英雄气。

朱仝的人生,因为雷横,两次改变了。

雷横的本性,根本就有着没人性的一面。

面对着被黑旋风劈成了两半的小衙内,他不但没有愧疚,反而还和吴用黑旋风三个,乐颠颠的把已经气疯了的朱仝引上了梁山。

而这期间,柴进大官人,又起了承接的作用,在他的庄子内,他不但没有对黑旋风杀死一个小孩子有一点气愤,反而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整个水浒里,所谓的英雄好汉们杀人,都可以勉强原谅,因为江湖就是血雨腥风的,不死人就不叫江湖了。

但是,如此无辜的一条小生命,惨死在大斧之下,他们不但无动于衷,反而还个个有滋有味的宣扬自己的义气和本事,为的,只是要赚一个朱仝上山而已。

如果这就是英雄,那么,英雄不做也罢。

而朱仝上梁山的过程,看起来好像为情为义,实则让人大为恶心。

当他在柴进的府上,知道黑旋风在的时候,只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旋风,与我出了这口气,我便罢!

而黑旋风却是个藏不住事的恶棍而已:教你咬我鸟!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

其实这话一出,事情已经完全明了了。虽然宋江不可能知道他们此来,一定会碰上小衙内,但肯定暗示过,拿知府一家人的性命要挟一下朱仝,或者断了他的退路,是可以的。从后来宋江屡次的用灭口,骗钱,陷害,逼得许多人无路可走,只得投梁山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如此吩咐,一点也不奇怪。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小衙内的死,除了宋江和吴用,其它还有哪个能干得出来?

但朱仝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思想,全然没有了放雷横之时的胆气和胆量。根本就没有想到找宋江和吴用讨个说法。是怕?还是不想?或者是被宋公明那仁义忠孝的大名震动了双耳?

难道宋江是人,小衙内就不是人了吗?只这一瞬间,他便已经忘记了知府大人对他的知遇之恩,忘记了小衙内对他的依赖之情。只是拿一些看起来很好笑的借口,为自己找个台阶下,就屁颠颠的跟着吴老二和雷横上梁山了。

说起来,倒有一点恶劣的撒娇行为了,想想后来朱仝在各大战役中的勇猛,他要是出其不意的把黑旋风放倒,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他每次都只不过是做作的要动手而已,别人一拉他立刻就没了脾气了。

若有黑旋风时,我死也不上山去!

这是他的第一个借口。

这如此说,只不过是不想把仇恨记到宋江头上去而已,就像泰明投降时想的,一是见宋老大义气,二是怕敌不过人家。实在让人作呕的想法。

这第一个借口,让柴大官人立刻就给化解了:把黑旋风留在他这里。

实际上只是缓兵之计而已。

第二个借口:如今做下这件事了,知府必然行移文书去郓城县追捉,拿我家小,如之奈何!”吴学究道:“足下放心。此时多敢宋公明己都取宝眷在山上了。”

朱仝方才有些放心。柴进置酒相待,就当日送行。

而后来的那一段大喜,让人看了之后,无论他朱仝再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来,也让人只是恶心而已。

看看后来朱仝那中了五百万彩票般的喜悦。

朱仝道:“小弟今蒙呼唤到山,沧州知府必然行移文书去郓城县捉我老小,如之奈何?”宋江大喜道:“我叫兄长放心,尊嫂并令郎己取到这里多日了。”朱仝便问道:“现在何处?”宋江道:“奉养在家父太公歇处,兄长,请自己去问慰便了。”朱仝大喜。

一条无辜的生命,就在这些好汉们谈笑风生之间,淡忘了。为的,只是他们的一点所谓的好意而已,好一群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遗憾的是,宋老大这次处理的太温柔了,没有命令手下人再像处理秦明的事一样,先灭了他一家老小,让他无路可走,看你跟不跟着我混。

当然了,朱仝的事,完全可以解释成这样:操,事情已经这样了,你还想怎么样?你还能怎么样?谁也不想这样啊。再说了,是小衙内缠着朱仝的,朱仝只是因为上下级的关系才帮忙照看小衙内的,虽然小衙内是因为你朱仝死的,但你也不必背上思想包袱啊。一条人命而已。

