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打低分的这些人,都是“原著党”,请注意加了引号。
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那些没有看过《法医秦明》系列熟悉,没看过张若昀、李现主演的网剧《法医秦明》,还会打低分吗?
思前想后,还是取这个标题吧,因为《秦明·生死语者》真的很不错,剧组拼命的在过不了审、上不了映的边缘疯狂的试探。
影片的开头写着,根据秦明《尸语者》小说改编,一开始以为这是一成不变的原著故事,顶多修改其中不能过审的部分。
等看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部主角叫做秦明,也是个法医的电影。所以,我很乐意把这部剧继续当成“同人剧”来看,书里面没有的,另外的全新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以秦明参加母校的“无语体师”告别仪式上事件开头,本身是一场告别仪式,秦明却发现其中一具“无语体师”死于他杀,于是开始寻找事情的真相。
一桩陈年旧案,对真相的执着让一切变的扑朔迷离,也让秦明逐渐从一个面冷心冷的人,变成一名有血有肉的法医。
而让秦明改变的人,是一名叫做嘉嘉的实习法医,参加实习工作,不过两个半月,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和动力。
阮开元的死引发的一系列反映,剧情一环扣着一环,秦明的成长,这一切的安排毫无问题,虽然最后的真相太过于熟悉,但好在故事讲完整了。
值得庆幸的是,片中保留了原著中的名场面,蚊子血、用手测体温、与人握手等等,都是书中出现过的场景。
改编自然有舍也有得,舍弃了一成不变的原著剧情,得到的是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法医秦明。
都说这样的故事背后,讲述的都是人心,这样的影片背后都在告诉大家人心的恐怖。
没错,的确如此,十六年前的雪灾事件,就是一场人心的故事。在死神面前的人类,开始的互帮互助,相互取暖,等到粮食不够之后,人心的可怕就展现出来。
在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候,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淘汰最末端的人类。于是冠冕堂皇的找个借口,掩盖自己的内心。
影片最后的故事就是这样,在濒临死亡的时候,人心想到的就是如何让自己自保。所以,杀了幸存者当中唯一的女性,来节省食物的开支。
在官方的介绍上,把这部电影归结为“悬疑电影”,许多观众说这是“爱情片”,而我觉得这是一部犯罪片。
毕竟,原本大量的侦破案件都被剪刀手剪掉了,许多内容也放弃了,但还是保留了很多犯罪片的特征,比如写实的犯罪事件、质感强烈的犯罪场景、黑色的悲剧宿命,构成了犯罪电影独特的魅力。
片中呈现的大量的暴力镜头,鲜血渲染的场景,还有角色之间的对话,就是让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这个世界的残酷和人心的可怕。
解剖场景、被害场景、逃犯的暴力镜头等等,这才是大尺度。
片中最后秦明和老师的那一段对话,也是一种灵魂的发问,到底什么是“正义”,怎么做才是维护正义?
而上映之后呢?很多内容遭到了删减,所以,我们会觉得破案的过程只有三十分钟左右、剧情不紧凑;说的大尺度镜头少了很多,觉得雷声大雨点小。
这就是大尺度电影背后的无奈和艰辛,也是这类型电影人的无奈,想要呈现好的电影,讲述好的故事,最后全被一刀剪。只能说,国产犯罪片、悬疑片的路还很长、很长。
最后还是想问一下,如果你没有看过法医秦明,你还会觉得这部电影烂吗?