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兴死去,元末的形势发生变化

郭子兴死去,元末的形势发生变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手会生活 访问量:823 更新时间:2024/1/26 11:55:34

至正十五年三月,旧恨未报,又加新仇,郭子兴实在是想不开,在郁闷中死去。他的死去,让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客观来说,从郭子兴濠州起义,虽然也和元军打过一些仗,但是根据元朝那看起来一根筋的围剿策略,濠州起义军这段时间,承受的元军的压力,相对来说,还不算太大,像张士诚的高邮之战那样的苦战,这种强度的还真没遇到。

在濠州周围,还有个更吸引元军的,刘福通的起义军。这位仁兄实在是太显眼了,元军想忽视他都不行。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刘福通这部,为郭子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掩护作用。

至正十五年,这一年对于元末的形势,又有了一个大变化。至正十五年二月,在亳州,刘福通拥护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又称“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这种手法,最大的受益者,其实还是刘福通,毕竟主要权力在他手上。

宋这个国号,其实用得还挺有技术含量,农民苦元久矣,光复大宋,会不会好点?

不管怎么说,韩林儿称帝,可以号令天下起义军一起抗元,现在的问题是接受还是不接受韩林儿的命令。

在郭子兴死后,权力的再分配成了个问题,如果从当时的合法性上来说,应该是郭天叙,如果从影响力上来说,应该是朱元璋更合适。

最后还是郭天叙成为了元帅,张天祐,朱元璋是左右副元帅,但是郭天叙毕竟没有郭子兴的威信,在是否接受韩林儿的诏令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朱元璋认为,大丈夫岂能受制于人,他不接受韩林儿的号召。

但是形势比人强,韩林儿这边,人多势众,加入的话,一是可以有依靠,二是如果不加入,可能还会和韩林儿发生冲突。最终,还是加入了韩林儿的队伍, 用龙凤年号号令军中。

至正十五年四月,朱元璋又添一员猛将,大名鼎鼎的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相貌奇伟,臂力惊人,而且是一个射箭好手,拥有着于乱军丛中取敌军将领首级的潜质。最初跟着刘聚,后来他投奔朱元璋,《明史》记载了这样一段神奇的故事。

有一天,他在田间睡觉,有一个神奇的声音呼唤他:“赶紧起来,别睡了,你命中注定的君主来了。”常遇春在睡梦中惊醒,恰好此时,朱元璋来了,于是常遇春迎出去,拜见朱元璋。常遇春执意要留在朱元璋的军中。

现在摆在朱元璋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和州实在太小了,几万人在这,吃了上顿,可能下顿就得饿着。

朱元璋把目光放在了江对面,这边饿得饥肠辘辘,对面富庶繁荣。过了长江,正对面是太平,太平往南靠近芜湖,东北方是集庆(今南京)。尤其是集庆,委实是是太吸引人了。而且之前冯国用就建议过,应该以集庆为根据地,再往四面征战,而且集庆之前就曾经是都城,有王气。

有没有王气另说,有粮食是真的。起义这么久,无非就是为了一口吃的,而且攻下集庆,可以掌握水路,水路交通对于那个年代的作用太大了。

但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朱元璋都没有水师,造船得费钱。

机会来了。巢湖帅廖永安,俞通海要来投诚。此时的巢湖水师,大大小小的船只一千多条,水师部队一万人多人。

朱元璋琢磨着这是好机会。命运这事没法说,本来元军堵着隘口,巢湖水师过来都是问题,偏偏突然天降大雨,水位暴涨,巢湖水师顺利到达和州。

大家达成了共识,制定好了渡江计划,最终目标是集庆,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攻打集庆。

朱元璋说:“攻打集庆,先得去攻打采石,这地方是重镇”。六月初一,大军到达采石,常遇春身先士卒,果然兑现了他当初和朱元璋说的,他甘当前锋,是一员勇将。

众将士齐心协力,击败了元军,夺下了采石,而且一鼓作气,附近的沿江堡垒,都一一归顺。起义军原本计划着把粮食钱财带回和州,这时候朱元璋发挥了关键作用。

英雄人物就这样,对于局势的把握,审时度势,是一般人难以比拟的。

朱元璋对徐达说:“我们已经渡江了,如果就这么放弃回去,江东我们很难攻下。”朱元璋建议直接攻取太平。

于是直接把船缆断开,船就驶入了急流中,并且和诸位将士说:‘太平离这非常近,大家直接把太平攻下来。“

士兵们非常惶恐,朱元璋说:“太平富庶,钱财多,如果破了太平,从太平取粮食,然后你们再回去。”