这是梁山理论,在宋老大的高大形象前,凡人是不能理解的。不要告诉世人,忘记仇恨吧,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

那得分什么仇恨,有的仇恨,就是一千年后,也无法化解的。如果仇恨都能以这种方式化解的话,我们必须得承认,做一个王英周通董平黑旋风那样的英雄好汉,实在是太他妈的过瘾了。遗憾的是,朱仝似乎从来也没有恨过。小衙内的生命对于他来说,也不过只是他生命中飘过的一缕风景而已,他有生之年,从来也不会难过一下,小衙内是因为我而死,我恨。

恨谁,这就看怎么想了。想想雪山飞狐里的胡大侠,因为一个江湖恶霸逼死了一个小孩子,造成对方家破人亡的时候,凄惨无比时,他做的是,虽然素不相识,但我为你报仇。面对江湖无数大门大派,巨侠巨霸的威胁,和解,调停,收买,他丝毫不为所动,要的只是:我要为无辜的生命,讨个说法。同是草莽,梁山不如雪山了。一个是口中替天行道,一个是真正的替天行道。

黑旋风做这种事的时候,不知道手有没有颤抖过一下,这个杀贼杀人的时候,从来都是两眼放光,见血发狂,可是,当他面对一个几岁的小孩子,丧心病狂的挥动大爷劈向对方的小脑袋的时候,实在不知道他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是宋哥哥让他干的,他这样,很义气?还是是官府里的人,就没有好饼?他,他宋哥哥,以及他宋哥哥身边的人,几乎一半从前可都是在官府里做事的。

对于他后来听说宋江作恶(假的),拎着大爷要去劈那个黑三郎的时候,似乎又显得他很正义。试想一下,听说宋江抢女人,他都能向宋老大下手,可是为什么宋老大让他杀一个小孩子,他居然还一脸笑容的就去了呢?

难道,他后来成熟了?长大了?懂事了?正义了?

最不可思议的是朱仝,他间接的害死了小衙内,首先想到的不是替对方难过,而是很快的就想到了,他可别找我家人的麻烦。好快的反应,好厉害的思路,不愧是干都头的出身。

当然了,这从后来朱仝屡历战功可以体现出来。后来也是梁山中活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而且后来也混得不错。

但是无论他做出了怎么样的惊天动地的事来,他的光辉形象后面,总是会有一个人仰天落泪:为什么,我为什么会那么信任他,我的孩子,就那么惨死了。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已经变成了祥林嫂的济州知府。

不知道,后来活下来的朱仝,摸着他那把看似仙风道骨的大胡子回想人生的时候,会不会想起曾经有个喜欢他大胡子的小衙内,因为喜欢跟着他玩,而丧命。

标签: 朱仝

更多文章

  • 水浒传:宋江被毒杀后,朱仝手握重兵,却毫无反应,原因竟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朱仝

    宋江的聪明便在于,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计策,拉拢人员来加入水泊梁山,壮大梁山的组织架构,为自己能够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增加砝码,可惜的便是,他终究也只是押司出身,不知道身居高位的寒意,更不知道入云龙公孙胜开场对他所说的庙堂高远,朝堂之乱。他的圈子,他的地位,他的认知,也决定了他的作为。梁山山寨上那一面替天

  • 526结果朱仝被知县发配沧州牢城知府信任他留他在府中带小衙内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朱仝

    521雷横母亲气不过,自己去解儿子身上的绳索,一边骂道:“臭婊子仗势欺人,我就解了索子,看你能怎样?522白秀英听见了,出来骂:“你个老不死的,竟敢骂我。”上去就把雷横的母亲打个跟头,接着劈头盖脸地打下去。523雷横见母亲被打,气坏了,举起木枷朝白秀英头上打去,白秀英当场被打死了。雷横跑了。524

  • 《水浒传》中,为什么美髯公朱仝和大刀关胜都有关公的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朱仝