大军浩浩荡荡到了太平,他们真得想抢夺财物回去,但是朱元璋早早就让李善长立了军令,禁止他们抢夺,违者斩首。

在太平,李习,陶安来投奔朱元璋,陶安说,如今这种情况,如果将军能严肃军纪,不杀人,不抢夺财产,然后往东攻下集庆,必有一番大业。

这种观点和朱元璋不谋而合,在和州的时候,他就整顿军纪,因为他知道如果军纪混乱,战场上很难胜利。

此时的太平,成了朱元璋的据点,朱元璋是大元帅,陶安做令史,李习是知府,李善长是帅府都事,朱元璋的元帅府规模初成。

打太平容易,守住难,因为此时的太平,四周被元军包围了,虽然朱元璋的目标是攻占集庆,但是路得一步步走,守住太平,是朱元璋的当务之急。

标签: 郭子兴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离开郭子兴,后来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郭子兴

    PS:这是明史连载,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每天尽量更新。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刚开始是蜜月期,实际情况也是比较复杂。郭子兴和孙德崖等五个人都是元帅,权力都差不多,刚开始起义的时候,这个弊端还显示不出来,后来有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之后,都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那个,所以郭子兴和孙德崖之间常常有矛盾。孙德崖等四个

  • 为何朱元璋救老丈人郭子兴没事,而郭子兴救完朱元璋却气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郭子兴

    元朝时期,有一位姓郭的人,他是一名占卜人士,在那个年代,他四处给人家占卜。由于他看得准,说的很多东西后来都实现了,因此慢慢的也小有名声,所以也就有了很多的钱。因为当时很多人都花钱找他算一下,还能活多久?后来这位姓郭的到了一个县城的富人家门口就不走了,他不是来给人家算卦的,他是来娶媳妇儿的。这位富人家

  • 朱元璋曾受郭子兴厚恩,他当上皇帝后,如何对待郭子兴的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郭子兴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乞丐和尚一路打拼成为一代帝王,绝对离不开郭子兴的赏识和提携,朱元璋之所以能够积累实力,老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时候,濠州城中有好几股势力,他之所以选择郭部实则是因为汤和当时也在郭部,促使他决定离开皇觉寺去投军的也是汤和给他写的一封信,并且汤和已经成了郭部的一个不

  • 颇受郭子兴器重的朱元璋,最后选择离开时,为何只带走了24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郭子兴

    元朝,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统治中国98年。这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如夏商周那般长治久安的在中国历史中并不多见,但如秦隋那般短命的也实属少见。都说创业难,实际上守业更难,少数民族想要统一全国,所要面对的困难比其他的朝代更多,也更复杂。文化间的差异成了所有问题的源头。蒙古是典型的游牧文化,而中原地区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明朝建立,郭子兴后人待遇如何?报恩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郭子兴

    一个人能否成事,除了自身能力之外,很大程度上需要贵人相助,而对于朱元璋来说,郭子兴便是那个贵人,那么事后郭子兴得到了朱元璋的报恩了吗?(一)朱元璋和郭子兴郭子兴是定远的富户,家中财产丰厚,在当地也颇有地位。而郭子兴这个人平时也喜爱结交能人异士,声望颇高。时值元末,朝廷统治愈发昏暗,百姓民不聊生,多地

  • 朱元璋靠岳父郭子兴发迹,郭子兴去世后,他如何对待郭子兴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郭子兴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草根出身,他祖上几代都是贫农。在他年幼时还碰上灾荒和瘟疫,导致父母去世后都没钱下葬。为了活命,他去皇觉寺当了和尚。后来是汤和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红巾军,这才改变了命运。而朱元璋能在红巾军崛起,离不开一个人帮助,此人便是他的岳父郭子兴。郭子兴提拔朱元璋朱元璋入伍后,由于作战勇敢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如何对待他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郭子兴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朱元璋脱颖而出,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能够从一位草根逆袭成功,跟他的岳父郭子兴有着密切的联系,郭子兴可以说是朱元璋的第一位领导,他非常看重朱元璋,视其为心腹,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马皇后。可惜的是郭子兴死后,他的儿子们相续被杀,郭家断

  • 忘恩负义?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却被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郭子兴

    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功建立大明,是因为他曾借助岳父郭子兴的势力发家。最初的郭子兴不过是有些田地、有些钱财的小地主。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郭子兴,和安徽定远黑白两道关系都处得很不错。眼见韩山童统率的红巾军,在自己家乡势力不断做大,出于自保,郭子兴便决定投靠到韩山童麾下。成为韩山童麾下将领不久后,一个人声称想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张桃子标签:郭子兴

    大家都知道,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朱元璋的起点非常的低,他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乞丐,几乎连饭都吃不饱,还当过和尚。当时正值元朝末年,大家都没有饭吃,百姓怨声载道,所以各地都是起义的农民军军队。后来朱元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投靠了郭子兴的义军,在这支军队中,

  • 朱元璋的“黑”手段,靠郭子兴发家,之后对郭子兴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红星龙历史标签:郭子兴

    明朝的朱元璋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位皇帝,在历史上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在历史上是非常出色的一位皇帝。少年时期的朱元璋给地主刘德放牛,不过好景不长,朱元璋偷吃了地主的小牛犊,结果被赶了出来。于是朱元璋就失去了栖身之所,这时候的朱元璋没有了食物来源,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朱元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