    这确实是个问题,关胜传自祖上,当然的美髯公,义勇武安王。但朱仝一样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五绺长髯,和关二爷一般无二。 也曾思谋过这样的设定,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是大刀关胜虽是名义上的关公后人,有乃祖至高无上的荣誉光环,也有武力不凡的霹雳手段。但他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起码是轻易就背叛了朝庭,成了和官

  • 朱仝勉强战平李逵,凭什么入选马军八彪骑第6名呢?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朱仝

    水浒里的都头,都是很有本事的,比如武松、朱仝、雷横等人,都是个顶个的强,只不过都头也有区分,有马军都头,有步兵都头,朱仝是马军都头,武松是步军都头,都属于宋朝时期的低级武官,大约相当于捕快之类,通常所辖人数过不了100人。虽然都是低级武官,但无论武松还是朱仝,都是一身的侠义风范,武松自不必细说,朱仝

  • 揭秘水浒传:很多人被坑后都不再计较,朱仝的反应为何这么强烈?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朱仝

    水浒英雄里共一百零八将,分别为三十二天罡,七十六地煞,此数据为圆满之数,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水浒中的一种玄数塑造,其中水浒英雄里面的朱仝,却表现得和其他英雄不一样,为何别人落草没啥子大反应,而朱仝却反应特大,究竟为何?先从朱仝当时担任的职责却是一个刺配的刑犯,当时救人犯了罪只好被发配,当时在官府和小衙

  • 梁山很多人被坑都选择息事宁人,为何朱仝暴怒却得到梁山的容忍?

    历史人物编辑:快门的疯狂标签:朱仝

    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身份地位不同。朱仝虽然平时低调沉稳,不显山不露水,但能在一百单八将中高居第十二位便能看出其不俗之处。就此事而言,他有暴怒的理由,也有大闹的资本。朱仝功绩、人品与资历如果按照上山时间,朱仝并不算早,但是功高莫过于救主,论功绩,整个梁山能和朱仝相提并论的可谓凤毛麟

  • 宋江中毒身亡,呼延灼关胜朱仝手握兵权,为何没有为他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宗修文史标签:朱仝

    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宋江被毒死时手握兵权的,有呼延灼、关胜和朱仝三人。这三位梁山好汉,武艺高强,都是实授的军职,为何没有一个人为宋江报仇呢?如果梳理三人上梁山的始末就会发现,他们不为宋江报仇,是很自然的选择。三人原本就是朝廷官员呼延灼和关胜,一个的祖上是开国大将呼延赞,一个是关二爷的后人。他们原本就是

  • 水浒108将中,为何平庸的朱仝结局圆满,战神武松却成“废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朱仝

    “上梁山,当好汉”,其实并不是《水浒传》的主流。许多人之所以上了梁山,都是被逼无奈的结果。且越是本领大的人,越是如此。比如林冲、卢俊义、杨志、武松等,哪怕宋江……当然,还有一位重点要说的好汉,因为他是“最不想上梁山”,此人便是朱仝。朱仝是个都头,在水浒中并不出彩,对比另一位都头出身的武松,朱仝简直平

  • 朱仝有什么本事位列第12名,排在鲁智深、武松前面?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朱仝

    朱仝有什么本事位列第12名,排在鲁智深、武松前面?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天勇星大刀关胜、天雄星豹子头林冲、天猛星霹雳火秦明、天威星双鞭呼延灼、天英星小李广花荣、天贵星小旋风柴进、天富星扑天雕李应、天满星美髯公朱仝。这是天罡星前12名,我们看这个排

  • 《水浒》:朱仝凭什么压过武松,坐上梁山第十二把交椅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朱仝

    在电视剧《水浒》中,梁山英雄排座次,为什么朱仝能够压过武松,坐上第十二把交椅呢?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名气还是武功,武松都要强于朱仝。这样是不是安排得不公呢?事实上,如果深入分析这两个人之后,你就会知道,这是因为朱仝有这个实力和功劳。第一,朱仝果真寂寂无名吗?大家还是小看朱仝了。朱仝交游广泛,与晁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